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神经根型颈椎病解剖因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解剖学因素。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32 ) ,对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前后径、上下径进行观测 ,统计出颈神经根前后径、上下径分别大于或等于椎间孔的前后径、上下径的出现率 ;同时观测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 ,统计出脊神经前支横径大于或等于脊神经外口宽度的出现率。结果 ①颈神经根在椎间孔处可造成嵌压 ,其出现率为 2 4 6 % ,其中女性为 35 2 %明显高于男性的 12 5 % (P <0 0 1) ;②颈神经前支在颈椎脊神经沟处可造成嵌压 ,其出现率为 6 3% ,其中男性为 8 9%明显高于女性的 2 9% (P <0 0 1)。结论 颈神经受累不仅与椎间孔狭窄有关 ,而且与脊神经根外径和周围软组织损伤有关 ,临床诊断颈椎病应采用X线片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方可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2.
颈神经后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鑫  王福  卢云  鞠成林  张奎启 《解剖学杂志》2005,28(1):104-105,i006
颈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神经后支综合症和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与颈神经后支有密切关系,都是颈神经后支在行程中受到压迫或挤压的表现。影像学检查常可发现颈神经后支受压的原因和压迫的部位,但有较多的病例是由于椎间孔以外的支持组织结构或功能紊乱刺激颈神经所致。这类患者缺乏神经病理阳性体征及影像学方面的特异性表现,诊断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3.
颈神经根槽和颈椎间孔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目前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临床方面已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关于这个区域的应用解剖数据甚少 ,而有关腰椎神经根和腰椎间孔的解剖和病理 ,已被文献证明。对于颈椎方面的研究 ,都集中在椎体、椎管和脊髓。关于颈神经根槽和颈椎间孔的测量方面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定量数据 ,我们认为对颈神经根周围骨的因素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产生一套颈神经根槽和颈椎间孔的定量数据对临床是有益的 ,即重点测量颈神经根槽和颈椎间孔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颈椎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提供补充的定量数据。方法:在干燥的颈椎椎骨标本和福尔马林固定的颈椎标本上,测量颈神经根槽和颈椎椎间孔。结果:内侧区的平均长度,内侧区前缘中点到椎体中线的距离从C3~C7逐渐增加。C3内侧区的宽度较大,C7上、下关节突及峡部高度之和的后中点到颈神经根槽后壁的前后距离最小。结论:研究结果为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了相关的应用解剖数据。  相似文献   

5.
三叉神经根滋养动脉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根的动脉供应。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测16例(32侧)灌注红色乳胶的三叉神经根血管标本。结果:三叉神经根的动脉主要来源于基底动脉的脑桥支和颈内动脉的分支。结论:供应三叉神经根动脉的受到损伤是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远外侧入路相关显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部位较深、暴露困难、解剖结构复杂等原因,下斜坡肿瘤、颅颈交界区病变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的一个难点。远外侧人路可从极侧方显露延髓和颅颈交界区腹侧面,增加了岩斜区显露且牵拉脑干轻微,被认为是较合适的人路之一。本文对远外侧人路相关显微解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经海绵窦外侧壁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为经海绵窦外侧壁的直接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基础。方法:收集48侧成人新鲜海绵窦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海绵窦的外侧壁由表层和深层构成,在31.3%的标本中,两层之间有表腔出现。表腔主要位于Parkinson′s三角内,其形成与大脑中浅静脉(CMSV)的注入有关,它有三个特征可做为经外侧壁手术时的识别标志,既有CMSV注入、表面硬膜较其它部位颜色暗和有散在、粗大的纤维覆盖。本文测量的Parkinson′s三角的大小为9.8mm×10.3mm×4.2mm,内有颈内部动脉分支走行。Mulan′s三角的大小为10.7mm×9.5mm×5.8mm。结论:了解外侧壁的显微解剖对经外侧壁的手术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手术显微镜(15倍)下对15个头颅标本,30侧颈静脉孔进行显微解剖和观察。结果颈静脉孔分为三部,即岩部、神经部、乙状部。岩部为接收岩下窦、舌下神经管静脉、岩斜裂静脉和椎静脉丛分支的静脉窦;神经部由位于结缔组织鞘中的舌咽、迷走、副神经所组成,行于颈静脉球上方的内侧,舌咽神经位于最前方,神经间被纤维或骨性结构隔开;乙状部接收乙状窦血流。结论颈静脉孔区结构复杂,熟悉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有利于手术中保护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相似文献   

9.
