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究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78例作为实验对象,给予其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1 a后随访疗效。结果本组78例患者中显效7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15%;1 a后随访,显效67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9.74%,远近期疗效皆很显著。本组患者中无并发症发生,无不良反应。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疗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现察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12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在鼻内镜直视下,使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对鼻丘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黏膜表面进行分点热凝.结果:显效85例(68%),有效36例(28.8%),无效4例(3.3%),总有效率为96.8%.结论: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无并发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6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 a、3 a时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评分(RQLQ)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RQLQ评分及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1 a、3 a时VAS评分又都回升。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 a、3 a时RQLQ评分及VAS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治疗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鼻内镜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实施鼻内镜定位出血点并应用双极或单极电凝止血。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37例(92.50%)患者一次手术止血成功,3例(7.50%)患者术后2~3 d发生再出血,经2次手术后出血停止。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鼻腔创面黏膜愈合良好。未发生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定位准确,止血效果可靠,且患者痛苦小,术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窦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 poorly differentiated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PNEC )的疗效。方法2004年8月-2011年9月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鼻窦PNEC5例,术中根据肿瘤累及范围,开放相应的鼻窦,去除肿瘤及周围破坏的骨质。术中行颅底修补1例。结果手术时间40-18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量150—400ml,平均240ml。术后颅内感染1例,应用大剂量抗生素静点及椎管内注射后感染控制。5例随访4~34个月,平均20.8月,1例蝶窦肿瘤术后3个月侧颅底及颅内复发,术后4个月死亡,余4例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切除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鼻窦PNEC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创伤性脑脊液鼻漏修补的手术方法 ,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方法神经内镜下经鼻手术修补创伤性脑脊液鼻漏19例,术前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以颅底CT扫描、脑池造影等获得诊断,采用自体阔筋膜片修补颅底缺损。结果 19例患者中18例术后当时均无脑脊液鼻漏,1例术后复发经保守治疗治愈。手术成功率为94.7%。所有患者均无新出现的神经功能缺失。所有病人经随访1~3年均未再次出现脑脊液漏。结论神经内镜下创伤性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创伤小、直观、手术成功率高,可以作为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后颅底重建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垂体腺瘤病人90例,均接受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联合颅底重建治疗,观察并记录病人垂体瘤切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测定激素水平;术后随访3个月,应用SNOT-20中文版量表对病人鼻部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垂体瘤全切率为81. 11%,术后7例病人鼻腔结构发生改变,且月经失调、视力下降、头痛和性功能障碍较术前显著缓解(P 0. 05)。术后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素(TSH)及生长激素(HGH)异常比例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病人鼻生活量表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 0. 05)。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联合颅底重建,垂体瘤完全切除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症状缓解率高,可有效提高病人鼻部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可行性,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57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均行鼻内镜下切除手术。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选择经典式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中鼻道、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c手术。观察术后复发率。结果随访1~3年,(23±9)月。复发率10.5%(6/57),其中经典式鼻内镜手术9.7%(3/31),鼻内镜中鼻道、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10.0%(2/20),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e手术16.7%(1/6)。复发6例均行二次鼻内镜手术,随访6—12个月,平均7.5月,无再次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损伤小,术后复发率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接受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的鼻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资料。结果本组一次性治愈39例,3例经二次电凝止血后痊愈。术后随访6个月,其间未发生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无再出血病例。结论对实施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的鼻出血患者,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对11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58.58±9.11)m L,总有效率为95.57%。术后随访6~13个月,末次随访患者头痛、面部疼痛、鼻塞、嗅觉障碍等症状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症状改善明显,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施以鼻内窥镜下选择性射频热凝筛前神经、蝶腭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对照组46例服用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治疗。结果两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3.18%和91.31%(P>0.05),远期有效率为70.37%和39.13%(P<0.01)。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鼻腔蝶窦径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径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2002年9月~2008年9月,22例垂体腺瘤在鼻内镜下经扩大的嗅裂暴露蝶窦前壁,打开并扩大蝶窦开口,再行鞍底开窗,切开硬脑膜暴露肿瘤后用刮匙及取瘤钳逐块切除肿瘤。结果完全切除肿瘤19例(86.4%),次全切除(90%切除)3例(13.6%)。术中2例出现轻度脑脊液鼻漏,同期修补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例出现尿崩,经保守治疗1周内痊愈。22例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1.6月,术后头痛、闭经泌乳和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复发1例,复发率4.5%(1/22),再次手术后未再复发。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径路具有良好的术野,该方法切除垂体腺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在鼻内镜下完全切除。10例随访12~72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仅1例术后1年后复发;10例均无溢泪发生。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基本接近鼻侧切开的手术范围;最大优点是可避免面部瘢痕、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晰、能够准确完整地切除肿瘤、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2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鼻分泌物、鼻塞、头痛、嗅觉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有效改善鼻分泌物、鼻塞、头痛、嗅觉障碍等症状,还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并发症较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良性鼻-颅底肿瘤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11月对11例良性鼻-颅底肿瘤,鼻内镜下先切除鼻腔鼻窦肿瘤,逐渐接近颅底,仔细辨认颈内动脉等重要解剖结构,然后分块切除肿瘤,最后修复颅底缺损。结果 11例鼻-颅底肿瘤鼻内镜下全部切除,术中出血量100~450 ml,平均175 ml;手术时间105~210 min,平均146 min。术后未出现脑脊液鼻漏、细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病理类型:巨大筛额窦囊肿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3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蝶窦骨化纤维瘤1例,翼腭窝神经鞘瘤1例,侧颅底炎性肌母细胞瘤1例。11例随访6~58个月,平均41个月,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复查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利于辨别颅底重要的解剖结构和肿瘤的彻底切除,是治疗鼻-颅底良性肿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实施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24例(92.37%)一次射频治疗痊愈。2例因高血压控制不理想,经内科稳定血压等对症治疗后,经二次射频治疗后痊愈出院。未发生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止血迅速彻底、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患者痛苦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7-01间扶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治愈84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其中3例患者出现鼻腔粘连,给予鼻内镜分离粘连及治疗后痊愈。未发生脑脊液鼻漏等其他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但术者需不断提高鼻内镜手术的操作技巧、规范进行术后处理和随访,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视监视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0°鼻内镜及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系统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90例术后1~3个月复查临床症状均消失,2例合并鼻窦炎保守治疗2个月后痊愈,随访1年均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方法视野清晰,操作方便,术中损伤小,无并发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8例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24例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成功;4例联合藻酸钙敷料局部填塞,术后48 h取出鼻腔填塞物成功止血。术后随访3~6个月,未发生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无1例患者再次出血。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视野清晰、患者痛苦小、止血效果确切、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医用电凝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3例鼻出血患者应用鼻内镜下医用电凝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止血成功,53例患者均获3~6个月随访。未发生再次出血。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鼻出血,设备简单、视野清晰、疗效确切且患者痛苦小,花费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