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的关系,在血清脂联素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脑梗死组90例,为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58例为正常健康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LSA)检测血清中脂联素浓度,应用彩色多谱勒检测颈总动脉中内膜总厚度(IMT)。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脂联素(52.87±11.01)μg/ml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92.91±9.65)μg/ml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1);脑梗死组颈总动脉中内膜总厚度(IMT)(1.42±0.30)mm与对照组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IMT)(0.65±0.14)mm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脂联索的抗动脉硬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应用脑血管功能检测仪,对60例正常人和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TIA组颈总动脉平均流速,最大流速和最小流速及平均流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2)TIA组右侧颈总动脉平均流速及平均流量低于左侧(P〈0.05)。(3)TIA组颈总动脉外周阻力,特性阻抗及脉搏波波速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果说明  相似文献   

3.
江洪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0):869-869
1997~1999年12月曾治疗了3例右颈总动脉畸形的患者 ,1例死亡 ,2例成功手术 ,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例1 :男 ,74岁 ,因晚期肺癌化疗后呼吸衰竭 ,呼吸困难 ,为建立呼吸通道行气管切开术 ,手术顺利暴露气管 ,切开气管前壁后出血不止 ,无法止血 ,3分钟死亡。经尸检证实右颈总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为同一起源 ,在气管前2、3、4环前骑跨气管至右颈 ,参与右颈动脉鞘的组成 ,术中切开气管时误伤骑跨段动脉致严重出血死亡。例2 :男 ,60岁 ,因喉癌双颈转移 ,在全麻下行喉全切术 ,右颈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及左颈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35岁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年轻人血压(BP)及颈总动脉内中膜(IMT)的情况。方法对107例18~35岁年轻人测量BP,采用超声仪检测颈总动脉IMT,按BMI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分析三组间BP及IMT的情况。结果不同BMI的BP有显著性差异,以肥胖组最高(P〈0.05);不同BMI的颈总动脉IMT厚度及异常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肥胖组最高(P〈0.05)。结论18~35岁年轻人随BMI增加,血压升高、IMT厚度增加、异常检出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50例中心性肥胖者的颈总动脉及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150例中心性肥胖者(肥胖组)和150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总动脉及颅内动脉进行检测。结果颈总动脉内膜(IMT)异常的检出率为73.3%,而对照组为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动脉检测结果提示:收缩期流度(V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DFI结合TCD可以对中心性肥胖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早期客观的评价,对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估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CCA)管壁运动的意义。方法选取30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常规二维超声观测CCA的内径、IMT及斑块情况;采用VVI技术对受检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得并记录右侧CCA管壁短轴方向二维图像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6个节段的径向最大速度(Vs)、切向最大应变(Smax)及切向最大应变率(SRmax),对各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IMT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及对照组颈总动脉内径测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组患者CCA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运动的协调性,可以评估动脉的弹性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初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对收治的初发脑梗死患者随机选取112例作为脑梗死组,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者102例做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等指标.