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目的]观察吸入不同时间长度汽油废气颗粒(DEP)的大鼠行卵蛋白攻击后哮喘速发相反应的变化.[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个组,其中A组给予生理盐水攻击,B组给予卵蛋白攻击,C,D,E,F组分别给吸入DEP各1,2,3,4周后再行卵蛋白攻击.抗原攻击结束1周后除A组外的其他各组大鼠给予卵蛋白激发30 min,测量气道阻力5 min.观察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及血清总IgE值的变化,检测肺组织中IL-5和IFN-γ水平.[结果]抗原激发后B,C,D,E,F组大鼠气道阻力均高于A组,E,F组明显高于B组;气道阻力的增高程度和DEP的吸入时间呈正相关.除A组外的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均可观察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包括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前两者为主.嗜酸性粒细胞体积分数在B组与A组之间及E,F组与B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体积分数在A,B,C,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E,F组较A,B组显著增高.B,C,D,E,F组大鼠血清总IgE值较A组显著增高,F组与B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D,E,F组大鼠肺组织中IL-5水平较A,B组显著增高.[结论]吸入DEP大鼠再行卵蛋白攻击后哮喘速发相反应明显增强,反应增强程度与DEP吸入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空气污染物的柴油废气颗粒(DEP)吸入对哮喘模型大鼠的气道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D雄性大鼠为实验动物,利用卵白蛋白(OVA)制备哮喘模型,之后再给予雾化吸入DEP各1、2及3周。每只大鼠均于最后一次吸入结束后次日处死,取支气管组织和肺泡灌洗液,ELISA法和定量PCR分别检测CCL11、CCL24、CCL26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DEP吸入时间的延长,CCL24和CCL26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逐渐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CL1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在DEP吸入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柴油DEP吸入加重哮喘大鼠的气道高反应性,与DEP刺激CCL24和CCL26趋化因子表达部分相关。  相似文献   

3.
肝素(Heparin)应用于临床已有半个多世纪,近年来应用肝索治疗肺部疾病已有不少报道,一般认为其主要治疗作用是改善血液流变学,使高粘血症得到缓解。除此之外.肝索还有多种非抗凝特性,包括抗炎、抗过敏、抑制气道高反应性等作用.并可能有扩张支气管作用。本试验目的在于研究吸入肝素对于支气管哮喘大鼠的治疗作用,以探讨肝素对于哮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气道炎症是哮喘的本质,炎细胞浸润是哮喘的发病基础,细胞因子IL-4、IL-5可诱导、维持一定的IgE水平,活化嗜酸性粒细胞(EOS)并防止其凋亡,在哮喘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核因子κB(NF-κB)是一个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核转录因子。它的激活可诱导以上细胞因子的表达,引发气道炎症。银杏叶有润肺、平喘的作用,是治疗哮喘的传统中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药物组3组,每组6只。制作卵蛋白致敏大鼠哮喘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3组大鼠肺组织中C-fos的蛋白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技术测定3组大鼠肺组织中C-fos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组C-fos在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应用药物川芎嗪干预后,川芎嗪组C-fos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C-fos在肺组织的mRNA表达也高于对照组(P〈0.01),应用川芎嗪药物干预后,哮喘组C-fos在肺组织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川芎嗪可减少哮喘肺组织C-fos的表达从而在哮喘中发挥其抗炎和抗气道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早期接触过敏原对大鼠哮喘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早期接触卵蛋白(ovalbumin,OVA)对大鼠哮喘模型的影响.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8只,其中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大鼠于生后当天分别一次性注射2g/L OVA 0.1 mL和10g/L OVA 0.1 mL.6周后,哮喘模型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经OVA致敏并制作哮喘模型.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计数和分类、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OVA-IgE和OVA-IgG水平.结果: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肺组织病理显示气道炎症较哮喘组明显减轻,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哮喘组显著下降,两组大鼠血IL-4和OVA-IgE较哮喘模型组显著下降,IFN-γ水平则较哮喘模型组显著增加.大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IL-4和IFN-γ及OVA-Ig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模型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大鼠血OVA-IgG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且大剂量组较哮喘组显著增加.