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TURBT)术后尿道复发肿瘤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TURBT术后尿道复发肿瘤的临床资料。1例单纯后尿道肿瘤复发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6例合并膀胱肿瘤复发,5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尿道切除术,1例行TURBT术及尿道肿瘤电切术。结果:随访6个月8年,平均3年2个月。5例全尿道切除患者3例存活至今,2例因肿瘤转移死亡。2例电切患者中1例无瘤生存,1例因膀胱肿瘤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尿道切除术。结论:TURBT术后复发尿道肿瘤与膀胱肿瘤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及伴发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手术在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对11例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手术。结果 术后1l例随访1~3年。1年时死亡1例,1例多发膀胱肿瘤患者于术后3个月复发,第3次做灌注化疗;余9例2年内死亡4例,5例生存3年以上。1年存活率91%。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可延缓病情发展,为手术切除肿瘤提供宝贵的时机,两者结合,可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5例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随访0.3~3年。术后3年内38例复发。16例T3~4期膀胱癌全部复发,多次行TURBT;1例膀胱肉瘤术后3个月死亡;其余21例患者5例行膀胱全切术,其他再行TURBT。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膀胱肿瘤406例,B超、CT及膀胱镜检查诊断膀胱肿瘤的阳性率分别为90.6%、81.0%、98.7%。其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87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0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73例。结果:355例随访时间1~8年,无瘤生存235例,复发93例,死亡26例,T4期带瘤生存1例。随访患者总生存率92.6%。结论:对T1、T2 a期患者采取保留膀胱手术是安全的,对T2b、T3期患者应采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恶性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1974-2007年17例恶性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7例患者中横纹肌肉瘤10例,恶性淋巴瘤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癌肉瘤1例.10例膀胱横纹肌肉瘤患者大多行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其中7例<5岁,5例随访8年仍存活,2例失访;3例成人膀胱横纹肌肉瘤均于1年内出现全身多发转移死亡.2例膀胱恶性淋巴瘤均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放疗或加化疗,随访3年均存活.2例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中1例行转移淋巴结切除术加化疗,随访5年存活;另1例因转移的淋巴结未能切除,术后行放疗,2年后死亡.2例膀胱平滑肌肉瘤只行单纯手术治疗,分别随访1、5年均无瘤存活.1例膀胱癌肉瘤术后行化疗,1年内死亡.结论 恶性膀胱非上皮肿瘤以膀胱横纹肌肉瘤多见,幼儿多发,成人预后较幼儿差;其他类型肿瘤少见.不同的病理类型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第2次电切对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淮南市新华医院自2005年起对39例初发的浅表性膀胱肿瘤进行了第2次电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后6h内均应用丝裂霉素20mg膀胱内灌注化疗。以后每周1次采用相同药物和剂量行膀胱内灌注直至术后4周再次入院进行第2次TUR。第2次TUR的范围包括第1次TUR以及其边缘1cm,同时行基底部和可疑膀胱黏膜处活检。进而分析第2次电切的病理标本。结果第2次TuR标本中共有5例(12.8%)患者病理证实有残存肿瘤存在;第2次TUR术后标本提示为肌层浸润性肿瘤2例。而且G3患者残存肿瘤阳性率高达50%。T1患者中也有第2次TUR阳性率增加的趋势。结论虽然第2次电切发现肿瘤残存阳性率并不高,而且只改变了少数患者的治疗计划,笔者仍然推荐对于高危险性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第2次电切。尤其是对于G3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次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对T1G3期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行TURBT后诊断为T1G3期膀胱肿瘤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2例,在4周时行第2次TURBT治疗;对照组患者38例,未行第2次TURB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残余肿瘤存在,肿瘤病理分期、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5例有残余肿瘤,6例肿瘤分期升高。追踪观察20个月,观察组患者6例复发,对照组21例复发。结论:膀胱肿瘤患者行二次电切术清除初次手术中残留肿瘤,掌握了肿瘤的分期,是进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2004年我院收治的5例非上皮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膀胱非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主要辅助检查为B超、CT、膀胱镜检查及镜下活检。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6~45岁。经术后病理检查,恶性肿瘤4例,分别为膀胱横纹肌肉瘤2例、膀胱小细胞癌1例、膀胱平滑肌肉瘤1例;良性1例为膀胱嗜铬细胞瘤。5例患者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术后8个月死亡,其余4例现随访均存活。结论膀胱非上皮性肿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率低。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良性肿瘤应完整切除,恶性肿瘤应争取广泛切除,结合其病理特点辅助放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壁不同位置浅表性膀胱肿瘤术中镜下解剖与电切镜操作手法配合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膀胱壁不同位置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45例,随访时间0.6年~7年。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27 min(15 min~40 min),膀胱穿孔3例(腹膜内1例,腹膜外2例),术后继发出血2例。术后膀胱留置导尿管3 d~7 d,术后定期使用丝裂霉素等药物膀胱内灌注化疗。术后随访0.6年~7年,14例复发,1例远处转移死亡,肿瘤复发后再次行TUR-BT。结论 TUR-BT治疗膀胱壁不同位置浅表性膀胱肿瘤术中,电切镜操作手法须与镜下解剖熟练配合,才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彻底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8例膀胱肿瘤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中IGF-1的检测,了解膀胱肿瘤患者在术前、术后血清中IGF-1的水平变化,以及不同病理分级和不同浸润深度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IGF-1水平的异同.结果 术前、术后第7天,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IGF-1值明显高于正常人; 术后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的IGF-1的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或浸润深度的增加,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IGF-1的水平也升高.结论 监测膀胱肿瘤患者血清中的IGF-1的水平的变化,对预测肿瘤恶性潜能和肿瘤的发展情况,以及了解肿瘤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金明 《中外医疗》2010,29(9):57-5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不能耐受膀胱全切的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9年10月期间28例不能耐受膀胱全切的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5例复发者再次行TURBt,2例2次复发,行第3次TURBt。4例合并前列腺增生(BPH)致排尿困难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未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未发生大出血或膀胱穿孔,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2~8年,2年内死亡3例,5年内死亡10例,12例生存至今,3例失访。结论对于必须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但不能耐受该手术的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带来的高风险性,使患者在生存期可保留膀胱功能,生活质量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肿瘤复发后,可反复多次行TURBt。合并前列腺增生可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相似文献   

