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08年9月~2010年10月,在结合微创经皮接骨板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的基础上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或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31例。结果:29例患者切口1期愈合,2例发生皮肤感染。全部获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时间8~18周,其中2例骨折延迟愈合,无成角旋转畸形,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锁定钢板是治疗四肢近关节端骨折的较理想的内固定方式之一,尤其适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相对于其他内固定系统有着独特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四肢复杂及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LISS固定法固定,肱骨近端和胫骨远端骨折采用LCP法固定。结果:本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在14周以下的患者数为56例,比例为87.5%,膝关节、肩关节和踝关节功能评分在良以上的比例分别达到90.%%,92.3%和89.2%。结论:采用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良好以及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09年3月利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复杂骨折56例,股骨14例,肱骨16例,胫腓骨21例,尺桡骨5例。结果:56例患者随访6~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内固定无松动,无折断。结论: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四肢复杂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功能锻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下肢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彦芳  王聪  江滔  郭嵘 《吉林医学》2011,32(16):3275-3276
目的:观察AO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下肢股骨远端骨折与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例骨折患者,其中股骨髁上骨折2例(1例伴髁间分离),胫骨平台伴上段骨折5例(其中1例胫骨中上段多段骨折),分别应用股骨远端LISS钢板或胫骨近端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7例均实施微创内固定,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无骨折不愈合、螺钉骨间松动、钢板断裂、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16个月,7例骨折均愈合良好,膝关节屈伸范围均超过100°。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操作时经皮螺钉可通过螺钉孔轴心定位,故操作稳定性好,相对较简单,螺钉与钢板之间锁定,固定可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下肢股骨远端骨折与胫骨近端骨折一种良好的微创内固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行MIPPO+LCP治疗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1例,良4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92.1%,患者骨折愈合时间10~20周,所有患者均无畸形愈合、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采用MIPPO+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及预后整体优良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13,(9):1293-1294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微创钢板固定(MIPO)技术治疗未波及关节面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采用LCP结合MIPO技术治疗。结果:42例患者优34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LCP结合MIPO技术治疗具有微创、固定强度高、生物力学特性好等优点,在治疗未波及关节面胫骨远端骨折时骨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同时本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7.
胡永学 《吉林医学》2011,32(26):5442-5443
目的:观察微创稳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LISS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21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进行随访,时间5~26个月(平均11.6个月),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未出现深部感染,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断钉、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3.5周。结论:经皮微创稳定系统LISS钢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8.
刘志辉 《吉林医学》2012,(10):2064-2065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四肢骨折患者,经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情况,平均愈合时间为14.5周,将不同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09年3月利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复杂骨折56例,股骨14例,肱骨16例,胫腓骨21例,尺桡骨5例。结果:56例患者随访6~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内固定无松动,无折断。结论: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四肢复杂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功能锻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胡力 《吉林医学》2012,33(17):3685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型钢板(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解剖锁定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临床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为14周。结论:LCP系统用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接骨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从2005年7月—2011年7月,运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不稳定骨折100例,闭合复位,采用小切口,经皮插入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不稳定骨折。结果 10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6个月,优76例,良23例,中1例,优良率为99%。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不稳定骨折是一种有效可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MIPPO技术下LCP钢板治疗30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微创术式(MIPPO)技术下运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运用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的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疗效评价采用NEER评分系统。结果术后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8个月,根据Neer评分,优良率为90%。结论MIPPO技术下运用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短期疗效满意,这种手术方法具有切口美观,固定可靠,术中血运破坏少,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LCP在胫骨远端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此方法治疗。骨折按AO分型:A型11例,B型1例,C型4例。其中7例合并腓骨骨折。总体疗效以手术耗时、术中输血、术后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Mazur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来综合评定。结果:手术时间60~150min;术中出血70~250ml,均未输血;切口均一期愈合。X线片示骨痂出现时间5~12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12个月。以Mazur方法评定踝关节功能:优11例,良4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3.8%。结论: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部位血供,促进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王运平  杨利  刘晓潇  曾可培  仙登沁 《西部医学》2011,23(4):686-687,690
