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种担架转轮附属装置,用于平战时辅助担架快速转运伤病员,减少战斗减员,提高生存能力。方法:用担架卡槽、承载结构、卡紧螺帽和360°多向转轮组成高约15 cm的辅助装置。该装置担架卡槽侧壁和卡紧螺栓均带有环形牙槽,便于与担架杆充分卡紧;承载结构由空心钢管做成,在承载担架所需韧性的前提下尽量减轻装置的质量,便于携带;转轮可以360°任意方向旋转,便于运送伤员时向任意方向行进。结果: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方便,15 cm的高度能帮助担架快速越过一般的障碍,在单个救护员匍匐前进的动作协助下就能快速将伤病员运送至后方安全地带。结论:该装置可满足平战时单兵执行伤员急救后送的需要,战时能减少伤员及救护员暴露的风险,对战场上提高伤病员及救护员安全、提高伤病救治能力、减少伤员伤亡、保证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拓展和完善野战担架输液功能,为担架配置输液支架。方法:研究输液支架与野战担架的结合结构,使其方便地安装在担架上,实现输液支架能与担架一起收藏。结果:该输液支架操作简单,结构合理,便于收藏,能够配置多种野战担架使用。结论:提高了野战救护,特别是伤员搬运质量,节省了野战或现场救治的人力、物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组合滑橇式担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解决狭窄、陡峭、松软、适滑等地貌上的伤员后送难题,研制组合滑橇式担架(简称滑橇担架)。方法:滑橇担架主要采用拖、背的形式后送伤员;担架结构采用可拆分组合形式,一副担架可拆分成2只背架,能够承载单兵全套装具,便于携行。结果:研制开发了滑橇担架。结论:滑橇担架可灵活拆分、组合,满足不同环境下伤员后送的需要,是对军队列装制式担架系列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新型充气式担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战场救护伤员,平时伤病员的转运等都离不开担架。现在部队装备和临床使用的担架,体积大、笨重,在使用过程中,是双手负重,长时间则容易疲劳,难以持久。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充气式担架。它的优点是:造型优美、体积小、质量轻、使用简便、不易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传统的用力方式,变更了着力点,解放了双手,使产品的科学性、实用性、方便性更臻完善,在战时卫勤保障更是意义重大。1材料与制作充气式担架由充气垫、吊带、抬杆构成,见图1。1.1充气垫充气垫为橡胶衬里、尼龙布面热压成200cm×100cm大小,中间有充气的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设计一种野战急救轮式担架,为战现场快速转移伤员并实施部分救治提供方便。方法:野战急救轮式担架包括轮式车体和配套担架2个部分。轮式车体包括支撑台、支撑腿、安装在支撑腿下的万向轮、固定连接在支撑台上方的固定轨以及输液杆和脚蹬;配套担架包括担架体和在担架体底部用于与固定轨连接的轨道,其中担架体包括担架杆和支撑面2个部分。轮式车体和担架支撑面均由高强度铝合金材质制作,且担架支撑面上层有帆布床布;担架杆为空心铝合金结构,两边有树脂手柄。结果:该野战急救轮式担架组装和拆卸方便,在转运伤员的同时还可进行输液等部分急救工作,更利于抢救伤员。结论:该野战急救轮式担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战现场、院前院内等环境下的伤员救治和转移工作,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直升机高原应急医疗救护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高原搜救直升机的应急医疗救护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平战时搜救直升机对高原危重伤员的医疗急救。方法:根据M17B-7直升机的特点.研制了直升机高原应急医疗救护系统.系统由呼吸复苏与监护设备箱、急救背囊、保温袭和转运担架等组成。结果:研制的复苏与监护设备符合人体工效要求,高原急救背囊和保温袋的功能可满足对重症伤员综合急救复苏处置和复温、保温的要求。该系统能独立完成复合伤、多发伤的包扎、止血、固定等紧急处置,能保持呼吸道畅通以及有效的呼吸支持,可维持重症伤员生命体征检测和进行冻伤复温救治。结论:直升机高原应急医疗救护系统能独立开展对重症伤员的急救监护,具备良好的救治能力、野战生存能力.能够按勤务要求和部队建制体制编配.将为高原遇险人员的搜索和紧急救治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7.
苏军装备了一种УСП-Г型通用卫生救护装置,将它装在普通用途的运输车上,利用伤员担架运送伤病员。它适用于嘎斯、吉尔、乌拉尔、玛斯、克拉斯、卡玛斯、履带运输车等现有带栏板的敞车。УСП-Г型通用卫生救护装置为两根箱形断面的钢粱(图1)。粱上有锁止机构和带皮带  相似文献   