12.
为使膀胱肿瘤患者得到最简便、有效的治疗,本组对30例膀胱肿瘤实施经尿道切除术,随访3~12月,无一例死亡,复发4例。介绍了不同部位肿瘤的切除体会及术后处理要点,讨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适应症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经尿道切除浅表膀胱肿瘤痛苦少、疗效好、不向膀胱外种植,是值得推广的腔内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5例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随访0.5—10年。术后3年内38例复发。16例T3-4期膀胱癌全部复发,多次行TURBT;1例膀胱肉瘤术后3个月死亡;其余21例患者5例行膀胱全切术,其他再行TURBT。共计再次TURBT32例,切除65次。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首选,对于T3-4期不能耐受膀胱全切的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愈疾病或减轻症状的姑息疗法。合并前列腺增生可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相似文献   

14.
李泳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055-2056
目的 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2例膀胱肿瘤患者,均在TURBT后即行1次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然后定期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并发腹膜外膀胱穿孔1例、术后出血2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轻度输尿管反流2例,无输尿管狭窄发生.术后随访2年~5年,肿瘤复发11例,复发率为26.19%,复发后肿瘤分期进展3例;复发患者予再次TURBT或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创伤小、恢复快,可反复进行,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可进一步降低肿瘤复发率,为临床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40例膀胱肿瘤患者实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结果40例膀胱肿瘤均1次切除,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约60min,无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0.5~5年。肿瘤复发5例,3例行膀胱全切,2例再行TUVBT术,未再复发。1例异位复发者于术后1年死亡。结论掌握了经尿道汽化电切术的适应证,注意术中操作,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症状膀胱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方法对27例无症状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70例有症状就诊,诊断为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与有症状膀胱肿瘤相比,无症状膀胱肿瘤均为TaT1期肿瘤,多数病理分级低。结论超声检查对早期发现无症状膀胱肿瘤有重要作用。无症状膀胱肿瘤中膀胱癌多见,但恶性程度低,肿瘤表浅,预后良好,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陈国军 《中外医疗》2011,30(29):45-45
目的探讨膀胱恶性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诊治。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膀胱恶性非上皮性肿瘤患者48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果与膀胱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其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结果对良性肿瘤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均恢复良好;膀胱恶性非上皮性肿瘤行膀胱全切除术,术后行放疗或加化疗等措施,2例因转移仅做部分切除,6个月后死亡。结论膀胱恶性非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类型较为复杂,对其进行镜下活检可对病情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应结合其病理特点辅助放化疗,可对病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膀胱肿瘤患者的尿道有顺流发病倾向 ,而且在诊断和治疗肿瘤过程中难免发生轻微尿道损伤 ,有尿道肿瘤种植的潜在危险。 1988年 5月 - 2 0 0 0年10月我科共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82例 ,其中 8例患者术后尿道复发肿瘤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均为男性。年龄 4 8~81岁 ,平均 71.6岁。全部患者因膀胱肿瘤而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原发肿瘤呈多发性 1例 ,巨大肿瘤 1例 ,局限于一侧壁 2例 ,三角区或膀胱颈部 4例。术后病理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其中Ⅰ~Ⅱ级1例 ,Ⅱ级 2例 ,Ⅱ~Ⅲ级 2例 ,Ⅲ级 3例 ;2例浸润浅肌层 ;4例…  相似文献   

19.
膀胱肿瘤3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86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分析,临床表现以肉眼血尿为主,膀胱镜检查为主要诊断方法,CT检查对术前临床分期准确率高,膀胱局部化疗可显著减少复发率,肿瘤扩散及转移为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17例均行手术治疗,随访15例(88.24%),随访时间2个月-8年。远处转移死亡2例,1例局部复发,存活11例。4例术后10个月-6年继发膀胱肿瘤。结论 B超、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肾输尿管造影、膀胱镜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基本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