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面磨损伴有颞下颌关节症状的病例作面磨损程度、垂直距离、正中位、咀嚼效能、颞下颌关节等方面检查,作出诊断,制定(牙合)重建治疗方案。经(牙合)垫治疗纠正正中(牙合)位偏位,恢复生理的垂直距离使(牙合)与颞下颌关节,咀嚼肌关系协调。观察2—3月待(牙合)位稳定,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再作(牙合)重建修复。病例经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稳定,咀嚼效能提高,临床实践认为(牙合)面磨损牙列缺损的患者垂直距离偏低,正中(牙合)位偏位有颞下颌关节症状者,在牙列缺损修复时必须考虑(牙合)重建治疗方能达到修复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用义齿式牙合板治疗伴有牙列缺损和牙体磨损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 对15例由于牙列缺损、余牙严重磨损等原因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应用义齿式牙合板修复缺牙,以恢复正常息止颌间隙、改善咀嚼功能.结果 经1~8年临床追踪,12例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消失,3例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明显减轻,全部病例均恢复咀嚼功能,治疗和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义齿式牙合板可有效地治疗伴有牙列缺损和牙体磨损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例.  相似文献   

3.
义齿式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伴牙列缺损磨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义齿式牙合板治疗伴有牙列缺损和牙体磨损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 对15例由于牙列缺损、余牙严重磨损等原因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应用义齿式牙合板修复缺牙,以恢复正常息止颌间隙、改善咀嚼功能.结果 经1~8年临床追踪,12例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消失,3例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明显减轻,全部病例均恢复咀嚼功能,治疗和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义齿式牙合板可有效地治疗伴有牙列缺损和牙体磨损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例.  相似文献   

4.
牙列缺损伴重度(牙合)面磨损(牙合)重建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牙列缺损并伴重度(牙合)面磨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探讨(牙合)重建的有关问题.方法 选取牙列缺损并伴重度(牙合)面磨损患者69例,制取修复前研究模型,根据不同的缺损类型进行(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或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随访3个月~4年,观察修复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的咀嚼功能明显改善,有颞下颌关节症状者,症状得到了缓解,无颞下颌关节症状者在咬合升高后未出现新的颞下颌关节症状.结论 对于牙列缺损伴重度(牙合)面磨损患者,(牙合)垫式可摘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均是(牙合)重建修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严重的深覆牙合 (深反覆牙合)及唇、腭裂术后牙颌畸形、牙列缺损的患者 ,一般影响口颌系统的正常功能 ,且临床修复困难。本研究通过多功能修复体对这类牙列缺损及一些牙合紊乱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 ,效果满意。  作者单位 :3 0 0 0 41天津市口腔医院  一、临床资料天津市口腔医院修复科、颞下颌关节门诊选择 30例深覆牙合 (深反覆牙合)及唇、腭裂术后牙列缺损患者 ,其中女性 18例 (6 0 % ) ,男性 12例 (40 % ) ;年龄 2 3~ 5 8岁 ,平均年龄 41岁。患者大部分有主观症状 ,主要为颞下颌关节症状 ,其中面部疼痛 (包括颞区及眶下区等 )较多有 …  相似文献   

6.
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TMD患者牙列缺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牙列缺损伴有颞下颌关节症状的老年患者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9例牙列缺损、余留牙重度磨耗、低位咬合同时伴有颞下颌关节症状的老年患者,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并作半年、1 年、3年追踪复查。检查项目为咀嚼功能与颞下颌关节改善情况。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8.73%、100%、93.67%,修复效果令人满意。结论: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在恢复缺失牙功能的同时,能有效缓解颞下颌关节症状,改善面容,提高咀嚼功能,固定松动牙,防止食物嵌塞。  相似文献   

7.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 ,TMD)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的临床症状和疾病的总称 ,是口腔科常见多发病 ,病因复杂 ,磨牙症是其继发性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1] 。 1999年以来 ,我们采用下颌软弹性膜牙合垫对 17例由磨牙症引起的TMD病例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7例 ,16~ 42岁。男 6例 ,女 11例 ,牙列完整 ,无松动。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颞下颌关节弹响 ,咀嚼肌、关节区疼痛 ,张口受限 ,其中 2例伴头痛。牙合检查 :切缘和牙合面有磨耗的印迹 ,呈小镜面。均有夜磨牙或紧咬…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牙列缺损伴牙合面磨耗 ,在口腔临床中较为常见 ,一般多采用活动义齿升高咬合的修复方法。上、下颌的牙合间隙大于 3mm者 ,可采用塑胶牙合垫 ;2~ 3mm之间且有前牙磨损 ,可用塑胶内加金属网的牙合垫 ;但低于 2mm ,塑胶由于抗压强度低 ,易折断 ,带金属牙合面的整铸支架则成为这类患者的首选。笔者自 1990年至 1999年间对 5 0例老年患者可摘义齿加牙合垫一体修复 ,效果较好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有牙列缺损、牙合面磨耗、咬牙合低、面下1/3高度变短的老年患者 5 0例 ,男 45例 ,女 5例。年龄 5 1~ 6 0岁 …  相似文献   

