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肿瘤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症候群。笔者临床护理1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媛  刘素彦 《全科护理》2013,11(5):478-479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我科2011年4月收治1例Ⅱ型呼吸衰竭合并嗜铬细胞瘤的病人,此例病人由于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合并持续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所发生的肿瘤,该细胞瘤组织可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症候群,病情凶险.手术切除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嗜铬细胞瘤又名肾上腺髓质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肿瘤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综合征。肾上腺髓质部位的嗜铬细胞瘤约占90%,恶性嗜铬细胞瘤临床上较罕见,约占嗜铬细胞瘤的10%左右~([1-2])。2014年4月30日我院收治1例巨大恶性嗜铬细胞瘤合并癌栓患者,经手术及精心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并随访至今,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5.
单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临床上少见,合并妊娠者罕见。[1~3]1995年我科收治了1例妊娠合并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病情凶险,变化多端,经过我们的积极抢救,患者阴道分娩后转入我院泌尿外科择期手术,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40岁,经产...  相似文献   

6.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肿瘤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症候群。儿童、老年均可发病,但儿童少见。现将作者2005~2010年收治的5例小儿嗜铬细胞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嗜铬细胞瘤是以类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为特征的肿瘤,因可通过重铬酸钾或铬酸染色区别于其它细胞而得名。约90%患者的嗜铬细胞瘤性质为发生于单侧肾上腺髓质的良性肿瘤。其典型症状是阵发性或持续性的高血压,以及  相似文献   

8.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所发生的肿瘤,该细胞瘤组织可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症候群,病情凶险。手术切除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最有效的方法^[1]。近年来,腹腔镜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已获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可持续性或间断性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大多数病例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超声检查发现肿瘤并准  相似文献   

10.
闵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9):2132-2134
嗜铬细胞瘤是分泌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CA)的肿瘤,其细胞来自胚胎发育时的神经嵴,常见于肾上腺髓质,也可见于肾上腺以外的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丛等,一般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与代谢亢进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1.
正嗜铬细胞瘤(PHEO)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肿瘤可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临床上多数因高血压及头痛、心慌、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首诊为主,以糖尿病起病首诊者相对较少,现将近期我院收治1例以糖尿病就诊,最终确诊嗜铬细胞瘤的病例  相似文献   

12.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内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多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临床表现为儿茶酚氨增多症状,如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等。而高危嗜铬细胞瘤的病情相对来说更为凶险,目前对该类型的定义为:高分泌、频繁发作高血压,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或严重的心肌病,肿瘤直径>8 cm,肿瘤部位特殊,切  相似文献   

13.
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病员中并非罕见,约占1%。肿瘤约有80~90%发生在肾上腺髓质,10~20%生长在胸、腰交感链及膀胱内等处,因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代谢素乱:高血糖或糖尿、基础代谢率增高等。切除肿瘤是唯一  相似文献   

14.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嗜铬组织的功能性肿瘤,病变多发生于肾上腺髓质,肿瘤分泌的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进入血循环,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以及一系列代谢紊乱症候群,病情凶险,变化大.手术是目前治疗嗜铬细胞瘤的唯一有效手段,但风险较大.因此,加强和重视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对提高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极为重要.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29例,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手术均获成功,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临床表现为儿茶酚胺增多的症状,如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紊乱等。手术是目前治疗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1]。鉴此,笔者自2004年4月-2006年8月对6例行肿瘤摘除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预防高血压危象,效果满意,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嗜铬组织的肿瘤。由于该肿瘤组织阵发性或持续性分泌过多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因而产生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由于诊断方法的改进,特别是超声显象和CT的应用,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但是,临床误诊病例仍屡见报告,因此,本文分析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诊断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裴贞姬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9):1776-1777
<正>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内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多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临床表现为儿茶酚胺增多症状,如阵发性或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膀胱嗜铬细胞瘤为膀胱非上皮性肿瘤,起源于胚胎期遗留在膀胱壁的嗜铬细胞.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膀胱嗜铬细胞瘤约占膀胱肿瘤的0.1%,占嗜铬细胞瘤的1%,占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10%;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血尿和糖尿病,高血压可为持续性或发作性,特点是膀胱胀满时出现阵发性高血压、脉搏加快、面色苍白、头痛、出汗等[1],排尿过程中,症状可达到高峰,患者可发生晕厥,排尿后症状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19.
胰尾部嗜铬细胞瘤1例嗜铬细胞瘤较罕见,大多数发生在肾上腺髓质,极少数可发生在腹部及周围动脉区。现报告1例发生在胰尾部无高血压史的罕见病例。患者女,54岁,以尿痛1周加重伴腰痛、发热、恶心、尿频、尿急3天入院。右侧腰痛剧烈,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有慢...  相似文献   

20.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嗜铬组织的肿瘤 ,90 %以上为良性肿瘤。其病理生理特点是该瘤细胞可阵发性或持续性地分泌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从而引起阵发或持续性的高血压以及一系列代谢紊乱症候群 ,病情凶险、变化大。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治嗜铬细胞瘤惟一有效的措施 ,然而风险大[1] 。过去未做术前准备手术死亡率高达 2 5 %~ 5 0 %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及手术方法的改进 ,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和重视以及围手术期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手术死亡率已下降至 1%~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