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培菲康及乳果糖口服液对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数字连接试验及血氨、肝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包括合理饮食,服用复合维生素B,益肝灵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培菲康胶囊及乳果糖口服液,二者分别于4周后观察数字连接试验及血氨、肝功能。结果 4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功能改善方面未见差异。结论培菲康联合乳果糖口服液能改善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试验指标,对于预防其发展为肝性脑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肝病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抗肝性脑病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分别检测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浓度及肝性脑病分级计分,评价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血氨浓度,降低肝性脑病分级计分值(P<0.01)。结论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患者清醒,治疗慢性肝病合并肝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商品名:瑞甘)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门冬氨酸鸟氨酸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次/d和纳洛酮注射液0.8mg静脉推注2次/d。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乙酰谷酰胺、支链氨基酸等。治疗7d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氨和肝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静脉血氨浓度下降明显,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对肝性脑病转归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肝性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福昔明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血氨水平变化;观察两种方案对患者肝性脑病转归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LT、AST、GGT水平及血氨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神志转清醒时间与数字连接试验(NCT)明显低于对照组,数字符合试验(DS)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氨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有效改善NCT、DS检测结果,对肝性脑病的转归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组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组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价值、组合模式。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血浆置换组、组合型人工肝治疗组。组合型人工肝治疗组分治疗 1组、2组。记录每只乳猪分离出的肝细胞的数量和活性 ,观察各组患者临床表现的改变及转归 ,检测治疗前后TBil、DBil、PT、血氨等指标。结果 每只乳猪收获肝细胞 1 0 0~ 1 50g ,细胞数为 0 76~ 1 1 4× 1 0 1 0 ,活细胞占 92 % ,体外培养 1 2小时后活细胞占 90 % ,治疗结束后活细胞占 80 %。组合型人工肝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血氨下降 ,昏迷程度减轻 ,肝性脑病苏醒率 (50 % )高于其它两组 ;肝功能改善 (血清TBil、DBil、TBA低于治疗前 ,P <0 0 5) ;PTA高于治疗前 (P <0 0 5)。治疗 2组晚期重型肝炎存活率 40 0 % ,高于人工肝治疗 1组 (2 0 0 % )、血浆置换组 (2 0 0 % )、对照组 (0 )。结论 由血浆置换、血浆灌流和生物人工肝组成的组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组合模式能部分替代肝脏功能 ,治疗过程安全有效 ,能提高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联合乳果糖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的MHE患者100例,利用抽签法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C1组)50例,采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对照组(C2组)50例,单用乳果糖治疗。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进行数字连接试验(NCT)并检测血氨和内毒素水平,统计治疗过程中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完成治疗后,NCT、C1组血氨及内毒素明显低于C2组患者(P<0.05)。C1组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2组(P<0.05)。结论酪酸梭菌联合乳果糖治疗MNE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氨浓度和血内毒素含量,减少NCT连接时间,并有效降低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古拉定在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武  胡国启  周敏 《安徽医药》2003,7(2):106-107
目的 探讨古拉定 (GLT)在肝硬化亚临床性肝性脑病 (SHE)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古拉定联合乳果糖治疗 4 7例SHE ,在 1mon治疗结束后随访 6mon ,并以单用乳果糖治疗的 5 0例SHE作对照 ,观察智力测验好转情况及肝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数字连接试验 (NCT)及数字符合试验 (DST)在治疗结束及随访 6mon时的好转率分别为 69 0 %、5 2 6%和 4 7 6%、5 0 % ,而对照则分别为 4 0 8%、4 5 0 %和 17 4 % ,除DST治疗 1mon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外 ,两组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治疗组肝功能Child Pugh计分在治疗前为 8 92± 1 16,治疗 1mon时降为 7 73± 1 3 1(P <0 0 1) ,随访 6mon时为 8 0 2± 1 17(P <0 0 5 ) ,而对照组在治疗前为 8 65± 2 4 1,1mon时为 7 86± 1 4 6(P <0 0 5 ) ,至 6mon时为 8 4 4± 1 87,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古拉定能提高乳果糖对肝硬化SHE治疗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 ,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肝功能状态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观察治疗前后和两组间患者的肝功能,血氨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氨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诊断为1、2期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保肝、调整芳香氨基酸与支链氨基酸比例、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每日30~100mL)、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2片,日3次)口服,治疗4周,观察患者肝性脑病的改善以及血氨、肝功能的改变。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0/36)和55.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P=0.011);观察组血氨下降更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肝功能的影响无明显优越性(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纳洛酮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6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乳果糖对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治疗作用。方法110例SH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纳洛酮联合乳果糖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乳果糖,疗程1月,并随访半年,观察智力测验好转情况及肝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数字连接试验(NCD及数字符合试验(DST)在治疗结束及随访6个月时的好转率均较对照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Child—Pugh计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乳果糖对肝硬化SHE治疗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精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精氨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精氨酸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精氨酸能有效纠正肝性脑病,改善肝功能,疗效确切,优于单用精氨酸,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陈亚晗 《安徽医药》2013,17(8):1336-1337
