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赖脯胰岛素50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给予赖脯胰岛素50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95.83%略高于对照组的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赖脯胰岛素50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疗效优异、安全性高的优点,临床应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赖脯胰岛素(50R)与赖脯胰岛素(25R)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使用赖脯胰岛素50R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使用赖脯胰岛素25R皮下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经2周治疗,试验组患者餐后血糖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赖脯胰岛素25R比较,赖脯胰岛素50R可以更好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HbA1C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李素芳 《北方药学》2014,(10):35-35
目的:观察赖脯胰岛素辅助强化糖尿病治疗的疗效。方法:在本院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赖脯胰岛素组(简称观察组)64例,诺和灵30R组(简称对照组)6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和诺和灵30R,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个时间点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晚餐后2h血糖(2hFP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脯胰岛素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例数和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宏颖  张广颖  杨志霞 《河北医药》2011,33(12):1827-1828
目的 观察赖脯胰岛素25(优泌乐25)降血糖效果。方法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赖脯胰岛素25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预混人胰岛素30R(优泌林30R)皮下注射,观察降糖效果。结果治疗组降低早、晚餐后2h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赖脯胰岛素25可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比较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高血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效价。方法将60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三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对照组三餐前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记录并比较2组血糖控制及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成本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强化治疗后血糖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降糖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期人胰岛素类似物皮下注射用于初诊血糖过高的T2DM患者疗效确切,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使用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赖脯胰岛素(诺和锐30)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7%(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输注赖脯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和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3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设为A组(572例),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治疗设为B组(451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较B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A组较B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较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相比,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各33例,采用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皮下注射与人胰岛素30R每日2次皮下注射,进行8周的观察。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8个时点的血糖,8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血糖的差异。结果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治疗后血糖,Hb A1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门冬胰岛素30组餐前、餐后2 h血糖低于人胰岛素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人胰岛素30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次/天注射门冬胰岛素30较人胰岛素30R 2次/天对餐后2 h血糖控制更有效,减少低血糖风险,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用餐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单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阿卡波糖后和其改用四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医院60例单用诺和锐30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诺和锐30 3次皮下注射同时3餐嚼服阿卡波糖;研究组30例采用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R+地特胰岛素)。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使用剂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都较前明显下降(P〈0.05),但2组之间3项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阿卡波糖较4次胰岛素注射使血糖达标时所用的胰岛素量减少,并具有更少的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的病人采用三餐前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B组的病人采用胰岛素泵(使用赖脯胰岛素)降糖治疗。监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全天血糖谱的变化,观察并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A组与B组相比,在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疗效、安全性方面接近胰岛素泵,在治疗费用方面则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后每天4次注射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每天3次注射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低血糖风险。方法 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后,随机分配至A组(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B组(预混门冬胰岛素30),进行为期3个月的观察。比较3个月后两组血糖、HbA1c、血脂、C肽和低血糖发生频率等。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血脂、HbA1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C肽水平升高(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两组相似。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改为每天4次注射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或每天3次注射门冬胰岛素30都能尽快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II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治疗的42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II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研究组21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治疗。比较两组间胰岛素用量、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和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等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的研究组的胰岛素用量小,餐后2h血糖理想,空腹血糖理想,血糖达标时间短,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均优于采用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降糖效果好,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可有效的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II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甲组52例,乙组47例和丙组51例,其中甲组使用赖脯胰岛素注射液;乙组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丙组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然后对3组疗效和胰岛素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治疗后血糖降低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甲组和乙组的胰岛素平均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丙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赖脯胰岛素(Lispro)对应激状态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2003年7月~2005年12月莞城医院的80例应激状态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用赖脯胰岛素(Lispro)和人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赖脯胰岛素及人胰岛素的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但赖脯胰岛素组餐后血糖优于人胰岛素(诺和灵R)组,每天所需Lispro剂量与常规重组人胰岛素相同,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人胰岛素(诺和灵R)组明显减少.结论 Lispro在改善应激状态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同时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周雅芳  周建尧  汪凌霄 《海峡药学》2011,23(12):161-162
目的 对64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赖脯胰岛素治疗,观察效果.方法 采用赖脯胰岛素25或人胰岛素70/30治疗,剂量按0.3~0.8u·kg-1作为开始剂量,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根据个体情况逐渐增加剂量.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均有明显下降,但赖脯胰岛素25组2hPG、HbAlc下降更明显,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不同次数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7月于本院采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每天2次皮下注射组)35例和B组(每天3次皮下注射组)3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总有效率及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B组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则低于A组,而低血糖发生率也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每天3次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疗效相对较好,且低血糖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与预混人胰岛素30R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口服药物降糖效果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双时相门冬胰岛素组34例与预混人胰岛素组34例,观察两组别的临床疗效、日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双时相门冬胰岛素组、预混人胰岛素组治疗前后的FBG、2hPBG、HbA1c经t检验分析,统计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别间治疗后FBG、2hPBG、HbA1c经t检验分析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别的日均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次数经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相对预混人胰岛素30R速效,日均胰岛素用量比较少,低血糖发生率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比较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对照组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BG、PBG 、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2组间FBG、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快,安全性高,优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应用每日4次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方案。治疗组:三餐前0~10 min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对照组:三餐前15~30 min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晚10时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皮下注射。对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的使用量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门冬胰岛素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胰岛素使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能更加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赖脯胰岛素75/25(优泌乐25)与人胰岛素70/30(优泌林70/30)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优泌乐25组和优泌林70/30组,分别皮下注射优泌乐25和优泌林70/30,监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记录低血糖的次数和数据,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优泌乐25与优泌林70/30均可降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7%和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优泌林70/30相比,优泌乐25能更好地控制餐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同时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