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静脉皮瓣术后早期微循环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皮瓣在临床应用有成功的报道,但其成活机理尚不清。为了明确其机理,作者等用兔耳制成皮瓣模型,采用组织窗活体观察、微循环图像微机处理、微循环与心电同步观察、墨汁灌注活体观察等手段,研究了静脉皮瓣术后早期(7d)微循环的重建与灌注方式,发现术后2h即恢复了静脉血流,术后4h毛细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不开窗兔耳微循环观察方法,并用此法进行了模拟失重情况下兔耳微循环影响的研究,均取得满意效果。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无损伤,适于进行慢性实验及造成兔耳微循环变差的实验。  相似文献   

3.
静脉皮瓣术后早期微循环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采用兔耳窗活体微循环观察、微循环图像处理、微循环与心跳同步观察等手段,研究了静脉皮瓣术后早期微循环的重建与灌注方式,发现术后2d内静脉皮瓣有两种血流灌注方式:(1)静脉血以潮汐方式,经小静脉、细静脉逆行灌注毛细血管网。(2)静脉血经动,静脉吻合支流入动脉系统,再由小动脉、细动脉端灌注毛细血管网。24h后第一种灌注方式逐渐减弱,48 h后完全依赖第二种方式进行组织灌注,保证了正常组织供血需要。  相似文献   

4.
山莨菪碱活跃兔耳窗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兔耳开窗技术观察山莨菪碱活跃兔耳窗微循环的作用。可以观察到耳缘静脉推注山莨菪碱20mg后20s开始出现微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快,自律运动振幅增大;40s达到高峰,以后持续维持此种活跃状态。停止静推后40s,可见微血管开始缩退,自律运动振幅减少,90s时已恢复到静推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应用兔耳开窗技术观察山莨菪碱活跃兔耳窗微循环的作用。可以观察到耳缘静脉推注山莨菪碱20mg后20s开始出现微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快,自律运动振幅增大;40s达到高峰,以后持续维持此种活跃状态。停止静推后40s,可见微血管开始缩退,自律运动振幅减少,90s时已恢复到静推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雌性大耳兔去势手术,并对脊柱骨进行CT观察。方法:对16只5月龄雌性大耳兔进行破腹手术,对其中8只摘取卵巢,另外8只只找到卵巢就关腹,于术前、术后1、2、3、4月对大耳兔脊柱骨进行CT检测。结果:16只大耳兔手术都顺利,术后无感染,趋势手术组大耳兔脊柱骨出现骨质疏松改变。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提取物活血通络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的活血通络功效。方法:小鼠耳廓微循环实验、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实验、大鼠血液流变学实验及离体兔耳灌流实验。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经口给药.能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抑制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降低大鼠血液粘度,并能显著扩张离体兔耳血管。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有显著的活血化瘀功效。  相似文献   

8.
微循环紊乱是各种休克发病的共同规律,然而有关烧伤休克微循环变化的研究报导不多,而且在烧伤休克分期、血管口径变化等方面报告不一。据此我们用家兔复制了烧伤休克模型,同时观察了皮肤(耳窗)和内脏(肠系膜)微循环的改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作者为探讨静脉皮瓣存活机理,对42只兔84个兔耳静脉岛状皮瓣进行了微循环观察。按对血管蒂的不同处理分组,其存活率依次为;①保留皮瓣近端动、静脉组为90.36%;②保留远-近端静脉组为86.29%;③保留近端静脉组75.71%;④保留远端静脉组28.75%;⑤结扎全部血管(P<0.01)。激光多谱勒血流测定及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依次递减(P<0.05)。在兔耳开窗微循环观察中发现:第2、第3、第4组静脉皮瓣中有明确的微循环,但与第1组相比血流速度较慢,其中尤以第4组明显。  相似文献   

