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巴曲酶和阿加曲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两组均治疗14 d。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可作为因超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而不能溶栓治疗患者的后备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与奥扎格雷联合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176例进展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东菱克栓酶与奥扎格雷联合组(联合治疗组)及低分子肝素钙组(常规对照组),于治疗前、后分别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检测血枚流变学指标改变,观察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3例发生卒中再进展,对照组有14例(P〈0.05);治疗组发生的进展性卒中其严重程度比对照组轻(P〈0.01);治疗组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东菱克栓酶与奥扎格雷联合能降低进展性脑梗死的再发生率,有利于进展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巴曲酶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3周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巴曲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巴曲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就诊的20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巴曲酶组、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甘酯组及联合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巴曲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加用巴曲酶注射液静脉滴注;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甘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甘酯静脉滴注;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使用巴曲酶和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甘酯,用药方法不变。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2.00%,巴曲酶组有效率为74.00%,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甘酯组有效率为76.00%,联合组有效率为92.00%。联合组有效率优于另外3组(P〈0.05)。结论 巴曲酶和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甘酯可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两药同时使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在巴曲酶治疗同时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连续监护照射病变血管是否能够提高巴曲酶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发病1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接受巴曲酶10U治疗1次,治疗组患者在巴曲酶治疗的同时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连续监护照射病变血管1h.监测治疗前及用药后3d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比较2组患者就诊时、巴曲酶治疗后24h、第3日、第5日及1周时的NIHSS评分、进展性卒中及梗死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就诊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第3日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33);2组患者就诊时、治疗后24h、第3日NIH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第5日及1周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30,P =0.002),治疗组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9),梗死后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1.000).结论:巴曲酶治疗同时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病变血管连续监护照射1h能够增强巴曲酶的降纤作用,提高巴曲酶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许文勇  杨昌梁 《山东医药》2011,51(17):81-82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和巴曲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巴曲酶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疗组(P〈0.05);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内科》2015,(6)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巴曲酶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为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保护患者的脑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连续积累2005-200780例进展型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在发病后6-24h内给药治疗,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比较巴曲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用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银杏达莫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同时于病程的第1、3、5天给予巴曲酶10 BU、5 BU、5 BU+生理盐水,应用神经功能检测量表及实验室指标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状态改善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前后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02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NSE浓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巴曲酶治疗组第7天血液中NSE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第14、28天神经功能评分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巴曲酶可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元损伤,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