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手术病人不同,肾移植术后病人痊愈出院后,还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由于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将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如不加以防护,将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危害肾移植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肾移植术后病人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对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期十分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移植肾成活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2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了肾移植术,通过强化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自我护理的技巧,内容涉及患者术后饮食、体位、活动、排便等一般性康复护理指导,以及管道、用药、预防感染、预防深静脉血栓、排斥反应信号观察等特殊康复护理指导。结果经积极地康复护理指导,仅1例发生感染,4例发生短期轻微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后,感染控制,肾功能恢复正常,且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3年,患者均高质量生存,移植肾均存活,未出现排异反应。结论肾移植术后康复护理指导可提高移植肾成活率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近期移植肾排斥反应对长期存活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同种肾移植的症结所在依然是怎样提高长期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由于移植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同种肾移植近期效果明显提高,移植肾1年存活率超过90%,尸肾移植物半数存活时间(T1/2)亦由原来的6.7年延长至90年代的10.9年,但长期效果还不尽人意。影响长期存活的因素很多,如供肾质量、缺血时间、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GDF)、淋巴毒交叉反应、HLA配型、免疫抑制剂以及急性排斥反应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急性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受者在院外的定期复查,对并发症及慢性排斥反应及时的诊断和处理,都将影响到移植肾的长期存活。为此,肾移植术后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要。应注意出院事项交代;重视复诊的各项检查;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建立和养成有利于移植后康复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出现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早期是否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更是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2006年2月~2007年2月,我科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预防和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的排斥反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影响肾移植术后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依从性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依从性的因素 ,及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 ,为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对我院 2 0 0 2年 4月至 2 0 0 3年 12月行肾移植术 89例患者进行追踪调查。结果 所调查的患者有 6 .7%存在服药不依从现象 ,门诊复诊的依从性相对较好。结论 加强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 ,帮助患者寻求更多社会及家庭支持 ,简化就诊手续 ,可提高肾移植术后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减少排斥反应 ,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7.
移植肾超急排斥反应(HAR)系一种反应最急剧、后果最严重的排斥反应[1].血液透析(血透)可作为肾移植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排斥或移植肾失败后的应急措施.肾移植术后,大多数患者在3~5 d内肾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但也有部分患者术后尿量很少、移植后血肌酐降低很慢,甚至由于高血钾、水负荷过重(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等原因,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DGF的发生可增加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其发生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对肾移植的生存率有明显的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病人只要能得到及时正确地处理,绝大多数病人肾功能是可以恢复的.因此,如何鉴别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就显得尤其重要[2].现将肾移植后出现DGF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志仙  马凤婵 《广东医学》2003,24(5):476-476
肾脏移植对于末期肾衰竭患者而言是目前较佳而理想的治疗方法[1] 。虽然肾移植能给患者带来许多益处 ,但它仍存在许多问题 ,特别是移植肾的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诸多因素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使患者难以面对 ,甚至难以保证移植肾的正常功能和存活[2 ] 。本组 12 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通过科学、适时的自我护理教育 ,正确地掌握自我护理知识和基本技能 ,保证了移植肾的功能 ,提高了疗效。现将自我护理指导措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选择我科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肾移植患者 12 6例。其中男 9…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不仅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延长其生存时间.确保移植肾存活并维持功能是肾移植的终极目标.移植后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主要因素.为避免排斥反应,患者须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护理水平。方法:总结我院同种异体肾移植发生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病例,分析其病因及护理要点。结果:自1986~2002年12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1100例,其中发生移植肾自发性破裂30例,占2.8%。