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AMI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倒: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对照组发生便秘14例、死亡5例,观察组发生便秘7例、死亡3例,两组便秘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0,6.624,P〈0.05)。结论:对AMI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便秘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首次排便时间、便秘症状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院后,干预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 P <0.01);干预组经综合护理干预8 d 后,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 P <0.01);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EBN)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EBN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持续时间、排便时心率、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便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及再次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EBN能显著降低AMI患者便秘发生率,从而降低由此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邓成英  胡素容  吴英  王艺桦 《西部医学》2012,24(7):1399-140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干预组从入院时即实施腹部按摩、排便习惯训练、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环境管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常规护理,预防性地给予常规剂量的通便药物。观察两组的便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便秘发生率分别是10.0%和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现象,且不良反应小,可降低由此引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观察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便秘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防治的效果。方法将1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如有便秘症状,用缓泻剂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便秘发生率为29.69%,对照组为53.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的防治是有效的,使便秘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瞿秋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104-110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可能发生便秘的原因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冠心病住院患者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罗毅君 《中外医疗》2010,29(19):66-66,68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解除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将92例骨科卧床便秘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番泻叶,观察组给予腹部按摩、提肛运动、饮水饮食指导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疗效及大便通畅后腹痛、腹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解除骨科卧床病人的便秘,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心血管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再梗死)和其他并发症(便秘、压疮、肺炎、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AMI患者并发症,相比常规护理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6例白血病化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口腔炎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口腔炎发生率为5.83%低于对照组2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15%)高于对照组(51.46%)(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便秘预防的效果.方法 将36例脊柱损伤合并截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便秘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16.7%和50%,2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便秘的发生,减少便秘带来的危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潘银芝 《大家健康》2016,(7):257-25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的抢救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抢救,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意识清醒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28.6%,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 <0.05);观察组意识清醒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减少骨折患者卧床期间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骨折需卧床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部按摩配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的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便秘16例(比例为32%)而对照组出现38例(比例为76%)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施行腹部按摩可以有效减少骨折患者卧床期间便秘发生率,能有效解除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解除骨科术后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科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7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便秘改善情况,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便秘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92.85% v s77.14%,P<0.0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100% v s85.71%,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骨科术后患者便秘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手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5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与排便相关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排便费力、大便硬结、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诱发再次脑出血或脑疝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手术后患者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便秘发生,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便秘对患者的危害并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预防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在102例颅脑损伤患者中给予个体化、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预防便秘(观察组),并与进行常规护理的101例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便秘的发生率及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便秘的发生率10.78%(11/102),通便药使用率5.88%(6/102),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08%。对照组便秘的发生率38.61%(39/101),通便药使用率36.63%(37/1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5.25%。结论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便秘的预防,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认知、心理、行为等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患者的排便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4周,研究组的便秘发生率为17.6%,对照组的便秘发生率为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便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对降低其发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63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2.50%(4/32)明显低于对照组35.48%(11/31),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4,P <0.05)。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雪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141-3142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60 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每组各30 例.对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溶栓成功率明显升高,1 个月内出现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李艳 《大家健康》2016,(2):211-212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8.0%,显著高于对照组(81.6%)(P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1%,显著低于对照组(26.5%)(P <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