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穿刺心包腔置管治疗心包积液河南平顶山市二院(467000)杜秋波,石振纲1.器械准备:(1)改制心导管:7F猪尾巴导管剪成20cm长,(2)引导钢丝,(3)7F静脉扩张管,(4)18号穿刺针,(5)一次性输液管。2.操作方法:患者取半坐卧位,剑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心包穿刺并有效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方法对27例心包积液患者术前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定位、定向并测定进针深度后,以Seldinger法进行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无菌引流袋持续引流,必要时进行冲洗并注入相应药物,观察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结果27例病例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2~31d,引流液量300~7600ml,心包积液引流彻底,心包压塞症状消失,心功改善,疗效显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定位、定向并测定进针深度后,以Seldinger法进行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心包积液进行治疗安全、简便、可靠,疗效显著且无严重并发症,完全能替代以往的常规心包穿刺术。  相似文献   

3.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6例大量心包积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组(导管组)20例,传统心包穿刺抽液组(抽液组)16例,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心包积液引流量、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日。结果导管组与抽液组相比,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心包积液引流量明显增多,心包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日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发症少,症状改善快,可缩短住院日及减少住院费用,疗效和安全性优于传统穿刺抽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大量心包积液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分析1999年3月~2004年3月收治的21例大量心包积液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一次引流成功,病因分析;心包转移瘤(8例)、结核性心包炎(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尿毒症(2例)、不明原因(3例).结论: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大量心包积液的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1%利多卡因局麻后经心尖区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果:10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均1次穿刺置管成功,未发生感染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术较传统心包穿刺安全、有效,便于在基层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心包积液患者的B超检查,并在B超引导下进行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结果39例中等量和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均在B超定位、引导下穿刺置管一次性成功,成功率达到100%.心包积液引流管的放置时间为5~15d.通过反复对引流的心包积液检验,最终37例病因明确,2例原因不明.其中癌性积液15例,结核性积液22例.结论 采用B超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法引流心包积液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7.
心包填塞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处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的生命.一旦确诊应立即作心包穿刺减压抢救.但是如果心包渗出持续存在,经心包穿刺并不能有效阻止心包填塞的发生,传统的处理方法是进行外科肋下造口引流术.近年,我院对2例肺癌患者施行经皮穿刺留置导管心包引流术进行治疗取得成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彩超监控下心包穿刺抽液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彩超监控下心包穿刺抽液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例心包积液患者穿刺抽液的前后进行对比.结果:两例患者经彩超监控下进行心包穿刺后,病情痊愈.结论:在彩超监控下行心包穿刺可避免对心肌和血管损伤,但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必须严格掌握心包穿刺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保证心包穿刺的安全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尹华  汪艳  汉京彦 《医疗装备》2002,15(11):32-33
心包积液是多由于心包炎性病变引起渗出液积聚在心包腔内。多由感染、自身免疫、肿瘤、邻近器官疾病等原因引起。小量的心包积液对心脏及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积液过多或骤然增多 ,可使心包压塞 ,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烦燥不安 ,血压下降 ,甚至休克。自 1 997年 1月~ 2 0 0 1年 1 0月 ,对 2 9例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抽液并注入药物 ,积级治疗原发病 ,精心护理 ,心包积液均明显减少或消失 ,减轻了病人痛苦 ,多数病人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心包积液患者共 2 9例 ,其中男性 1 8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40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不留管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化疗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活率以及积液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存活率为65.00%,对照组的存活率为25.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方式开展治疗过程,疗效更高,同时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心包积液心尖区穿刺留置引流术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包积液心尖区穿刺留置引流管抽液术的价值。方法对51例心包积液病人进行心包穿刺,并置硅胶管,反复从硅胶管抽液或注入治疗药物。结果51例心包积液患者共抽液187次,最长留置时间40d;部分病人从管内注入抗痨或抗癌物,疗效好,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本法一次性穿刺,多次抽液,最大限度地减少穿刺给病人带来的不利影响。硅胶管柔韧性好,对心肌无损伤。  相似文献   

12.
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引流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两种引流方法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86例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的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持续引流组(43例)和间断抽液组(43例).持续引流组:以持续25~35滴/min的滴速引流积液,至无液滴出.间断抽液组:首次抽液不超过100 ml,以后200~300 ml/次,每日或隔日1次,至抽尽积液.结果 与间断抽液组比较,持续引流组的排空积液时间明显缩短(P<0.01),导管留置时间也缩短(P<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应用持续引流法引流心包积液更安全、更有效,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引流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两种引流方法的疗效、安全性。方法86例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的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持续引流组(43例)和间断抽液组(43例)。持续引流组:以持续25~35滴/min的滴速引流积液,至无液滴出。间断抽液组:首次抽液不超过100ml,以后200-300ml/次,每日或隔日1次,至抽尽积液。结果与间断抽液组比较,持续引流组的排空积液时间明显缩短(P〈0.01),导管留置时间也缩短(P〈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心包穿刺留置导管术后应用持续引流法引流心包积液更安全、更有效,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高利军 《现代保健》2009,(27):105-105
心包穿刺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上极为少见,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心包穿刺致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病例:男,44岁,农民,住院号80539。患者于1977年8月间受凉后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咳嗽。数日后于劳动时出现疲劳、胸闷、心悸、气急症状,仍坚持田间劳动。10月初,上述症状加重,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第一心音低钝,心率120次/分。胸透:心影增大,以左心室增大尤为明显。心电图检查:左心室肥厚伴劳损,Q-T间期延长。血沉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心包积液穿刺引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超声实时引导下对113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122次心包穿刺.结果 122例次心包穿刺1次穿刺或置管成功率100%,未发生穿刺或置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上颌窦穿刺术是诊断和治疗上颌窦疾病最常用而简便的方法。但常会出现并发症。有时且比较严重。笔者试从上颌窦穿刺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方面加以分析探讨。 一、麻醉剂过敏与中毒:目前上颌窦穿刺术麻醉仍采用地卡因棉片进行粘膜表面麻醉。地卡因(潘多卡因)是临床最常用粘膜表面麻醉剂。安全量不超过50毫升,浓度常为1%,属合成药物、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粘膜麻醉作用快,效果好。鼻部麻醉多采用药湿棉片或喷雾。因用量不多,且吸收不完全,故较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8.
李金锋  王化云 《中国保健》2009,(15):615-615
心包积液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病因多种多样,心包穿刺抽液不仅可以明确心包积液的性质,帮助作出病因诊断并及时治疗,而且是缓解心包填塞症状的最有效措施。常规心包穿刺术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操作,如果方法掌握不当,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尤其对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反复实施心包穿刺,更增加了穿刺并发症和感染的风险。本院近年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心包穿刺并留置导管,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减少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2年6月256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病史资料,把2009年1月开始实施预见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前后的116例和14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统计两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平均疼痛评分、血尿、血便,以及两组发生感染、排尿困难、头晕、心慌、胸闷、心悸等并发症人次的比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疼痛、出血、感染、排尿困难、头晕、心慌及胸闷、心悸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术前、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