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右美托咪啶预防儿童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将56例接受七氟醚麻醉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μg/kg(稀释到15 m L),10~20 min注完后开始手术。对照组: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泵注15 m L生理盐水。比较2组患儿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注射前(T0)、注射5 min后(T1)、患儿苏醒睁眼时间点(T2)及拔管5 min后(T3)心率、血压变化和麻醉后的苏醒时间、躁动情况等。结果对照组T2和T3时点的NAP和HR较T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2和T3时间点MAP明显降低,同时T1、T2和T3时间点HR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长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在儿童七氟醚麻醉时能较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降低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预防老年手术患者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七氟醚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96老年患者分为2组,各48例。手术结束前10 min,观察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对照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输注时间均为10 min。比较2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拔管时(T_0)和拔管后5 min(T_1)、10 min(T_2)、20 min(T_3)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低于对照组;各时点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七氟醚麻醉手术结束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苏醒期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并可显著改善镇静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脑瘫患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肌力肌张力调整术的脑瘫患儿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12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5):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D组麻醉诱导后经15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开始手术,术中吸入2% ~4%七氟醚维持麻醉,维持BIS值45 ~ 60.于右美托咪定给药前(T1)、切皮时(T2)记录HR、SBP和DBP,记录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麻醉期间七氟醚用量,并于T1、T2、术毕(T3)时记录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记录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并采用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价躁动程度;于T1、T2、T3和拨管时(T4)采集外周静脉血样,测定血糖水平和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D组苏醒时间和拨管时间明显缩短,七氟醚用量、T2和T3时呼气末七氟醚浓度、PAED评分、躁动发生率降低,T4时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浓度降低(P< 0.05或0.01),2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以及各时点HR、SBP和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脑瘫患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和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颌面整形手术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行颌面整形手术全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全麻诱导开始前15min内,静脉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术中继续以0.34~0.4μg/kg/h维持泵注;生理盐水对照组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_0)、吸痰时(T_1)、拨管时(T_2)、拔管后15min(T_3)时的MAP、HR。记录T_2、T_3时躁动发生情况和T_3时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记录丙泊酚、舒芬太尼的用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且右美托咪定组T_3时Ramsay镇静评分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0、T_3时点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T_1、T_2时点的HR、MAP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仅发生轻度躁动1例,无中、重度躁动发生,躁动发生率为3.3%;生理盐水对照组发生中度2例,重度3例,发生率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对颌面整形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并且能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不延长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预防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共计62例。纳入患儿采用随机软件随机分为曲马多组(Tramadol group,T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medetomidine group,D组),每组患儿各31例。T组患儿于麻醉诱导后缓慢静注曲马多2mg/kg;D组患儿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拔管即刻(T_1)、入PACU后10分钟(T_2)、入PACU后20分钟(T_3)及出PACU即刻(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采用儿童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评价患儿苏醒期躁动情况;采用Ramsay镇静评分(RSS)评价患儿镇静情况。记录患儿拔管时间、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及气道梗阻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_0时点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T_1时点MAP、HR显著高于T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T_2~T_4时点MAP、HR显著低于T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苏醒期各时点PAED评分与R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拔管时间显著长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均能降低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但曲马多在维持血流动力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氟哌利多治疗七氟醚全麻胸科手术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七氟醚全麻下普胸外科术后严重躁动老年患者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66~75岁,ASAⅡ或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氟哌利多组(F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氟哌利多组(DF组)。被诊断为苏醒期严重躁动后,F组静脉推注氟哌利多0.06 mg/kg;D组右美托咪定1μg/kg泵注10 min,继以0.2μg·kg~(-1)·h~(-1)维持泵注1 h;DF组静脉推注氟哌利多0.03 mg/kg,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泵注10 min,继以0.2μg·kg~(-1)·h~(-1)维持泵注1 h。观察并记录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aCO_2变化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后5、10、15、20 min DF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给药后60、90、120 min DF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给药后60、120 min三组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F组和D组过度镇静比例明显低于F组(P0.05)。三组恶心、呕吐、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氟哌利多用于老年患者七氟醚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可以规避右美托咪定不能快速推注同时避免氟哌利多导致过度镇静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唇腭裂修复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全身麻醉下行唇腭裂修复术的患儿共计220例。纳入患儿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medetomidine group,D组)和生理盐水组(Control group,C组),每组患者各110例。