Chiari畸形Ⅰ型手术治疗的显微解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研究Chiari畸形I型手术治疗的显微解剖基础。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共31例Chiari畸形Ⅰ型患者分析随访。结果术中发现Chiari畸形Ⅰ型患者具有显微解剖异常,以此指导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充分深入了解Chiari畸形Ⅰ型的显微解剖基础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ⅨⅩⅪ脑神经和颈静脉孔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颈静脉孔以及Ⅸ、Ⅹ、Ⅺ脑神经的显微解剖研究,对重要结构进行量化分析,为手术提供解剖依据,并进一步澄清颈静脉孔的概念。方法:用10例成人尸头,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双侧重点观察了颈静脉孔的分隔,脑神经和颈静脉球的关系,同时对25例干性颅骨标本进行了大体测量。结果:Ⅸ和Ⅹ、Ⅺ脑神经之间有纤维(80%)或骨桥(20%)形成的不完全分隔,仅在1例干性颅骨标本中发现颈静脉孔被完全分隔为两个部分。Ⅸ、Ⅹ、Ⅺ脑神经全部位于颈静脉孔的前内侧,它们在孔内有各自单独的神经鞘膜,出孔后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有共同的纤维包膜。在颈静脉球和颈内静脉的连接部,舌咽神经被一致密的结缔组织纤维固定在颈内动脉上。结论:颈静脉孔内的结构分成神经部,岩部和乙状部是比较合理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颈静脉孔区特殊结构。Ⅸ、Ⅹ、Ⅺ脑神经在孔内的结构较为疏松,这种特点为术中辨认和神经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The difficulties in diagnosing spinal cord lesions due to the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well-known in clinical neurology.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ontribution of various neuro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s in the diagnosis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we examined 70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ervical spondylosis, with peripheral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F-wave from the upper limb and electromyography from the corresponding muscles, as well as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SEPs) from upper and lower limbs. Patients were separated into four groups: 20 patients had cervical spondylosis symptoms only; 15 patients had symptoms and signs of spinal root involvement; 15 patients had symptoms and signs of myelopathy; and 20 patients had symptoms and signs of both myelopathy and spinal root involvement. A group of 20 normal controls was also studied. In all groups of patients SEPs were the most sensitive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Low-amplitude N13 and increased conduction time of N9-N13 and central conduction N13-N19 and LP-P27 were the most common finding in SSEP testing. SEPs were affected in many cases without CT-MRI findings of spinal cord pressure. From the above findings, SEPs proved to be the most sensitive diagnostic investigation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相似文献   

12.
背景:颈椎牵引技术自1929年用于治疗颈椎病以来,这种可控制的轴性牵引方法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病的公认方法之一,其疗效得到绝大多数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认可。 目的:对国内外颈椎牵引的量化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2年1月至2010年10月关于颈椎病牵引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颈椎病,治疗,牵引”;英文检索词为“cervical spondylosis,treatment,trac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颈椎病牵引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4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颈椎病牵引的28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颈椎病牵引疗法的应用对临床上颈椎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其牵引时间;牵引角度;牵引重量等量化指标被广泛关注,随着颈椎病牵引具体量化研究的发展,颈椎病牵引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3.
床突间隙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国臣  韩卉 《解剖学杂志》2003,26(3):219-221
目的:为经床突间隙(CS)入路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干燥颅骨标本和头颅湿标本CS及其周围结构。结果:前床突(ACP)基部宽度约9.27mm,厚度约4.89mm;Dolenc三角的三边长度分别约为6.02mm,10.27mm和10.00mm;23.3%的ACP气化,与后组鼻窦相通;颈内动脉(ICA)床突段长度约2.87mm;ICA近环外侧距动眼神经约2.55mm。结论:(1)磨除ACP须局限在Dolenc三角内;(2)ACP气化增加了相关手术的危险性;(3)在ICA近环与动眼神经之间切开海绵窦上壁较安全;(4)通过CS可显露ICA床突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脊柱显微内镜经前路椎间减压椎间融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6月~2011年6月共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患者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36~78岁,平均49岁.患者术前表现不同程度的一侧肢体疼痛、麻木或乏力.31例患者均进行脊柱显微内镜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主要观察指标:依据JOA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神经症状的改善程度,手术后影像资料,含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融合情况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8个月,31例患者均在脊柱显微内镜下顺利完成椎间植骨融合术,并行短节段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手术,手术时间80~225分钟,平均102±34分钟,手术出血40~180ml,平均80±30ml,术后住院时间6~10天,平均7天.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按JOA脊髓功能评分:术前JOA评分为4~10分,平均7.4±0.12分,术后8~16分,平均13.8±0.17分,平均改善率13.8-7.4)/(17-7.4)×100%= 66.