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以外径路的鼻整形术来处理鼻尖部的几点优点,特别在再次手术以及鼻腭裂的手术时更为适宜。从解剖上来考虑,鼻外径路对鼻尖部的解剖结构暴露极好。可完全暴露内侧脚、外侧脚和鼻顶背面,可直接见到大翼软骨上缘与侧鼻软骨间的纤维组织、外侧脚上缘与梨状孔缘的相接处。翻起鼻小柱与鼻翼皮肤,还可见到双侧的内侧  相似文献   

2.
鼻尖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整形手术的要点是既能达到改善外形而又宛若天生如此并增进其与整个面容的协调。由于面部的结构人各不同,术者必须仔细地分析有关面部结构的关联力求达到合适的角度、宽度、轮廓及每个人鼻的比例。选择手术的方式取决干术者的技巧、知识面和审美观。鼻解剖虽然通常为术者所熟知,然而却不够明确。其中一个困难的原因是鼻的各组份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不对称,及其(长、宽、高)三向度间关系的复杂性。鼻尖以一纤维筋膜悬吊于鼻的下1/3可动部。Converse的“薄弱三角”是在鼻尖上部,即在上、下外侧软骨与中隔软骨接近但未融合之处。上、下外侧软  相似文献   

3.
鼻尖整形术     
鼻尖畸形包括鼻尖下垂(nasal tip ptosis)、鼻尖上翘(supratip ptosis)、鼻尖过长(tip projection)、鼻背增厚(supratip thickening或称驼峰鼻或鹰嘴鼻hump nose)等,整形前应了解鼻尖解剖、设计手术和进行精细操作,并对愈合后疤痕收缩和脸部表情动作的影响作出估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要随访一年半以至四年方算取得稳定效果(Baum)。【鼻尖解剖】(Kamer等):鼻尖是可推动的鼻下1/3部位,其上下侧鼻软骨间有重叠部分,有纤维膜连结形成鼻尖悬韧带。鼻背鼻尖上区有一“弱三角”,系上侧鼻软骨与下侧鼻软骨相接处而无鼻中隔参与融合。在鼻内上与下侧鼻软骨接合处形成突起即为内鼻孔或鼻阈,为呼吸气流的主要生理性阻挡。鼻翼软骨的侧脚与内脚在前  相似文献   

4.
鼻尖部塌陷畸形为唇裂或腭裂的后遗症,临床较常见.严重唇裂者一侧鼻翼常向外扩张,呈扁平状,鼻翼软骨的中央脚于鼻尖或中柱处分开,致使鼻尖塌陷,鼻底过宽以及鼻翼基底下陷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5.
血管瘤“大鼻尖”是发生于鼻尖,位于鼻翼软骨内侧脚和鼻小柱之间,除了一种莓样血管瘤外,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很少自行退化消失的。以往的治疗方法有干冰冷冻的方法,有局部注射硬化剂的方法,还有放射疗法,但这些方法都将引起局部皮肤的畸形,和皮下组织的萎缩。  相似文献   

6.
鼻中隔软骨位于鼻腔中线自上而下与侧方软骨连接,是鼻的重要支持结构。鼻中隔成形术和鼻中隔矫正术应特别注意保护鼻中隔的“L”形结构。这种结构一直延伸到鼻尖(图1),以保证鼻背一定形状。如缺失可引起鞍鼻或鼻背塌陷,其前角位于“L”形软骨的膝部,通过鼻内韧带支持鼻下外侧软骨,如缺失可引起鼻尖缺如;“L”形软骨片尾部支持的丧失可能导致鼻尖和鼻  相似文献   

7.
随着外鼻成形术的不断开展 ,鼻小柱切口可能会损伤鼻小柱动脉而引起鼻尖部变形或皮肤坏死 ,因此鼻尖部血液供应特点的研究倍受重视。以往的研究对象多为白种人 ,亚洲人的鼻外形有着自己的特点 ,为了研究亚洲人的鼻尖部血液供应 ,对 51具亚洲人尸体的10 2侧鼻尖部血管进行了解剖 :动脉灌注后 ,肉眼观察血管形态、分支来源及走行分布 ,同时对皮下血管的位置和来源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 :鼻尖部的最主要营养血管是鼻外侧动脉 (始自于面动脉 ) ,占 78% ( 80 /10 2 ) ,另有 2 2 %由鼻背动脉供应 (始自于眼动脉 ) ,来自于上唇动脉的鼻小柱分支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下鼻甲缩小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和方法.方法鼻内窥镜下行保留下鼻甲内侧黏膜部分鼻甲切除术.结果术后出血少,反应轻,创面位于下鼻甲外侧.短期与长期观察,下鼻甲与中隔及鼻底距离增宽,通气改善,无结痂与干燥感.结论鼻内窥镜下功能性下鼻甲缩小成形术是治疗肥厚性鼻炎的理想功能性术式.  相似文献   

