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抑郁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细胞免疫学功能。方法收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单相抑郁症的门诊患者27例,正常对照者22例,采血作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结果抑郁症患者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效应细胞、靶细胞之比为20∶1,10∶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而与年龄、性别、病期、抑郁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和免疫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抑郁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免疫系统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目的是对经颅超声技术(TCS)在抑郁症及神经变性疾病伴抑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及神经变性疾病伴抑郁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方向。TCS在抑郁症患者可表现中缝低回声,在神经变性疾病伴抑郁患者中也出现了特异性表现。本文对TCS在抑郁症及神经变性疾病伴抑郁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MD)患者除了有情绪障碍外,还可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有时这种认知功能损害极易与痴呆相混淆,甚至有“抑郁性假性痴呆”之称。认知障碍是MD的常见症状,它的出现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率。同样,在AD患者中也常出现抑郁症状,因此推测AD和MD有着共同的发病因素。由于AD和MD患者都存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e fact,BDNF)的减少,不仅如此,在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也存在BDNF水平的降低。而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出现抑郁症状,故Tsai推测BDNF是研究MD认知障碍和AD抑郁症状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4.
老年抑郁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发病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生活事件)及临床分析。方法对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分的42例老年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老年抑郁与生活事件。尤其是与家庭生活事件有关。结论心理社会因素是老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高危因素。老年抑郁症患者除了给抗抑郁剂治疗外,还需重视躯体疾病的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患者应付方式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应付方式特点及对抑郁症状作用。方法:对184例患者,平分为研究组(药物治疗+应付方式指导)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治疗2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应付方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疗效。结果:抑郁症患者所选择的应付方式主要是自责、退避和幻想,而相对较少使用解决问题、合理化和求助;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应付方式各因子除合理化相关性不明显外,与其余因子均存在显著相关。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应付方式各因子比较除合理化因子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应付方式影响抑郁症状,通过应付方式指导可以提高抑郁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可引发抑郁症状,甚至引起抑郁症,如脑卒中后抑郁、癫痫后抑郁,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可合并多种抑郁症状或与抑郁症共病.目前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集中于继发或伴发抑郁症状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防治方面的研究.近年国外研究显示,抑郁症状亦可增加多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痴呆、癫癎、PD)的患病风险,并使之预后变差.然而迄今国内还未见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报道,现综述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抑郁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假说”提出,海马及前额叶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信号通路损害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改变,抗抑郁药物通过恢复/增强BDNF信号转导发挥疗效。近年来,新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据显示了BDNF信号通路在抑郁症发病和抗抑郁治疗中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海马和/或前额叶皮质BDNF-TrkB信号通路的抑制或消除并不诱发抑郁样行为表型,但明显损害各种抑郁治疗反应,提示该信号通路在抑郁情绪障碍发生中缺乏直接或关键性的作用,而完整的、正常的BDNF-TrkB信号通路是目前各种抗抑郁治疗发挥疗效的必要条件;(2)BDNF-TrkB信号通路在海马-前额叶皮质和中脑边缘系统中表现出相反的抑郁行为调节作用,提示BDNF可能通过影响情绪相关神经网络而不是单个脑区的活动发挥情绪调节作用;(3)脑内存在BDNF-TrkB和proBDNF-p75NTR信号通路,分别增强和抑制海马神经可塑性,提示脑内不同BDNF信号通路间可能通过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参与神经可塑性和情绪行为的调节;(4)BDNF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抑郁症易感性相关。新的研究证据大大扩展了人们对BDNF信号通路作用途径和作用机理复杂性的认识,促进了对传统的“抑郁症神经营养因子假说”的客观评价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有报道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为此,我们将奎硫平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为2005年1月-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1±13)岁。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②患者经过≥2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每种药物治疗时间≥6周),抑郁症状无明显好转;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50%;④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8例中度抑郁症 患者、41例重度抑郁患者与70例健康对照的P300行对照研究。结果 抑郁症患者P3潜伏期与HAMD 评分呈正相关(r=0.514,P < 0.01);中、重度抑郁组较健康对照组 N2、P3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重度抑郁组较中度抑郁组P3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结论 抑郁症的认知功能损害与严重程度有关,P3潜伏期可能是抑郁症严重程度的预测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期焦虑抑郁共病患者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方法:对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以伴有焦虑者为共病组25例,单纯抑郁症者为抑郁症组35例)及60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听觉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同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分别评价患者组抑郁、焦虑情绪及认知功能。结果:患者组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2、P3波幅明显降低;共病组N2、P3波幅比抑郁症组明显降低,P3潜伏期明显延长。患者组HAMD、HAMA总分与P300各指标无相关,而SECF总分与N2、P2、P3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P300对老年期抑郁症早期认知功能损害评定具有一定的价值,共病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大于抑郁症组。  相似文献   