结论:出生后早期接触OVA可抑制大鼠成年后OVA所诱发的气道炎症改变和特异性IgE增加,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免疫耐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哮喘持续状态是呼吸系统常见急诊,一般经治疗,多数能较快缓解,但少数重度哮喘持续状态疗效不好,可进一步加重呼吸衰竭,引起肺性脑病,严重者致心律失常,甚至死亡。我院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酚妥拉明与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抢救26例重度哮喘持续状态病人,取得较好疗效。1 资料和方法 男18例,女8例,年龄16~64岁,平均40岁。26例均经输液、吸氧、静脉注射氨茶碱、激素、抗生素、吸入β_2受体兴奋剂无效,哮喘持续时间24~48小时(平均35小时以上)的急诊病人,(排除心源性哮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对气道重塑指标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和I型胶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VA组即哮喘模型组和布地奈德组各10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α-SM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成纤维细胞提取物中I型胶原的表达强度;并研究布地奈德(BUD)干预治疗后气道重塑指标α-SMA和I型胶原的表达水平。结果①OVA组肺中支气管的α-SM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强(P<0.05);布地奈德组肺中支气管的α-SMA的表达较OVA组减弱(P<0.05)。②OVA组的成纤维细胞(LF)提取物中的I型胶原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布地奈德组肺中支气管的I型胶原含量低于OVA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降低α-SMA和I型胶原的表达,能抑制气道重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维生素D(vitamin D,Vit D)缺乏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6只(体重150 g左右),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it D缺乏模型组,每组8只,对照组予正常光照及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予以避光?不含Vit D的饲料喂养,4周后同时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动物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细胞计数;取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观察气道炎症情况?结果:Vit D缺乏组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Vit D缺乏组的肺部病理改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严重?结论:Vit D缺乏加重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和晚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8只,B卵蛋白(OVA)致哮喘组8只,C 早期激素治疗组8只,D晚期激素治疗组8只.各组大鼠肺组织切片HE、胶原染色、免疫组化NGF、TGF-β1染色,借助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各项指标.结果 B组气道壁炎性细胞计数、气道平滑肌面积、气道内壁面积、胶原沉积面积及NGF、TGF-β1表达均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组与A组比较各项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D组仅气道壁炎性细胞计数、NGF表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项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早期吸入激素可明显抑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晚期吸入仅能部分抑制炎症反应,不能逆转已经形成的气道重构.  相似文献   

13.
金蕊  杨莉  陈径  李羚  唐珩 《现代医学》2006,34(5):327-329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哮喘大鼠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影响及其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小剂量及大剂量川芎嗪组、联合用药组,以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13的水平。结果 哮喘模型组BALF中IL-4、IL—13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地塞米松组和川芎嗪治疗各组均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01);川芎嗪大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降低IL-4和IL—13的作用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川芎嗪大剂量组降低IL-4的作用与川芎嗪小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川芎嗪大剂量组降低IL—13的作用优于川芎嗪小剂量组(P〈0.05);BALF中IL-4和TL—13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14,P〈0.01)。结论 川芎嗪通过抑制IL-4和IL—13的水平而抑制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幼鼠早期癫痫持续状态与成鼠后海马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健康生后15-20天的Wistar幼鼠54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地西泮干预组和实验组,采用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制成幼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并持续追踪至成鼠阶段,进行海马结构的常规病理、超微结构以及Timm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一些幼鼠早期癫痫持续状态的海马结构损伤可持续到成鼠阶段,CA3区苔藓纤维发芽现象较幼鼠更为明显,一些致痫幼鼠发育至成鼠阶段后未见到海马结构的损伤性改变。