目的探讨分流术与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该院从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共113例采用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比较两者的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再出血、肝性脑病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自由门静脉压(free portal pressure,FP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P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期间,分流组分流术组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率和腹水消失率优于断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肝功能好转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肝性脑病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流组再出血及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断流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流组肝性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分流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比分流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该手术方法具有肝性脑病不易发生,较好的维持入肝血流且止血彻底,肝功能影响小的优势,且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死亡率低、操作简便,易于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联合精氨酸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精氨酸加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对照组仅用精氨酸治疗,药物均用7d,两组其他基础治疗相同,治疗前后测定血氨含量、TBIL,并观察肝性脑病转归的影响、临床有效率。结果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联合精氨酸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对降低血氨、TBIL和肝性脑病评分改善等明显优于单用精氨酸(P<0.05),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联合精氨酸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用精氨酸,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晖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3):44-45
目的分析门冬氨酸和鸟氨酸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了因乙肝肝硬化、丙肝肝硬化或重症乙型肝炎出现的肝性脑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组(n=30)和乙酰谷酰胺治疗组(n=20),治疗10d后观察疗效。结果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组显效14例(46.7%),有效14例(46.7%),无效2例(6.6%),无死亡,总有效率为93.3%;而乙酰谷酰胺组显效6例(30.0%),有效7例(35.0%),无效5例(25.0%),死亡2例(10.0%),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可迅速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入院的肝性脑病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的水平,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明显增加,且与肝性脑病病情程度相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后血氨含量下降程度和肝性脑病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肝性脑病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方荣  冯丽伟 《抗感染药学》2009,6(3):199-201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商品名:雅博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引起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如:解除诱因,限制饮食中蛋白含量,保持大便通畅与水、电解质平衡),静滴谷氨酸盐、谷胱甘肽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40mL和醒脑静注射液20mL,疗程7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氨和肝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42.10%(16/38),有效44.74%(17/38),无效13.16%(5/38),其中死亡1例,总有效率86.84%(33/38);对照组显效30.00%(12/40),有效37.50%(15/40),无效32.50%(13/40),其中死亡4例,总有效率67.50%(27/40)。治疗组昏迷时间缩短,清醒例数增多,血氨下降明显,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氨,治疗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 和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PTVE) 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就诊并实施介入治疗的 61 例患 者资料, 其中 PTVE 组 42 例, TIPS 组 19 例。比较 2 组治疗成功率、 再出血率、 曲张静脉缓解情况、 肝性脑病发生率、 生存率及肝功能变化等。结果 2 组手术均成功, TIPS 组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下降, PTVE 组的再出血率为 78.6%, 高于 TIPS 组的 63.2%, PTVE 组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的有效率为 50.0%, 明显低于 TIPS 组的 89.5%(均 P< 0.05); PTVE 组和 TIPS 组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 14.3%和 26.3%, 2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 95.2%和 89.5%, 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 PTVE 组术后各时期肝功变化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IPS 组术后 1、 3 个月肝功能较术前及 PTVE 术后同一时期下降, 术后 6、 12 个月肝功能变化与术前及 PTVE 术后同一时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IPS 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手术安全, 再出血率低,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好转快, 术后中远期对肝功能影 响较小, 是一种理想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对肝性脑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5月在我科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行血液滤过透析治疗清除毒素,根据患者躁动程度以及对血滤机的耐受程度选择丙泊酚镇静,其中22例应用丙泊酚镇静(治疗组),28例未作镇静处理(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镇静前后胆红素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胆红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丙泊酚可明显延长肝性脑病昏迷患者的苏醒时间,这可能和丙泊酚的蓄积作用和肝脏的代谢障碍有关,对患者苏醒不利,但对患者胆红素变化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对因需血液滤过透析治疗而需要镇静的患者,也应限制丙泊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复合辅酶在小儿外科静脉高营养中的保肝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庄曦 《海峡药学》2005,17(5):90-92
目的观察复合辅酶在小儿外科静脉高营养中的保肝作用.方法选择40例进行静脉高营养治疗的小儿外科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予静脉高营养并加用复合辅酶,对照组仅予静脉高营养,观察两组病人治疗过程中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中肝功能均正常,对照组中出现5例肝功能异常.结论复合辅酶对静脉高营养中的肝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Beta adrenoreceptor blocking drugs have been used for the prevention of haemorrhage from oesophageal varices.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hat these agents, by virtue of their effects on hepatic blood flow, may impair liver function and precipitate hepatic encephalopathy. We have therefore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beta blocking drug propranolol on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Twen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4 weeks treatment with propranolol or an identical-looking placebo, the former given in a dose sufficient to reduce resting pulse rate by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5%.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were assessed for the severity of liver disease and the presence of encephalopathy. EEG mean cycle frequency and fasting arterial ammonia concentrations were also measured, and in order to detect latent hepatic encephalopathy, each patient underwent a battery of psychometric tests. Patients were blinded as to their treatment, as were those assessing their responses. Neither propranolol nor placebo had an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arameters measured. On propranolol median EEG mean cycle frequency fell from 9.08 ct s-1 (range 8.63-11.0 ct s-1) to 8.73 ct s-1 (range 8.27-11.44 ct s-1), and median fasting arterial ammonia concentration fell from 66 mumol litre-1 (range 40-329 mumol litre-1) to 49 mumol litre-1 (range 37-188 mumol litre-1). Psychometric test values, while initially abnormal and suggestive of latent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