10.
带浅静脉干逆行皮瓣的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安  熊明根  蒙喜永 《广东医学》2001,22(6):478-479
目的:明确浅静脉干在逆行皮瓣的静脉回流中的.作用方法:在兔耳上设计3组逆行皮瓣共48处,A组包含边缘静脉,B组包含中央动脉与中央静脉,C组不包含浅静脉干。通过兔耳透明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5,101,15,30,60,120min测量不同类型逆行皮瓣内微静脉管径,观察其内血流速度和状态,并于术后7d观察皮瓣成活率。结果:A绢皮瓣的微静管径、血流速度与状态及成活率均优于B组与C组皮瓣。结论:浅静脉干可促进逆行皮瓣的静脉回流,减轻淤血,提高皮瓣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注射治疗后发生组织坏死的机制。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20只(40只兔耳),结扎耳郭前动静脉和其他旁支动静脉,制成以耳中央动脉、静脉为主要血供的兔耳复合组织瓣模型。把兔耳组织瓣模型随机分为A、B、C、D组。A、B、C组分别将透明质酸0.2 ml注射入兔耳根部中央动静脉周围、中央静脉内和中央动脉内;D组切断耳中央动脉作为对照。分别于注射后第1、7、14天观察大体和微循环变化,监测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第14天处死动物取耳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各组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A组和D组注射后皮温和血氧饱和度变化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注射后第1天皮温和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后逐渐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和D组所有兔耳均成活。C组注射后兔耳皮温和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皮肤相继出现溃疡和坏死。结论透明质酸注入动脉内可以导致远端小动脉栓塞和微循环障碍,可能是组织坏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动物造模方法.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60只,于右胫骨近端开骨窗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鱼肝油酸钠,骨蜡封闭骨窗,4周后行X线检查,再次手术暴露骨窗,局部产物送细菌培养.结果 造模过程中因麻醉致死12只.手术后2周内因发热、咳嗽死亡8只,死亡兔行尸体解剖后发现8只兔均出现双肺脓肿,无菌条件下取兔肺组织行细菌培养发现均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手术后3周内因腹泻死亡4只,其余36只兔均出现明显的慢性骨髓炎表现.结论 骨骼开窗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鱼肝油酸钠,并使用骨蜡封闭骨窗是建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游离皮瓣移植是整形外科治疗中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根据血供不同,游离皮瓣可以分为4种:(1)标准皮瓣。(2)静脉皮瓣。(3)静脉动脉化皮瓣。(4)动脉静脉化皮瓣。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标准皮瓣,确保了正常的微循环灌注方式,而另外3种类型皮瓣则彻底改变了正常血流灌注方式,术后皮瓣是如何成活的?为探索其中奥秘,本实验试图从微循环重建及微血流灌注方式的角度阐明各种游离皮瓣成活的机理。实验动物为大耳白兔,将兔耳根部血管按不同需要给予切断、吻合或保留等不同处理,形成标准皮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花对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时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红花注射液组(SI组).制作在体兔IRI模型.观察和记录各组动物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包括微动脉管径(AD)、微静脉管径(VD)、微动脉流速(AFV)、微静脉流速(VFV)和白细胞黏附数,电镜下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IR组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缩小,血流速度减慢,多数肠黏膜微结构破坏严重.SI组微动、静脉管径及血流速度明显改善,肠黏膜超微结构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在兔肠IRI发生后使用红花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肠系膜的微循环,从而对肠黏膜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听力重建的手术方法及其手术效果。【方法】分析1993年1月~2007年4月手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闭锁87例(91耳),手术采用乳突径路49耳,乳突前径路42耳,根据鼓室、听骨链、前庭窗情况行外耳道、鼓室成形80耳,外耳道成形6耳,外半规管开窗3耳,前庭开窗2耳。【结果】91耳中术后1个月语频区气导听力提高15dB HL以上者73耳(80.2%),其中听力改善30dB HL以上、气-骨导间距小于15dB HL者37耳(40.7%)。随访1~12年,语频听力能保持术后水平者60耳(65.9%),术后外耳道再闭锁或狭窄18耳次,鼓膜外侧愈合9耳次。【结论】听力重建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有效手段,防止外耳道术后再闭锁或狭窄、鼓膜外侧愈合是提高术后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猪小肠粘膜下层治疗日本大耳兔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方法将冻干、灭菌过的SIS膜水合后覆盖日本大耳兔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术后1周、2周、1月观察缺损皮肤修复的情况.结果猪小肠粘膜下层治疗治疗日本大耳兔背部全层皮肤缺损疗效满意(P〈0.05).结论猪小肠粘膜下层可作为治疗皮肤缺损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术治疗AIA模型兔膝关节滑膜增生,并观察了该术式的短期疗效.方法 将4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RFA组、非RFA组、对照组,达到成模标准后对RFA组进行超声引导下RFA术治疗膝关节滑膜增生.术后测量兔膝关节径、超声评价滑膜最大厚度、滑膜炎评分,术后第2周末处死白兔并解剖观察膝关节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腮腺手术中耳大神经保留术患者的疗效及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0例腮腺手术中耳大神经保留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期等多个环节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和护理.结果 通过对腮腺手术中耳大神经保留术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使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相应降低.结论 做好围术期的各项护理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施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8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施行大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49例施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手术结束至出院时间、骨窗直径和预后良好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手术结束至出院时间、骨窗直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施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可行性高,优势在于骨窗直径小,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大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CH)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HCH合并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大骨窗开颅术,观察组接受显微镜下大骨窗开颅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