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镜像神经元是二十世纪末期神经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在神经康复中已经被用于认知障碍、言语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尤其在运动功能康复中,近年来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产生许多新的康复治疗方法,如动作观察疗法、运动想象疗法、镜像疗法、脑机接口技术等,尤其是动作观察疗法在运动功能康复中具有重要的潜力和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依据文献做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林倩敏  王晓云 《中国康复》2014,29(6):465-467
运动疗法被认为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一种康复手段,可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患肢来改善肢体功能。本文从运动疗法对人体运动、神经、呼吸及循环系统的作用入手,深入分析运动疗法在改善人体运动功能中的作用。1对运动系统的作用1.1防治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高达30%~40%。脑卒中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运动疗法的理论来源及其在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治疗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探讨针刺运动疗法的理论来源、干预方法及临床应用的效果,并与传统针灸疗法相对比。结果:针刺运动疗法来源于人体阴阳整体平衡原理,可以提高针灸疗法对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干预效果,减轻患部肿痛,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缩短疗程。结论:针刺运动疗法的诞生改变了传统针刺疗法单一、绝对静止体位的治疗状态,为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干预提供了一种新的疗法。同时丰富了针灸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病情发展,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可出现关节破坏、畸形,从而导致关节功能降低直至消失,其结果往往影响着日常生活活动。对这些RA 患者,采用运动疗法的目的,是为改善关节功能和防止关节功能下降。但在临床工作中,运动疗法往往不受重视。本文将阐述运动疗法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应用。一.运动疗法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治疗RA 的药物疗法研究有新的进展,非类固醇性抗炎制剂、青霉胺—D、  相似文献   

5.
早期介入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孙浩  范小艳 《现代康复》2000,4(4):518-519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作业疗法(OT)对脑卒患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0例脑卒中患予以运动疗法(PT)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OT治疗,并与只进行PT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OT组的运动功能、ADL能力评分均高于PT组,在同一运动功能状态下作业疗法组的ADL能力高于运动疗法组,特别在运动功能积分(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价法)低于60分时,两组的ADL能力差异显(P〈0.001)。结论:O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疗法,入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入选时和治疗4周时,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ADL能力。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L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比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FMA和MBI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作业疗法(OT)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30例脑卒中患者予以运动疗法(PT)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OT治疗 ,并与只进行PT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 :OT组的运动功能、ADL能力评分均高于PT组 ,在同一运动功能状态下作业疗法组的ADL能力高于运动疗法组 ,特别在运动功能积分(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价法)低于60分时 ,两组的ADL能力差异显著(P<0.001)。结论 :OT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强制性诱导运动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强制性诱导运动治疗 (constraint inducedmove menttherapy ,CI)是一种新的运动疗法 ,这种疗法同目前临床所应用的各种疗法有着明显的区别。其理论是习得性废用假说和与之相应的整塑技术。对照研究显示 ,这种疗法可显著地增进四肢运动功能和能力。神经成像和经颅电磁刺激研究显示 ,CI治疗后 ,皮层功能依赖区出现重组 ,患肢的皮层运动支配区扩大。目前CI疗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慢性和亚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外伤患者的上肢功能训练 ,以及不完全脊髓损伤和骨盆骨折患者的功能训练。1强制性诱导运动治疗的定义CI是一组广泛应用于体疗康复方面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运动疗法的理论来源及其在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治疗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探讨针刺运动疗法的理论来源、干预方法及临床应用的效果,并与传统针灸疗法相对比。结果:针刺运动疗法来源于人体阴阳整体平衡原理,可以提高针灸疗法对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干预效果,减轻患部肿痛,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缩短疗程。结论:针刺运动疗法的诞生改变了传统针刺疗法单一、绝对静止体位的治疗状态,为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干预提供了一种新的疗法。同时丰富了针灸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运动想像疗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想像疗法基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理论,通过运动意念,促进损害的运动传导路重建,从而实现神经系统修复.运动想像疗法符合脑卒中的康复模式,与许多运动疗法结合用于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就运动想像疗法的研究进展,从背景、机制、方法和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和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分为观察组(运动疗法加作业疗法)和对照组(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训练3个月后,应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和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叶青  韩振萍  马将 《中国康复》2011,26(3):188-18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康复治疗技术对存在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作业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配合运动疗法,包括主被动运动,运动想象等。作业组增加作业疗法,主要内容为上肢控制能力、关节活动度及精细动作训练。训练前及训练2、4、6及8周时均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对2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与训练前比较,作业组在介入训练2周后FMA评分持续上升,8周〉4周〉2周;对照组在训练4周后FMA评分开始上升,作业组在各训练时间段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0.01)。结论:早期介入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早期康复中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良肢位的摆放、体位变换、关节活动度的维持以及自我训练等运动疗法进行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结果运动疗法的早期介入可以预防或减轻脑卒中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及发展,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论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有很大意义,但仍应结合应用其它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目的:了解运动疗法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分成运动疗法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使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的《膝关节功能评定表》进行评测,运动疗法组进行规范的肌力训练,对照组采用物理疗法。结果:训练后,运动疗法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训练前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的运动疗法可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改善其功能。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糖尿病的运动疗法,从运动疗法的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实施时间及运动频率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步行训练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运动疗法对偏瘫患步行功能训练的结果。方法:运用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进行步行功能训练(治疗组)与常规疗法对偏瘫患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运动疗对偏瘫患进行步行能力训练的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疗法进行步行能力训练的结果(P<0.05)。结论:偏瘫患经运动疗法进行步行功能训练后,运动能力明显提高,运动疗法是降低致残率。提高运动能力的较好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心理的影响。方法: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音乐运动疗法组和运动疗法组。运动疗法组接受为期3周的常规运动康复训练。音乐运动疗法组在接受常规运动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聆听患者喜爱的音乐,共3周。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Borg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自觉疲劳程度和神经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治疗前后FMA差值显著高于运动疗法组(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患者治疗后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显著高于运动疗法组(P0.05),步行200m之后的Borg评分显著低于运动疗法组(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也显著低于运动疗法组治疗后评分(P0.05)。结论:音乐运动疗法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减轻患者运动后的主观疲劳感觉,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运动疗法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汪涛  徐收刚 《现代康复》2000,4(4):534-535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仪分别测定了51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运动前后的反映心功能指标的相关参数:CO、EDT、ET、EAT/EDT、VA、VAm、VE/VA、EDV等。结果:运动后患的舒张功能改善较明显。收缩功能亦有部分改善。结论:采用适当的运动疗法对改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的心功能有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点穴疗法与运动疗法早期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50例,予运动疗法;治疗B组50例,予点穴疗法与运动疗法;另选50例患者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采用Fugl-Meyer法(FMA)、Barthel指数(BI)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评定3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3组间FMA及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FMA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B组高于治疗A组(P〈0.05).结论脑梗死早期康复效果明显,且点穴疗法结合运动疗法的疗效优于单一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20.
肾脏透析患者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透析技术的发展,透析患者越来越多。但他们的生存质量却一直受到多种并发症的威胁,并导致躯体功能低下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而运动疗法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使患者尽最大可能重返社会。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透析患者的运动疗法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