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7):1593-1596
术后闭式引流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它在骨科尤其是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腰椎融合术后放置引流管是否能够有效减少感染及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并促进伤口愈合,目前仍不明确。作者在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章后,发现在没有明显的致血肿形成危险因素如凝血功能障碍、术后抗凝治疗、二次手术等存在的情况下,单节段腰椎融合术后不放置引流管,并不会增加硬膜外血肿及感染的发生率,而对于多节段腰椎融合术,因其本身为致血肿形成的危险因素,仍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单根与双根引流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206例拟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6例,术后行双根引流管引流,其中男52例,女54例,年龄(50±29)岁;对照组100例,术后行单根引流管引流,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48±31)岁。比较术后患者第一、第二天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切口血肿发生率,以及拔管前敷料打湿率及拔管后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等。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一天引流量实验组(320±110)ml,对照组(335±105)ml;术后第二天引流量实验组(75±25)ml,对照组(80±15)ml;术后总引流量实验组(380±120)ml,对照组(375±135)ml,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术后第一、第二天引流量和术后总引流量上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引流管放置时间实验组(49±6)h,对照组(50±7)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2例(1.8%)发生伤口感染,对照组1例(1%)发生伤口感染,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无切口血肿,对照组术后1例(1%)出现切口血肿,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拔管前敷料打湿率3%,对照组拔管前敷料打湿率2.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外周血红蛋白浓度实验组(127±8)g/L,对照组(125±9)g/L,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单根与双根引流管引流效果一致,放置双根引流管并不会增加引流量、手术时间和感染率。但是因为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的后果极为严重,为了稳妥起见,建议临床腰椎术后常规放置双根引流管。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MIS-TLIF与P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疾病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经MIS-TLIF治疗30例,PLIF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ODI评分、椎体融合率及滑脱患者回复率。结果 MIS-TLIF组术后1月、6月VAS评分、ODI评分优于P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PLIF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PLIF组(P0.05)。PLIF组手术时间短于MIS-TLIF组,术后滑脱患者回复率优于MIS-TLIF组(P0.05)。两组术后1年VAS评分、ODI评分、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术后一例肺部感染、一例硬膜囊破裂,MIS-TLIF组术中一例置钉位置不佳及一例对侧神经根激惹,未发生定位错误、神经损伤、手术部位感染、内固定物松脱等并发症。结论 MIS-TLIF组可达到与PLIF组相同的手术疗效,而术后短期功能状态评分优于PLIF组,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TLIF与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TLIF与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Medlin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至2012年5月.本研究提取的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指标和并发症例数.应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文献9篇,其中随机对照研究1篇,队列研究8篇.共981例,TLIF组457例,PLIF组524例.两组间比较,手术失血量(P=0.002)及住院时间(P=0.02)TLIF组少于PLIF组,而优良例数(P=0.27)、手术时间(P=0.07)、VAS评分(P=0.61)和ODI评分(P=0.24)两组间无差异;总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显著(P<0.0001),其中神经损伤(P=0.001)、硬膜损伤(P=0.04)TLIF组较少,而脑脊液漏(P=0.25)、螺钉松动(P=0.14)、内固定失败(P=0.86)、未融合例数(P=0.41)和感染(P=0.5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者临床总疗效优良率相当,但TLIF手术在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尤其是对神经和硬膜的损伤,较PLIF明显减少.TLIF手术是一种更安全有效地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在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8例单节段LS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OLIF)、对照组(PLIF),每组各3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1、12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脊髓功能改善指标及ODI指数,术后12个月时改良MacNab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脊髓功能改善上,两组术后12个月时较术前比较,胫神经及腓总神经NCV、DL水平均有所提升(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时改良MacN...  相似文献   

7.