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24.89±1.96)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8.58 ±2.34) μmol/L](P<0.01)、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4.79±2.35) μg/L和(228.67±114.75) ng/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65±2.64) μg/L和(320.53±154.78) ng/L](P<0.01);脑梗死组IMT[分别为左颈总动脉叉处(1.12±0.25) mm、右颈总动脉叉处(1.09±0.28) mm、左颈内动脉(1.18±0.23) mm、右颈内动脉(1.03±0.24) m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左颈总动脉叉处(0.65±0.18)mm、右颈总动脉叉处(0.61 ±0.24) mm、左颈内动脉(0.58±0.22)mm、右颈内动脉(0.61 ±0.19)mm] (P <0.05).对照组血浆HCY与IMT两者之间无相关性(r=0.081,P>0.05),脑梗死组HCY与IMT两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 =0.834,P<0.01).结论 血浆HCY增高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与初发脑梗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浆HCY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脑梗死的诊断和二级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肥胖者颈总动脉(CCA)短轴方向管壁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30名,肥胖者40名,分别利用VVI技术分析右侧CCA管壁短轴方向二维图像上各节段的最大应变(Smax)以及最大应变率(SRmax),用以评价其血管壁弹性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颈总动脉IMT显著增厚,血管各壁的Smax、SRmax显著降低(P〈0.05),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分析颈总动脉管壁弹性变化。VVI参数与IMT相结合利于全面评价颈总动脉的弹性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 -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的斑块的特点及其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5 4例 ,分作无器官损害组 (A组 ) 38例及合并器官损害组 (B组 ) 16例 ,另设正常对照组 (C组 ) 18例 ,超声波检测颈总动脉内 中膜厚度 (intima mediathickness,IMT)及颈内、颈外动脉与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情况 ,并测定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等指标。结果 A组及B组的颈总动脉内 中膜厚度显著大于C组 [C组 (0 . 4 5± 0 . 16 )mm ,A组 (0 . 6 7± 0 .2 0 )mm ,B组 (0 . 94± 0 . 2 8)mm ,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1];B组的IMT显著大于A组 ;三组间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2 1 78,P <0 . 0 1) ;患者IMT值与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r =0 6 2 ,P <0 . 0 1) ,与颈动脉的斑块数呈正相关 (r =0 . 5 1,P <0 . 0 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 ,高血压患者的IMT与年龄及原发性高血压年数相关性较强 (r =0 .6 17,F =12 . 32 ,P <0 . 0 1)。结论 高血压可使颈总动脉内 -中膜厚度 (IMT)增加 ,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而且损害随原发性高血压病程增加而加重 ;超声检测可作为一种简便的手段早期检测到动?  相似文献   

10.
史铁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85+88-85,88
目的探讨超声与造影结合评价颈总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8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冠状动脉狭窄为1支和2支的患者为对照组51例,冠状动脉狭窄为3支以上的患者为观察组5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颈总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颈总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观察组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观察组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颈总动脉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总动脉、脑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颈总动脉超声检测可以作为预测脑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测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位置、长度、管径、夹角等,为适应临床上选择性动脉造影、动脉栓塞疗法和动脉插管化疗等技术的运用提供解剖资料。方法本文采用血管X线造影、剥离、血管铸型,对60具(成人32具、儿童28具)尸体的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位置、长度、外径、夹角进行了观测。结果腹主动脉长(144.64±1.79)mm。裂孔处外径(19.68±0.63)mm,中段外径(16.54±037)mm,分叉处外径(18.73±0.35)mm,腹腔动脉外径(6.77±0.16)mm。其分支肝总动脉外径(4.72±0.12)mm,脾动脉外径(5.87±0.51)mm,胃十二指肠动脉外径(3.84±0.09)mm,肠系膜上动脉外径(8.42±0.18)mm。阑尾动脉外径(1.36±0.04))mm,右结肠动脉外径、中结肠动脉外径(2.37±0.07)mm。肠系膜下动脉外径、长度等。结论了解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位置、管径、夹角,有利于临床上选择性动脉造影、微创术、动脉栓塞疗法和动脉插管化疗等。  相似文献   

12.
