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伤性颅内血肿的病情进展迅速, 可能引发颅内压迅速增高, 严重者形成脑疝, 进而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因此, 发生创伤性颅内血肿时需及时救治, 而救治的先决条件在于早期检查和诊断。由于运输条件限制等原因, 现有的CT和MRI等大型检测设备无法在救治现场或患者转运途中展开, 而便携式诊断设备具有小型化和高灵活性等特点, 有利于早期检查、辅助诊断, 并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订。目前, 便携式诊断设备在颅内血肿诊断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就创伤性颅内血肿的常规诊断方法、便携式诊断设备的应用等方面对创伤性颅内血肿诊断设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创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创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7月-2007年12月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测治疗116例颅脑创伤患者(重型112例,中型3例,轻型1例),全部患者均在入院后24 h内行颅内压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控制颅内压,包括药物降颅内压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生存74例,42例重型患者死亡.GCS 3~5分组共75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44%;GCS 6~8分组37例,死亡9例,病死率24%;GCS 9~15分组4例,无死亡.结论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了解颅内压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并对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GCS评分低、颅内压高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颅内压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明确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符合以下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9例:无糖尿病史,均施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无重要颅外合并伤,有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根据GOS,将79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较差组,分析两组间伤后血糖与颅内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伤后血糖(包括入院及术后血糖)与颅内压呈正相关;预后良好组伤后血糖较预后较差组低,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颅内压呈线性相关,并且高血糖能够作为早期预测颅内压及预后的简便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58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均予术中颅内压监测,动态记录术前、术中的颅内压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GOS预后评分4~5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3例,迟发性颅内血肿4例,其中2例迟发性颅内血肿出现急性脑膨出。全部病例中,出现减压后颅内压反弹升高超过15 mm Hg患者共8例(14.3%);而7例(87.5%)发生急性脑膨出和迟发性颅内出血的病例均出现减压后颅内压反弹升高超过15 mm Hg。随访6个月,GOS评分不良者占41.4%;而发生术中并发症的患者评分不良者比例高达85.7%(6/7),且3例死亡均来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结论去骨瓣减压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与不良预后相关,术中监测减压后颅内压反弹升高幅度,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乔振才  徐文俊 《武警医学》1999,10(10):573-574
颅脑损伤后准确地监测颅内压,研究颅内压的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提高疗效和判断预后都有着重要作用。现将我科1995年5月~1996年5月对3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的颅内压监测结果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6~79岁,平均412岁。均为重型颅脑伤。其中广泛重度脑挫裂伤10例;脑挫裂伤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8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8例;脑内血肿4例。其中并发脑疝12例。30例中行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14例;血肿清除术4例;非手术治疗12例。行气管切开术8例。治愈18例,轻残1例,重残3…  相似文献   

6.
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护的体会邹玉红,赵俊莲,刘剑平哈尔滨市242医院脑外科150066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常因防水肿或继发颅内血肿所引起的颅内压(ICP)增高和继发脑和导致死亡。而ICP的持续监护能提供ICP动态变化,是指导临床治疗的可靠依据,对提高治愈...  相似文献   

7.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迟发性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如何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及时治疗、提高疗效.方法对12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有瞳孔和意识改变的患者及时行CT检查,均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结果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11例,保守治疗1例,治愈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手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机理与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手术前后颅内压变化有关.对首次CT提示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或小出血灶、术后病情有变化者应考虑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宜动态复查CT,早诊早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对21例颅内多发血肿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性分析,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9例,中残5例,重残3例,死亡4例。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恰当的手术方式,术后积极综合治疗,可提高创伤性颅内多发血肿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伤患者颅内压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颅内压增高是颅脑损伤致死的重要原因这一,发生率约为40%~80%[1]。因此,伤后准确监测颅内压,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病人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提高疗效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1995年5月-1996年5月对30侧重型颅脑伤病人的颅内压监测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6~79岁,平均41.2岁。30例中广泛脑挫裂伤10例;脑挫裂伤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8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8例;脑内血肿4例。并发脑疝12例。30例中行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高,致残率也高。在临床治疗中,对于颅内血肿较大患者,单用药物的保守治疗临床效果往往不佳,外科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无疑是降低颅内压、恢复受压脑组织及神经元的最有效方法。本研究对早期软通道和小切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9-09~2013-04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早期软通道组59例,小切口组58例。入选条件:1头颅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