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种颈椎前路钢板在颈椎融合手术中应用和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和比较4种颈椎前路钢板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的优点和不足。方法:101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前路椎间盘减压、植骨融合同时分别采用AO、Caspar、Orion和Zephire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固定。与单纯植骨融合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症状体征缓解程度和融合情况。结果:患者症状特征术后明显改善;未发现手术并发症,颈椎前路钢板固定组融合率明显优于单纯植骨融合组。结论:4类钢板均能提供充分的颈椎稳定性,使用安全,Zephire钢板较其余钢板系统使用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2.
单间隙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与加用钢板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对单间隙颈椎前路减压后有无必要在单纯植骨基础上加用钢板内固定作一初步探讨。方法:对48例单间隙病变行前路减压手术的患者随访1-4年,平均2.2年。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资料对单纯植骨和加用前路钢板内固定作分析比较。结果:根据JOA评分,单纯植骨组和加用钢板内固定组之间在疗效的改善方面近似,都能获得满意的融合率;在椎间高度的恢复和维持方面加用前路钢板有明显效果(P<0.05),在恢复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方面,加用钢板也优于单纯植骨。结论:使用前路钢板安全、可靠,在单间隙病变手术中加用前路钢板有助于恢复和保持颈椎生理曲度,防止植骨块的塌陷,可能利于长期手术疗效的保持。  相似文献   

3.
前路钢板对两节段颈椎间植骨的运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前路钢板对两节段颈椎间植骨融合的影响。方法46例两节段颈椎病患者,环锯法切除椎间盘、自体髂骨植骨,其中26例病人用了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复查X线片,了解植骨融合情况,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26例运用钢板患者,全部获得骨性融合;20例单纯植骨病人,4例出现(20%)假关节,融合节段前凸丢失的度数较植骨融合组明显增大。获得植骨融合的病人,临床结果相似(P>0.05)。结论前路钢板系统增加两节段颈椎间植骨融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4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1.5个月。植骨于术后12周均获得牢固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未见螺钉钢板松动、脱出、断裂现象,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早期稳定,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前路颈椎钢板系统操作安全、简单、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内固定确定,为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叫种颈椎前路钢板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aspar、Codman、AO(CSLP)及Orion四种颈椎前路钢板行颈前路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疾患145例,随访6~18个月,观察各固定系统的稳定性、融合率及并发症.结果 93.7%(136/145例)患者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4种钢板螺钉固定系统融合率无显著差别,术后无钢板螺钉断裂、松动、植骨块脱出等并发症.结论 四种颈前路钢板对稳定颈椎、促进植骨融合、恢复和维持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均具有积极意义.Orion钢板螺钉系统固定效果更好,且更易操作.  相似文献   

6.
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Orion负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对颈椎骨折和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固定的效果。方法 对3例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和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施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Orion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4-12个月,植骨已完全融合,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等情况发生。结论 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内固定牢固,尤其适用于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的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05-2014-07开展的颈椎前路手术110例,其中颈椎骨折、脱位34例,颈椎病44例,颈椎结核17例,颈椎肿瘤15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37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AO钢板内固定25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Orion钢板内固定29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蝶形钢板内固定19例。手术范围:单节段手术61例,2节段27例,3节段15例,4节段7例。并依据早期并发症发生与否,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合并症,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作为自变量;以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早期并发症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疾病类型(x~2=10.782,P=0.013)、神经功能障碍情况(x~2=15.789,P0.01)以及术前有无合并症(x~2=40.205,P0.01)、手术方法(x~2=9.819,P=0.02)这4项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4项指标与颈椎前路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手术方式(β=1.712,S.E.=0.563,P=0.005)与疾病类型(β=1.725,S.E.=0.758,P=0.026)是影响颈椎前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主要与手术方式和疾病类型有关:行单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偏高,颈椎外伤、肿瘤和结核患者术后可能更易发生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前路钢板联合钛网植骨治疗颈椎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路钢板和钛网植骨在颈椎疾病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改善临床症状、重建颈椎稳定性以及提高植骨融合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前路钢板和钛网植骨治疗颈椎疾病35例,并全部获得随访至少12个月,平均13.6个月.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JOA评分明显增加,术后12个月植骨融合率100%,钛网沉降率2.8%,神经功能改善78.6%.结论 前路钢板联合钛网植骨治疗颈椎疾病植骨融合率高,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满足术后颈椎即刻和长期稳定的要求,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05-2014-07开展的颈椎前路手术110例,其中颈椎骨折、脱位34例,颈椎病44例,颈椎结核17例,颈椎肿瘤15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37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AO钢板内固定25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Orion钢板内固定29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蝶形钢板内固定19例。手术范围:单节段手术61例,2节段27例,3节段15例,4节段7例。并依据早期并发症发生与否,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程,术前瘫痪情况,合并症,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作为自变量;以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早期并发症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疾病类型(x~2=10.782,P=0.013)、瘫痪情况(x~2=15.789,P0.01)以及术前有无合并症(x~2=40.205,P0.01)、手术方法(x~2=9.819,P=0.02)这4项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4项指标与颈椎前路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手术方式(β=1.712,S.E.=0.563,P=0.005)与疾病类型(β=1.725,S.E.=0.758,P=0.026)是影响颈椎前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主要与手术方式和疾病类型有关,行单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偏高,颈椎外伤与肿瘤、结核患者术后可能更易发生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颈椎带锁钢板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颈椎带锁钢板固定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23例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行颈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前,术后,随访期间评估患者神经状况。平均随访时间11.3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植骨融合,并发症包括伤口大血肿1例,声音嘶哑1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改善。结论 前路减压,植骨,颈椎带锁网板固定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在颈椎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颈椎肿瘤患者采取前路椎体切除术、自体髂骨植骨以及颈椎前路带锁钢ORION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8例患者得到8-21个月随访,平均12.5个月,2.9~4.3个月内所有植骨均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3.4个月,瘫痪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术后出现短暂声嘶,1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无钢板螺钉断裂、松动或脱出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在手术切除颈椎椎体和肿瘤后能提供即刻稳定性,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Secuplate颈前路钢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Secuplate颈前路钢板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Secuplate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入物并发症。结果术后进行6~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者23例,占88%。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钢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存在。结论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Secuplate颈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以下优点: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行石膏固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经关节螺钉联合前路钢板固定技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 方法 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对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单纯脱位者,先行后路复位经关节突螺钉固定,再改行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椎体骨折伴脱位者,前路先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然后行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脱位节段,小关节间行植骨融合.术前ASIA分级:A级21例,B级6例,C级3例,D级1例. 结果 12例患者获6~21个月(平均14.8个月)随访,椎间及小关节间植骨全部愈合.无螺钉松动及神经、血管并发症.术后除1例完全性瘫痪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余11例均有一级以上恢复.术后ASIA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4例,D级4例,E级2例. 结论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联合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在颈椎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颈椎肿瘤患者采取前路椎体切除术、自体髂骨植骨以及颈椎前路带锁钢ORLON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8例患者得到8~21个月随访,平均12、5个月,2.9~4.3个月内所有植骨均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3.4个月,瘫痪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术后出现短暂声嘶,1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无钢板螺钉断裂、松动或脱出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在手术切除颈椎椎体和肿瘤后能提供即刻稳定性,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式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证。方法 :分析收治并经随访的前路减压不同方式融合的颈椎病患者 111例 (其中单纯髂骨植骨 6 1例 ,骨笼加自体骨植骨 30例 ,自体骨髂骨植骨加钢板固定 2 0例 )的骨融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9个月 ,三组骨融合时间分别为 3 0、4 0、2 5个月 ;优良率分别为 86 9%、93 3%、95 0 %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 5 0 %、0 0 %、2 0 0 %。结论 :不同方式的颈椎前路融合术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 ,单纯髂骨植骨简单可行 ,但并发症最多 ;骨笼加自体骨植骨不需取自体骨 ,并发症最少 ;自体髂骨植骨加钢板固定牢固 ,并发症居中  相似文献   

