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认识.方法 报道3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伴未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以贫血、出血或感染起病,2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3例骨髓形态学、组织化学、骨髓病理等检查均支持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断,经流式细胞术检查除发现异常单核细胞外,可见B淋巴细胞表型异常,为CD5(+)、CDl9(+)、CD23(+)、CD20(+)、CD22(+)、FMC7(-).且异常B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2例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考虑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患者外周血中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考虑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单克降B淋巴细胞增多症.1例患者常规化疗缓解后复发死亡.结论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伴未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十分少见,尤其在B淋巴细胞绝对值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容易漏诊,诊断时应结合多个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经过近40年的发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变化.AHSCT的主要优势为移植相关死亡率低和移植后患者生活质量高,其主要问题为移植后复发率高.预后良好及不适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可受益于AHSCT;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靶向治疗时代,对TKI反应良好的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进行AHSCT治疗后,可提高其远期生存质量.为了提高AH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AML患者应在化疗缓解后强化治疗2~3个疗程进行AHSCT治疗,ALL患者则应在化疗缓解后强化治疗3~5个疗程进行为宜.ALL患者在接受AHSCT治疗后,还应进行移植后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未分化白血病(AUL)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20年8月24日、2021年7月20日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2例AU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例患者入院时间, 将其依次编号为患者1、2。患者1~2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62、76岁。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收集其临床病例资料, 包括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常规、生化、凝血、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免疫分型检查结果, 诊断、治疗及预后。根据患者1~2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其进行诊断及治疗。对患者1~2的随访分别截至2020年10月31日与2021年9月30日。本研究以"急性未分化白血病""系列不明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acute undifferentiated leukemia""acute leukemia of ambiguous lineage""acute myeloid leukemia""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minimal differentiation""AUL""ALAL""AML"为中、英文关键词, 检索...  相似文献   

4.
李静 《护理研究》2008,22(11):2968-2969
[目的]探讨含化冰块在预防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07年3月住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根据自主选择分为两组,观察组103例次,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加口腔冰块含化;对照组100例次,给予常规口腔护理。[结果]观察组口腔溃疡发生率为15.5%,对照组口腔溃疡发生率为35.0%。[结论]含化冰块加常规口腔护理可有效预防大剂量甲氨蝶呤所致的口腔溃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化疗后口腔感染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6例经过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面的口腔感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口腔感染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化疗1周后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感染率为27.9%,对照组的为6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口腔感染的程度较轻;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9%( 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3%,对照组为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全面的口腔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与治疗化疗后的口腔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以利于针对性护理.方法 对2005年至2009年间98例老年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细菌培养情况以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0%,高于同期非老年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6.6%,差异有显著性(P<0.01).感染部位以口腔、呼吸道为多,其次为消化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环境卫生、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者感染率明显增高.结论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环境因素、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是其易感因素.加强病区的消毒隔离工作,做好病人保护性隔离,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和综合支持治疗是预防和控制老年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例急性白血病口腔并发症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口腔并发症 ,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影响进食 ,甚至导致全身感染 ,威胁生命。故有效的口腔护理可预防和减少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达到预防感染 ,提高疗效的目的。我科于 2 0 0 1年 8月收入一例经外周血及骨髓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 ,住院化疗期间并发口腔感染和出血 ,经精心治疗的护理 ,疗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性 ,32岁。入院前一年半 ,不明诱因出现头昏、乏力、心累、气促 3月余 ,经外周血骨髓检查诊断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行多次巩固化疗 ,本次入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3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观察化疗毒副作用,并配合静脉、口腔、肛周和饮食等护理措施. 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两个疗程化疗,18例完全缓解.化疗并发恶心呕吐22例,口腔溃疡19例,脱发16例,化疗药物外渗2例,肛门感染1例,血尿酸升高1例. 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反应较独特,心理护理应及早进行,配合静脉、口腔、肛周和饮食等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的化疗毒副作用,积极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伴t(8;21)患者生存、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 对8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伴t(8;21)患者进行总结分析、随访,了解临床一般情况、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及治疗、生存情况,分析影响总生存(0s)、无复发生存(RFS)的因素.结果 86例完成诱导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伴t(8;21)患者总完全缓解(CR)率95.3%,1个疗程CR率69.8%;采用含中剂量阿糖胞苷(Ara-C)方案诱导治疗的患者1个疗程CR率达86.2%,标准剂量Ara-C方案诱导治疗的患者1个疗程CR率60.3%.87例患者的中位OS期为16.4(0.3~121.5)个月,中位RFS期为11.7(1.9~116.3)个月;3年OS率42%,5年OS率39%,3年RFS率55%,5年RFS率55%.统计学分析显示,性别、染色体核型与OS有关,其中男性患者、染色体核型伴9q-的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巩固治疗方案、巩固治疗疗程数亦与OS有相关性,其中采用中剂量Ara-C诱导治疗、2个疗程以上中剂量Ara-C巩固治疗、完成4个疗程以上巩固治疗的患者预后好、生存期长.结论 性别、染色体核型、诱导缓解及巩固治疗的方案是影响生存、预后的主要因素,在诱导、巩固治疗中应用中剂量Ara-C.可以明显提高1个疗程缓解率,延长OS、RFS期.  相似文献   

