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肾功能替代疗法之一,由于其具有安全、简便易学、较血透经济、方便等原因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和推广。我科自1998年起开展居家腹膜透析治疗,2004年开始进行规范化管理。本文通过对实行规范化管理前后两组病例的对照分析,旨在评价  相似文献   

2.
栗婷 《中外医疗》2011,30(8):57-57
目的探讨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终末期肾病164例,依据透析方法分为腹膜透析组80例,血液透析组84例,观察2组病例透析前与透析后检测血钾、血钙、血磷、BUN、Cr、Hb、ALB、TG、TC、尿素清除指数(KT/V)、残余肾功能检查(肌酐清除率)和超滤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腹膜透析组与血液透析组治疗前比较P〉0.05;2组治疗后检查项目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2组治疗后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腹膜透析在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应用具有可靠的透析效果,良好的血流动力学,对残余肾功能起到保护,对血管要求较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早期透析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患者血清CRP及IL-1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21例,采用ELISA对研究对象发病24小时及IL-6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三种不同时间CRP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CRP水平在24小时时最高,1周、2周时逐渐降低,IL-6水平在三种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CRP及IL-6水平是急性脑梗死危险标志物,CRP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变化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易婷婷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30-131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腹膜透析(CAPD)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透析患者。HFHD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CAPD组采用常规腹膜透析。检测两组入选者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瘦素、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LC)水平等指标变化,观察疗程为12个月。结果 1 HFHD组血浆甲状旁腺素、β2MG、瘦素水平较CAPD组低(P〈0.01)。2 HFHD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CAPD组高(P〈0.01)。结论在ESRD患者营养状况方面,HFHD可能更优于CAPD。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应用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以透析方式分组:对照组75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75例行腹膜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实验组治疗后血糖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保护残余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2012年以来于我院诊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结果两组的生化项目对比显示,血液透析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值要比腹膜透析组低,差异有显著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t=5.245,P<0.05;t=12.516,P<0.01);两组的血钾、血糖值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061,P>0.05;t=0.083,P>0.05)。患者1年后疗效:血液透析组有效率(81.25%)与腹膜透析组有效率(78.13%)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741,P>0.05)。结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可以治疗终末期肾病,效果相当,但血液透析在治疗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值要优于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8.
白家兰  杨聚荣  吴科熠 《热带医学杂志》2023,(2):222-225+240+286
目的 探讨肠道微生态与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102例接受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本院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根据是否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分为腹膜炎组(n=35)和非腹膜炎组(n=67),根据肠道菌群紊乱情况分为Ⅰ度肠道菌群紊乱组(n=12)、Ⅱ度肠道菌群紊乱组(n=38)、Ⅲ度肠道菌群紊乱组(n=52)。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分布情况,比较不同肠道菌群紊乱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情况,比较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肠道菌群分布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肠道微生态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肠道幽门螺杆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9.93±1.69)vs.(6.15±0.76)、(8.85±2.06)vs.(5.34±1.01)、(8.07±1.58)vs.(3.52±0.84)],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1.81±0.46)vs.(5.75±1.54)、(3.01±0.85)v...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日间小剂量递增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2.4 L/次开始腹膜透析,夜间留腹;观察组患者于置管后3 d以500 ml/次开始小剂量腹膜透析,并逐渐递增剂量,夜间不留腹。根据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计算每周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肌肝清除率(Ccr),于治疗1个月和治疗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和尿生化指标,并根据SGA评分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除透析时间与透析量外,其他各项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1个月,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仍无明显差异(P>0.05);透析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比治疗1个月时的尿量明显减少,r GFR明显降低,胱抑素明显升高,两组患者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尽早采用日间小剂量递增腹膜透析,能够减缓其肾功衰竭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接受腹膜透析(P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139例行PD置管术的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D置管术后3个月至2021年12月是否发生CVD,将患者分为CVD组(n=30)和非CVD组(n=109)。通过查阅病历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既往病史。所有患者PD后1 a内入院复查2次,每次入院采用腹膜平衡实验检测总尿素清除指数Kt/V;于入院次日清晨收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使用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使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磷、血清钙、血清钾、血清肌酐、血尿酸、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使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使用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使用...  相似文献   

11.
叶娟 《黑龙江医学》2022,(14):1672-1674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用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HD)两种紧急透析方式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和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10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ESRD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透析方案将其分为PD组和HD组,其中60例PD组患者采用低钙透析液和美国Baxter公司双联双袋系统行透析治疗,根据腹膜平衡试验、腹透超滤量完成针对性透析治疗;130例HD患者应用常规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方法开始透析,比较两组患者透析7~35个月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自开始透析后均进行随访,随访至2020年12月或至患者死亡,记录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PD组透析期间心力衰竭、动静脉瘘、消化道出血、闭塞性腹膜炎以及感染等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7,P<0.05);两组患者开始透析后均进行随访,随访至2020年12月或至患者死亡,随访时间为5~5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随访期间HD组、PD组死亡率分别为30.00%(39/130)、13.33%(8/60),PD组4年总生存率高于HD组,...  相似文献   