氨氯地平对32例高血压患者动脉和心脏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对动脉和心脏的效应。方法:32例高血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5mg,qd,治疗10周后用超声和PWV作治疗前后的心(HR)、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壁腔比(W/LR)、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C)、颈总动脉容积扩张性(DC)等各项指标测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HR、W/R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IMT、CC、DC等在治疗前后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氨氯地平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结构,在降压时对心率变化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超  陈胜云 《中国医药》2014,(4):499-501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中老年人颈总动脉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社区年龄在45 ~ 75岁的190例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同型半胱氨酸> 15 μmol/L,79例)和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组(同型半胱氨酸6~ 15μmol/L,111例),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颈总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190例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比例为41.6%(79/190),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平均年龄及男性受试者比例高于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6±10)岁比(52±8)岁,t=-0.31,P<0.01;74.7% (59/79)比33.3%(37/111),Х^2 =31.57,P<0.01].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组轻度狭窄29例(26.1%)、中度狭窄5例(4.5%)、重度狭窄或闭塞4例(3.6%);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分别为31例(39.2%)、17例(21.5%)、7例(8.9%),高同型半胱氨酸组颈总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比例明显多于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例(30.4%)比9例(8.1%),Х^2 =27.98,P<0.01].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老年人颈总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弓分支及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幼清 《江西医药》2006,41(3):158-159
主动脉弓位于上纵隔内.胸骨角平面以上一段。起于右第二胸肋关节水平.然后从右前方弯向左后方。头颈部血供来源于主动脉弓的大血管。通常主动脉弓由左而右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又分出右侧锁骨下动脉和右侧颈总动脉.双侧椎动脉一般发自双侧锁骨下动脉.约占人群的2/3.但有许多变异.从主动脉弓分出的大血管可少到2支.多达6支。现将我院近年脑动脉造影所见的几种主动脉弓分支变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贵明  黄灿亮 《天津医药》2002,30(12):732-732
颈总动脉闭塞在临床上非常少见 ,而由于外伤所致颈总动脉完全闭塞则属罕见。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 ,46岁。因车祸致颈部外伤后缝合治疗1个月 ,失语9h于2001年4月24日入院。血压150/100mmHg,头颅CT示 :未见出血 ,左顶额低密度。既往史 :高血压数年 ,糖尿病4年 ,服药不规律。临床诊断 :脑梗死 ,定位于大脑中动脉皮层支。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见 :左颈总动脉管腔内有中低回声的软组织充填 ,管腔闭塞 ,管壁稍增厚 ,内膜模糊不清(图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V期(CKD V期)非透析患者血浆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水平,并探讨AOPPs与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方法:对50例CKDV期非透析患者(CKD组)及3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血浆AOPPs测定。CKD组同时检测血生化指标,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及左心室肥厚相关指标。分析AOPP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及既往CVD病史的关系。结果:CKD组血浆AOP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AOPPs水平与颈总动脉IMT(r=0,593,P〈0.01)及LVMI(r=0.355,P〈0.05)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OPPs是颈总动脉IMT(β=0.574,P〈0.01)及LVMI(β=0.336,P〈0.05)的显著相关因素。既往有CVD史的患者血浆AOPPs水平显著高于既往无CVD的患者(P〈0.05)。结论:CKDV期非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高AOPPs血症。AOPPs可能参与慢性肾脏病V期非透析患者CV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辛伐他汀治疗颈总动脉粥祥硬化病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振  张京红 《天津药学》2003,15(2):32-3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颈总动脉壁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对43例伴有颈总动脉粥祥硬化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治疗组21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康利酯(吉非罗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二组病人颈总动脉中层厚度和内膜病变的变异,以及治疗中二组病例心脑血管病急性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颈总动脉壁中层厚度与内膜病变的变异,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颈总动脉壁粥样硬化病变,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脑梗死组162例324条下肢动脉与对照组107例214条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下肢动脉IMT:脑梗死组股总动脉(1.10±0.26)mm,股浅动脉(0.98±0.19)mm,胭动脉(0.92±0.24)mm;对照组股总动脉(0.82±0.22)mm,股浅动脉(0.74±0.24)mm,胭动脉(0.62±0.25)mm;两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脑梗死组股总动脉233条(71.9%),股浅动脉224条(69.1%),胭动脉209条(64.5%);对照组股总动脉89条(41.6%),股浅动脉81条(37.9%),胭动脉69条(32.2%)}两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常中老年人中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发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家兔不同条件下一侧颈总动脉缺失对动脉血压的影响,为研究影响动脉血压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不同预处理条件下,如正常、麻醉、破坏等四部分夹闭一侧动脉实验,观察另一侧动脉血压的变化.将所得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动脉血压变化的差异.结果 实验发现,在一侧动脉正常、麻醉、破坏等条件下进一步夹闭该侧颈总动脉,家兔另一侧颈动脉血压明显变化,与操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动脉血压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但当破坏两侧颈总动脉时,无论是实验前后比较还是组间比较,动脉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家兔一侧颈动脉正常、麻醉、破坏等多种条件下,若该侧颈总动脉缺失时,另一侧颈总动脉血压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且变化比未缺失时要大.  相似文献   

20.
年静 《淮海医药》2011,29(5):447-447
目的 探讨两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的120例住院患者进行颈总动脉两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检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本资料以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大于1.2 mm定义为斑块)98例,男74例,女24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