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寻找对颈椎病的更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颈椎病138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牵引治疗30例;B组超声-中频电治疗30例;C组牵引加超声-中频电治疗78例,并进行疗程后的疗效比较。结果:C组疗效显著,与A、B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并具有显效快疗程短特点。A、B组疗效比较χ2=0.56,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综合方法治疗颈椎病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方法,因此应采用综合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2.
牵引、中频电及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鄢开宇  艾群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450-2451
目的:观察牵引、中频电及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分别采用牵引、中频电及针灸与牵引后中频电、牵引后针灸3种治疗方法,并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牵引、中频电及针灸治疗组治愈率(64.29%)和总有效率(95.23%)均高于牵引后中频电治疗组(36.67%、83.33%)、牵引后针灸治疗组(40.00%、86.67%),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牵引后中频电治疗组、牵引后针灸治疗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将牵引、调制中频电及针灸综合在一起,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疗法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艾群  鄢开宇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56-2756
目的:观察牵引态下中频电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分别采用牵引态下中频电配合针灸与牵引后中频电配合针灸两种治疗方法,并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经两个疗程治疗,牵引态下中频电配合针灸治疗组的治愈率(47.50%)和总有效率(85.00%),均高于牵引后中频电配合针灸治疗组(26.19%、80.95%),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而经44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差异无显意义。结论:牵引态下中频电配合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运用物理因子并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42例单纯牵引;B组44例牵引后给予干扰电流治疗;C组44例牵引后给予干扰电流和超激光照射治疗,并分别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值、直腿抬高度和脊椎活动度。结果:各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组的直腿抬高度和脊椎活动度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比较,B组疗效优于A组,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B组。结论:正确、合理地综合运用物理因子并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疗效,且无痛苦,几无副作用,病人有较好的耐受性,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多种综合康复治疗对颈椎病的疗效。方法:391例颈椎病患者分为A组146例,B组173例,均采用牵引、推拿、中频电疗治疗,A组同时增加药枕及练“米”字功治疗,B组针刺治疗。结果:A组经过平均9.3次治疗,B组16次治疗后,2组治愈显效率相近,但A组治愈率(25.3%)高于B组(10.4%),治愈所需时间少于B组(均P〈0.05)。结论:2种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相当,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病情任取其一种方法均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毫米波等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毫米波、牵引、调制中频电等综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将8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米波、牵引、调制中频电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牵引、调制中频电治疗。两组均配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即时疗效和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12天评定疗效。治疗组治愈率为62.5%,对照组治愈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治愈和显效患者中未发现复发病例,而对照组于6个月内有4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对交感型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毫米波治疗效果优于超短波。  相似文献   

7.
瑜伽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慧华 《中国康复》2006,21(4):268-268
目的:探讨瑜伽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分为3组,A组28例采用针灸、推拿牵引及超短波等传统治疗;B组26例采用瑜伽治疗;C组26例采用传统方法结合瑜伽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B、C组的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瑜伽是颈椎病的有效康复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高压低频电并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高压低频电并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3组:A组:40例,采用高压低频电并药物治疗;B组:40例,采用药物治疗;C组:40例,采用高压低频电治疗。对3组疗效、疼痛缓僻时间及疱疹吸收时间进行对比分析。3组治愈率分别为:80%,57%和70%。疼痛缓解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O.01)。疱疹吸收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高压低频电并药物综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经气导平仪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银海  赖蕴珠 《现代康复》2000,4(4):538-539
目的:探讨经气导平仪对神经根型颈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经气导平仪配合颈椎引治疗并与同期电脑中频配合颈椎牵引组比较。结果:神经根型颈椎病265例,治愈92例,显效81例,好转76例,有效率为93.96%,与同期电脑中频配合颈椎牵引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在改善上肢麻痛症状方面,两组比较有非常显性差异(P〈0.005)。结论:经气导平仪对颈椎病具有显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在改善神经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仰卧位与坐位牵引治疗颈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60例颈椎不稳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A组采取仰卧位牵引治疗;B组取坐位牵引治疗。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椎前屈、中立、后伸动态体位下的椎动脉形态、内径、走行、管壁厚度、回声、血流等变化,并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前患者双侧椎动脉异常率为83.7%,其中A组54例血管中血流异常46条(85.2%),B组50条血管中血流异常41条(82.0%),2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椎动脉内径、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亦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4周后,A组椎动脉血流异常率明显低于B组(14.8%与62.0%,P〈0.05),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40.7%、78%与6.0%、36%,P〈0.05)。结论:治疗颈椎不稳症取仰卧位牵引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和椎动脉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更有效的方法。