16.
颈椎前路不同融合方式维持椎间高度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Xia L  Wang YS  Wang LM  Zhai FY  Wang WD  Li JW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6):1094-1097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自体植骨、环锯减压加椎间融合器(cage)以及自体植骨加钢板内固定对术后椎间高度的维持效果。方法 对1998年3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117例接受颈椎前路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5例,女52例;年龄31-72岁,平均57岁。117例患者中1个椎间隙受压91例,2个椎间隙受压26例。行单纯自体三面皮质髂骨植骨31例(单纯植骨组);环锯减压加cage自体植骨38例(cage融合组);自体三面皮质髂骨加自锁钢板固定48例(钢板内固定组)。融合节段高度测量采用融合节段上下终板中部高度。脊髓功能采用JOA评分方法。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59个月,平均23个月。至最后随访时,单纯植骨组椎间高度平均丢失1.94mm,明显高于cage融合组1.48mm和钢板内固定组1.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各组脊髓功能恢复均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钢板内固定组有3例出现内固定失败,再手术后恢复满意。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中,合理选用cage或钢板内固定可有效维持术后椎间高度。  相似文献   

17.
椎间融合器和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高位颈椎采用椎间融合器、低位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效果。方法 对86例C3-4、C5-6或C6-7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及C3-4椎间融合器和C5-6、C6-7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入物并发症。结果 术后进行6~12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全部病例植骨愈合良好;症状明显改善者75例(占87%);无椎间融合器下沉、脱位,无钢板及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结论 高位颈椎采用椎间融合器、低位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以下优点: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颈椎可获得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石膏固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4例环钻取出颈椎椎间盘单纯植骨,颈托固定;6例行颈椎间盘刮除,椎间隙植骨融合钢板固定,颈托固定;2例颈椎间盘刮除,人工椎间盘置换,不需固定。随访2个月~15年。结果 12例术后神经压迫症状都得到明显缓解,颈前路减压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中2例患者诉颈椎左右活动受限;取骨区残留疼痛和局部皮肤麻木。X光显示植骨融合未加固定,植骨间隙有轻微塌陷,患者无不适表现,2例人工椎间盘置换患者颈椎生理弧度恢复良好。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相比:患者恢复快无颈椎活动受限缺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钛网结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患者应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加前路钢板固定,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28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按Frankel评分标准进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定;围手术期无明显并发症,植骨均在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颈椎生理曲度保持良好,无椎间盘高度的丢失,钛网无下沉、移位,钢板及螺钉无松动,无神经、血管并发症。术后3.5个月开始出现融合迹象,术后1年骨融合良好。结论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应用前路颈椎钢板固定技术结合钛网植骨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得到恢复,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并能维持有效的椎间高度,植骨易于融合。通过自体椎体开槽减压取骨或加异体骨植骨避免了髂骨取骨所带来的损伤及手术时间的延长,且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动和功能恢复。手术病例及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是否有致压因素及颈椎稳定性等情况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0.
颈椎前路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诊断明确症状较重的1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术后3个月椎间植骨达骨性融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除1例钢板松动术后第5天再次手术外,未见食道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融合率高、内固定牢靠的优点,虽手术风险较大,但如操作细致,仍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