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部分膀胱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给予部分膀胱切除术,观察组54例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1a复发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的意义.方法 已行第一次TURBT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二次TURBT:对照组患者在电切术后行膀胱内化疗药物(丝裂霉素C)灌注治疗;二次TURBT组完成对照组治疗,术后3个月第一次复查时行第二次TURBT为实验组.两组患者随访2年,观察肿瘤复发的情况.结果 2年内实验组患者膀胱肿瘤的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第二次TURBT术能有效降低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次电切对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和进展的作用。方法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50例,在首次经尿道电切术后6周进行第二次经尿道电切78例(二次电切组),同期未行再次电切而常规治疗随访72例(常规随访组),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复发和进展情况。结果二次电切的78例患者中,发现残存肿瘤者17例(21.8%),其中残存肌层浸润肿瘤者6例(7.7%)。随访12~54个月(中位时间33个月),二次电切组的肿瘤复发率和进展率分别为37.5%(27例)和18.1%(13例),未行二次电切组则分别为66.7%(48例)和20.8%(15例)。二次电切组的肿瘤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进展为肌层浸润肿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电切术后半年内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首次术后半年后,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癌在首次电切术后进行二次电切可降低肿瘤复发率,但不能减少肿瘤进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高危多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方法 和疗效. 方法 对21例高危多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 结果 19例一次手术将肿瘤完全切除.2例由于肿瘤数目多分两次切除.术后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4年.2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余19例均无瘤存活.6例复发.复发率为28.6%.膀胱挛缩2例(膀胱容量小于150 m1),膀胱壁增厚4例. 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高危多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且没有增加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肿瘤残余病人行二次电切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TURBT术后肿瘤残余病人100例,随访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并将其分为复发组(15例)和未复发组(8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二次电切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同时建立Nomogram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效能。结果 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二次电切术后随访12个月复发15例,1年复发率15.00%。复发组首次TURBT术前肿瘤多发、肿瘤分期T1期、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复发组,肿瘤带蒂、二次电切术后卡介苗灌注所占比例均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首次TURBT术前肿瘤多发、肿瘤分期T1期、肿瘤低分化均为二次电切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二次电切术后卡介苗灌注为二次电切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二次电切术后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与传统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将2016-12—2018-06间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各35例。A组采用传统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B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相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微创性佳,术后康复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窄带显像膀胱镜(barriw band imaging,NBI)引导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预防、降低膀胱肿瘤术后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常规白光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57例患者则在NBI引导下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临床预后结局.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并且观察组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BI引导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Re-TURBT)在降低Ta和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率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86例诊断为Ta和T1期的NMIBC患者。患者接受单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为对照组(40例),接受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为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首次电切术中均联合了吉西他滨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统计观察组二次电切的阳性率及肿瘤分期分级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的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最大径、肿瘤个数、首次电切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电切术后的病理结果显示,11例(23.91%)检出残余癌,5例出现临床分期升级,4例病理分级升级。观察组术后2年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年总进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e-TURBT可明显降低Ta和T1期NMIBC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率,同时可获得更准确的肿瘤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联合术中黏膜下多点注射吉西他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经尿道绿激光汽化结合术中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组)3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中黏膜下注射吉西他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组)25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吉西他滨(对照组)42例.采用电话结合门诊随访方式,随访时间为2年,对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预后进行比较,并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做出评价.结果 10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31例复发,其中经尿道绿激光汽化组7例(18.4%)、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组6例(24%)、对照组18例(42.9%).3组在原手术区域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6%、8%、19.0%,首例出现肿瘤进展的时间为12个月、10个月、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7%(36/38)、92%(23/25)、83.3% (35/42).3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结合术中黏膜下多点注射吉西他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有效降低了肿瘤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术后1周开始定期行沙培林(5KE)膀胱灌注,观察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38±3.2)min,术中出血量较少,无膀胱穿孔。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中位时间14.8个月,肿瘤复发率为8%,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与沙培林膀胱灌注联合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选择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8年12月85例伴有高危因素膀胱癌患者,符合膀胱多发肿瘤(膀胱肿瘤同时发生2个及以上部位)、膀胱肿瘤CT或超声测定的最大径超过3 cm、T1G3期肿瘤、短期(3~6个月)复发肿瘤等条件之一的进入试验组。在施行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2~4周施行二次TURBt。