D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后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C组患者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手术开始后15分钟(T2)、手术结束即刻(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患儿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人数及拔管时间。使用PAED评分评价患儿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亦显著高于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拔管时间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切口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显著降低小儿唇腭裂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且对术中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摘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扁桃体摘除术患者60例,年龄12~20岁,体重35~65 kg,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后,右美托咪定组(D组)在10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然后以0.5μg,kg-1·h-1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前20 min.对照组(C组)以同样方式泵注生理盐水.术中吸入异氟醚和静注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吸痰拔管时镇静躁动(SAS)评分及拔管后1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及VAS评分.结果 D组阿托品使用次数明显多于C组(P<0.05).拔管时D组SAS评分明显低于C组,而Ramsay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减少扁桃体摘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闻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麻醉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09间在郑大二附院行七氟醚麻醉扁桃体切除术的4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20例。A组采用七氟醚复合芬太尼全麻。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预处理,术中0.2~0.4μg/(kg·h)维持。记录患儿入室后(T0)、气管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切扁桃体时(T3)、拔管后(T4)的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以及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术后躁动评分。结果 A组T3时的MAP、HR与T0、T1、T2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3时的MAP、HR与T1、T2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降低七氟醚麻醉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和鼻内给药两种方法对七氟烷吸入麻醉下小儿口腔日间手术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135例拟行口腔日间手术的患儿,年龄1~6岁,分为3组,每组45例,分别予麻醉诱导后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泵注(VD组)、麻醉诱导前15 min右美托咪定1μg/kg鼻内给药(N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C组)。所有患儿采用七氟烷全凭吸入麻醉。术后每5 min进行一次躁动评分(PEDA)及疼痛评分(FLACC);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及苏醒时(T4)的HR、BP;记录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VD组和ND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T2和T3时VD组心率明显低于ND组和C组(P0.01),T3时ND组心率低于C组(P0.05);VD组和ND组苏醒时间长于C组(P0.01);3组患儿PACU停留时间没有差异;3组患儿最高疼痛评分没有差异。VD组有4例患儿出现心动过缓需使用阿托品治疗。3组患儿均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和鼻内给药都能明显降低七氟烷麻醉后躁动的发生,右美托咪定鼻内给药对心率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对患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七氟醚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7岁,ASAⅠ或Ⅱ级,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低剂量咪达唑仑组(M1组)、高剂量咪达唑仑组(M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前30min分别给予M1组和M2组患儿分别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和0.75 mg/kg,口服10%葡萄糖混合液5ml。吸入8%七氟醚行麻醉诱导,术中吸入七氟醚及静脉泵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患儿分离焦虑量表(PSAS)评分、麻醉苏醒谵妄量表(PAED)评分和FLACC疼痛评分,并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滞留PACU时间。结果 C组患儿的分离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最高PAED评分、FLACC疼痛评分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2组滞留PACU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0.5mg/kg或0.75mg/kg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前分离焦虑,但不能减少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咪达唑仑0.75mg/kg会延长PACU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30~80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3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30)。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术中均以瑞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维持麻醉。D组患者插管后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0 min后改为0.5μg/kg维持,C组插管后泵注同体积同速度的生理盐水,两组均在全结肠切下尚未吻合时停止给药。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插管后即刻(T0)、气腹建立前(T1)、气腹建立后2 min(T2)、拔管前即刻(T3)、拔管后2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同时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期带管时间(手术结束至清醒拔管),VAS评分以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D组苏醒期HR为(71.3±3.0)次/min,MAP为(70.2±3.0)mmHg,苏醒期带管时间为(3.1±1.0)min, VAS评分(3.9±0.5)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7%;而C组苏醒期HR为(87.5±3.0)次/min,MAP为(88.7±4.3)mmHg,苏醒期带管时间为(13.8±2.7)min,VAS评分(7.7±1.0)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50%,D组其它各指标值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定可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七氟醚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但麻醉诱导期间多数患者会出现兴奋,表现为躁动,影响麻醉诱导质量.右美托咪定是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药,具有镇静、镇痛作用,对呼吸抑制轻.研究证实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小儿七氟醚麻醉气管拔管期间的躁动[1].但右美托咪定能否减少七氟醚麻醉诱导期间的躁动及提高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的质量尚无定论.本研究拟观察预先输注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麻醉诱导期间患者躁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改善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后苏醒质量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七氟醚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56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泵注治疗。