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光敏  张金玉 《重庆医学》1999,28(5):369-369
子宫内膜癌是老年妇女疾病之一,绝大多数发生在50岁以上。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近12年间,我院收治子宫内膜癌30例,其中,1994年前治疗27例,1994~1997年治疗3例。现将两阶段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资料来源:1984~1996年,我院妇产科收治子宫内膜癌30例,29例术前分段诊刮,经病理检查确诊,另1例术前诊断子宫肌瘤,手术中冰冻片确诊子宫内膜癌,年龄最长者78岁,最小者40者。绝经后发病时间长者20年,短者2年。绝经后阴道流血24例,月经紊乱6例。…  相似文献   

2.
房朝晖 《河北医学》1998,4(6):49-51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房朝晖宋藏珠李魁秀我科1969年1月~1990年1月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81例,其中绝经前患者19例,本文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年龄:绝经前组年龄31~53岁,平均4...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TVS)诊断绝经前后出血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74例阴道异常出血的妇女,其中绝经前28例,绝经后46例,所有患者均取子宫内膜组织行病理对照。结果 TVS检测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绝经前妇女依次为61.5%,50.0%,14.3%,23.8%,94.1%和54.5%,绝经后妇女依次为97.3%,55.6%,44.4%,2.7%,90.0%和83.0%。结论 TVS检测可作为子宫内膜癌首选的筛查方法,尤其对于绝经后妇女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以阴道出血为最突出表现,糖尿病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重要的检查手段,诊刮是术前确诊的主要方法。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基本术式。绝经后透明细胞癌、腺鳞癌等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比例明显升高,手术-病理分期较晚者多见,预后差,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7.8%和47.5%。结论:糖尿病是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无关,手术-病理分期是绝经后子宫内膜癌重要的预后因素,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分析绝经后出血97 例子宫内膜诊刮病理检查,结果表明,绝经年龄平均49 .14 岁,< 45 岁绝经12 例,平均绝经年限15 ~75 年者均为功能性病变;而子宫内膜癌3 例和宫颈癌1 例,均发生在50 ~54 岁,绝经1 ~5 年年限段。提示早衰与恶性肿瘤无密切关系。绝经后1 ~5 年内,绝经年龄50 ~54 岁,年龄段为恶性肿瘤高发段。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是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妇女,发病高峰年龄为60岁.常伴有肥胖、高血压及糖尿病,子宫内膜癌伴高血压者占35%.在遗传因素中,约20%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子宫内膜癌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阴道排液或不规则流血及绝经后阴道流血,出血量一般不多,持续或间歇性流血.  相似文献   