单枚融合器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索以单枚椎间融合器后斜向植入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的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方法1997年7月~2000年8月,我们收治了各类腰椎滑脱症65例患者(男32例,女33例.年龄28~58岁,平均43岁).其中,峡部型滑脱症(Ⅰ~Ⅱ°)26例,退行性滑脱症25例,腰椎后路减压术后滑脱症7例,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症5例,外伤性滑脱症2例.均有一年以上的下腰痛和/或下肢根性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所有患者均在减压的基础上行病变节段的单枚螺纹式椎间融合器(BAK)的后斜向植入并附加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65例中有59例平均随访达18月,皆达到临床融合.临床效果评价优42例,良14例,无改善3例,差0例.患者主观评定满意41例,基本满意15例,可3例所有患者均无融合器的移位及椎弓根螺钉松动,患者主观满意率93%.结论经侧后方斜向植入单枚螺纹状椎间融合器并附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式能充分完成后路减压,并能保证可靠的融合,适用于滑脱程度严重、滑脱倾向大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各种腰椎滑脱症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单、双箱型椎间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不稳症,通过比较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讨应用单枚箱型Cage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椎间融合的可行性.方法 在对56例单节段腰椎不稳症患者施行PLIF(Posterior lumar interbody fusion)手术,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与内固定,实施单枚Cage椎体间植骨37例,双枚Cage椎体间植骨19例.统计两组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用M-JOA评分的症状改善率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观察椎体间高度、整个腰椎前凸弧度、融合节段前凸弧度、融合节段间的滑移,并辅助CT判断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单枚Cage植入组较双枚Cage植入组手术时间短(P<0.01),出血少(P<0.01).术前术后的椎体间高度、整个腰椎前凸弧度、融合时间二组病例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腰痛症状改善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融合率均为100%.结论 使用单枚箱型Cage与双枚箱型Cage行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均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治疗方式,二者在缓解下腰部疼痛、椎间融合率方面效果显著.单枚箱型Cage行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行PLIF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医疗费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回顾性比较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和椎体后外侧融合术(PL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06-2013-02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的基础上行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42例:PLIF组13例,PLF组29例。结果 术后所有滑脱椎体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复位。PLIF组与PLF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816.6±69.3)ml、(355.2±45.8)ml;2组术后椎间隙后高均较术前增加(P〈0.05),而末次随访PLIF组椎间后高优于PLF组(P〈0.05)。PLIF组术后翻修1例,余均获得融合,融合率92.3%,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未遗留神经症状;PLF组术后26例获得融合,融合率为89.7%,3例融合失败,随访椎间隙高度丢失,出现腰臀部疼痛复发,该组未出现神经损伤。术后PLIF组与PLF组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PLIF与PLF技术均为治疗腰椎滑脱症有效的融合方式,前者具有良好的椎间撑开作用,适合术前椎间高度丢失较多的患者;而后者手术出血少、术中并发症少,较适合体弱、高龄、椎间高度丢失不显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PLF与P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目的:对比研究后外侧融合(PL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治疗Ⅰ度和Ⅱ度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6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PLF组32例,PLIF组35例。两组年龄、病程、术前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相近似。PLF组JOA评分16.3±7.8分,PLIF组14.5±6.5分。两组均进行了后路椎板减压,短节段经椎弓根钉系统复位与固定。结果:PLF组手术时间平均187min,出血量平均680ml;PLIF组手术时间248min,出血量平均945ml。PLIF组慢性下腰痛改善明显高于PLF组(P=0.042),而临床疗效JOA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骨融合率PLF组74.8%,PLIF组94.3%(P=0.011),经随访PLF组矫正率丢失30.9%,而PLIF组为9.8%(P<0.05)。PLF组各种并发症19例,PLIF组11例。结论:PLF与PLIF手术均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术式,PLIF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但骨融合率高,内固定失败率低,滑脱矫正率丢失少,晚期慢性下腰痛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胡炯  陈哲  曹延广  魏家森 《中国骨伤》2015,28(11):982-987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在腰椎多节段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LIF治疗的4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29例;年龄38~68岁,平均(56.38±11.63)岁。手术节段:L2-L5 16例(6例融合L4,5,10例融合L3,4、L4,5);L3-S1 30例(11例融合L5S1,19例融合L4,5、L5S1).术后分别指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分析内容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痛和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通过腰椎动力位X线观察节段活动度(ROM)、椎间隙高度(DHI)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6~48个月,平均(23.23±7.34)个月,术后3次随访腰痛、腿痛VAS 及ODI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 (p<0.01);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邻近非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融合手术节段术后活动度均较术前显着减小(p<0.01),非融合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均较术前减少(p<0.05).