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桂华  盛红 《医学新知杂志》2007,17(3):172-172,17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的改变,探讨其对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对5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作EEG及BEAM检测,与同期头部CT或MRI表现作对照。结果急性脑梗塞早期(72h内)EEG异常88.7%,CT异常67.9%,两者相差20.8%,存在着明显差异。EEG异常以广泛性及局限性改变为主,BEAM频带定侧、定位能力最强。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EEG、BEAM检测有一定优越性,特别对CT或MRI检查阴性病例可提供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EEG,BEAM,TCD在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9例脑梗塞患者进行EEG,BEAM,TCD检测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EEG,BEAM,TCD的异常率分别为71.6%,75.3%,93.6%,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8%,34%。结论:EEG,BEAM,TCD可随时反映脑梗塞病人的脑功能变化情况,对于脑梗塞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监测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脑电地形图(BEAM)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我们观察了6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并和同步脑电图历EG)及CT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63例经临床和CT证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短暂脑缺血发作(TIA)5例,脑梗塞58例,年龄34岁~对岁,平均56.7岁。有高血压病史者占82.5%.BEAM检查时间为发病6小时~30天,其中脑梗塞急性期(发病2周内)32例,慢性期(发病2周以上)26例.2方法:应用华西电子研究所BMP-Ⅱ型BEAM仪及同步EEG检查,在清醒状态下常规描记.凡出现以下情况即为异常:①B…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7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脑电地形图(BEAM)检测,并和脑电图(EEC)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70例病人中,男49例,女21例。年龄32~76岁,平均59.2岁。病期2~35天,其中急性发病(2周内)39例,慢性发病(2周以上)31例。脑梗塞诊断采用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塞患者由于体内血栓形成 ,必然存在凝血纤溶活性异常 ,其中血浆D 二聚体活性增高已得到普遍证实 ,但与脑梗塞预后的关系研究甚少。本文对 6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不同治疗时期D 二聚体水平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进行观察 ,探讨D 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关系。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 :急性脑梗塞组 89例 ,男性 58例 ,女性31例 ;年龄 35~ 8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均在 6h内 ,均符合第 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正常对照组 65例 ,男性 36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4 0~ 78岁 ;选自我院正…  相似文献   

6.
对59例经临床及颅脑CT/MRI确诊的多发性脑梗塞致痴呆的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及颅脑CT/MR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病患者BEAM、EEG均有改变,BEAM在定位上次于CT/MRI,较EEG敏感(P<0.05)。对多发性脑梗塞致痴呆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脑电图(BrainElectricalActiyltyMap-ping;BEAM)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受到了临床医生的重视。我们对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BEAM检侧,观察脑电各频段的相对功率谱值的变化,以探索不同频段在缺血性脑卒中应用的价值。资料与方法1.对象(1)正常对照组:32名门诊体检者,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2±5.92岁,脑电图描记前各系统检查正常,既往无脑部疾病及头颅外伤史。(2)急性脑梗塞组:共106例,男66例,女40例,平均年龄61.5±9.8岁,均为急诊室留察病人,所有病人在急诊期间均做CT检查。脑梗塞诊断采用1986年中华医学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脑肿瘤患者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的特点进行分析,来探讨BEAM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经CT或MRI确诊为脑肿瘤的患者进行常规EEG、BEAM检测,研究BEAM各频带相对能量值在脑肿瘤定位定性中的价值,并将BEAM及常规EEG对脑肿瘤的定位准确率作比较分析。结果 58例脑肿瘤患者中,BEAM的阳性率达94.8%,29例可以观察到脑肿瘤病灶,恶性肿瘤的定位定侧率76.3%,良性肿瘤的定位定侧率68.7%,并且不同性质的脑肿瘤在BEAM上表现各有特点,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EAM对脑肿瘤检出的阳性率不仅高于常规EEG,而且对脑肿瘤的定位、定性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塞的脑电地形图(BEAM)改变的敏感性。变化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方法:对20例脑梗塞患者行BEAM检查并行头颅CT扫描,与2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健康组脑电波的主频波以9Hz以上)频段为主,而病例组的脑电波主频波均在8.5Hz以下,尤以θδ频段为主,且于额,颞,顶叶,中央区显示焦点性高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与头颅CT比较,其定位定性比较一致(符合率85%0,结论:BEAM在脑梗塞疾病的诊断上是较敏感的,并有定位、定性作用,可作为临床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胃肠应激性溃疡出血是脑梗塞患者并发症之一,临床虽不多见,然而一经发生会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为了提高对本症的观察能力,需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塞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通过总结分析,现将实施的护理对策与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塞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部CT、MRI检查确诊。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58~82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急性脑型血吸虫病患者脑电地形图及脑电图改变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将有明显疫水接触史,日.直肠镜检与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而影像学检查阴性,突然出现明显头痛、抽搐等症状时行BEAM、EEG检查的46例急性脑型血吸虫病患者没为脑血组;将有不同程度头痛史(半年左右)的偏头痛,行BEAM、EEG检查的患者30例没为对照组。结果脑血组患者BEAM、EEG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23,P〈0.01):脑血组异常情况边缘5例,轻度异常12例,轻-~中度异常20例,中-重度异常8例,1例正常;而对照组异常情况边缘3例,轻度异常2例,轻~中度异常l例,其余24例均正常。结论BEAM、EEG异常是诊断早期急性脑型血吸虫病的一项敏感指标,其异常程度与病程临床类型相关,动态观察可发现脑神经细胞的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2.
20例急性脑梗塞并发症报告周辉宁(广西平乐县人民医院)关键词急性脑梗塞;并发症;治疗对急性脑梗塞的并发症的认识,是治疗成功与否,恢复功能程度有着密切联系,现将1993年6月~1995年5月收治的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结果20例病人...  相似文献   

