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关于五更泻的病机,历代医家多认为是脾肾阳虚、火不暖土所致,并称之为"肾泄",临床也多以四神丸为基础方治疗。在深入学习和思考后,站在时间医学的角度来看,五更泻病本虽不离肾,但充分地认识肝对五更泻发病的影响,是治疗的关键。五更时在寅卯,寅卯在五行属木,属少阳之气,五更之时,少阳之气萌动,当脾土不足之际,逢五更则木旺克土,土愈衰而泄泻作。  相似文献   

2.
<正> “五更泻”是指黎明前作泄的一种病。其主要表现为每日黎明之前,腹痛肠呜泄泻,泻后腹痛缓解。天天如此,经久不愈。对“五更泻”的病理机制,中医院校教科书(?)宗前贤张景岳所谓“阳气未复,阴气极盛,命门火衰,胃关不固而生泄泻”之说,以肾阳不振,命门火衰来解释其病机,意即虚弱的肾阳,在五更时更虚,以致肾关不固发生泄泻。这种解释显然是把人、人体的正气放在被动、次要的地位,这与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慢动观,和自然界万物要生存发展,总是排除与己无  相似文献   

3.
(三)署邪致病从小满至小暑,是气候炎热、暑湿交蒸的季节,为暑气主令,称三之气。斗柄临巳及午,阳气已达极盛阶段,但又是转阴之始,故《汉书·律历志》说:“已盛于巳”,《史记·律书》说:“阴阳交日午”。暑气主令的夏至节,是一阳初生,阴阳交替的时节,所以《古本伤寒杂病论》说:“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暑为夏之热,原本与火同气,但又与游行于三焦的相火密切有关,因此,从小满至小暑,又称为少阳相火主令的季节。少阳相火主令,暑热流行,有如熏烤。且雷雨时布,气候潮湿,故暑病多挟湿邪。  相似文献   

4.
五更泻又名"鸡鸣泻"、"肾泻",一般都由于脾肾阳虚、肾关不固导致。《景岳全书》有云:"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阳气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也"。说明了疾病的病理变化。然而笔者近日却遇到1例肝郁脾虚导致五更泻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五更泻辨治辑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更泻”以发病时间 (黎明时 )为特点命名 ,较早出现于《丹溪心法》:“有每日五更初洞泻…… ,虽节省饮食忌口 ,但得日间上半夜无事 ,近五更其泻复作。”至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言其病机为肾虚 ,故又称之为“肾泻”。赵献可《医贯》亦说 :“今肾既虚 ,则命门之火熄矣…… ,故令人多水泻不止 ,其泻每在五更将明时 ,必洞泻二三次。”后人沿袭于此 ,至今五版教材《中医内科学》仍认为五更泻系脾肾阳虚所致 ,治疗多用四神丸、椒附丸、五味子散、真人养脏汤等 ,或效或不效。其实五更泻病机复杂 ,并非皆属脾肾阳虚 ,临床治疗当明辨症因 ,不可…  相似文献   

6.
肾属水,主水,肾病即水病。所谓治水,就是治疗肾脏病。左肾为肾,属阴,右肾属命门,属阳,故肾为阴阳之宅,亦称水火之宅。治水实在调理阴阳或水火,温通是治水之大法。温属治本,重在温阳益气以化水;通利之法包括:辛温发散、淡渗利水、攻逐水饮、通腑泻浊、引流水饮等。"三元疗法"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强身健体,鼓舞阳气,促进水邪外泄,达到阳气自盛,阴气自消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五更泻之所以发生在五更黎明时分,这是天人相应、人体阳气与天时阳气相互感召的结果。《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鸡鸣至平旦是阴中之阳,天时之阳气与人体之阳气均处于逐渐萌动而未隆盛阶段.此时,若人体阳气的升发发生障碍,则阴寒内邪结聚,正邪交争,患者便出现腹痛肠鸣.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阳气借天时阳气的资助,足以把阴寒之气驱逐出体外,这时患者便发生泄泻.通过排便,缓解了体内阴寒之气,腑气疏通,人体阳气得以回复,故患  相似文献   

8.
从阳气、经络、脏腑三个方面解释了少阳为枢的本质:少阳是全身阳气出入的关键,控制着阳气的升降出入;少阳经络循行于居中之位,可通达表里,沟通阴阳;少阳与肝、胆、心包、三焦关系密切,为各脏腑功能运转之关键。又从五脏、气、少阳三个方面论述了抑郁症的病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五脏与人体思维情志活动关系密切;正气亏虚或气机失调均被认为是抑郁症的病机;不论是少阳证症状还是阳气的功能,均能体现出少阳与抑郁症病机的关系。最终得出了抑郁症病机与少阳为枢之间关系密切,基于少阳为枢的理论基础,提出应用疏利少阳法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9.
黄梦哲 《开卷有益》2023,(10):53-54
<正>《管子》中提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里的阴气始下,是说在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收,是指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此时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改变,逐渐趋于平静。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正如《黄帝内经》里说:“秋冬养阴”。所谓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  相似文献   

10.
续海卿 《中医学报》2020,35(8):1623-1626
从六经欲解时调理三阴三阳开合枢的功能有助于提高失眠的治疗效果。其主要治法为:开太阳、调营卫,即开达卫气,使卫气昼夜循行正常、营卫之气调和;合阳明、降阴气,即收敛阳明之气,使过亢的阳气下降而潜藏,则阴气也随之而下降;舒达少阳之枢机,使五脏安宁则五脏神藏;运太阴、聚阴气,即运化太阴之脾气,以滋养五脏之津液而聚阴气;收厥阴、藏相火,即根据厥阴为阴尽阳生和内藏少阳相火的特点,治疗要以收藏阴精和敛藏相火为法;转少阴、交心肾,即疏转少阴之心肾,使水火既济、天地交泰,则阴阳调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