经及时手术抗排斥治疗,严密的观察及护理,24例保留,6例切除,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早期诊治急性排斥反应是预防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重点,及时发现生命体征、尿量、移植肾情况的变化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后由于大量长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肿瘤发病率明显增加。我院1981—2011年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300余例,移植后并发肾盂输尿管癌5例,发生在肾移植29~79个月,平均56个月。1例于输尿管癌根治术后20个月并发膀胱癌,行电切术后5个月肿瘤转移,患者移植肾脏带功死亡,其余4例患者均带肾存活,随访6~38个月,无并发症,移植肾未发生排斥反应。1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3例行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术,2例行肾输尿管全切术膀胱袖状切除术,在护理上术后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病人的术中情况,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对术后常见并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目前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彩色B超的检查。若能早期发现,及早诊断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对患者的治疗、移植肾的成活及预后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自1999年5月至2004年1月共成功实施肾移植术36例,通过对36例患者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共有6例患者发生排斥反应。由于诊断及时,早期采取了治疗措施,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多,影响病人长期存活。作者据28例肾移植病人的泌尿系X线检查,结合文献讨论了X线检查的目的、方法和表现。移植肾长径测量有助于了解代偿性肥大、排斥反应和萎缩。术后第1个月代偿肥大最明显,3个月后较稳定。与手术当日照片比较,肾长径增大分别超过15%,提示有急性排斥反应。但低于15%,不能排除急性排斥反应。如在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减少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对病人的危害。方法 :总结 2 7例肾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 ,对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7例肾移植术后病人发生出血 3例 ,急性排斥反应 3例 ,移植肾自发破裂 1例 ,切口感染 1例。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早期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对提高肾移植术后的存活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异体肾移植术后口服免疫抑制剂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秋梅 《右江医学》2004,32(5):515-515
肾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尿毒症患者最有效的方法,由于异体移植术后患者均发生排斥反应,而排斥反应是威胁患者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免疫抑制剂是通过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来预防和治疗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药物之一,肾移植手术成功后维持免疫抑制治疗药物恰当组合和合理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按医嘱正确指导患者服用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04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观察的要点,为今后该类手术的术后病情观察及治疗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3月-2007年10月的104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供者术后5~8d内出院,存活至今,肾功能均无异常。1例受者因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炎死亡,余103例受者存活至今,1例并发超急性排斥反应,7例并发急性排斥反应,4例行移植肾周血肿清除术,11例并发重症肺炎。结论针对不同活体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的特殊情况,及时的观察处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对提高生存率,降低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NLA分型与肾移植术后移植肾早期排斥的关系。方法 根据HLA分型对390例术后肾移植病人进行移植肾早期排斥的分析。结果 HLA-DR抗原的0错配所发生急性排斥的占5.26%,HLA-DR抗原完全错配的占20.36%。HLA-DQ抗原的0错配发生急性排斥占4.17%,HLA-DQ抗原完全错配的占20.00%。HLA-A、B位点的相配和错配的结果与移植肾的早期排斥反应无关。结论 HLA-Ⅱ类分型与肾移植早期排斥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梁秋梅  莫新少 《微创医学》2005,24(4):648-649
高血压为肾移植受者(RTRs)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环孢素(CSA)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移植物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肾移植术后高血压(PTH)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发生率可达90%[1].导致PTH常见的原因有: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急(慢)性排斥反应、肾动脉狭窄;肾移植术后体重增加.肾移植术后早期持续高血压易造成心、脑并发症,也是导致移植肾排斥反应的一个重要非免疫因素,对移植肾长期存活产生重要影响[2,3].本文对PTH的护理作一棕述.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终末期肾脏疾病在医院经过肾移植治疗,肾功能恢复。但肾功能的长期维持与出院后的自我保健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加强出院病人的管理,做好出院指导,为病人制订家庭护理计划,定期复查和合理用药是进一步改善移植肾效果,增强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现将指导方法及内容介绍如下。1 心理疏导 肾移植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包括害怕排斥反应、经济负担大,担心并发症等。精神因素可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尿量多少是肾移植成功与否的直观指标 ,临床上常根据每小时尿量初步判断移植肾功能。我院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行肾移植术2 4 2例 ,其中术后少尿 5 5例 ,现将术后少尿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5例中男 35例 ,女 2 0例 ;年龄 2 4~ 5 8岁。肾移植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HAR) 2例 ,均于 36h内切肾 ;加速性排斥 (ACR) 3例 ,经激素、抗CD3单克隆抗体 (OKT3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等治疗后未逆转 ,均切肾 ;急性排斥反应 (AR) 2 8例 ,经激素、OKT3 、ATG等治疗后 ,2 6例逆转 ,2例肾切除 ;急性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