12.
邢安  张红  吴文武  花日红  吴丹萍 《海南医学》2014,(24):3680-3682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透析方式不同将52例患者纳入腹膜透析组(CAPD组),88例患者纳入血液透析组(HD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体重、尿量、血压、肾功能、血脂等临床指标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末次随访时间为2014年2月,两组患者的体重、血钾、血糖、血脂等指标无显著变化,而肾小球滤过率(GFR)、总蛋白、白蛋白水平等部分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两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差异明显。两组患者透析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HD组血浆白蛋白水平较透析前显著性升高(P〈0.05),而CAPD组白蛋白水平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比较,HD组尿量显著降低(P〈0.05),CAPD组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透析后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透析前下降,但CAPD组收缩压下降较HD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贫血症状均得到改善,CAPD组血红蛋白较HD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HD组, CAPD组PTH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显著低于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5例患者转为腹膜透析治疗,CAPD组1例转血液透析治疗;HD组并发症以内瘘阻塞、充血性心衰、高钾血症为主,CAPD组以腹膜炎多见,HD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CAPD组(P〈0.05)。结论 CAPD可改善贫血、钙磷代谢紊乱,不足在于感染率较高;HD优势在于可改善GFR,纠正低蛋白血症,不足在于心血管并发症,内瘘阻塞率较高。两种透析方式各有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探讨此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28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于置管术后根据透析前血糖值,透析液中直接加入相应剂量胰岛素进行腹膜透析,比较透析前后的血压、生化指标及尿量。结果透析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P〈0.01),但尿量无明显减少(P〈0.05),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改变(P〈0.05),体重减轻(P〈0.01),血压有所下降(P〈0.01)。结论根据患者血糖值,于透析液中加入胰岛素行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的终末期肾病病人的护理效果和相应措施进行考察和研究。方法:对在2014年2月到2014年7月之间该院收治的利用膜透析治疗工作的66例病人进行全面护理,随机分组管理,试验组中人数为43人,对他们采用综合护理,剩余23人组成对照组,对他们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体现出高达95.3%的护理总有效率,而对照组仅达73.9%。护理效果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用合理的综合护理可以确保终末期肾病病人在腹膜透析治疗中减少并发症,减少身体不适,很好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桥医院肾内科终末期糖尿病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膜透析治疗,观察治疗1年后各项血生化指标及血压变化情况,记录治疗6个月后各人体测量学指标和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法评分(MQSGA评分)。结果透析6个月后,患者血糖、血钙、血磷、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为(8.6±3.4)mmol/L、(2.1±0.3)mmol/L、(1.8±0.2)mmol/L、(153.5±17.4)mm Hg(1 mm Hg=0.133 kPa)、(86.6±16.3)mm Hg,较透析前水平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55.4±5.3)g/L、(114.2±10.7)g/L、(612.6±198.5)μmol/L、(16.2±3.6)mmol/L、(437.5±73.2)mg,明显优于透析前(P〈0.05)。透析后,全血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分别为(11.4±5.1)mpa·s、(6.4±1.6)mpa·s、(1.8±0.2)mpa·s、(9.3±2.5),较透析前明显改善(P〈0.05);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胆固醇、中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MQGSA评分分别为(22.4±3.2)%、(45.3±6.7)g/L、(5.1±1.2)mmol/L、(23.5±4.2)cm、(1.5±0.2)cm、(16.3±2.5)分,明显优于透析前(P〈0.05)。结论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可有效保护残余肾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熊传银 《热带医学杂志》2005,5(4):466-467,437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在肾病综合症(NS)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40例体检健康者,30例NS发作组和28例NS缓解组患者血清中IL-2和IL-6水平及其动态变化。结果NS发作组IL-2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NS缓解组(P<0.01),而NS缓解组IL-2及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提示IL-2及IL-6水平升高可作为NS活动性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结合个性化护理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需进行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组患者行腹膜透析,两组均持续透析8周,并同时予以个性化护理.结果 治疗组SAS...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膜透析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测定两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例、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3~+、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K细胞比例、NK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透析方式均可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但腹膜透析较血液透析方式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实施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过程中并发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18例实施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将发生腹膜炎的26例患者记为发生组,将剩余192例未发生腹膜炎者记为未发生组,分析影响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腹膜炎发生率为11.93%,发生组年龄≥60岁、透析时间≥1个月、污染无菌接口反复使用、未严格执行腹膜透析操作、出口处感染及隧道感染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组间除性别外其余可能影响因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上述因素均是影响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过程中并发腹膜炎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