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方法参考Robinette[1]的方法选取1周岁SD大鼠经去势后用苯甲酸雌二醇0.25mg/kg皮下注射,观察实验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表现。结果建模30d后,大鼠前列腺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改变和炎症细胞的浸润。结论运用诱导去势大鼠成功建立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前列腺炎的发病机理以及临床用药提供了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模型,探讨大鼠CNP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方法 4只SD大鼠,处死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前列腺组织,制作前列腺组织蛋白提纯液(prostate tissue homogenate supernate,PTHS).另取2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于第0、30天皮内多点注射PTHS(20 mg/ml)与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的等体积混悬液1.0 ml,同时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pertussis-diphtheria-tetanus,PDT)0.5 ml;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45天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取前列腺组织,观察前列腺的大体形态和光镜病理特征.确认建模成功后同法建立80只CNP大鼠,分为雄激素高剂量组(H组)、中剂量组(M组)、低剂量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只.H、M、L组分别应用4、2、1 mg/ml的丙酸睾酮,C组应用无菌花生油,皮下注射,0.5 ml/次,隔日1次.每组均再分为4个亚组,每亚组各5只,分别用药1、2、4、6周.用药期满后观察前列腺的大体形态和光镜病理特征. 结果 第45天模型组前列腺大体形态可见组织严重充血水肿,与周围组织粘连,前列腺包膜不完整.光镜下见前列腺组织结构破坏,间质和腺体内有弥漫的淋巴样组织增生和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对照组无上述炎症表现.应用丙酸睾酮后,H、M、L组前列腺炎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轻,破坏的腺体和间质修复再生,淋巴样组织增生减少,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部位、范围和数量减少,且应用丙酸睾酮浓度越大、时间越长,炎症程度减轻越明显.C组炎症程度无改善.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总结CNP大鼠前列腺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包括炎症部位、炎症范围和炎症分级3个方面.炎症部位:①炎症位于腺体,指炎症细胞浸润位于导管上皮、腺泡上皮和(或)腺腔内;②炎症位于腺体周围,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环绕腺管周围;③炎症位于间质,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不环绕腺管周围.根据炎症细胞浸润组织的面积确定炎症范围:①<10%为局灶性;②10% ~50%为多灶性;③>50%为弥漫性.炎症分级:Ⅰ级指炎症细胞分散,炎症细胞数1 ~ 10个/HP;Ⅱ级指炎症细胞聚集,无腺体上皮组织破坏或淋巴样小结/滤泡形成,炎症细胞数11~20个/HP;Ⅲ级指炎症细胞聚集,部分腺体上皮组织破坏或淋巴样小结/滤泡形成,炎症细胞数>20个/HP;Ⅳ级指炎症细胞聚集,大量腺体上皮组织破坏或淋巴样小结/滤泡形成,炎症细胞数满视野. 结论 应用同源大鼠的PTHS辅以FCA和PDT可以建立大鼠CNP模型.根据炎症的部位、范围和分级来评价大鼠CNP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有利于CNP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辅以双重免疫佐剂造成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大鼠模型并观察其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0、30d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并于皮内多点注射5、10、15mg/ml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及福氏完全佐剂(FCA),第45d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的大体、光镜、电镜病理形态学以及炎性基因表达产物的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指标的改变,确定能够成功造成CAP大鼠模型的有效给药剂量。结果:造模各组中,高剂量模型组大鼠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等炎性基因表达产物明显增高,光镜、电镜及原位杂交等检测结果表现出明显的慢性炎症病理变化,而另外两个剂量模型组的表现则不如高剂量模型组明显。结论:皮内注射浓度为15mg/ml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与FCA乳剂(比例为1∶1)的混悬液1.0ml,辅以大鼠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0.5ml可造成免疫性CAP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4.
自由基清除剂治疗实验性大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自由基清除剂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CBP)中的治疗作用。 方法: ①将 5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与实验组(48只),后者通过利用微创技术开腹在直视下前列腺局部注射大肠埃希菌制备CBP动物模型;②将实验组动物随机分为A、B、C、D4组,A组不经任何药物处理,B、C、D组分别予维生素C、柳氮磺胺吡啶(SASP)、维生素C+SASP治疗;③检测前列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 (MDA)含量。 结果: 维生素C能明显提高SOD的水平和降低MDA的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5),但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 05)。 结论: 自由基清除剂可能成为治疗CBP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感染菌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6.