9.
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应用广泛 ,但并发症时有发生 ,其中之一是造成上列牙的松动或压脱以及牙床的损伤 ,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了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支撑喉镜护齿架 ,适用于任何年龄 ,可保护上列牙不受任何损伤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本装置采用金属材料 ,由底座固定钢板 (1块 )、升降螺干 (2个 )、拱形支架 (1个 )、螺母 (8个 )组成。底座固定钢板长 40 .0cm ,宽 1 0 .0cm ,厚0 .2cm ;螺干长 2 0 .0cm ,直径 0 .5cm ;拱形支架长40 .0cm ,宽 2 .0cm ,厚 0 .1cm。在距离底座固定钢板两端中央 …  相似文献   

10.
喉麻痹不仅常见,而且病因也多。据Neet、Hupper和Corman等报告,大约76%的喉麻痹继发于甲状腺手术,特发性和神经源性各占6%,外伤性为1%。治疗喉麻痹是喉科专家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应用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①神经的吻合或与其他神经如膈神经或舌下神经袢的吻合,(2)各种喉内、喉外进路杓状软骨外侧切除及内窥镜下气道的各种增宽术(声带外移固定术、声带切除及构状软骨切除)。这些方法因未能解决气道增宽与保存发声功能间的矛盾或因神经吻  相似文献   

11.
鼻小柱分离切口可到达鼻小柱、鼻中隔、鼻背部、眉间部、鼻尖部、鼻棘区、切牙骨区,上唇中部、鼻孔区、鼻翼和上唇及其交界处、前颊部等处。鼻小柱分离切口应根据需要而作不同长度的切开。如要在正中皮下作一袋,以放入一修好的薄层软骨以矫正两内侧脚间过深的裂隙,或使鼻小柱稍微弯曲一些,则切口仅需1(1/2)~2mm长。用11号刀片作皮肤切口比较方便。一般在袋的前端之后1~2mm处作切口,可使移植物的前端适在未作切口之处。用小而尖锐的剪刀作有限的袋形分离,重要的是不要在内侧脚处分离得太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10岁。出生时家人即发现其鼻背部宽平柔软。随着年龄增长,鼻背宽平部分亦随之增大,并逐渐出现双眼溢泪。检查:身体矮小,发育差。鼻翼及鼻腔结构无异常。两眼距增宽,鼻背部宽平柔软,境界不清。其范围上自鼻根部,下达鼻翼上缘,两侧达左右  相似文献   

13.
耳科学     
2侧润防4(沁脑桥小脑三角的应用解剖/于振国…//解剖学杂志一2003,26(5)一476一479 目的:为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35具甲醛固定的男性成人尸颅的脑桥小脑三角及毗邻结构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横窦乙状窦膝至内耳门后缘的距离约为(35.1土0.2)~。乙状窦起始端最大宽为13.4~。内耳门后缘至内淋巴囊裂孔的距离为(10.5士0.2)~,内耳门至岩上窦的距离通常小于5~。内耳门至颈静脉孔的距离为5.4~。横窦乙状窦膝在小脑表面对应的膝点至绒球外侧缘的距离左侧为(31.3土O.5)Inln,右侧为(30.4土0.5)~;至扁桃体内侧缘的距离左侧为(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近期相关文献复习了解鼻尖部神经鞘瘤的病史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和诊治,在外科切除的同时行鼻尖成形术.方法 报告2例鼻尖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同期行鼻尖成形术,其中1例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行鼻尖成形术.结果 病理显示神经鞘瘤,2例患者均对外鼻形态满意.结论 鼻尖部神经鞘瘤临床少见,在外科切除的同时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行鼻尖成形术可以得到满意的外鼻形态.  相似文献   