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未见有海马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结论 幼鼠早期痫性发作造成的海马结构损伤性改变可持续至成鼠阶段;幼鼠早期长时间的痫性发作与成鼠后海马硬化有关。一些致痫幼鼠发育至成鼠后并无海马硬化现象,说明海马硬化的形成可能与个体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实验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为了研究中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首先通过动态观察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病理变化,以期对哮喘气道重塑的动物模型作一定的探索。方法 把模型大鼠分为5个观察时间点:激发前,激发第2、4、6、8周。同时把生理盐水处理组作为对照组。通过图象分析测定支气管内周长(Pi)、管壁厚度(d)、气道内腔面积(Ai)、外腔面积(Ao)、气道壁面积(WA)。为了消除管径大小、气道的状态以及切片的方向不同等所造成的差别,把气道壁厚度和面积分别用内周长进行标准化,厚度表示为d/Pi;面积表示为WA/Pi^2。同时把膜性气道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进行比较。结果 小气道变化最快,幅度较大;中气道变化相对小气道稍迟缓;大气道在激发4周以后才出现较大的结构改变,增长幅度最小。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在激发前后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1)反复、长期、较低浓度的抗原刺激可以复制慢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2)气道重塑首先发生在中、小膜性气道,在激发第2周即已出现,小气道增厚的幅度最大;其结构改变随时间呈增长趋势,至第8周时未见消减。(3)其气道结构改变与人类哮喘的气道重塑改变相近,可以作为哮喘气道重塑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聚氰胺对孕鼠胎儿部分脏器的危害.方法 2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喂食正常饲料)和实验组(喂食掺入三聚氰胺的饲料,直至母鼠分娩后改用正常饲料喂养),每组10只.记录母鼠产幼鼠情况,并在母鼠分娩后5 d,脱颈处死幼鼠,解剖取心、肝、肺、肾,常规固定切片,并对其用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个器官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母鼠产子情况与对照组产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幼鼠肝脏出现了气球样变,对照组则无此现象,对照组与实验组幼鼠其余器官良好.结论 三聚氰胺能通过孕鼠对幼鼠的肝脏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甘利欣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kB(NF-kB)及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10只、模型组(B组)10只、甘利欣组(C组)10只和地塞米松组(D组)10只。用卵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气道上皮细胞NF-kB的表达;肺组织病理观察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因子测定。结果①哮喘模型组支气管周围明显炎细胞浸润,甘利欣组较哮喘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炎细胞浸润。②甘利欣组BALF液中的IL-4、IL-5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IFN-λ水平明显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且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4组NF-kB细胞核阳性表达的细胞占气道上皮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2.10±2.21)%、(27.70±3.58)%、(16.66±2.88)%和(14.94±1.96)%。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甘利欣组明显低于模型(P〈0.01),且与激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甘利欣可以有效阻断肺组织中NF-kB的激活,减轻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8.
焦虑反应对大鼠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诱导焦虑反应模型,观察焦虑反应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电击训练、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电击训练大鼠诱导后睡眠与基础睡眠相比慢波睡眠减少,异相睡眠增多;在木僵行为实验中,电击训练使大鼠木僵反应显著增加,小范围探究运动和活动显著减少。结论 焦虑反应对大鼠睡眠产生影响,表现为异相睡眠增多,慢波睡眠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未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随访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门诊、住院的哮喘患者共138例,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使用ICS的情况及未使用原因,并予以哮喘健康知识教育.结果 哮喘患者ICS使用率较低,仅为13%(18/138).其未持续使用ICS的主要因素有:担心激素不良反应(82例,占68.3%);病重时或发作时才用(66例,占55%);使用有效,认为病情已控制或痊愈(62例,占51.6%),且还因患者年龄及文化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45岁以上及文化程度较低者依从性较高.结论 为提高患者使用ICS的依从性,应加强患者对哮喘和ICS作用的认识,提供有效而具个性化的ICS使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