7.
车世英 《当代医学》2012,18(25):6-8
目的 通过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方法 于2010年3月~2012年5月在新津县兴义镇中心卫生院选取就诊的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发病年龄、月经婚育史、肿瘤组织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及预后等资料进行观察,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统计数据显示,子宫内膜癌高发年龄段为60岁左右的绝经后中老年妇女,而绝经晚者发病率较低,另外临床分期较早者预后相对较好.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患者年龄、月经生育史等因素相关,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提高警惕,争取病前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陆金花 《医学文选》2003,22(5):666-667
目的 分析绝经后引起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12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3例中,恶性肿瘤47例(38.21%),其中子宫内膜癌25例,宫颈癌12例,卵巢癌6例,子宫肉瘤4例,良性病变76例(61.79%)。结论 恶性肿瘤尤其是子宫内膜癌仍是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恶性肿瘤发病率越高,因此,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应予高度重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妇女绝经后的子宫内膜疾病在阴道流血以前常被忽略 ;当出现阴道流血后又因生殖器萎缩难以耐受子宫内膜活性检而无法确诊。妇科B超检查可清晰分辨出子宫肌层与子宫内膜 ,并能发现子宫内膜病变。本研究报道绝经后妇女常见子宫内膜疾病的超声图像特点 ,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0例绝经后患子宫内膜疾病的妇女为 1995年 6月~ 1999年 6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患者 ;其中子宫内膜癌者 2 1例 ;子宫内膜息内者 16例 ,子宫内膜结核者 1例 ,卵巢颗粒细胞瘤并发子宫内膜增生者 2例。 40例患者年龄为48~ 72岁均为绝经后再次出现阴道流血而就诊 ;绝诊时间为半年~ 2 1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2例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多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原发不孕或继发不孕及卵巢增大。83.33%经分段诊刮确诊。对IaG1、IbG1的腺癌、腺肌癌可以行单纯全子宫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或次广泛子宫切除术。5年生存率88.89%。结论 分段诊刮对子宫内膜癌仍是有效的诊断方法,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引起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首先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进行子宫附件B超检查。然后对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大于5mm的102例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检查,并且将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经宫腔镜检查的10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妇女,被发现内膜炎症50例,内膜息内19例,内膜增生31例,内膜癌2例。宫腔镜检壶诊断与病检诊断符合率内膜息肉为84.21%,内膜增生为87.10%,内膜癌为100%。结论: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检结果诊断符合率较高,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引起阴道出血者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癌临床症状与期别、年龄、确诊时间的关系.[方法]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232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23~83岁.卡方检验比较各主诉的构成比之间的差别,秩和检验分析临床期别的差异,以等级相关分析比较症状出现后各确诊时段的年龄.[结果]①232例子宫内膜癌年龄(53.0±11.2)岁.绝经后、绝经前发病年龄(59.5±11.3)岁、(43.9±7.1)岁.②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诉者,常在发病的Ⅰ期能被诊断,确诊时段多数在3个月内;而未绝经不规则出血者常在症状出现3个月后甚至9个月后才确诊.③症状出现9个月以后确诊的年龄为(50.1±11.0)岁,明显年轻于1月内、1~2月内确诊者.[结论]①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②以阴道出血为主诉者,多数绝经后的妇女就诊时间在出现症状3个月内或9个月以上;而绝经前妇女,大多数是发现症状3个月后甚至9个月后才确诊.③未绝经的患者易被误诊,从出现症状到确诊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确诊,所需时间明显长于已绝经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报告60岁以上妇女子宫出血39例。其中33例患者有诊断性刮宫的结果。子宫内膜癌8例占205%;子宫内膜癌前期病变2例占51%。对10例患者进行子宫全摘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相同。认为绝经时间越长出血的危险性越大,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是老年妇女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出血,尽快行诊断性刮宫,这是唯一诊断手段,根据病情,分别进行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ndometrialatypicalhyperplasia,EAH)的患者并存隐匿性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入院诊断为E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绝经前患者(44例)及绝经患者(17例)分别讨论。根据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EAH组及子宫内膜癌组,分别观察绝经前患者及绝经后患者中对合并隐匿性子宫内膜癌有预测价值的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用于评估入院诊断为EAH的患者实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结果在绝经前患者中,诊刮前子宫内膜厚度、术前EAH分级被选人方程,所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经检验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其判别正确率为86.4%。在绝经患者中,绝经年限、术前EAH分度被选入方程,所建方程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4),其判别正确性为82.4%。结论①对于绝经前EAH患者,诊刮前子宫内膜厚度、EAH分度有助于临床工作中术前判断其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②对于绝经患者,绝经年限、EAH分度对术前判断其实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有应用价值,从而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张锦英 《广东医学》1998,19(6):436-43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19例40~60岁之间的围绝经期者异常子宫出血和绝经后出血的临床与病理。结果:功能性出血占59.3%,良性病变35.5%,恶性病变5.2%。良性病变中以宫内膜增生及慢性炎症为主,绝经后出血的癌症发生率为17.2%。值得注意的是表现为月经异常的未绝经者发生子宫内膜癌,在临床上极易误诊和漏诊。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正常月经常被破坏与盆腔病理发生率相吻合,器质性病变在此期的发生率较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该病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而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较少见。作者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病情况和诊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2年1月~1997年6月,本院收治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相似文献   

17.
子宫脱垂是危害妇女身体健康、影响妇女劳动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农村妇女;在城市则多见于年老体弱、绝经后的妇女。现将我院4年来手术治疗子宫脱垂66例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0~1994年经手术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共66例,...  相似文献   

18.
喻康 《实用医技杂志》2001,8(7):482-48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在绝经前发病与绝经后发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将1990年1月-2001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有完整资料的110例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绝经后组子宫内膜癌在手术分期、细胞分化、肿瘤细胞的亚型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上的差于绝经前组,提示绝经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差于绝经前的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在绝经前发病与绝经后发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将1990年1月—2001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有完整资料的110例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绝经后组子宫内膜癌在手术分期、细胞分化、肿瘤细胞的亚型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上均差于绝经前组,提示绝经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差于绝经前的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20.
刘瑞霞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2):102-102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62倒,是最常见的亚型。绝经前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病理类型及肌层浸润深度、受体分布方面有统计学差异.且受体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