15.
鼻背中线皮样囊肿及瘘管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10岁,因鼻尖反复溃烂、溢脓6年入院。发病前患儿有鼻部外伤史,曾于1999年12月和2002年12月两次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具体手术不详,术后症状反复发作10次,2003年11月17日来我院就诊,体检:鼻尖处见一约0.4 cm×0.4 cm的肿物,局部溃破,触之质韧,双侧鼻腔通畅,未见新生物及脓性分泌物,中隔居中。鼻尖薄层CT平扫示:鼻尖软组织增厚,其内尚见一斑点状较高密度影,以鼻尖脓肿伴异物残留、鼻背中线皮样瘘管、鼻尖部畸胎瘤收入院。2003年11月20日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鼻尖肿物切除术及异物取出术,采用鼻部蝶形切口,翻开鼻小柱及鼻尖部皮肤,刮除肉…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9岁,1年前无诱因出现鼻尖破溃,溃疡面逐渐增大,在当地医院病理诊断为“基底细胞癌”。入院后查体:鼻部下端溃疡,渗出明显,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可闻及异味。右侧鼻翼、鼻孔基底全部及鼻小柱大部已溃烂,左侧鼻翼部分溃烂,仅残存少许鼻翼基底部组织,上界至鼻外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扩张的前额皮瓣进行环鼻尖缺损的修复,以找到一种规范合理的修复方法。方法:手术分三期进行,第1期手术置入扩张器,第2期手术转移以一侧滑车上血管为蒂扩张的前额皮瓣修复鼻尖周围缺损,必要时植入自体肋软骨进行鼻尖和鼻背的支撑。第3期手术断蒂和修整皮瓣近端。结果:利用扩张的前额皮瓣修复17例鼻尖周围中等程度缺损,皮瓣全部成活良好,修复鼻尖的外观满意,通气功能良好。结论:扩张的前额皮瓣是修复环鼻尖缺损的理想方法,具有安全,外形良好,色泽与周围一致,供区瘢痕较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术相关的面神经隐窝及后鼓室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为人工耳蜗植入术中避免面神经、鼓索神经等损伤及准确定位鼓阶开窗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20侧成人颞骨标本进行解剖,模拟经面神经隐窝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相关的解剖数据。结果:外耳道后上棘至砧骨短脚之间的距离为(12.44±0.51)mm;鼓索神经发出点至茎乳孔之间的距离为(2.67±0.51)mm;砧骨短脚至鼓索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为(15.22±0.83)mm;面神经隐窝最宽处至砧骨短脚之间距离为(6.28±0.41)mm;面神经隐窝最宽处至鼓索神经发出点之间距离为(9.81±0.71)mm;面神经隐窝最大宽度为(2.73±0.20)mm;镫骨头水平面神经隐窝宽度为(2.48±0.20)mm;圆窗水平的面神经隐窝宽度为(2.24±0.18)mm;锥隆起至圆窗膜前缘之间的距离为(2.22±0.21)mm;镫骨头至圆窗膜下缘之间的距离为(2.16±0.14)mm。结论:利用面神经垂直段并非一条直线垂直下行,而是向后有一拱形的弧度,因此面神经垂直段弧度最大位置是打开并充分开放面神经隐窝起始位置;术中切开耳蜗底回的位置位于锥隆起前下方约2.22mm。  相似文献   

19.
前庭学     
20010938 成人内耳骨半规管的解剖学测量/张红旗…//新乡医学院学报一200。,]7(l)一12~14 目的:解剖观测成人内耳骨半规管,为人类学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择经福尔马林固定过的正常成人头颅正中矢状切面标本40例。雕刻显示内耳骨半规管,测童各骨半规管的跨度、高度、外径、弧长、各骨半规管顶点间距离以及总脚的长度等指标。结果:骨半规管的跨度、高度、外径和弧长分别为:前(卜)博生规管7.84士1.18mrn、2.84士0.35mm、13.87士3.58mnl;外侧(水平)半规管8.6]士1 .1 smm、5.56士0.78mm、2.80士0.61mm、10.88士l.slmm;后半规管9.56士z…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部神经鞘瘤的性质、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报道1例鼻尖部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经手术切除鼻尖部肿块,病理确诊为鼻尖部神经鞘瘤。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发生于鼻尖部的神经鞘瘤十分罕见,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