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首次报道了高压氧(HBO)治疗筋膜间隔综合征(FCS)的结果和治疗前后血浆纤粘素(Fibronectin;FN)的变化经253.3kPa(2.5ATA)HBO治疗3—5次后。12例FCS病人患肢青紫、麻木、被动活动疼痛消失;皮肤温废升高;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水肿消退,皮肤张力性水疱吸收。同时,HBO治疗后血浆FN显著高于治疗前,分别高于治疗前72±42mg/L(P>0.01);84±38mg/L(P>0.01和66±32mg(P>0.05)。提示HBO  相似文献   

2.
治疗创伤后急性骨筋膜间室综合征(PACS)48例。骨折和软组织挤压伤是其主要原因:疼痛、间室区肿胀、运动和感觉障碍是PACS的早期临床表现。早期筋膜切开减压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疗法,有益于提高手术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本组治愈率88%。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结合早期切开减压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及时行高压氧结合切开减压术,术后随访、与非高压氧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30例患者在入院治疗6~48h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平均时间14h),及时行减压术治疗,均未留下明显的功能障碍,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显效为93.33%,而非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仅为84.38%,其中显效仅为65.63%;无论减压时间长短,只要结合高压氧治疗都会取得明显的疗效.结论 早期骨筋膜室减压是治疗的关键,强调一旦确诊就要及时切开深筋膜,有条件者结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疗效会更好.  相似文献   

4.
亢斌  海克英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1):720-720
目的 总结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采取早期切开减压、清创引流及高压氧治疗。结果 死亡1例,一期治愈3例,二期植皮治愈5例。结论 早期切开减压,清创引流及高压氧治疗是治疗坏死性筋膜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诊治的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50例,其中26例患者(A组)行即时切开减压术,17例患者(B组)先行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切开减压术,7例患者(C组)因就诊时间过晚,行截肢手术。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就诊时间及减压时间均短于其他两组,26例患者中,治愈18例(69.2%),好转6例(23.1%),未愈2例(7.7%),其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的诊断和早期的减压治疗对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十分重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早期高压氧(HBO)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11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HBO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HBO组同时给予超早期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斯堪的纳维亚量表(SSS)评分变化,测定两组发病后1、7、14d的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结果两组治疗后SSS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HBO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HBO组hs-CRP及D-二聚体在第7d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早期高压氧对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有效,可能与其降低hs-CRP及D-二聚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HBO)治疗前、中、后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30例行高压氧和常规治疗(HBO组),20例单纯常规治疗,2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于治疗前、中、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结果HBO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浆ET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BO组在治疗20d后血浆E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浆ET水平,是颅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恢复期病人高压氧联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82例重度颅脑损伤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仅治疗组加用康复训练;分析治疗前、治疗2mo后两组的抑郁状态、意识状态、认知功能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及握力和手指屈肌张力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以上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P<0.05)、NCSE评分(P<0.01)、Barthel指数(P<0.01)、握力(P<0.05)、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P<0.01)和平衡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恢复期病人的效果较好,不仅可改善运动功能,而且还可以改善抑郁、认知及意识状态,可在该类病人康复治疗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冠心病伴舒张功能不全病人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组织多普勒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导管术选取诊断为冠心病伴舒张功能不全的病人74例,分为缬沙坦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缬沙坦组病人同时口服缬沙坦80~160mg/d治疗,疗程6个月。所有病人用药前通过左心导管术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in)。用药前后分别测量血浆NT-proBNP的浓度、左心室排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A)、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m),并计算E/A、E/Em比值。结果病人治疗前LVEDP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85,P<0.05),LVEDP水平与E/Em比值呈正相关(r=0.83,P<0.05),NT-proBNP水平与E/Em比值呈正相关(r=0.87,P<0.05),dp/dtmin与E/Em比值呈正相关(r=0.43,P<0.05)。与治疗前比较,缬沙坦组病人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t=12.89,P<0.01),对照组病人血浆NT-proBNP水平也明显下降(t=8.55,P<0.05);与对照组比较,缬沙坦组病人治疗6个月后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t=3.38,P<0.01)。与治疗前比较,缬沙坦组病人E/Em比值及A明显降低(t=4.39、96.00,P<0.05),Em、E、E/A比值较前明显升高(t=-4.79~-4.11,P<0.05)。与对照组比较,缬沙坦组病人治疗6个月后Em、E、A、及E/A、E/Em比值变化显著(t=5.12~46.57,P<0.01)。结论缬沙坦对冠心病病人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予护肝、降酶和对症治疗等,在此基础上采用日本产全自动多功能人工肝治疗仪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8例患者中,治愈好转31例,总存活率为81.58%;死亡7例,占18.42%。患者的肝功能、凝血机制得到显著改善,TBIL、ALT、AST、PT、APTT比治疗前降低(P均<0.01)。治疗后红细胞和血小板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有所上升(P<0.05或0.01)。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有效地降低重症肝炎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症状,是临床治疗中有效的支持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智力、记忆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07~2010-06间,在我院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50例,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各25例,同时设健康组25例。记录HBO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变化、治疗前后抽血检测CD4、CD8、CD4/CD8、IgG、IgAI、gM水平,根据长谷川智力量表(HDS)、龚氏修订韦氏记忆测验(WMS)评分。结果与常规对照组比较,HBO组症状、体征恢复较快(P<0.05),高压氧组治疗后CD4、CD8、CD4/CD8、IgG、IgAI、gM水平均较对照组和健康组降低(P<0.05),记忆商数(MQ)、HDS得分均有显著提高,HBO组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O治疗能促进患儿受损智力、记忆力的恢复,缩短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程,减少后遗症;同时,也可引起患儿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斯氏针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ANF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高压氧配合斯氏针减压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X光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优良率为45%,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X线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高压氧配合斯氏针减压治疗ANFH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Heroin abuse causes various medical and surgical complications. We report a case of heroin-induced severe bilateral compartment syndrome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cute renal failure and extremely elevated creatinine kinase. A 30-year-old male heroin addict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Mount Vernon Hospital, Mount Vernon, New York complaining of severe pain and burning sensation in both legs and feet 1 day after abusing intravenous heroin. He had severe swelling and tenderness of both legs and feet. Laboratory data revealed tremendous elevation of creatine kinase (236,000 IU/L) consistent with rhabdomyolysis. Acute renal failure developed over subsequent days. Treatment consisted of fasciotomy,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2) and supportive therapy. The condition gradually improved over 4 weeks and the patient did not require dialysis or amputation.  相似文献   