11.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无自杀行为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方法:对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行为者20例,无自杀行为者40例)及6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为对照,进行听觉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同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ND)及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分别评价抑郁症组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结果:抑郁症组与对照组相比,P2、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P2、P3波幅明显降低;有自杀行为组N2、P3波幅比无自杀行为组明显降低。抑郁症组HAMD总分与P300各指标无相关,SECF总分与N2、P2、P3潜伏期显著负相关。结论:P300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评定具有一定价值,有、无自杀行为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实验测定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36例)、无自杀行为患者(55例)及36名正常对照血清BDNF水平,对抑郁症患者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以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定自杀意念的强烈程度。结果抑郁症患者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自杀未遂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无自杀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自杀未遂组HAMD总分和SIOSS总分高于无自杀组。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SIOSS总分呈负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血清BDNF降低,BDNF水平可能是自杀倾向行为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女性青少年比男性青少年的抑郁症患病率更高且症状更重。青少年的普遍信任水平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相关,且依恋与普遍信任水平相关。故本研究基于普遍信任在依恋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探寻女性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的 探讨女性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普遍信任在父亲、母亲、同伴依恋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改善女性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2年3月-10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女性青少年患者73例,采用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R)、普遍信任量表(IGTS)和儿童抑郁量表(CDI)进行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使用Bootstrap法检验普遍信任在依恋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①女性青少年抑郁症患者CDI评分与IPPA-R中的父亲、母亲、同伴依恋三个分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r=-0.463、-0.459、-0.447,P均<0.01);IGTS评分与IPPA-R中的父亲、母亲、同伴依恋三个分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r=0.372、0.318、0.395,P均<0.01);IGTS评分与CDI评分呈负相关(r=-0.531,P<0.01)。②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女性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父亲、母亲、同伴依恋与抑郁水平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0.138、-0.136、-0.107,95% CI:-0.236~-0.039、-0.242~-0.029、-0.203~-0.012)。③普遍信任在父亲、母亲、同伴依恋与抑郁水平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0.069、-0.066、-0.071;95% CI:-0.127~-0.021、-0.137~-0.010、-0.145~-0.018)。结论 父亲、母亲、同伴依恋可以直接影响女性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水平,也可以通过普遍信任间接影响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压参数对伴高血压的抑郁症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93例伴高血压的抑郁症患者采用行为记忆测验第二版(RBMT-Ⅱ)、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记忆功能和抑郁程度。结果伴高血压的抑郁症患者记忆障碍发生率为88.60%。高血压分级不同的抑郁症患者记忆障碍的比例不同(χ2=9.785,P〈0.01),且不同分级的患者记忆标准总分、回忆姓名、路线延迟回忆、脸部再认、回忆被藏物品和定向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脉压与RBMTⅡ标准总分均呈负相关(P〈0.01),与舒张压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MTⅡ标准总分低与患者年龄大、脉压高、抑郁程度重、受教育年限少有关。结论血压、抑郁程度均影响伴高血压的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患者脑听觉及视觉诱发电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患者脑听觉及视觉诱发电位初步研究陈兴时*张明岛△关于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欧美学者先后报道其与正常对照组有所不同,并认为这是一项较有价值的神经电生理学研究方法。最近我们对抑郁症患者的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视觉诱发电位(VEP)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的神经、社会康复和生活质量[1].我国35%~70%的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2],但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脑内含量丰富,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3],国内外研究显示BDNF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4-5].本课题组研究显示卒中后抑郁与BDNF具有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抑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血管性抑郁是近年提出的热点概念,但目前临床上的认识还较为模糊。本文就血管性抑郁的发展史、定义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临床症状、诊断标准、治疗和预后作一较为全面的综述。1研究历史1896年Kraepelin等首先提出老年人的抑郁症有其特定的临床特征;1905年Gaupp等通过精神病理分析,报道了45例“动脉硬化性抑郁”;1962年Post提出“脑血管病介导的抑郁症”学说并于1972年发表文章报道了许多伴发血管疾病的抑郁症老年人。1997年Alexopoulos等正式提出了“血管性抑郁(vascular de-pression,VD)”的概念,此后“血管性抑郁”一直是众多神经病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我概念和父母养育方式及其二者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符合入组标准的9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并与100例正常人群进行对照,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HAND)评定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结果抑郁症患者自我概念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状与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自我概念多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概念因子与父母养育方式多个因子分存在显著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可能导致抑郁症患者性格缺陷,影响患者的自我概念发展。: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概念水平与父母不良养育方式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十余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心理、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从整体上看其与机体的内稳态及环境的适应有关。内稳态自身的失调或由外界(心理因素或病毒感染等)导致的失调都会使机体进入疾病状态。过去及现在对抑郁症的研究都显示:抑郁发作  相似文献   

20.
91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卒中后抑郁症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康复和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为进一步探讨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我们对287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将其中出现卒中后抑郁症的91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