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针对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颅脑外伤的患者78例,针对此78例颅脑外伤患者实行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类型,并分析总结预防治疗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具体措施。结果本研究中,78例颅脑外伤患者共出现27例术后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4.62%,另外有9例患者其出现并发症的数目超过1个。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在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现象较为常见,发生率也较高,引起患者术后恢复障碍,干扰预后疗效,对患者的术后治愈率以及其生活质量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应当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并在术后及时治疗,从而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的100例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舒适组开展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操作时间、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应激程度评估值;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结果舒适组满意度、应激程度评估值、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操作时间、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住院时间、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 <0.05。结论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的100例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舒适组开展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操作时间、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应激程度评估值;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结果舒适组满意度、应激程度评估值、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操作时间、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住院时间、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 <0.05。结论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并发症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及其成因,并研究并发症防治措施。结果观察患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情况,76例患者中有3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8.7%,其中18例患者并发症>1个。结论颅脑外伤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病因多为骨窗小、下界不够低、硬膜无缝合以及脑脊液体动力学受到改变等,对并发症做到提前预防并采取适当治疗手法,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颅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9~2012年收治的颅脑外伤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53例;行传统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53例;回顾性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并发症.结果 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恢复良好率为52.83%,死亡率为5.66%;采用传统去大骨瓣减压术恢复良好率为35.84%,死亡率为18.87%.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去大骨瓣组术后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2%),传统去骨瓣组术后并发症(1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相比较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其优势明显,能更好的提高恢复良好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后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9月因颅脑外伤在我院住院治疗并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及综合治疗后,无并发症44例,占75.6%;并发症12例,占24.4%。并发症中,脑膨出2例,占3.6%;颅内血肿6例,占10.7%;脑梗死3例,占5.4%;其他1例,占1.8%。结论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疗效确切、相对安全,但并发症也较多,依次为颅内血肿、脑梗死、脑膨出、其他,临床医生需注意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尽可能及早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1月-2016年5月行去骨瓣减压治疗的创伤性颅脑损伤1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62%.年龄、手术时机、血肿量、骨瓣大小、血肿位置及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去骨瓣减压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具有双侧开颅适应证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行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CS)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 GCS 评估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硬膜下积液2例,再出血1例,对照组分别为14例、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适应证严格把握的前提下,采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均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并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CS)判断预后。结果经治疗后76例患者存活61例,均进行随访,其中恢复良好34例,中残15例,植物生存8例,重残4例,死亡15例,死亡率19.7%;GCS 3~5分死亡9例,6~8分死亡6例。结论早期彻底的大骨瓣减压术可以明显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144例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学辉  瞿丹霞 《安徽医药》2016,20(11):2102-2103
目的 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144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经确诊后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39%。而脑膨出、脑积水、硬膜下积液为发生率最高的3种并发症。患者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血肿量、血肿部位、骨瓣大小和手术时机均是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可针对可控因素给予积极预防和处理,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外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笔者采用大骨瓣外减压手术方式对72例患者进行减压处理。结果72例患者存活64例,8例因救治不及时术中或术后死亡。存活患者经过1-2年的随访,按GOS评分分级,良好38例,中度残废14例,重度残废9例,3例呈植物人状态。8例死亡的患者中,脑干严重损伤而死亡4例,2例死于严重并发症,2例放弃治疗。结论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明显,手术方法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12.
陈志林  徐春雷 《淮海医药》2011,29(3):199-200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应用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5例.结果 本组患者恢复良好29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 运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能彻底清除幕上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充分减压,提高抢救成活率,减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襄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常规止血、降温、吸氧、补液、脑神经保护和降颅内压等紧急对症处理,并行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1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级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恢复平稳时间均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26.67%比23.33%,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加快患者颅内压的平稳恢复,改善神经组织损伤,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应用于去骨瓣减压术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9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9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颅内压监测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方法监测颅内压,研究组行有创颅内压监测.比较2组甘露醇用量和用药时间、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分析颅内压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术后随着颅内压值增高,GCS评分和术后6个月预后优良率逐渐降低,呈负相关(r=-0.4652、-1.5928,P<0.05).研究组术后甘露醇用量少于对照组,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创颅内压监测可早期客观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情、指导降颅内压治疗,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脑脊液(CSF)中乳酸、S100B表达,颅内压(ICP)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行单侧去骨瓣减压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与单用右美托咪定治疗组(对照组,30例)。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3、7 d颅内压变化及CSF中乳酸和S100B蛋白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院后共随访6个月,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价2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3、7 d其CSF乳酸含量、S100B水平和ICP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4 d GCS评分及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6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联合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术患者CSF乳酸水平和S100B蛋白表达,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但并未改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天幕裂孔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患者6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行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及天幕裂孔切开术;对照组35例行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不行天幕裂孔切开术。术后48h复查CT,对比组间脑干周围池改善率。对比组间病死率、术后2周与4周的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结果:治疗组脑干周围池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治疗外伤性天幕裂孔疝疗效肯定,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1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49例)和无脑积水组(270例),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结果脑积水组与无脑积水组患者的硬膜下及脑内血肿、开放性损伤、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放性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P〈0.01),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是保护因素(P〈0.01)。结论开放性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不同的时间实施颅骨修补手术对脑外伤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脑外伤出血患者,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于纳入对照组22例患者在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内实施颅骨修补术,而观察组的23例则在减压术后2个月内实施颅骨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91%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4%(P<0.05);观察组患者颅骨修补术后3个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上比对照组更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在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4%远比对照组发生率27%更低(P<0.05)。结论对于脑外伤伴脑出血的患者,在行骨瓣减压术后,术后3个月内早期进行颅骨修补手术,对于神经缺损的改善有满意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的提高,使得患者康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