免疫佐剂法制作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小鼠模型的方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采用已预先纯化的SD大鼠的前列腺组织蛋白,所用剂量分别为低(0.1mg/只)、中(0.3mg/只)和高剂量(0.5和1mg/只)三种,多点皮下注射。同时腹腔注射福氏完全佐剂(CFA)和百白破疫苗,建模时间分别为6周和8周。观察实验小鼠大体形态表现如膀胱充盈、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1)造模6周的小鼠,仅有高剂量组产生急性炎症表现。(2)造模8周时,可见高剂量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慢性炎症和增生病理变化。作者认为本研究运用免疫佐剂法初步建立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治疗的新药提供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男性不育患者中,细菌感染泌尿生殖道的概率明显增多。但慢性前列腺炎与不育的关系一直是医家争论的焦点。前列腺炎能否引起不育,缺乏足够的实验室证据。为了研究前列腺炎与不育的关系,笔者复制了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观察模型大鼠的生育力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不育大鼠,从而初步建立细菌性前列腺炎性不育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水丸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 istar大鼠50只,体重180~220 g,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水丸高剂量组、水丸低剂量组、左氧氟沙星组。前列腺注射大肠埃希菌(107个/m l,0.2 m l/只),建立CBP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1个月后,用前列腺水丸高[32.4 g/(kg.d)]、低[16.2 g/(kg.d)]剂量灌胃治疗,阳性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片[0.27 g/(kg.d)]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连续治疗30 d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感染的大鼠血清IL-6、TNF-α。结果:前列腺水丸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L-6、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前列腺水丸对大鼠CBP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中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联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65例患者分组采用联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的方法和单用抗生素治疗方法对比治疗,观察其各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3.94%。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1.257%;总有效率为71.87%。结论 联合治疗、个体化治疗要比单纯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兔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的尿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用健康雄性大白兔,依文献方法,通过后尿道反复灌注大肠埃希菌制备CBP动物模型:模型成功后进行尿流动力学测定。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主要表现为最大逼尿肌压、最大尿道压明显升高,而膀胱容量及顺应性无明显改变。结论兔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尿流动力学指标具有一定程度的异常改变,并可能与其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病,在泌尿外科就诊病人中占很大的比例。它是一种由于前列腺受到微生物等病原体感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产生的患者前列腺区、会阴、下腹、阴囊、腰骶等处的不适或疼痛。根据Dorch分类方法,可将前列腺炎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BP)和前列腺痛(PD)。这种分类法在临床和科研中沿用了20多年,是一种基于细菌病原学的分类方法。其对感染相关的前列腺炎的诊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对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的提法太笼统,且没有包括临床上常见的无症状的前列腺炎。为了弥补上述分类的不足,95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提出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该方法以前列腺炎病因学为基础,对前列腺炎的科研和临床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大鼠的勃起功能.方法 取4个月龄雄性SD大鼠10只,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前列腺组织,制作前列腺组织蛋白提纯液(20 g/L).另取2个月龄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CNP组和对照组,备25只.CNP组于第0、30天皮内多点注射前列腺组织蛋白提纯液与弗氏完全佐剂的等体积混悬液1.0ml,同时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0.5ml;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45天通过电刺激法来测定两组大鼠的勃起功能,以电刺激阴茎海绵体神经时海绵体内压力的最大值与对应平均动脉压的比值(记为bR)表示大鼠的勃起功能,每只大鼠重复测定3次.勃起功能测定结束后,留取血清,顺磁性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两组大鼠的血清睾酮浓度;留取部分前列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前列腺腺体和间质的病理变化.结果 CNP组大鼠大体形态可见前列腺组织严重充血水肿,与周围组织粘连,结构不完整.光镜下见前列腺组织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破坏,间质和腺体内有弥漫的淋巴样组织增生和慢性炎细胞浸润.对照组大鼠无上述炎症表现.CNP组和对照组勃起功能指标bR总的平均值分别为(68.07±1 0.54)%和(70.44±1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睾酮浓度分别为(3.84±1.50)、(4.75±1.75)μg/L,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P大鼠的勃起功能与正常大鼠比较无明显降低,推测临床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并不存在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治疗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24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分成3组:综合治疗组(心理治疗、前列腺按摩、植物类药和α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相结合)、西医治疗组(α受体阻滞剂+抗生素)以及中药治疗组,分别随访8周,并对各组疗效和症状改善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2%,西医治疗组为35.5%,中药治疗组为41.3%,综合治疗组与两对照组之间P值均小于0.01,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前列腺炎综合征分类标准 )尿流参数、膀胱容积和排尿后的残余尿量的情况 ,作者对 4 2名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所有的病人均进行了临床评估和标准的四杯试验 (包括显微镜下和细菌培养评估 ) ,对所有参加研究的对象进行尿流参数和残余尿测定。