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效果.方法 38例慢血流患者予阿托伐他汀20mg/天及氯吡格雷75mg/天,服用6个月,后复查冠脉造影,采用矫正的TIMI血流分级方法(CTFC)观察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帧数显著大于治疗前(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较对照组高,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的用量为(0.5±0.2)mg/次,对照组的为(1.1±0.4)mg/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以减少硝酸甘油的使用剂量,可以增强疗效,且安全性较高,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的长期疗效.方法 入选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成功实施冠脉支架术的住院冠心病患者共1275例,术后638例随机接受阿托伐他汀20 mg/d,637例接受普伐他汀20 mg/d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剂最氯吡格霄治疗.研究主要终点为12个月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及卒中,次要终点为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支架血栓及TIMI出血事件.结果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组4.7%,普伐他汀组5.5%,P>0.05).阿托伐他汀组死亡、非致死性MI、卒中和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分别为1.9%、0.5%、2.4%、7.7%)与普伐他汀组(分别为2.5%、0.3%、2.7%、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MACCE发生率与普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4%比11.0%,P>0.05).两组支架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比2.5%,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比12.2%,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或普伐他汀20 mg/d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12个月疗效相近,提示两种不同代谢途径的他汀与氯吡格雷合用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在健康人体内的相互作用。方法予所有受试者阿托伐他汀20 mg/d、氯吡格雷75 mg/d和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口服,4 d后停用阿托伐他汀,于第5天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然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4 d,次日再次空腹采集静脉血送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比较2次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结果。结果受试者在同时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3种药物后和服用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2种药物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6.58±15.27)%与(48.31±16.6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t=-1.802)。表明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同时应用并不会影响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结论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两者在健康人体内无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高安市中医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诊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参比组(34例)行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34例)行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疗效、斑块变化情况、血液流变学情况、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 CRP)、血脂及总缺血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93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6周后血清hs - CRP、血脂浓度变化及两组治疗后总缺血事件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二者联用后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予改善循环、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率达30.0%,总有效率96.0%,对照组基本痊愈率达24.0%,总有效率7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hs-CRP水平分别为(13.14±1.36)mg/L、(12.82±1.23)mg/L,治疗14 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分别为(7.91±1.23)mg/L、(9.34±1.07)mg/L,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提高疗效,考虑可能与二者联用通过降低血清hs-CRP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冠脉支架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例数以及治疗前后CD62P、CD63、MPA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62P、CD63、MPAR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1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硝酸甘油、钙拮抗剂和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宋文彤  贾岩 《中国厂矿医学》2011,(12):1097-109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方法将123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氯吡格雷组(61例)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62例)。观察治疗8个月后2组血清hs-CRP、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及脑血管病复发率。结果氯吡格雷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血脂水平下降明显(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8个月血清hs-CRP、IMT均显著下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P均〈0.01);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CRP下降幅度、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较氯吡格雷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氯吡格雷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hs-CRP浓度,使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更有利于抑制炎症、稳定斑块及降低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赵欣娜 《当代医学》2022,28(6):146-148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或依折麦布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11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和依折麦布治疗,研究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IMT、NIHSS评...  相似文献   

14.
刘爽  刘冰  安楠   《中国医学工程》2013,(7):136-13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前来就诊的心绞痛老年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辛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连续服药5周后进行疗效评估,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能够对老年心绞痛患者起到安全、可靠且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屠明锋  黄赛忠  张磊 《黑龙江医学》2021,45(21):2308-231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钙片三种联合用药在早期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选取溧阳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17例早发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稳定型脑梗死57例和试验组进展性脑梗死60例.在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7 d后减为100 mg)、氯吡格雷75 mg及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试验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7 d后减为100 mg)、氯吡格雷75 mg及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分别在入院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监测患者血清hs-CRP和D-二聚体含量,第7天、第14天和第8周评估NIHSS评分,而第14天和第8周评估改良Batherl评分.结果: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hs-CRP在梗死后第7天达到高峰,D-二聚体在梗死后第14天达到高峰,阿托伐他钙片在梗死后14 d时可显著减少血清hs-CRP及D-二聚体水平,且在8周时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可降低早期进展型脑梗死患者hs-CRP及D-二聚体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肖育 《中外医疗》2012,31(34):86-8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用15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变化,并观察有无药品不良反应,随访1年观察两组TIA患者脑梗塞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疗效较单纯抗血小板治疗为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三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为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SD、LVEDD各心脏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三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8.
林晖 《医学综述》2012,18(5):798-80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TIA患者3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6例)和对照组(175例),对照组在对症、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持续应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持续应用。观察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近期疗效:观察1周,两组均取很好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达85%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远期疗效:所有病例均进行3个月至5年的随访,治疗组TIA再发和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近期总有效率高,安全有效,远期可预防TIA再发和非致死性脑梗死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在冠状动脉慢血流中的治疗效果,研究和评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矫正的TIMI血流分级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对124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38例、氯吡格雷组42例、联合组44例,治疗前各组均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平板运动试验、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 三组治疗后在冠脉血流速度、平板运动试验、缓解心绞痛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联合组在冠脉血流速度、平板运动试验、缓解心绞痛与阿司匹林组及氯吡格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在冠脉血流速度、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缓解心绞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45、0.273、0.467).结论 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能更好改善冠状动脉患者血流情况,抗血小板是冠状动脉慢血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45例再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并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