13.
脑电地形图是一种致力于重新构造成由大脑内电位所产生的脑电活动分布,因此也称为恼电活动地图显示(Brain ElectricalActivity Mapping 简称 BEAM)。利用地形图来研究脑电的表现为近年来发展方向之一,但以脑部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等方面的资料较多。癫痫方面的资料较少。本文对123例癫痫患者 BEAM 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常规 EEG 及 CT 比较,其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123例患者中,男70例,女53例。年龄4~58  相似文献   

14.
脑电地形图(BEAM)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以检查大脑生理功能的新技术,有关脑梗塞(CI)的BEAM检查已有诸多报道。作者对60例CI的BEAM、EEG、CT检查结果作一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出现血糖升高的临床报道较多,但对急性脑梗塞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较少。我们对1999年1月~2001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进行测定,以观察甲状腺激素在急性脑梗塞时的变化。1.资料与方法1.1对象 60例观察对象均为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6~78(67.2±9.6)岁。根据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梗塞部位为基底节区34例、大脑皮层10例、内囊区3例和腔隙性脑梗塞12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院1996~1997年住院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糖水平与CT扫描所示脑梗塞灶大小关系进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病程1~3天。入院次日清晨查空腹静脉血糖,发病5天内CT检查。脑梗塞灶大小根据Pullicino等方法计算,梗塞灶体积(ml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与冠心病,常同时共存,本组229例经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82例合并冠心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从1990—01~1995末我院收治60岁以上急性脑梗梗塞患者共229例,男性186例,女性43例。其中年龄60~69岁组171例,男性141例,女性30例;70~79岁组50例,男性38例,女性12例;80岁以上组8例,男性7例,女性1例。合并冠心病者82例中男性58例,女性24例,男女之比为5:1。年龄60~69岁59例,70~79岁20例,80岁以上3例。冠心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典型心绞痛病史或与心电图变化及心肌梗塞。以同期住院的132例急性脑梗塞病例不伴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不同类型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结果,及相关ADC(表观弥散系数图)的诊断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进行急性脑梗塞治疗的50例患者,其中急性脑梗塞患者37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13例,对5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MRI弥散加权成像诊检查与常规CT、MR检查,比较不同诊断手段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准确性、敏感性,并测量ADC的相关值,对病灶的范围进行测定。结果: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显示:3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在DWI上呈现不同程度的高信号,12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与常规CT、MR检查比较,急性脑梗塞患者只检测出30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常规CT、MR检查中显示正常(T2WI)。ADC值与对侧相应区域相比,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急性脑梗塞患者在ADC值上都表现为梯度征。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对脑梗塞患者的不同类型有敏感性,同时诊断正确率远高于常规CT、MR检查;ADC值的测定,可以有效的推测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及程度,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院近来应用国产DYD-500A型三维彩色脑电地形图仪对42例血管病患者进行了检测,共和同步脑电图(EEG)及其中12例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临床资料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在39-75岁,平均57岁。临床诊断:脑梗塞32例,脑出血6例,TIA4例。BEAM由0-15级数字组成,根据常规脑电图的描记可以显示各种波形a、p、和慢波。BEAM检查一般慢波在六级以上地为异常。检测结果如下:脑梗塞32例,BEAM检查阳性26例,EEG检查阳性22例,CT检查2例,均为阳性。脑出血6例,BEAM检查阳性4例,EEG检查阳性3例,CT检查阳性6例。TI…  相似文献   

20.
刘英荣 《医学文选》1999,18(4):567-568
急性脑梗塞主要由来自颅外的血栓或脑血管局部血栓形成阻塞脑供血动脉所致,治疗关键是溶栓。我院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35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65例急性脑梗塞皆为本院住院病人,均符合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梗塞诊断标准,全部经CT检查均发现脑梗塞病灶,并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6例,年龄46~76岁,平均58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56岁,两组病情、年龄、性别均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