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和半髋组,各44例,分别给予PFNA内固定术及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较半髋组,PFNA组患肢开始负重时间较半髋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PFNA组优良率低于半髋组。PFNA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半髋组而晚期并发症低于半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适用于合并疾病多,手术耐受性差、骨质疏松程度轻等患者。对无严重内科疾患、伴有严重骨质疏松、身体素质较好者,半髋关节置换术更适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接受PFNA内固定或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且具有完整资料的81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半髋关节置换组36例,PFNA内固定组45例;均合并有多系统内科疾病。按改良Evens—Jensen分型,均为不稳定骨折。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关节功能状况等方面的指标。结果:半髋关节置换组切口长度大于PFNA内固定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小于PFNA内固定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髋关节置换组术后1年、2年髋关节功能优于PFNA内固定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4—2018-02间在扶沟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5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29例。PFNA组实施PFNA内固定术,置换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短于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置换组;但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长于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确切效果,PFNA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但术后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大,但术后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PFP)、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7-04诊治的12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DHS组33例,PFNA组30例,LPFP组29例,关节置换组35例。结果 1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6~24)个月。4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手术时间最长,其次为DHS组,再次为关节置换组,而PFNA组手术时间最短。4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术中出血量最多,其次为DHS组,再次为PFNA组,关节置换组最少。LPFP组、DHS组、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情况、术前合并症、日常活动度、期望等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30例。PFNA组实施PFNA治疗,DHS组实施DHS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16个月,末次随访依据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PFNA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103例中接受PFNA治疗62例患者做为观察组,将接受DHS治疗41例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Harris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两组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相对于DHS,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半髋关节置换术23例(半髋置换组),DHS内固定27例(DHS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至下地行走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至下地行走时间长于半髋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JOA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少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较好的早期及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PFNA和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行Gamma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于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Gamma钉内固定术比较,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结合股骨粗隆稳定钢板(DHS+TS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DHS+TSP组24例,PFNA组2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2.4个月。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异体血量、卧床时间方面优于DHS+T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TSP组术后输异体血量明显少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FNA组与DHS+TSP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DHS+TSP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中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但存在术后隐性失血、输血量多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PFNA和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64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DHS术,观察组行PFNA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DHS和PFNA治疗,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PFNA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可作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PF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DHS、LPFP、PFNA内固定,每组40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优于DHS、LPFP组,LPFP组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骨折分型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PFNA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是优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1 a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依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分,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3—2019-01间伊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33例)和DHS组(29例)2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等各项指标均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比较,PNF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微创性好、骨折愈合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自2013-01—2014-01分别采用DHS和PFNA内固定治疗的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DHS组60例,PFNA组6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与PFNA组比较,DH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均获得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DHS组骨折愈合时间比PFNA组长,且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特别是不稳定骨折,PFNA内固定效果更好,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外侧壁不完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02—2016-11诊治的老年外侧壁不完整股骨粗隆间骨折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DHS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外侧壁不完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与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术后,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对照组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卧床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在严格掌握患者手术适应证情况下,可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均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舞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DHS组(n=39)、Gamma钉组(n=36)和PFNA组(n=51)。记录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3组术后疗效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 DHS组、Gamma钉组、PFNA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69.2%、72.2%、90.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等方面均优于DHS组、Gamma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Gamma钉组、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8%、16.7%、3.9%,PFNA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与DHS和Gamma钉相比,PFNA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短期疗效显著,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EvansⅠ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3-01—2016-06分别采用DHS(DHS组)和PFNA(PFNA组)内固定治疗92例EvansⅠ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患髋Harris评分。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PFNA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EvansⅠ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好等优点。对于EvansⅠa、Ⅰb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可获得与PFNA内固定相同的长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使用DHS内固定术,观察组(46例)行PFNA内固定术。观察和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2—2017-02间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术,观察组行PFNA内固定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术比较,PFNA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