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和功能训练在小儿脑型疟的急性期及康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159例患儿分成对照组、丹参组和丹参加功能训练组,统计了急性期及3个月和6个月三组患儿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康复效果。结果:丹参在急性期可降低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功能训练在康复期对后遗症的治疗优于丹参的效果,可缩短后遗症患儿的康复时间。结论:丹参和功能训练用于小儿脑型疟治疗,对脑功能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性瘫痪的门诊与家庭康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门诊训练结合医生指导下家庭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效果。方法80例不住院患儿为治疗组,由治疗师在门诊训练1~3个月,然后对家长进行家庭训练指导,每2~3个月指导1次,每次30min。60例只住院治疗而不进行家庭训练的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在训练后的第1、3个月,治疗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情况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6个月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康复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门诊训练与指导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可降低治疗费用,方便灵活,而且训练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功能训练护理,康复组40例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康复效果、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及发育状况。结果:康复组康复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0%(P0.05);康复组干预6个月后腕伸角、足背屈角大于常规组,GMFM及Bayley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可改善康复效果,改善患儿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及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4.
早期干预对小儿脑性瘫痪复康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刘京华 《现代康复》2000,4(6):844-845
探讨早期干预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年龄为3月-1岁125例脑瘫患儿作为早期干预组,95例1岁以上脑瘫患儿为干预组,均应用堆拿,按摩,功能训练,静滴脑活素等综合治疗。结果:早期干预组经8个疗程综合后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干预开始的时间愈早,效果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胞磷胆碱钠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A组采用HBO联合胞磷胆碱钠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B组采用HBO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C组采用HBO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及NBNA评分比较,A组优于B组和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3个月颅脑CT复查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病率及三组治疗后致残率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P<0.01).结论:HBO联合胞磷胆碱钠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能有效促进患儿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使用纳络酮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14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68例。除进行相同的常规治疗外,治疗组给予纳络酮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的变化,并随访12个月,观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较低。结论:纳络酮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HIE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背景:干细胞局部移植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物理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根据是否接受干细胞治疗分为3组:脐血干细胞治疗组采用脐血干细胞+鼠神经生长因子+物理康复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物理康复治疗,对照组未行有效治疗。结果与结论:3组患儿入组前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各能区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脐血干细胞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各能区中A、B、D能区分值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脐血干细胞治疗组A、B能区分值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对照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各能区分值无变化(P〉0.05)。表明脐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物理康复治疗治疗小儿脑瘫疗效优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物理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97例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干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研究组49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发育商、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脑血流速度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3个月后发育商各项指标评分、运动功能各项指标评分、平衡功能评分及脑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水平均显著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长满意度(97.96%)较对照组(81.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发育商,提高运动及平衡功能,改善脑血流速度,提升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分期康复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分期康复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病变的发展过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3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期-五官超短波+磁疗;恢复期-电脑中频治疗+感应电;后遗症期-电脑中频治疗+功能训练;恢复期,后遗症期均配合面肌功能训练,结果:临床治愈197例,显效76例,好转11例,无效2例,结论:分期康复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和综合康复治疗在小儿脑性瘫痪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110例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55例。分别接受早期干预联合综合康复治疗、仅早期干预。对比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智力及运动水平,并观察发育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来说更高,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MDI、PDI水平较对照组与治疗前来说均显著增高,语言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精细动作、大运动评分较对照组来说均更高,P<0.05。结论:针对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可联合早期干预以及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儿智力及运动水平发育情况,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改善预后,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偏瘫患儿上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将58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按摩加电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包括以上田法和Bobath法为主的运动训练和作业疗法),3个月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定患儿上肢痉挛程度,采用Brunnstrom分级法评定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结果:2组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以观察组效果更明显。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小儿偏瘫所致的上肢痉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王洁  杨倩  诸琪 《妇幼护理》2022,2(4):849-851
目的 探讨 Bobath 球训练对学龄前期脑性瘫痪患儿腹直肌、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本院康复中心收治的 50 例学龄前期脑性瘫痪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25 例。两组患儿给 予常规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 Bobath 球进行训练。观察和比较两组康复前、康复 12 周后双侧腹直肌与双侧竖脊肌平均肌电值、平衡功能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分。结果 观察组康复 12 周时 双侧腹直肌与双侧竖脊肌平均肌电值、平衡功能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 Bobath 球进行训练,可有效促进学龄前期脑性瘫痪患儿腹直肌、竖脊肌肌肉活动能力的 改善,以及患儿平衡能力、粗大运动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是残障疾病中最为复杂的疾患之一,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的病例除瘫痪外还有智力不足、抽搐及视听或言语功能障碍。此病是一种社会性医疗问题,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自1997年9月~2002年2月共收治小儿脑瘫病人39例,现将康复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39例患儿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11个月~9岁,平均4.8岁。其中痉挛型脑性瘫痪22例,锥体外系型脑性瘫痪9例,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5例;混合型3例。患肢肌力:0级7例,1级9例,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及脑活素联合应用治疗HIE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8年以来收治50例足月HIE经高压氧及脑活素治疗结果。结果:50例患儿中,44例无神经系统后遗症,4例并发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脑瘫2例,智力低下1例,脑积水1例。结论:高压氧可改善微循环,提高氧分压,阻断自由基。脑活素可改善缺氧缺血后脑内能量代谢;尽可能早期联合应用,减少和预防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王道桂 《中国康复》2017,32(1):49-50
目的:探索针刺在痉挛性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痉挛性脑瘫患儿80例,随机为2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Ashworth量表、粗大运动功能积分量表及Peabody量表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粗大运动功能百分比及Peabody握力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综合训练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康复综合训练,能显著缓解患儿的痉挛程度、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小儿脑瘫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符合脑瘫诊断标准患儿74例,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38例为对照组,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3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脑瘫儿童评价表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月,观察组(13.17±2.24)分,对照组(10.15±2.30)分,经比较,t=5.7176,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能提高小儿脑瘫功能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是脑组织损伤变性留下的后遗症,其康复不仅是单纯的躯体形态功能的复原,还要对各种功能,如生理、心理、精神、情绪的补偿和促进各项能力的发展,以减轻残废程度,尽量使患儿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重返社会。因此目前脑瘫的康复原则是采取综合康复疗法 [1],使患儿能全面康复。我院自 1996年~ 2000年收治脑瘫患儿 785例,均采用了综合康复疗法,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治疗实施与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患者 785例 ,其中男 507例,女 278例,年龄 3~ 6个月 97例, 7~ 12个月 168例, 13~ 36个月 3…  相似文献   

18.
康复指导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康复指导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医院进行综合康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116例,能配合家庭康复训练的56例为治疗组,不能配合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运动训练,针刺、低频电治疗、智力训练,治疗组还由治疗师或医师根据患儿病情指导家长进行康复指导;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进行测试.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各项得分和总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GMFM各项得分和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家庭康复训练能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语言相关肌肉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175例,按入院时间分成研究组(n=88)和常规组(n=87)。常规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以语言相关肌肉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训练前及训练3个月后语言功能、精细运动功能。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9.77%(79/88)高于常规组的74.71%(6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研究组语音语言表达、听觉感受及理解、视觉运动、抓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语言相关肌肉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脑性瘫痪患儿效果显著,能显著提升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脑性瘫痪的早期治疗李长英景学医沙雪景脑性瘫痪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发病率仅次于癫痫。此类病儿大多疗效慢预后差,给家庭、社会带来很重负担。我们自1994年6月~1997年12月对2岁以内的脑瘫患儿开展了康复手法治疗技术指导与家庭运动治疗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