方法临床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随机分为三组:反搏组30例,实施单纯体外反搏治疗,用广州产WFB-V型体外反搏装置,气囊压力0.035~0.04MPa,每次治疗50~6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牵引组30例,做单纯牵引治疗,用英国产AKRON-8908型颈椎牵引装置,取坐位,选适当牵引角度,治疗重量取5~15kg,每次治疗15~2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综合组30例,同时应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结果单纯体外反搏和单纯牵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一定疗效,体外反搏加牵引综合治疗有显著疗效。反搏组与牵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分别与反搏组、牵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故体外反搏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牵引并电运动理疗配合中药川芎嗪综合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探讨颈椎病的较佳疗法。方法 采用颈椎牵引和电运动理疗配合中药川芎嗪静滴的综合疗法,对5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以单纯牵引治疗及单纯电运动理疗各50例作对照,评定疗效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结果 综合治疗组治愈显效率88%,单纯牵引组为64%,单纯电运动理疗组为70%;综合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优于单纯电运动理疗组(χ^2=3.86,0.01,&;lt;P&;lt;0.05),明显优于单纯牵引组(χ^2=7.89,P&;lt;0.01)。结论 牵引并电运动理疗配合中药川芎嗪综合治疗颈椎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牵引并电运动理疗配合中药川芎嗪综合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探讨颈椎病的较佳疗法。方法采用颈椎牵引和电运动理疗配合中药川芎嗪静滴的综合疗法,对5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以单纯牵引治疗及单纯电运动理疗各50例作对照,评定疗效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结果综合治疗组治愈显效率88%,单纯牵引组为64%,单纯电运动理疗组为70%;综合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优于单纯电运动理疗组(χ2=3.86,0.01,相似文献   

14.
动态干扰电疗法结合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动态干扰电疗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26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动态干扰电结合牵引(治疗组)133例和单纯牵引治疗(对照组)132例,治疗20天后进行颈椎活动度评定和疗效评价。结果:2组间的颈椎活动度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明显改善率(临床治愈+显效)78.2%优于对照组57.6%(P<0.01)。结论:动态干扰电疗法结合牵引治疗能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90例急性LDH患者分为1个观察fH(A组)和2个对照组(B组一药物脱水组;C组一理疗运动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卧床休息、抗炎消水肿、抑制粘连及运动训练综合治疗方案。结果:2个疗程后A组与B、C组间总治愈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第1个疗程A组与B组治愈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M).05);A、B组与C组治愈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2个疗程A组与B组、C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卧床休息、抗炎消水肿、抑制粘连及运动训练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徐沙丽  方毅  廖彬 《中国康复》2011,26(4):280-281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药物组给予静脉滴注红花黄色素150mg;电刺激组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20min;综合组联合上述2种方法治疗,均每日1次。结果:治疗2周后,3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综合组更低于药物组及电刺激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综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及电刺激组(P〈0.05)。电刺激组与药物组比较,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2种有效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促进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1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包括吞咽训练联合针刺及吞咽电刺激治疗组(A组)、吞咽训练联合吞咽电刺激治疗组(B组)、单纯吞咽训练组(C组),3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第21天后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吞咽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A组总有效率97.3%,B组总有效率78.9%,C组总有效率70.2%。A组总有效率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积分、吞咽障碍评价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吞咽训练、针刺和电刺激治疗均能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但A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结论 A组治疗疗效显著,易接受,对于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是理疗科常见病之一。本病给患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我科从1988年以来将该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中药加脉冲电离子导入配合牵引114例.B组采用超短波疗法配合牵引68例,C组单纯牵引疗法73例,3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静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6):3625-3627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灌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 30例、对照组B 30例、对照组C 30例,治疗组A给予清热灌肠液灌肠,对照组B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对照组C给予解感颗粒口服。结果(1)在退热起效时间和退热维持时间方面,治疗组A与对照组C都具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B在退热维持时间上具有显著差异;(2)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A与对照组B、对照组C总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3)在治疗3d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治疗组A与对照组B、对照组C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清热灌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雷中杰  何成奇 《中国康复》2006,21(6):399-399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170例,分为A组90例和B组80例,均给予牵引、手法按摩治疗IA组配合高、低频电疗等。治疗前后采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定标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经过1-30d的治疗,与治疗前比较,2组腰痛、下肢麻木症状均明显改善(P〈0.01),与B组比较,A组更显著(P〈0.05);临床疗效比较,A组治愈显效率明显优于B组(88.9%、76.3%,P〈0.05)IA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在牵引、手法按摩治疗基础上配合高、低频电疗等治疗,能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