与2004—2009年具有相同条件,行单次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的76例高危膀胱癌患者(对照组)的治疗进行对照分析,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的复发和浸润进行预后性研究。结果:试验组85例和对照组76例全部随访,随访中位数28个月。试验组2年内高危膀胱肿瘤的复发率为36.3%,对照组为42.9%。试验组肿瘤肌层浸润率为20%,对照组为23.7%。试验组二次电切发现肿瘤残存20%,其中手术部位残存12%,其他部位8%;二次电切严重并发症9例(14.3%),其中膀胱穿孔4例,膀胱出血5例。两组膀胱浸润的35例患者中,其中16例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手术(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同时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和前列腺汽化切除(TUVP)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合并有严重下尿路症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至2008年期间45例行TURBT+TUVP和126例单纯行TURBT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的肿瘤复发率、进展率和后尿道种植率进行比较.结果 TURBT+TUVP组的肿瘤复发率、进展率和后尿道种植率分别为26.7%、8.9%和4.4%;TURBT组分别为27.8%、8.7%和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时行TURBT+TUVP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合并有严重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非肌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9月间,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患者,非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分别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及电切术,两种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分别采用统一的标准,根据术后病理分类,其中经尿道钬激光手术组,低危、中危、高危分别为29例、13例、8例,经尿道电切手术组,低危、中危及高危分别为26例、14例、10例,对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84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钬激光手术组低危患者复发率10.3%,中危患者复发率23.1%,高危患者复发率37.5%,电切手术组低危患者复发率19.2%,中危患者复发率28.6%,高危患者复发率40%。两组低、中危组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0.05),高危患者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gt;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效果好,在低、中危膀胱肿瘤患者治疗中复发率优于电切术,高危患者有相似的疗效,可替代电切术成为新的标准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5月42例直径2 cm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随机分成2组各21例,分别行经尿道等离子肿瘤整块切除术(整块切除组)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for bladder tumor,TURBT)(TURBT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但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整块切除组优于TURBT组[4. 8%(1/21) vs. 33. 3%(7/21),log-rankχ~2=4. 670,P=0. 031]。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率低,无膀胱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开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膀胱三角区及其周围肿瘤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 2013年3月58例膀胱三角区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复发及转移等数据进行统计,对两种术式的操作步骤及手术经验进行比较、总结.随访5~31个月,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 对于三角区非肌层浸润性肿瘤电切手术与开放手术比较,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均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没有增加术后复发、转移、肿瘤种植及肾积水等并发症的风险,创伤小、恢复快、美观;对于局限在膀胱内的浸润性膀胱肿瘤(T2期),开放部分切除术明显降低了术后复发,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结论 对于三角区非肌层浸润性肿瘤,首选电切;对于局限在膀胱内的浸润性膀胱肿瘤(T2期)首选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能量发生器(HFG)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HFG的能量助推双极等离子电切单元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43例,能量助推混切电极切除肿瘤直达深肌层,同时扩大到电切距肿瘤基底边缘1cm范围的正常组织,术后个体化定期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结果 手术时间15 ~ 55min,平均30min.全组无膀胱穿孔病例,31例侧壁或伴发侧壁肿瘤者有1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闭孔神经反射.全组随访6 ~18个月,复发4例,均行再次电切.结论 HFG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目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治疗,而术后肿瘤复发与进展是始终困扰泌尿外科医生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对膀胱肿瘤生物学特性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某些高危膀胱癌患者常规安排行二次电切已被学界广泛接受,并写入指南。作者结合文献报道和临床诊治体会,现就膀胱肿瘤二次电切的意义与适应证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经尿道二次电切术(repeat transurethral resection,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的187例术后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根据肿瘤突破黏膜层(T1期)为高级别癌及术后标本有无肌层组织筛选出63例患者,排除含因肿瘤波及范围较广而改行膀胱癌根治术或因某些原因而未继续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后4~7周行ReTUR术,术后第一天即开始规范化疗,记录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63例行ReTUR术的患者中40例(63.5%)发现无肿瘤残留,23例(36.5%)有肿瘤残留;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9例残留肿瘤未侵及肌层,其中Ta期11例,T1期8例;4例(17.4%)肿瘤侵及肌层均为高级别癌.8例(12.7%)在初次切除时肿瘤分期被低估,Ta期、T1期各为4例.ReTUR术中3例(4.8%)发生膀胱穿孔;2例发生膀胱出血.所有均获随访,随访6~48个月,平均(24±1.5)个月.结论 TUR治疗膀胱非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容易复发或进展,应于初次手术后4~7周常规行ReTUR术,能早期发现及清除残留复发的肿瘤,并可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及时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2μm激光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治疗高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2年6月对110例高级别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分别采用经尿道2μm激光(n=62)和经尿道电切术(n=48)及术后4~6周二次分别行2μm激光及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再次手术病理阳性率、并发症、复发率、术后肉眼血尿及住院时间。结果:2μm激光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二次手术活检病理阳性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少于经尿道电切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经尿道2μm激光治疗NMIBC具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尿道电切术和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侧壁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钬激光治疗侧壁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膀胱侧壁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均分成,A组(经尿道电切术组)和B组(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组)。术后比较A、B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和穿孔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术中均未输血。手术平均时间A组[(51±10)]min较B组[(35±5)min]明显延长(P0.05);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和穿孔例数A组(17例、3例)明显多于B组(0例)(P0.05);术后复发例数A组(10例)明显高于B组(3例)(P0.05)。结论:对于位于侧壁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采用电切术联合应用钬激光切除术可有效避免闭孔神经反射和穿孔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高效、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