分析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1)、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后(T2)、手术开始10 min时(T3)、手术结束后(T4)4个时间点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临床指标、镇痛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在麻醉诱导前T1时间点,2组患儿的HR、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间点,观察组患儿的HR低于对照组(P<0.05),在T3、T4时间点,观察组患儿的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入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毕苏醒期躁动评分、儿童疼痛行为(FLAC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儿童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修补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显著发挥镇痛镇静催眠的效果,稳定患儿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苏醒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将60例择期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分为3组,每组20例。D组及DF组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1.5μg/kg(容量为1 mL),C组经鼻滴入等量生理盐水。DF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1 mg/kg的氟比洛芬酯,C组及D组给予2 mL生理盐水。记录滴鼻前(T_0)、滴鼻后10 min(T_1)、滴鼻后30 min(T_2)、拔管即刻(T_3)及拔管后5 min(T_4)的MAP及HR。记录3组患儿与家长分离时的镇静情绪评分和静脉穿刺接受程度评分。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并在T_4、拔管后10 min(T_5)及拔管后30 min(T_6)对患儿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D组及DF组在T_3、T_4时间点时MAP及HR显著下降(P0.05);D组及DF组与家长分离时的镇静情绪评分及静脉穿刺接受程度评分均高于C组(P0.05);与C组及D组比较,DF组T_4~T_6时间点的躁动及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3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氟比洛芬酯可为患儿提供满意的术前镇静和良好的术后镇痛效应。降低术后的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烧伤换药的临床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分别对20例烧伤住院患儿的两次换药采用不同镇静方式.A镇静方式为右美托咪定6μg·kg-1 ·h-1静脉泵注10 min后静注氯胺酮1 mg/kg,随后右美托咪定0.6 μg·kg-1·h-1维持,根据换药中的体动情况按0.5 mg/kg追加氯胺酮.B镇静方式用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定,其余方法与A相同.监测静脉泵注前(T1)、静脉泵注10 min后(T2)、换药开始后1 min(T3)、5 min(T4)、10 min(T5)、换药结束时(T6)患儿的MAP、HR、RR、PETCO2、SpO2等指标,并对小儿作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换药完成时间、氯胺酮使用量、苏醒期睁眼或体动时间,观察小儿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及恶心呕吐情况,记录小儿父母及换药医师满意度评分.结果 T2~T6时A镇静方式的MAP明显低于,HR明显慢于B镇静方式(P<0.05);T2时Ramsay镇静评分A镇静方式明显低于B镇静方式(P<0.05).两种镇静方式的氯胺酮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方式苏醒时间长于B方式,但PAED评分、恶心呕吐评分及父母满意度明显高于B方式(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烧伤换药的镇静,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为平稳,且对呼吸无明显影响.本研究中虽然右美托咪定不能减少氯胺酮使用量,且可稍延长患儿苏醒时间,但可以提高患儿苏醒质量,可以安全用于小儿烧伤换药的镇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为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紧闭面罩8%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D组同时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C组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均于10 min给完.两组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方法,术中维持C组采用异丙酚-七氟烷复合麻醉;D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异丙酚-七氟烷复合麻醉,观察并记录不同时点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进行躁动评分,记录两组呼吸抑制及躁动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在气管插管即刻(T2)、术中20 min(T3)、术毕(T4)及拔管(T5)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D组躁动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C组36.4%(P<0.05).D组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安全有效,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恢复期安静、舒适,能够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芬太尼和氯胺酮预防七氟醚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斜视矫正术患儿120例,年龄3~10岁,均采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和维持。患儿随机均分为四组,在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3μg/kg(D组)、芬太尼1μg/kg(F组)、氯胺酮0.5mg/kg(K组)或生理盐水(C组)。观察并记录给药即刻、5min、10min的呼吸循环变化。观察术后躁动发生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离开麻醉后恢复室时间。结果四组患儿呼吸循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和F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但明显短于K组(P<0.05)。C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而D、F和K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组离开麻醉后恢复室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芬太尼、氯胺酮均能明显降低七氟醚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帕瑞昔布钠对全麻下行腰椎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探讨患者术后预防躁动的合理化用药方案.[方法]全麻下择期行腰椎手术的ASA Ⅰ或Ⅱ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Y组)和帕瑞昔布钠组(P组),两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10 min给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帕瑞昔布钠40 mg.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T1,拔管后1 min (T2)和拔管后5 min(T3)的血压和心率,并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患者躁动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帕瑞昔布钠组(P组)在T2、T3时的HR和MAP比T1高,比右美托咪定组(Y组)也高;Y组2例出现躁动,P组5例出现躁动.[结论]右美托咪定预防腰椎手术后躁动比帕瑞昔布钠更有效,且右美托咪定使病人在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六安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90例。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常规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骶管阻滞麻醉,联合组行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室观察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前(T_1)、完成骶管阻滞后(T_2)、切皮时(T_3)、手术完成时(T_4)、拔除气管导管时(T_5)、苏醒后10 min(T_6)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在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躁动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室观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维持时间常规组短于联合组(P0.05)。T_1时两组患儿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3~T_5时联合组HR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T_5~T_6时联合组MA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2.2%,明显高于联合组的6.7%(P0.05);联合组患儿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可降低术中患儿机体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减少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高苏醒期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