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社会干预的综合治疗对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予以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8周的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PANS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F-36各分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治疗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干预组接受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干预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利培酮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复发率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随访评估.结果 治疗随访结束时,干预组PANSS和ITAQ评分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其依从性更高,复发率更低.结论 综合干预不仅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而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自知力、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2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观察组(n=125)和对照组(n=125),对照组进行精神分裂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全程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均随访1年,在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价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估,统计分析两组SCL-90、PANSS和SDSS各量表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CL-90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精神病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SDS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在首发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瑞金安康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的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RS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ANSS评分、NORS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NORS评分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在首发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较好,安全性也值得肯定,故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开放式管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陶建青  曾强  梁佳  尹雪冰 《广西医学》2008,30(3):379-380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模式病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34例在开放式管理病房治疗,对照组32例在封闭式管理病房治疗,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生活质量,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观察6周。结果研究组第6周末SF-36总分、PF、RP、VT、SF、RE领域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病房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封闭式管理病房,但两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付春红  龚劭工  刘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3):1083-1084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性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10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其中,脱落8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全程综合性干预措施1年。采用PANSS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结束时,研究组的PANSS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GQOL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综合性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自知力恢复,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在利培酮治疗的同时,对干预组给予综合心理行为干预,观察时间为8周,出院后随访1年。用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进行评估。结果1年末随访时两组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症状及PANSS总分均有改善,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的生活质量两组均有改善,但干预组在生活质量总评、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院内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07-1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知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各分量表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各维度评分及复发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恢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72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并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综合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QOL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方面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CBT)对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疗效和预后观察。方法:选取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CBT合并奥氮平组)和对照组(奥氮平组)各30例,研究组在口服奥氮平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CBT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疗效,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及随访结束时,研究组与对照组同期对比,PANSS各项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半年随访时,研究组SDSS大部分项目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3.3%和51.7%,研究组与对照组停药率分别为6.7%和31.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BT合用奥氮平治疗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比单一药物治疗更具有优越性,近期疗效更明显,治疗依从性更好,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积极性社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综合疗效。方法: 将104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干预组予积极性社区干预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随访观察1年。分别在实施干预前、干预6月末、干预1年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威斯康星量表(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生存质量以及社会功能。结果: 治疗1年末,干预组复发率、住院率分别为9.62%、1.92%,对照组分别为15.38%、5.7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91,P=0.374; χ2=0.260,P=0.610)。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干预6月、1年末 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WCST、SQLS和SDSS评分均明显改善;对照组干预1年末 PANSS总分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WCST、SQLS和SDSS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干预组治疗1年末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WCST、SQLS和SDS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性社区干预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能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查能否为该类患者的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4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测定P300和N400的潜伏期和波幅;同期随机抽取40例健康体检女性设为对照组,进行同样的测定,并与研究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6周末,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P300和N400波幅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6周末研究组P300及N400潜伏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作期存在明显ERP活动的病理改变,ERP异常是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较特异的生物学标志。利培酮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的缓解,ERP得到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31-134+138
目的 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ILF-TMS)在治疗以阴性症状表现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12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以阴性症状表现为主的2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4)和对照组(n=102),观察组予ILF-TMS联合口服宁神温胆汤治疗,对照组单独口服宁神温胆汤治疗,共观察8周。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PANSS量表分值评定精神康复、以PANSS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PSP量表分值评定个人与社会功能康复,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在干预后分值均有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快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SP测评,两组个人和社会功能康复在干预后均有上升,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TESS量表测评两组治疗8周内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头晕1例;对照组出现头晕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F-TMS能有效促进以阴性症状表现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且无重大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马敬  王宁 《安徽医学》2015,36(10):1209-1212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具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开展前瞻性研究,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4、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的 PANSS、Y-BOC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 PANSS、Y-BO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对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及强迫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门诊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社会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6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帕利哌酮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每月1次心理干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分别在基线和治疗后第1,3,6,9,12月末评定其疗效及社会功能;于治疗9个月后评定临床痊愈等情况.安全性采用Barnes静坐不能量表(BAR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SAS)及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等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组共27例,单用药物治疗对照组共17例完成试验,脱落率分别为12.9%、45.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治疗组治疗后PANSS及PSP总分相对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心理干预组PANSS减分率>30%、PSP评分提高≥7、达到临床痊愈标准的患者比例为74.2%、51.6%、67.7%,优于单用药物治疗组的45.2%、38.7%、38.7%(P<0.05).两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类型相似,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心动过速、肠胃道反应、等静坐不能等.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心理干预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治疗中断率,提高临床痊愈患者比例并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炎症与精神分裂症有着密切的关系。抗炎类药物对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病情有着较好的疗效。叶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机体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VitB12)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目的 探讨叶酸联合VitB12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叶酸、VitB12、同型半胱氨酸(Hcy)、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第二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干预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空白安慰剂,干预组同时每日服用1粒内含2 mg叶酸和400 μg VitB12的胶囊,共治疗1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GF、BDNF、叶酸、VitB12、Hcy水平,采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变化及临床疗效,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NGF、BDNF、叶酸、VitB12、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Hcy水平较对照组降低,NGF、BDNF、叶酸、VitB1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干预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NGF、BDNF、叶酸、VitB1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阳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41例,无效19例;干预组显效56例,有效35例,无效9例;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540,P=0.01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联合VitB12能够有效降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Hcy水平,提高患者血清NGF和BDNF水平来改善患者的PANSS评分,参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7.
合用氯米帕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合用氯米帕明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合用组与对照组,合用组在对照组所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联合应用氯米帕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F-36)进行疗效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为39.62±7.82和39.25±6.61,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为35.32±6.25和39.64±6.82,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合用组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3个因子分及生存质量总分均明显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组(均P<0.01),合用组上述4个指标以及生理职能方面治疗前后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合用氯米帕明治疗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奥氮平和奋乃静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奋乃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NSS总分和阴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WCST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CST各维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WCST各维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确切,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奋乃静相当;但奥氮平更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9)给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试验组(n=51)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8周为1疗程。8周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心理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SF-36总评分及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精神健康(MH)、社会职能(SF)、躯体疼痛(BP)和活力(V)的平均评分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