10.
口腔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口腔感染中溃疡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需要注重急 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的诱因分析及相关因素分析。其表现为口腔黏膜水肿、充血、溃疡且伴有明显疼痛感及全身感染 风险,因此需要针对口腔感染进行系统化分析及干预。本研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针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感染的相关临 床症状、诱因及相关因素,且进一步总结了目前比较前沿的预防、护理措施,旨在为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提供参考,提升患者 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疗效及治疗相关毒性.方法 观察并分析47例复发难治性ALL患者对allo-HSCT治疗的耐受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总生存率以及无病存活率.其中HLA相合同胞间移植(sib-HSCT)19例,HLA相合的无血缘关系移植(URD-HSCT)18例,单倍型移植(Hi-HSCT)10例.预处理方案:42例采用改良TBI+CY方案,5例采用改良BU/CY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环孢素(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Hi-HSCT和URD-HSCT加用霉酚酸酯(MMF)及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定期监测微量残留病变(MRD),明确有分子生物学或细胞遗传学复发趋势的患者接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移植治疗,出现了不同程度黏膜炎;2例患者在应用CsA过程中有肾功能损害;1例患者发生药物性癫痢.移植后出现Ⅲ~Ⅳ度急性GVHD 7例;慢性GVHD22例;致命性肺部感染9例(包括间质性肺炎3例);出血性膀胱炎4例.有13例患者移植后再次复发.移植后造血重建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第17天.术后有19例接受DLI,6例疾病未再进展.中位随访期43(10~77)个月,预期5年总生存率为49.65%,无病存活率为46.55%.结论 统 allo-HSCT能有效治疗复发难治性ALL,改善其预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移植后复发,其次为致命性肺部感染和重度急性GVHD.DLI可能有助于减少移植后复发.  相似文献   

12.
观察VCAP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4月-1998年9月,4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VCAP方案诱导化疗的效效。分析患者的缓解率,生存期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结论VCAP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确定,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目前治疗以化疗为主。化疗后,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粒细胞减少,容易出现张口受限、吞咽困难、局部红肿、皮温升高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局部肿胀累及气道,从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1]。及时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科于2019年11月4日收治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为后续康复治疗创造了条件,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维持期白血病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4.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卷),分别对2010年6~9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中心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维持期白血病惠儿(121例)及其家长(121名)进行调查.结果 2~7岁患儿的生理功能总分高于心理功能总分,8~12岁患儿的心理功能总分高于生理功能总分,5~7岁患儿的社会功能得分最低,急性淋巴细胞维持期白血病患儿的学业受到影响,患儿母亲神经质是生理功能的影响因素,患儿年龄是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重视学龄期和青春期急性淋巴细胞维持期白血痛患儿的学业和5~7岁患儿社会交往功能的建立,并加强对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初诊并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住院期间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焦虑、抑郁状况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口腔黏膜炎、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期间HAD-A、HAD-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及出院随访3个月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消除负性心理情绪,提高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225例儿童ALL患者(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根据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MICM)进行危险分组.标危组患者按传统方案治疗;高危组患者的治疗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每次5 g/m2),并早期加用中剂量阿糖胞苷(每次1 g/m2,每12 h 1次,共3 d)强化.维持治疗采用MM+VP(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长春新碱、泼尼松).结果 ①225例患儿3、5年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79.0%、72.6%.②标危组3年预期0s率(87.6%)显著高于高危组(66.1%)(P=0.002).结论 ①早期采用中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和大剂量甲氨蝶呤进行庇护所治疗,可显著提高高危患儿的疗效,明显提高儿童ALL的长期无病生存率.②高危组采用早期强化疗,加大甲氨蝶呤剂量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率减低.③标危组患儿进行定期强化和增加再诱导次数可显著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荆凌华  阮林海  郭艳珍 《新医学》2004,35(12):733-734
目的:探讨含环孢素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对43例复发和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含环孢素的治疗方案,23例)和对照组(采用不含环孢素治疗方案,20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多药耐药的逆转情况.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52%,有效率78%,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45%,均为P<0.05).结论:环孢素能够逆转难治性白血病的耐药性,用于治疗难治性白血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口腔粘膜的评估及护理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侵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在疾病发生、发展、化疗全过程中,对患者口腔粘膜的评估及护理不容忽视。1 急性白血病患者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变1.1 口腔粘膜炎 口腔粘膜炎是指口腔的炎症性和溃疡性反应[1]。临床所见急性白血病患者口腔粘膜炎发病率为40%~66%。在层流病房中,也有19.2%的患者发生口腔粘膜炎[2]。64%化疗患者的败血症是由口腔粘膜炎所致[1],口腔粘膜炎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营养供给和治疗的连续性,而且也是致死性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发生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都很高,且显著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并可增加其病死率.急性白血病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各有其特点,识别其特点在诊断和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笔者拟就急性白血病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特点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急性白血病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口泰在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口腔感染的作用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白血病患者由于化疗的损伤,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的应用及机体抵抗力的下降,极易发生口腔感染,并可导致败血症,危及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本文对128例次急性白血病患者在诱导期和巩固化期前后运用新近问世的口腔新药-口泰进行腔同喷雾,通过实验观察和统计表明,口泰能有效地预防口腔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