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偏瘫型脑性瘫痪的临床与脑电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响脑瘫患儿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包括脑瘫类型、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癫痫等合并症。偏瘫是常见脑瘫类型之一,占所有脑瘫类型的14.4%~38.0%,而且随着早产儿及先天发育畸形的增多,该型脑瘫有增多的趋势,在某些报道中已成为最常见的脑瘫类型。因此,我们对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了临床观察,探讨该类型脑瘫的临床特征、预后及癫痫合并情况.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性瘫痪合并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脑瘫合并视神经萎缩的发生率,及其与性别、年龄、脑瘫分型、脑瘫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872例脑瘫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脑瘫中合并视神经萎缩的占17.1%,脑瘫合并视神经萎缩发生率在性别、年龄、脑瘫分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窒息(OR=1.787)、早产(OR=2.074)是脑瘫合并视神经萎缩发生的高度危险因素。结论视神经萎缩发生率较高,窒息、早产是脑瘫合并视神经萎缩发生的高度危险因素,对脑瘫患儿常规进行眼底检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方法 对118例脑瘫患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脑瘫的诊断年龄、头颅CT及MRI进行分析。结果 118例脑瘫患儿中96例存在围生期高危因素。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围生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等。76.4%脑瘫患儿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围生期高危因素。其中52.5%的脑瘫患儿在6月龄前确诊,15.3%在3月龄前确诊。77.1%的脑瘫患儿头颅CT和/或MRI异常。常见的改变包括脑发育不良(37.3%)、脑积水(18.6%)、脑萎缩(13.6%)。结论 脑性瘫痪的发生与围生期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多数脑瘫可在6月前确诊,脑瘫患儿头颅CT或MRI异常率较高,对脑瘫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测评息儿父母的心理状态。结果脑瘫患儿父母SAS为44.09±8.03分,SDS为41.39±8.96分。有80%的脑瘫患儿父母为焦虑、71%为抑郁。影响脑瘫患儿父母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有父母对脑瘫知识缺乏、来自外界舆论的压力、经济上的负担及对脑瘫患儿预后的担心.均占71%以上。结论脑瘫息儿父母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护理干预是消除或减轻息儿父母心理障碍,提高患儿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炎性细胞因子在脑瘫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保护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EP0)与免疫炎性细胞因子在脑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1例脑瘫患儿(脑瘫组)和20名健康儿童(脑瘫对照组)及37例脑瘫高危因素新生儿(新生儿病例组)和20名正常新生儿(新生儿对照组)的血清EP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新生儿病例组血清EPO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对照组和脑瘫组(P〈0.01),脑瘫组血清EPO水平与脑瘫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病例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对照组(P〈0.01);脑瘫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脑瘫对照组(P〈0.01),脑瘫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新生儿病例组(P〈0.05),但两者间IL-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脑破坏作用在与EPO的神经保护作用的抗衡中占据优势,促进或导致脑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脑瘫患儿血骨钙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血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的含量变化,分析它们与脑瘫病情、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7例脑瘫患儿和28例正常儿血清中的BGP、PTH、CT浓度。结果脑瘫组血清BG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重度脑瘫患儿PTH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而CT则低于正常组(P<0.05);同时发现痉挛型脑瘫患儿PTH含量高于手足徐动型,而CT则低于手足徐动型(P<0.05)。结论:脑瘫患儿血清PTH、CT异常,其异常程度与脑瘫类型、病情轻重有关;血清BGP升高提示脑瘫患儿骨形成活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脑瘫儿童家庭康复训练指导需求,为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康复训练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预先设计的《脑瘫儿童家庭康复训练指导需求问卷调查表》,对本市300名脑瘫儿童实地调查,随后随机选择100名脑瘫儿童实施送康复上门服务。结果经送康复上门服务后,脑瘫儿童家庭康复需求量由41.5%提高至92.7%(P〈0.01),对服务的需求时间和需求次数亦明显增加(P〈0.01)。结论上海市脑瘫儿童家庭对康复训练指导了解不够,上门康复服务对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和回归社会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儿脑瘫的康复是世界医学的一个难题,至今尚无有效疗法。我国脑瘫患病率农村为1.4%,城市为0.7%,脑瘫发病率为1.8%~4%,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因此,我们对脑病损伤所致的小儿脑瘫进行治疗与护理。现将自2007年以来我们收治的30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汇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斜视是脑瘫患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脑瘫患者的42.0%.45.8%。随着脑瘫的治疗和康复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为了脑瘫患儿能较全面康复,斜视矫正手术是其康复内容之一。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了15例脑瘫合并斜视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瘫是一组复杂的障碍症候群,影响小儿运动功能,同时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的障碍。现将我院80例脑瘫患儿髋关节X线像表现进行临床分析。1资料1.1对象80例脑瘫儿均系我科1997年7月~1998年6月的住院患儿,男61例(76.25%)女19例(23.75%)。年龄1~3岁37例(46.25%),3~6岁26例(32.5%),6~10岁17例(21.25%)。1.2脑瘫诊断依据以1998年全国脑瘫座谈会脑瘫分型标准。痉挛型53例(66.25%),混合型13例(16.25%),手足徐动型14例(17.5%)。1.3…  相似文献   

11.