8.
直升机附加综合急救医疗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适应突发灾害事故或局部战争中伤员现场救护和后送的需要,设计一种直升机附加综合急救系统,包括固定式和移动式等两种形式。方法:根据现有直升机的特点,设计了直升机附加综合急救系统,系统主要由通用担架、整体框架以及内嵌于框架中的急救设备和支撑转运附件等组成。结果:设计的系统能达到“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目的.能使危重病现场救治规则、卫勤保障原则更趋于合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危重病特种伤目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及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现场急救需要“快速反应、立体救护”危重病现场急救模式.设计的直升机附加综合急救系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能够降低突发灾害及局部战争中伤员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山岳丛林地区,地形复杂,团以前战地几乎不通公路,伤员全靠担架人力后送。用部队现行装备的普通担架运送伤员,每副担架常需6~8名担架员,伤员从负伤地点后送至团救护所,平均需要10小时左右。后送时间的延长,会耽误救治时机和加重伤情,尤其当伤员流出现“洪峰期”时更为突出,不仅造成大量伤员后送困难,同时也会由于伤员后送抽调作战兵力过多而使前沿部队的战斗力受到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海军担架,主要是英国的鲁滨逊(Robinson)与美国的斯替克(Stake)担架。这些担架仅适于在舰艇上搬运伤员。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伤员的伤情严重、复合伤及创伤休克的重伤员数增加,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危重伤员,从前线或现场抢救到达医院前,往往失去抢救时机。上述担架因没有复苏部件,是其主要缺点。本担架能行全身伤部的制动、固定与搬运伤员外,其充气部件可压迫出血肢体并保持主要器官(脑—心—肺)灌注的抗休克作用。1983年起,为设计海上多功能担架,我们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走访交通部、远洋公司、航运局及东海舰队等单位,经调查研究,分析不同类型担架的特点研制而成。以优质轻型胶布制成真空垫,称之为全身可塑性夹板。真空垫(橡胶布袋)内放置轻质塑料球,用物理学原理把真空垫内气体抽空,置入袋内的塑料球之间产生强大的内聚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担架是急救的重要工具,在煤矿数百米深的井下,如有工人受重伤必须数人用担架搬运伤员,常距数千米之远又需翻越15°以上的大坡。抬着担架行走上大坡时,担架前面的人需放低,抬后面的人需抬至齐肩的高度,才能保证伤员呈水平位置,极费力而又不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空运后送伤员救护信息系统,用于战时无网络环境下空运后送伤员救护信息的采集和管理。方法:该系统采用Java语言开发,数据库采用SQLite3,采用二维码、蓝牙等进行信息传递,并配套搭载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持终端和便携式蓝牙打印机。整个系统由伤员医疗救护信息录入、救护信息扫描、救护信息管理、数据导入和系统设置5个模块组成。结果:该系统可以实现地面救护、空中转运和地面救护移交环节空运后送伤员的救护信息录入和管理,提高了伤员救护的时效性,降低了后送医疗救护的差错率。结论:该系统可迅速、准确地记录和管理空运后送伤员信息,为空运后送伤员后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传统担架 ,它主要是由两条担架杆和软质帆布构成的 ,其存在的缺点有 :一是体积大、重量重、不便于携带 ;二是构造简单、缺乏满意的折叠功能 ,浪费人力 ,且不利于骨折病员的运送 ;三是除了缺乏固定伤员的绑带外 ,也缺乏滑行装置、避风避雨设施等。1材料与制作多功能医疗担架车 ,  相似文献   

14.
现在,救护伤员主要是靠救护车进行的。但是,在不能用救护车的地方,如偏僻区域、海岛、道路差、高速公路以及运送时间太长的地方,应该考虑使用新的救护工具,对此,美国及欧洲诸国在积极采用飞机、特别是直升飞机进行救护。日本也在采用飞机、直升飞机救护伤员,但不象美国及欧洲诸国那样在医院中有专用救护直升飞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行驶试验研究了真空担架的减振性能。振动信号的处理分析及人体感受对比表明,真空担架具有一定的减振作用,在骨折伤员的车辆运送中,使用真空担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1.应用范围本标准规定的担架用来运输伤病员。该种担架可在救护车(根根 DIN75080第2部分)和伤员运输车上使用。(根据 DIN75080第3部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大批伤员在急诊室抢救与护理的经验。方法对交通事故大批伤员救护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结果所有伤员的救护工作都在严密科学的组织下有序进行,患者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护。结论急诊室对大批伤员的救护高效有序,医院各部门充分协调,医护密切合作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军和外军装备的担架和医疗病床品种多,用途各不相同。但在部队野战训练的卫勤保障中,要求卫生部门携带的装备尽量要少而精、轻便、功能多、实用有效,以提高部队快速饥动能力。我们根据多次卫勤保障训练经验.结合陆上和海上保障特点,将病床和担架的结构与功能有机结合成一体,设计了多功能充气式救护床,在卫勤保障训练和日常治疗中,效果良好,充分显示平战结合的特点。1结构野战多功能救护床由充气床垫、附在床垫表面的三角形靠囊、床垫两侧小囊兜、折叠担架杆、伸缩担架手把从瑞部带卡扣的固定安全带组成。床垫长2O0cm,宽gOc…  相似文献   

19.
YLC-1型平战救护病人搬运车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平战救护病人搬运车”,该搬运车是采用几个新系统具有多功能的担架推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行驶试验研究了真空担架的减振动性能。振动信号的处理分析及人全感受对比表明,真空担架具有一定的减振作用,在骨折伤员的车辆运送中,使用真空担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