14.
杨振  乔师师 《重庆医学》2012,41(4):347-348,35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胶原合成和氮氧化合物(NOx)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胰岛素控制血糖和抗生素控制感染。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吸入100%的纯氧,压力为2.4个大气压,持续105min,1周5次,连续治疗6周,共30次。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及创面面积。此外检测血浆Ⅰ型前胶原肽(PⅠNP)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NP)及NOx。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血糖和HbA1c水平降低(P<0.001),CRP水平在治疗后下降(P<0.001)。接受高压氧治疗后20名患者血浆PⅠNP和PⅢN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x治疗前后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程度大于50%的患者治疗后NOx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创面愈合程度小于50%的患者治疗后NOx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增加糖尿病足(DF)患者血浆PⅠNP和PⅢNP的水平,适宜浓度的NOx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 《河北医学》2007,13(6):706-708
目的:本项目主要研究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和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确切、安全,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压氧舱治疗及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早期干预组除了传统的常规治疗外,从新生儿期接受高压氧舱治疗与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定期随访,并对所有患儿进行评估。结果研究中观察到高压氧舱治疗及早期干预新生儿最早出现的效果是:呼吸改善,睡眠安眠,奶量增加,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改善,以后是肌力和运动发育水平的提高。高压氧舱治疗及早期护理干预组临床症状改善出现的时间及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舱治疗及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了新生儿期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护理配合高压氧治疗在急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进行治疗的急性CO中毒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患者行高压氧联合常规救治,研究组给予患者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前院内急救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中毒严重度、器官功能损害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生活质量水平评分(物质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时间、院内急救时间、首次使用高压氧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中毒严重度、器官功能损害程度、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水平评分(物质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血管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10月在笔者医院住院治疗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高压氧组(48例)、单纯依达拉奉组(43例)及联合治疗组(高压氧+依达拉奉,39例)。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28天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Scandinavian脑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14、28天后,各组患者脑血管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高压氧及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14、28天后,各组患者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而mRS评分显著降低(P<0.05),但联合治疗组较单纯高压氧及依达拉奉组,SSS评分升高更明显,mR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临床疗效分析,高压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8%,依达拉奉组为72.1%,联合治疗组为87.2%。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高压氧组及依达拉奉组(P<0.05);单纯高压氧治疗后脑血管功能、SSS评分、mRS评分及临床疗效与单纯依达拉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组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功能及临床疗效,对于降低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 is a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 in trauma patients. Not only regional neuromuscular disability, but also systemic organ disorders can result from prolonged tissue ischemia. In this report, we describe 2 cases of acute atraumatic compartment syndrome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heat stroke. In both cases, emergency fasciotomy was rapidly performed after recognition of the syndrome, but serious regional neuromuscular disabilities remained.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injury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of acute atraumatic compartment syndrome. Thrombi diffusely formed in the compartmental space hinder establishment of reperfusion even after fasciotomy. Furthermore, disruption of fibrinolysis due to heat stroke could enhance this damage.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对比不同高压氧治疗方法应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Ⅰ组、Ⅱ组,每组各50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记录三组患者的NIHHS、ADL及FMA评分并进行比较。 结果 三组患者NIHHS、ADL及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好转(P<0.05),两组治疗组患者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内比较显示,Ⅱ组患者NIHHS、FM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Ⅰ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Ⅱ组总有效率亦优于Ⅰ组(P<0.05)。 结论 向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施行高压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