关于游戏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应用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脑瘫作为一种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致残性疾患.会给患儿、家庭、社会带来经济和心理的巨大负担。迄今为止,没有证据显示哪些方法可以使脑瘫患儿完全恢复。但是脑瘫并不影响寿命,脑瘫儿童最终会长大成人。因此.如何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使他们能够在健康快乐中成长,是康复工作者和患儿家长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了解脑瘫康复治疗的现状和游戏在治疗中的应用,我们进行了该项调查。  相似文献   

12.
本组1992年9月开始采用Bobath法,PNF法等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90例脑瘫患儿其发病原因为常见病因,符合脑瘫诊断标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编.脑性瘫痪的康复训练.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50]。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营养状况与脑瘫型别,瘫痪类型,脑瘫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方法:采用测量患儿体重,皮肤皱折的方法,为625例脑瘫患儿做营养状况分析,结果:脑瘫患儿营养不良率为7.52%,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营养不良率较高,重度脑瘫患儿的营养不良率较高,结论:脑瘫患儿的营养不良与耗能过多,吞咽困难,食欲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4.
近期有报道表明。年轻的脑瘫患做肌力训练和用可靠的方法来检测患的肌力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医生不愿意使用昂贵的等速运动测力计.一个轻便的握力计可能对于临床医生测定肌力更实用一些。作没有发现有关用握力计在年轻的脑瘫患中测定肌力可靠性的资料。因此.在6周内测定了10例痉挛性脑瘫患的肌力.以判断用握力计重测年轻脑瘫患肢体肌力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发病危险因素,以便及时诊断与治疗,从而降低其致残率。方法:选择1998-06/2004-03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或门诊的67例早产脑瘫患儿,男41例,女26例。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非患脑瘫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和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其中男78例,女56例,均系早产儿。对67例脑瘫的早产患儿及134例无脑瘫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早产儿进行研究,所获数据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胎龄(OR=0.376,95%CI 0.239~0.591)、低出生体质量(OR=16.286,95%CI 4.032~65.781)、孕期感染(OR=6.081,95%CI 1.062~34.832),新生儿期严重疾病(OR=14.964.95%CI2.610~85.775),为其发病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脑瘫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集中在孕期和围产期,应积极预防和消除各种致病危险因素,从而减低脑瘫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成像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I在儿童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88例脑瘫患儿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痉挛型脑瘫51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7例,强直型脑瘫4例,共济失调型脑瘫7例,手足徐动型脑瘫4例,混合型脑瘫15例;在脑瘫治疗过程中27例病人进行了MRI随访。结果:MRI显示脑软化灶14例,大脑脑萎缩改变36例,小脑萎缩6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17例,脑先天畸形11例。有15例患儿伴有大脑白质的髓鞘发育延迟。MRI显示脑瘫病灶的敏感性为95%。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患儿脑内的鞘发育延迟和脑萎缩病灶的改善及病人的肢体功能的康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x^2=6.31,P<0.05)。结论:MRI对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合并症的相差因素。方法:对460例脑瘫患儿进行15年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近年小儿脑瘫发病率合并症有上升趋势。结论: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几,必须进行早期、超早期诊断.发现异常,尽早干预.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水疗与传统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并以临床痉挛指数评价其疗效。结果: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痉挛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差值为1.79±1.06较对照组1.23±0.84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中药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优于传统水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发生率、迟缓程度及其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系统、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对113例脑瘫患儿进行评估,分析语言发育迟缓率与脑瘫类型和GM FCS分级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113例脑瘫患儿中,GM FCSⅠ-Ⅱ级42例,Ⅲ级27例,Ⅳ-Ⅴ级44例。大多数偏瘫患儿属于轻度运动障碍,语言理解和表达迟缓率仅为18.75%和37.5%;痉挛型双瘫中半数为轻度运动障碍、半数为中重度运动障碍,语言理解和表达发育迟缓率分别为66.67%和83.33%;痉挛型四肢瘫、失调型、不随意运动型和混合型脑瘫患儿以中重度运动障碍为主,语言发育迟缓率依次为88.89%、75.00%、91.67%、71.43%,虽然后两者语言发育商得分理解明显高于表达(均 P<0.05),但语言理解与表达迟缓率相当。GMFCS和语言发育水平呈正相关(理解r=0.402,表达r=0.389,P<0.01)。结论:语言发育迟缓是脑瘫患儿常见的伴发障碍,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脑瘫类型、运动障碍程度明显相关。痉挛型四肢瘫、不随意运动型、混合型脑瘫以及GM FCS水平Ⅲ-V级的脑瘫患儿语言迟缓率高且程度重,应及早介入言语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技术在痉挛型脑瘫儿童步态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共选取痉挛型脑瘫儿童20例(脑瘫组),同时选取84例健康儿童归为对照组。采用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系统对各组对象进行足底压力步态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2组对象步频、步态周期时间、步态周期各时相及其所占步态周期时间的比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脑瘫组患儿与对照组在步频、步态周期时间、步态周期各时相及其所占步态周期时间的比率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脑瘫组患儿步态周期时间为(1.75±1.33)s,较对照组[(0.94±0.09)s]明显延长;脑瘫组步频为(100.75±48.84)次/min,较对照组[(129.13±13.77)次/min]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脑瘫组患儿单侧支撑期、单足摆动期比率下降,双足支撑期比率升高。结论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技术能有效检测痉挛型脑瘫儿童的步态情况,具有使用方便、能获取连续性数据、准确客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