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薯蓣皂苷对缺氧/复氧所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对缺氧/复氧所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以不同剂量的薯蓣皂苷进行干预。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缺氧/复氧组、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10,20,40μmol/ml)干预组。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Fluo-3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Ca2+]i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心肌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与缺氧/复氧组比较,薯蓣皂苷各剂量干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心肌细胞[Ca2+]i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心肌细胞培养液中NO浓度降低。结论:薯蓣皂苷能有效抑制缺氧/复氧导致的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其可能与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抑制受损心肌细胞NO升高,减轻过量NO的细胞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皂荚皂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皂荚皂苷对缺氧/复氧(H/R)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9组:正常对照组,H/R组,H/R 皂荚皂苷(100,50,25,12.5,6.25,3.12,1.56μg·mL-1)剂量组。观察各组细胞经H/R损伤后,细胞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皂荚皂苷(50,25,12.5,6.25μg·mL-1)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内AST、CK、LDH释放量及MDA的生成,并能提高SOD活性。结论皂荚皂苷具有明显的抗缺氧/复氧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薯蓣皂苷元(MPD)活性成分对缺氧再复氧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建立缺氧再复氧引起心肌细胞损伤的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MPD组,正常组不进行缺氧再复氧和药物干预,对照组进行缺氧再复氧无MPD干预,MPD组进行缺氧再复氧和MPD干预,观察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细胞膜ATP酶。另外对正常心肌细胞经MPD的处理后,检测钠钙交换器(NCX)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入MPD(10μg/mL、50μg/mL)处理后,细胞的损伤程度减轻。经缺氧再复氧后MPD组的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NCX的mRNA表达量经MPD处理后降低(P0.05)。结论MPD可能通过维持心肌细胞膜钠泵和钙泵功能,共同影响心肌细胞钙离子跨膜转运,维持细胞内低钙离子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薯蓣皂苷对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山药薯蓣皂苷对实验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复制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给予薯蓣皂苷,6周后测定血清、肝匀浆和脑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薯蓣皂苷能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SOD、GSH-Px的活性,降低衰老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MDA含量。结论:薯蓣皂苷对衰老小鼠,可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减少过氧化脂质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及其是否能直接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方法原代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损伤(H/R)模型,应用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进行干预,通过检测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的释放,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心肌细胞H/R损伤的作用;将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1分别和线粒体25℃孵育10 min,加入200μmol/L CaCl_2诱发mPTP的开放,以1μmol/L的mPTP特异性抑制剂环孢素A(Cs A)为阳性对照,每间隔30 s观察520 nm处吸光度的变化,连续观察10 min,以线粒体肿胀程度评估mPTP的开放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g1能增强H/R损伤后心肌细胞活力,阻止H/R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减少细胞色素C释放;6.25,25,100,400μmol/L人参皂苷Rg1无直接抑制mPTP开放的作用。结论人参皂苷Rg1可减轻心肌细胞H/R损伤,保护心肌细胞,其作用与直接抑制mPTP开放无关。  相似文献   

6.
吴志恒  张曦  汪云  李欣  康毅  宋君秋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9):1547-1551
 目的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薯蓣皂苷含药血清对氧化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血清药理学方法采集含药血清。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以含药血清进行干预,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药物作用后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caspase-3活性测定方法探讨薯蓣皂苷抗凋亡途径。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薯蓣皂苷对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法作用结果显示,将原始收集血清稀释为相当于灌胃0.4、 0.8、1.2 g(生药)·kg-1浓度时,相对于H2O2单纯损伤组和空白血清组心肌细胞有较高的存活率(P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方法:以细胞存活率、LDH活性、SOD活性、GSH-Px活性、MDA含量、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等为观察指标,用终浓度分别为0.84、1.68、3.36、6.72 mmol/L的SF预处理原代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3 h、24 h后观察其对A/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特异性NO合成酶抑制剂L-NAME、MAPK抑制剂PD98059的影响。结果:SF预处理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SOD活性、GSH-Px活性增加,MDA含量减少,细胞超微结构显著改善。L-NAME和PD98059能部分取消SF预处理的上述延迟保护作用。结论:SF预处理对心肌细胞A/R损伤有明显的延迟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O生成、MAPK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葛花总黄酮预处理对缺糖缺氧/复氧复糖(A/R)损伤心肌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建立乳鼠心肌细胞A/R损伤模型,不同剂量葛花总黄酮(10,30,100 mg·L-1)预处理24h后,运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内SOD活性及MDA含量和上清液中iNOS活力;运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与A/R模型组比较,葛花总黄酮预处理组能显著提高SOD活性(P<0.05),降低培养液中iNOS释放量及胞内MDA含量,同时使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 0.05或P<0.01).结论 葛花总黄酮预处理对A/R损伤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增加SOD活性、清除自由基的产生、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洋参果总皂苷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及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及缺氧/复氧损伤型,实验分9组:正常细胞培养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复氧损伤+洋参果(100、50、25、12.5、6.25、3.125、1.5625μg/ml)组.分别观察单纯缺氧和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搏动次数及心肌细胞形态.