上邻近非融合手术节段活动度术前与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末次随访时比较时活动度增加(p<0.05).结论: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ILF治疗腰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可在融合、非融合中个体化选择。能够部分保留椎间活动度,预防邻近节段早期退变的发生,但长期临床疗效还需长时间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CLIF)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ve disease, AS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采用CLIF手术治疗的37例腰椎AS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女2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 SL)、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及椎管面积均获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周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均进一步改善(P<0.05),但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也有所丢失(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患者末次随访时的ODI指数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 采用CLIF手术治疗腰椎ASD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可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MIS-TLI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自2013-06—2015-01诊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研究,PLIF组34例,MIS-TLIF组2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1周ODI评分,术前与术后1周腰、腿痛VAS评分。结果 2组切口均一期愈合。56例均获得8~14(11.2±2.3)个月的随访。与PLIF组相比,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1周VAS评分及OD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IS-TLIF与传统开放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理想临床疗效,但是MIS-TLIF在术中减少组织创伤及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PLIF。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对比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LSS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组,各47例。观察组行MIS-TLIF,对照组行传统PLIF。比较2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2组手术前后腰腿痛(VAS)评分、功能障碍(ODI)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切口长度小、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组VAS、ODI及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治疗单节段LSS较传统PLIF创伤小,利于术后恢复及临床症状缓解,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需要翻修的腰椎术后患者进行治疗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02-2012-06采用TLIF手术治疗腰椎术后需要翻修的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2~42(18.2±3.2)个月;JOA评分术前为(12.05±1.50)分,术后1年为(24.35±2.53)分,ODI评分术前为(31.26±2.45)%,术后1年为(6.08±3.25)%,术前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善率评估优良率为92.3%.椎间高度术后(11.5±1.5)mm与术前(8.0±1.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高度术后1年(11.4±1.3)mm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融合率为100%.结论 TLIF有利于翻修手术的操作,术中、术后伴随可治愈性的并发症如硬膜撕裂、术后神经根性疼痛、术区肿胀,其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中控制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因腰椎管狭窄症,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共96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方法止血,试验组术中除常规外科止血外,同时使用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等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应用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后,其术中出血量(180.7±15.6)mL、手术时间(95.6±13.8)min,均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16.8±19.2)mL、手术时间(103.7±18.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1、2、3天的引流量分别为(186.8±29.2)mL、(286.7±27.1)mL、(320.7±30.2)mL,与对照组(210.8±36.1)mL、(315.5±20.5)mL、(372.8±22.2)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发生感染的情况,试验组发生率为2/48,对照组发生率为3/4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流体明胶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并不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剂,在腰椎后路手术中有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应用Cage行腰椎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应用于临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由于植骨的塌陷、移位,假关节形成和供骨区的并发症,手术效果并不理想。20世纪80年代中期,Cage(笼式椎间融合器)开始应用于临床。一、Cage的设计Cage已由初始时的BagbyBasket型发展为多种型号。目前应用于临床的Cage主要有五种类型:BAK型、螺纹型、Ray型、Harms钛型及Brantigan长方体和圆柱形Cage。材料包括不锈钢、钛、碳纤维、高分子材料及可吸收材料等。绝大部分材料的弹性模量远高于椎体,存在应力遮挡和应力集中,术后因腰椎过度强直可产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