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北京医学》2012,34(1)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伴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类型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总结北京安贞医院2005年3月1例心脏移植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本例为男性,44岁,心脏移植术前诊断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心脏移植术后,长期服用环孢菌素A和泼尼松,体重增加明显并出现类库欣征样体征,经多导睡眠监测图(PSG)检查,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移植前后呼吸暂停的类型发生转变,国外也有类似报道.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是心脏移植的潜在危险因素,移植前后呼吸暂停的类型会发生转变,可能与移植前后心功能状态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心脏移植患者伴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心脏移植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44岁,心脏移植术前诊断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心脏移植术后,长期服用环孢菌素A和泼尼松,近两年体质量明显增加并出现类库欣征样体征,经多导睡眠监测图(PSG)检查,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移植前后呼吸暂停的类型发生转变,国外也有类似报道。结论睡眠呼吸暂停是心脏移植的潜在危险因素,移植前后呼吸暂停的类型会发生转变,可能与移植前后心功能状态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睡眠体位与睡眠呼吸暂停各类型累计次数的关系。方法用初筛睡眠诊断仪监测55例SAHS患者,设定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和未知体位4种体位,记录各体位发生低通气、阻塞型、中枢型、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的次数及总累计次数,比较不同体位时睡眠呼吸暂停次数的差异。结果侧卧位各类型呼吸暂停累计次数和总累计次数与其他体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侧卧位时各类型睡眠呼吸暂停的次数及总累计次数分别为(0.61±0.25)次、(3.44±1.98)次、(0.84±0.50)次、(1.29±0.58)次、(6.33±2.97)次,P<0.05],仰卧位、俯卧位和未知体位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HS患者取侧卧位可减少睡眠呼吸暂停次数。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与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检测分析3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5例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较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HRV明显降低(P<0.01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HRV明显降低,HRV可作为筛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类型以及与龋齿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诊断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的PSG结果以及龋齿的发生率。结果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类型为阻塞型(82.78%),其次为混合型(12.78%);另外患有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儿童龋齿发生率为63.89%,高于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儿童。结论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类型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儿童龋齿发生率高,儿科医师应该熟悉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分型以及对儿童牙齿的影响,早期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前、术后的各项监测结果,评价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多导睡眠图中的睡眠I期、睡眠Ⅱ期、睡眠(Ⅲ+IV)期、睡眠最长暂停时间、睡眠总暂停时间、睡眠中最低氧饱和度、睡眠呼吸紊乱指数的结果,按术前、术后分别进行配对对比分析。结果:睡眠I期、睡眠最长暂停时间、睡眠总暂停时间、睡眠中最低氧饱和度其配对分析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睡眠(Ⅲ+IV)期其对比分析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睡眠Ⅱ期、睡眠呼吸紊乱指数的对比分析结果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并缩短呼吸暂停时间,提高睡眠中最低氧饱和度。但对患者的睡眠呼吸紊乱指数没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脑梗死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9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首发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其有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分为YOSAS组(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0例和NOSAS组(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0例,对患者进行为期1.5年的回访,以观察复发率。再根据有无复发对12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复发组52例,未复发组68例,并确定两组中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YOSAS组的复发率为80%,NOSAS组的复发率为58%,YOSAS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NOSAS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占62.7%,未复发组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占21.6%.复发组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脑梗死复发的高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牛灵  刘甚红 《新疆医学》2015,(3):330-332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中CK、CK-MB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39例,检测血清中的CK、CK-MB水平,并与正常人血清CK、CK-MB水平进行比较,经过治疗后再次检测血清中的CK、CK-MB;结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CK、CK-MB水平及CK-MB/CK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K、CK-MB水平以及CK-MB/CK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CK、CK-MB及CK-MB/CK较正常人偏高,提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心肌损伤,可以作为诊断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监测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入选48例冠心病合并SAS患者,另选4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HRV)和心率震荡(HRT)各指标进行分析,并记录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冠心病组比较,SAS组HRV指标。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冠心病组,应积极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的常见类型,发病率为7%-13%,主要症状是夜间睡眠打鼾和呼吸暂停及白天嗜睡,长期反复发作可引起体内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重者可继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发生睡眠猝死。多道睡眠监测仪(PSG)用于监测OSAS患者,有助于诊断、评估病情与治疗。现将护理重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对患者睡眠结构及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多导睡眠图对130例打鼾患者进行监测,同时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与中、重度患者睡眠结构比较有显著差异,中度与重度患者比较仅Ⅲ+Ⅳ期睡眠,睡眠时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随病情的加重,反复睡眠中断可能是造成患者脑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导睡眠图 (PSG)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的诊断价值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对睡眠结构、血氧、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 2 30例打鼾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  2 30例诊断SAS10 8例 (46 9% ) ,单纯鼾症 (SS) 12 2例 ,SAS与SS组两组相比在睡眠结构、呼吸紊乱、血氧、心血管系统变化等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SG是诊断SAS、判定病情程度、指导治疗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麻醉管理。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麻醉管理有其特殊性。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安全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HS)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障碍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5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根据PSG监测结果,将老年心衰组分为单纯心衰、心衰合并轻度OSAHS、心衰合并中度OSAHS、心衰合并重度OSAHS4组,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另将53例经超声检测无心功能异常者为对照组。结果老年心衰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障碍发生率60.3%。与单纯心衰相比,心衰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LVEF较低,夜间血氧饱和度较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LVEF呈负相关(r=-0.76,P〈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障碍发生率高,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可能影响左心功能,通过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可降低心衰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165-168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组常见的睡眠疾病,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central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CSAHS)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mixed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MSAHS),其中OSAHS是这组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近来研究表明随着OSAHS病情逐渐加重,可并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其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重要合并症之一,研究表明合并心衰会对OSAHS疾病进展及预后产生不利影响,但目前对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就目前国内外OSAHS伴发心衰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腭咽成形术前预防性气管切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在治疗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10例腭咽成形术前预防性气管切开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分期,2例一期手术治疗,均获得治愈,无并发症及带管出院。 对重症OSAS病例作生气管切开术,可有效,可靠性地保证PPP的安全,防止致死性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17.
蔡小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45-46,50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方法对136例经全夜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为OSAS的患者,按性别分为男72例,女64例,在治疗前后通过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其进行心理调查,比较各组指标差异。结果44.85%(61/136)的OSAS患者合并抑郁,男性抑郁发病率为44.44%(32/72),女性为45.31%(29/64);35.29%(48/136)的OSAS患者合并焦虑,男性焦虑发病率为34.72%(25/72),女性为35.94%(23/64)。男女抑郁焦虑发病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男女SDS标准分分别为(37.9±5.8)、(41.8±4.5),SAS标准评分分别为(32.5±4.3)、(34.7±5.1),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治疗后男女SDS标准分分别为(30.8±4.7)、(33.1±4.2),SAS标准评分分别为(28.7±3.9)、(29.5±4.1),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OSAS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病率无性别差异,抑郁和焦虑状态存在性别差异,女性高于男性。治疗后抑郁和焦虑均有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