目的评价微侵袭接骨板技术(MIPO)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胫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微侵袭接骨板技术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41例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胫骨远端粉碎骨折,并以临床功能和X线检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41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41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7-16周),没有发生内固定失败以及骨不愈合者。浅表感染1例。踝关节功能评价优良36例(87%)。结论运用微侵袭接骨板技术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的骨折创伤小,对软组织的干扰少,能够获得并维持稳定的固定,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锁定加压钢板和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华  张俊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5):182-183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和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科诊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组(LCP组,45例)和解剖钢板治疗组(ANP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LCP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27例,良13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为88.9%;ANP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10例,中7例,差6例,优良率为71.1%。LCP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移植率和X线愈合时间显著低于ANP组(P〈0.05),而术中透视次数显著高于ANP组(P〈0.05)。LCP组血肿、伤口皮肤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内固定断裂和骨不连发生率低于AN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CP组并发症总数显著低于ANP组(P〈0.05)。结论: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高于解剖钢板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温哥华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自2004年2月~2009年8月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温哥华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12例,均行手术治疗,包括:单纯钢丝环扎固定2例,普通接骨板固定1例,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4例,钢板结合钛缆固定1例,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1例,生物型加长柄股骨假体置换2例,骨水泥型加长柄假体置换1例,术中植骨4例,术后结合石膏外固定1例。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18个月,平均15个月。11例病人骨折获得骨性愈合,1例股骨假体翻修术中出现骨水泥外溢,随访未出现假体松动临床症状。Harris评分单纯行骨折固定未行股骨假体翻修的病人Harris评分无明显影响,同时行翻修的病人Harris评分明显升高。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以VancouverB型骨折多见,术前应根据此型骨折特点全面计划、准备,选择适合的内固定,术中仔细操作,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LCP结合MIPPO微创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LCP结合MIPPO技术微创治疗胫骨多段骨折25例,于胫骨前外侧建立皮(肌)下隧道,将钢板经隧道置于骨膜外,闭合间接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复位。自攻型锁定螺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平均8周开始部分负重。结果:随访12-34个月,平均23个月,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6~38周,平均23周。参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14例,良8例,中3例,差0例,总优良率达88.0%。结论:LCP结合MIPPO技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磊  胡召云  匡文忠  周俊 《安徽医学》2011,32(4):460-462
目的 总结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LCP内固定治疗.在影像增强器监视下先行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切开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术于肌肉下骨膜外置入ICP,确认位置满意后通过导向器经皮拧入锁定螺钉.术后一般不须外固定,早期功能煅练.结果 术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应用锁定钢板系统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的经验与疗效。方法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compression plate,LCP)对71例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进行治疗,28例骨折在影像增强器下进行闭合复位,37例骨折行有限切开帮助复位,6例骨折行完全切开复位。然后以微创经皮接骨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osteosynthe-sis,MIPO)置入LCP进行桥式固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8.2min(70~180min),平均失血量100ml(50~400ml)。71例均得以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0.8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6个月。全部切口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所有患者的LCP和螺钉无断裂。3例骨折术后复位丢失,5例出现钢板刺激症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60~90分,平均86.3分;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80~95分,平均90.5分;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80~92分,平均89.6分。结论 LCP应用于四肢粉碎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对骨骼血供影响小、固定确实可靠、手术感染率低、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等优点。然而,作为一种以全新理念设计的内固定系统,临床应用中既要充分领悟其理念,还要严格掌握其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康复训练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LCP)治疗术后出现钢板断裂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锁定钢板加压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发现对照组发生锁定钢板断裂11例、钢板松动17例、钢板断钉14例;观察组分别为2例、4例、3例,观察组术后1年在疼痛、功能、运动范围的Harris评分比较中占优。结论临床上采用规范手术操作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锁定钢板断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