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融合节段间棘突过伸过屈距离改变:术前3.4±0.3cm,术后3月2.5±0.24cm,术后6月1.9±0.18cm,治疗前后差别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全部病例均达到椎间隙融合,融合率100%.1例术后C5左侧神经根支配区域麻痛,术后3周逐步减轻.未发生神经损伤、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椎动脉损伤、术后血肿及感染、钢板螺钉折断、植骨块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脊柱显微内镜下前路颈椎前路减压更精确,椎间隙减压充分,能保留椎体终板结构,对保证手术后颈椎的植骨椎间融合,防止椎间融合后的塌陷有意义,可显著提高手术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9月~2012年5月施行颈前路减压DCI植入术的患者11例,统计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有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症状,按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估。结果1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其中手术时间(63.9±20.1) min;术中出血量(58.4±22.1) ml;无切口感染,植入物松动、移位、断裂,手术节段异位骨化及颈椎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的疼痛VAS和NDI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JOA评分与术前及术后3个月比较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DCI植入术治疗颈椎病在减轻疼痛、恢复神经功能方面是安全有效的,且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背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使用颈前路钢板可能引起治疗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 目的:观察采用颈椎前路一体化Zero-p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优势。 方法:采用颈椎前路一体化Zero-p椎间融合器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患者51例。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3,6个月,治疗后1年及2年等时间节点采用颈部及上肢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法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估;采用吞咽困难评分法对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拍摄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射线片评价术后植骨融合程度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情况。 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5.4个月。治疗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治疗后获得疼痛缓解,肌力恢复;目测类比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5.7%。治疗后第2天有7例患者出现轻、中度的吞咽困难。随访期间未发现内置物沉降,也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或内固定器移位等并发症。表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式中采用颈椎前路一体化Zero-p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颈椎病的近期临床效果良好,其设计同时具备了颈椎间融合器以及颈椎前路固定钢板的优点,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少。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7.
与喉手术有关血管神经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减少喉切除等术中的出血、保留正常组织和缩短术后的创面愈合及功能恢复的时间。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40具(80侧)成人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测量,着重测量与喉有关的血管和神经。结果:左右侧甲状腺上动脉的长度平均值分别为42.3,39.9mm,起始点的口径平均值均为2.4mm。左右侧喉上动脉的长度平均值分别为23.1,21.6mm,起始点的口径平均值分别为1.6,1.5mm,入喉点的口径平均值分别为1.4,1.3mm。左右侧喉上神经的喉内支入喉点处平均值的宽度和厚度大于左右侧喉返神经入喉点处的宽度和厚度。结论:结果对喉麻痹恢复手术,将来行喉移植手术,以及其他颈部手术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4月因多节段颈椎病于我院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融合术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11例;年龄37~59岁,平均47.1岁;11例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7例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行颈椎正侧位、功能位X线片及颈椎CT三维重建扫描,分别测量置换节段、手术相邻节段及颈椎整体活动度,并观察融合节段融合率、内固定位置及异位骨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8~54个月,平均26.3个月,术后各随访点患者JOA、NDI、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24个月时置换节段活动度(8.37°±2.77°)与术前(8.23°±3.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整体活动度(41.71°±6.99°)较术前(44.91°±9.48°)显著减小,置换邻近节段活动度(9.16°±2.72°)与术前(9.41°±2.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邻近节段活动度(9.43°±2.6°)较术前(8.18°±2.42°)显著增加(P<0.05);术后12个月融合节段融合率100%,术后各随访点未观察到内植物松动、移位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维持颈椎生理活动度,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岩斜区侧方手术入路相关血管神经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岩斜区侧方手术入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 :15例头颅湿标本 ,模拟手术入路解剖观测相关重要血管神经走行长度及相互毗邻关系。观察了Labbe’s静脉 ,岩静脉 ,小脑前下及后下动脉走行及与神经的关系。结果 :测得三叉神经出颅部到正中矢状面距离、角度及颅内段长度分别为(13 .1± 2 .1)mm (10 .2~ 15 .3mm ) ,19.3°± 8.1°(14 .5°~ 2 5 .0°) ,(14 .0± 1.9)mm (11.6~ 18.2mm ) ;展神经分别为 (10 .0± 1.7)mm (8.9~ 11.9mm ) ,2 5 .3°± 12 .3°(2 1.0°~ 2 7.6°) ,(17.1± 3 .5 )mm (14 .0~ 2 1.0mm) ;面和前庭蜗神经分别为 (2 3 .8± 2 .9)mm (2 .1~ 3 .2mm ) ,70 .3°± 5 .6°(65 .0°~ 78.3°) ,(14 .8±2 .3 )mm (11.2~ 2 0 .1mm) ;舌咽神经分别为 (2 3 .1± 3 .1)mm (19.8~ 3 4.1mm ) ,67.5°± 7.6°(5 9.6°~70 .4°) ,(14 .9± 1.9)mm (13 .0~ 16.7mm )。结论 :①颞下、乙状窦前及乙状窦后入路适用于中、上岩斜区病变 ;枕下远外侧入路适用于下岩斜区病变。②本文岩斜区重要神经血管形态及相互关系测量数据 ,可提高该区相关手术的安全度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