9.
多个牙缺失、余留牙切缘和面重度磨损,息止间隙明显增大,颞下颌关节弹响,关节区压痛,咀嚼效能下降,在修复中是较为棘手的病例,普通固定桥和活动义齿修复,效果往往不太理想。笔者运用圆锥形套筒冠修复技术,对9例患者进行重建,经过8个月至3年的临床观察,均取得满意的效果。1.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自1998年8月以来我科治疗9例面严重磨损,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并伴有颞下颌关节弹响,下颌运动异常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0.5岁。1.2方法在修复前根据面与切缘磨损情况与息止间隙的大小,以及颞下颌关节的体征,制作临时垫。特别注意垫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重建改善成人重度深覆修复方法的综合应用和临床体会。方法:对9例重度前牙深覆伴不同程度牙体牙列缺损的患者,综合应用固定义齿修复,通过适度增高垂直距离的重建方式改善患者的咬合关系。结果:重建以后全部患者牙列形态良好,咬合稳定,咀嚼功能及前牙美观均得到明显改善,经过半年至1年观察,无患者出现颞下颌关节不适主诉。结论:在患者已存在牙体牙列缺损需要修复时,采取适当增加垂直高度的修复性重建方法,可在修复牙体牙列缺损的同时,有效改善成年重度前牙深覆患者的咬合关系、咀嚼功能和美观,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正畸矫正后牙锁[牙合]的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9例后牙段锁患者,健侧采用解剖式[牙合]垫,配合患侧的交互牵引,矫正锁[牙合],达到治疗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目的。结果9例患者经过平均30个月的治疗,锁[牙合]均得以矫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良好。9例患者颞下颌关节区疼痛消失或缓解,开口度明显改善,7例患者关节弹响消失,1例弹响减弱,1例未见好转。结论通过对锁[牙合]的矫治,改善咬合关系,可治疗因锁[牙合]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    选择1999年9月至2009年9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56例,根据患者余留牙情况、息止牙合间隙等分析,其中37例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19例患者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结果    随访1年后,56例患者咀嚼功能均明显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缓解,面型改善。结论    老年患者由于牙列重度磨耗导致了垂直距离降低,有必要对其进行咬合重建,过渡性牙合重建修复可为永久性牙合重建修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he面磨损伴牙列缺损he重建修复效果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列缺损的患者常伴有余留牙he面的重度磨损,使得垂直距离变低,咀嚼效率下降,严重者可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此类病例的病因、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黯重建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治疗方法,而颌位关系的确定是黯重建修复的关键。笔者采取先行调位性咬合板治疗,再行he重建修复,收到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的牙合状况 ,解除牙合干扰。方法 通过面弓转移 ,记录正中关系 ,上牙合架 ,对 18例颞下颌关节疼痛的患者进行了牙合干扰分析。结果 调牙合对颞下颌关节疼痛与牙合干扰改善明显 ,牙合干扰的解除可以明显地减轻疼痛。结论 调牙合是改善颞下颌关节疼痛的一个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咬合重建及修复方法。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牙列缺损并伴有严重磨耗,面下1/3高度变短的病例,采用固定义齿与简单或垫式通可摘局部义齿进行联合性修复,以获得永久性咬合重建治疗。结果对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病例,可通过暂时性修复进行过渡,固定义齿与简单或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进行联合性修复以达到满意的疗效。结论合理的咬合重建修复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正中颌位关系及正常的咀嚼功能、治疗及预防颞下颌关节疾病、改善美观。  相似文献   

16.
牙列缺损的患者常伴有余(牙合)粝面的重度磨损,使得垂直距离变低,咀嚼效率下降,严重者可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此类病例的病因、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1].  相似文献   

17.
调(牙合)对TMD慢性疼痛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初探,义齿式(牙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伴牙列缺损磨损探讨,调(牙合)治疗颞颌关节系乱病疼痛效果及其可能机制的初步研究,山羊颞下颌关节强直病理模型的建立,骨牵引技术治疗TMJ强直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前侧方入路至颞下窝及邻近区域的临床解剖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He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TMD患者牙列缺损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牙列缺损伴有颞下颌关节症状的老年患者采用He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9例牙列缺损、余留牙重度磨耗、低位咬合同时伴有颞下颌关节症状的老年患者,采用He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并作半年、1年、3年追踪复查。检查项目为咀嚼功能与颞下颌关节改善情况。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8.73%、100%、93.67%,修复效果令人满意。结论:采用He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在恢复缺失牙功能的同时,能有效缓解颞下颌关节症状,改善面容,提高咀嚼功能,固定松动牙,防止食物嵌塞。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三维CT(3D.X-CT)观测和评价双侧游离牙列缺损患者可摘局部义齿(RPD)修复前后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方法:对19例双侧游离牙列缺损患者进行RPD修复,分别于治疗前后拍摄双侧颞下颌关节(TMJ)CT片,进行统计学t检验比较关节间隙的线性测量数值。结果: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后间隙在RPD修复前后相比,线性测量改变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后间隙比值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患者主诉颞下颌关节区不适症状缓解,面下1/3距离得以改善,TMJ髁状突位置基本居中。结论:三维牙CT的应用使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得以量化,能客观评价双侧游离缺失患者通过RPD修复,改善双侧游离牙列缺损导致的垂直距离降低,TMJ髁状突前移回复于正常关节位,恢复了(牙合)、肌肉、关节的协调关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临床常遇到颞下颌关节弹响伴深覆牙合要求诊治的患者 ,有些是由于牙合间距过低引起髁状突前移 ,关节腔前后隙大小失衡 ,导致颞下颌关节弹响症状。传统常采用理疗 ,牙合导板 ,手术等方法 ,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我科应用“在牙合垫恢复牙合间距离、肌松弛基础上 ,分次磨除双侧后牙局部牙合垫 ,逐个伸长后牙 ,恢复正常牙合间距离”的方法 ,治疗颞下颌关节弹响患者 10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相关患者 10例。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16~4 1岁 ,平均 2 3岁 ;6例单侧颞下颌关节刚开口时和闭口末弹响 ,弹响声音清脆 ;4例为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