结果:洋参果总皂苷12.5μg/ml、25μg/ml、50μg/ml浓度,增强缺氧后心肌细胞搏动次数;从形态学观察:单纯缺氧及缺氧/复氧后,洋参果总皂苷在3.1μg/ml~50μg/ml浓度范围,给药组比阴性对照组细胞形态完整.结论:洋参果总皂苷对心肌细胞缺氧及缺氧/复氧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盾叶薯蓣药材的品质.方法 通过组织培养,对辐射诱变获得的盾叶薯蓣株系进行了抗氧化酶活性及薯蓣皂苷元含量分析.结果 经诱变获得的株系SOD、POD比活力和APX活性与对照株系相比差异很大,大部分辐射诱变株系薯蓣皂苷元含量都超过了对照株系,但试管苗与一年生苗薯蓣皂苷元含量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经诱导获得的辐射诱变株系在清除活性氧能力及有效成分含量方面与对照表现出明显差异,说明辐射诱变可以作为盾叶薯蓣优良品种选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缺氧 复氧损伤诱导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一氧化氮 (NO)产生的作用。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对照组、模型组、及 1,0 .1,0 .01g·L-1Pue给药组在各个时间点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的变化。结果 :复氧开始后 ,模型组NO合成显著性地增加 (P<0 .0 1)。复氧后 6h ,NO合成激增 ,并一直保持。 3种剂量的Pue在复氧后 6h才表现显著性抑制 (P<0.01)NO合成的作用 ,并保持至其后 24h。结论 :在NO合成量激增时Pue才表现出显著降低缺氧 复氧损伤时心肌细胞分泌的NO ,并呈剂量依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参麦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诱导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及胞浆内游离钙的影响,阐明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孕17~18 d的SD胎鼠大脑皮层作原代神经细胞培养,制作缺氧/缺糖/复氧致神经细胞损伤模型,采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以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神经细胞凋亡率;FIuo-3负载,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胞浆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参麦注射液能降低缺氧/缺糖/复氧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凋亡率和胞浆内游离钙浓度.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机制与提高神经细胞耐缺血缺氧能力,抑制细胞内钙超载,从而减轻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逆汤类方提取物对离体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经终浓度分别为1、5、25μg/mL的四逆汤类方提取物预处理,进行缺氧/复氧损伤后,比色法测定细胞内线粒体脱氢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附子、干姜配葱白提取物(EAGO),附子、干姜配甘草提取物(EAGL),附子、干姜配胆汁提取物(EAGB),附子、干姜配人参提取物(EAGG)可以提高细胞内线粒体脱氢酶活性,与附子配干姜提取物(EAG)组比较无显著差异。EAGO、EAGL、EAGB、EAGG可以降低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与EAG组比较差异显著。EAGL、EAGG可以降低细胞内MDA含量,与FAG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四逆汤类方均可以提高缺氧/复氧损伤的乳鼠心肌细胞内线粒体脱氢酶活性,降低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四逆汤和人参四逆汤提取物有降低细胞内MDA的作用。提示四逆汤类方对缺氧/复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前列地尔(PGE1对兔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抗栓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兔内皮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加入不同浓度(0.05,0.20,0.40 μg·mL-1PGE1的给药组,将PGE1分别加入缺氧复氧液中调整至以上终浓度。测PGE1(0.05,0.20,0.40 μg·mL-1不同浓度组及模型组、对照组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细胞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SOD活性、NO含量下降, vWF表达下降(P<0. 05。PGE1各浓度组与模型组比较,PGE1各浓度组SOD活性及NO含量有所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vWF表达增强(P<0. 05。结论 PGE1对缺氧/复氧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栓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观察丹酚酸A对缺氧/复氧(H/R)损伤条件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因子-1(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丹酚酸A对缺血再灌注急性期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培养BMEC,丹酚酸A预处理20 h后制作(H/R)/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BMEC细胞间黏附因子-1 ICAM-1 mRNA的表达.以尼莫地平作为阳性对照药.[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CAM-1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丹酚酸A组ICAM-1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丹酚酸A可降低H/R损伤条件下BMEC 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提示阻抑粒细胞黏附作用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黄芪总苷对大鼠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s, AST)对大鼠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方法 建立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缺氧/复氧模型。采用四唑蓝(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活力;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oechst染色和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Ca2+荧光探针Fluo-3/AM观察细胞内游离钙[Ca2+]i。 结果 黄芪总苷可以提高缺氧/复氧后神经元的活力,降低细胞上清液中MDA和NO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减轻神经元内的钙超载。 结论 黄芪总苷对缺氧/复氧损伤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减轻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 Scuttellaria baicalensis steams-leaf total flavonoids,SSTF)对纯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皮酚、芍药苷及二者配伍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别在缺氧和复氧阶段将细胞培养液换成含药培养液以进行药物干预,研究丹皮酚和芍药苷的作用时,各设100、75、50和25mg/L4个剂量组,研究二者配伍作用时设芍药苷40mg/L和20mg/L组、丹皮酚40mg/L和20mg/L组、以及芍药苷20mg/L+丹皮酚20mg/L5个剂量组,模型组只造模不进行药物干预,而正常对照组则不造模。分别测定缺氧2.5~5h后及复氧2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肌酸肌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漏出量,计算缺氧/复氧过程中各指标总漏出量及漏出抑制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缺氧2.5h后MDA漏出量增加,缺氧3、5h后、复氧2h后CK、LDH和MDA漏出量、漏出总量均增加,各指标漏出抑制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高剂量组及芍药苷高、中剂量组缺氧后LDH、MDA漏出量及复氧2h后各指标漏出量、漏出总量均减少(P<0.01,P<0.05),各指标漏出抑制率均升高(P<0.01,P<0.05);而丹皮酚低、极低剂量组仅复氧2h后CK漏出量及漏出总量减少(P<0.01,P<0.05),CK漏出抑制率升高(P<0.01)。芍药苷极低剂量组仅复氧2h后LDH漏出量及漏出总量均减少(P<0.01),LDH漏出抑制率升高(P<0.01)。配伍组各指标与丹皮酚、芍药苷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皮酚、芍药苷及二者配伍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二者配伍作用强度与同剂量单味药物作用强度相当,未见显著配伍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