二组人群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对照 ,一组为无下尿路症状的配对人群 ,共 4 2人 ;另一组为 2 79名前列腺痛患者 ,所有三组人群都有相似的年龄结构 ,慢性前列腺炎Ⅱ型和ⅢB型都有相似的病程 ,Ⅱ型慢性前列腺炎最大尿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不同剂量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辅以弗氏完全佐剂,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并探讨模型成功与剂量的关系。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E共5组,每组6只,其中A组为对照组,B~E组为实验组,在第0、30天,多点皮内注射浓度为20(B组)、40(C组)、60(D组)、80 mg/ml(E组)的前列腺蛋白提纯液及弗氏完全佐剂1∶1混悬液1.0 ml,同时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0.5 ml,第45天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的大体及病理形态学。结果:各实验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和间质增生,且存在量效关系。其中C、D组动物前列腺病变范围、淋巴浸润程度、间质增生程度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E组上述变化更明显。结论:30 d内两次多点皮内注射浓度40~60 mg/ml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与弗氏完全佐剂的1∶1混悬液1.0 ml,同时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0.5 ml,即可成功地建立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283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患者随机分成3组:综合治疗组95例:抗生素加前列腺注药、尿道加压灌药;抗生素组94例;中成药组94例。治疗2个月,随访1~3个月,对比分析3种疗法的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平均分值由治疗前的19.4±5.2减少到治疗后的5.2±3.2,抗生素组和中成药组CPSI分别由治疗前的15.3±6.2和16.3±5.0减少到治疗后的10.2±2.2和13.2±3.2,综合治疗组、抗生素组和中成药组的前列腺液常规正常的患者分别为75例(78.99%)、48例(51%)、32例(32.2%);3组细菌培养转阴者分别为85例(89.5%)、64例(68%)和24例(24%)。综合治疗组与其他2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疗法治疗CBP疗效满意,优于单一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6、IL-8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20g,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口服姜黄素组、腹腔注射姜黄素组、塞来昔布(西乐葆)组(阳性对照组)。大鼠去势术后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5mg/(kg·d),30d]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用姜黄素200mg/(kg·d)灌胃及腹腔注射治疗,阳性对照组用西乐葆250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连续治疗7d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前列腺组织匀浆内TNF-α、IL-6、IL-8的表达。结果:腹腔注射姜黄素组血清和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8表达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IL-6的表达与阳性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及组织中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综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4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综合治疗组188例(高频电容场治疗+心理治疗+前列腺按摩+α-受体阻滞剂等),对照组158例(α-受体阻滞剂+抗生素),分别治疗6~8周,并随访6~8周,对两组疗效和症状改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8周,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48.1%,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效果满意,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SD大鼠前列腺平滑肌细胞(PSMCs)BKCa通道对细胞膜电位的影响及其在CAP中的意义。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AP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去势加雌激素注射方法诱导CAP模型,体外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并纯化PSMCs,细胞经膜电位敏感的荧光染料DiBAC4孵育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下动态定量观察激活BKCa通道所引起的膜电位变化。结果:细胞外钙离子浓度升高,激活BKCa通道使CAP组与正常对照组PSMCs细胞膜均发生超极化,两组效应均能被BKCa通道特异性阻滞剂Iberiotoxin(IbTX)阻断而减弱。但CAP组超极化幅度明显减低,两组细胞超极化效应引起的DiBAC4荧光强度变化值分别为18.78±2.92、38.85±7.10(P<0.05,n=20),经IbTX作用后两组细胞DiBAC4荧光强度变化值分别为1.61±0.46、6.12±1.32(P<0.05,n=20),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AP组SD大鼠PSMCs细胞膜BKCa通道介导的超极化效应明显减弱,可能导致其对膜电位的调节能力及抑制平滑肌细胞过度收缩能力降低,从而引起CAP盆腔疼痛综合征及下尿路症状。  相似文献   

20.
锌硒宝辅助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锌硒宝口服片辅助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效果。 方法 :对 38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联合应用锌硒宝片剂和敏感抗生素 (A组 ) ,4 3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单用敏感抗生素 (B组 ) ,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A组的疗效明显高于B组。 结论 :锌硒宝片剂是一种能有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改善其症状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