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疼痛情况及血糖控制对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口腔科门诊接受根管治疗的68例老年伴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治疗的68例老年非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根管治疗中疼痛的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中血糖控制对于疗效的影响。结果根管治疗期间对照组疼痛情况明显好于观察组,且成功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和血糖未控制组,而观察组的成功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糖未控制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根管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操作规范,且在治疗随访期间应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因血糖控制不佳而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根管封药后诊间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220例慢性根尖周炎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10例为观察组,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封药;B组110例为对照组,采用甲醛甲酚根管消毒,观察封药1周两组患者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0级的患者98例,占89.09%;II、III级疼痛的患者5例,占4.55%,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瘘道II、III级根管治疗期间痛(EIP)的发生率为5.4%,对照组无瘘道II、III级EIP的发生率为19.7%,两组的EIP,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根管封药能有效地降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钟科  李明 《河北医学》2016,(6):948-950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67颗患牙,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34颗患牙和对照组30例33颗患牙,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充填治疗,对照组采用冷牙胶充填法治疗,比较二者根管充填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根管填充效果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根管充填时间及术后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行X线片检查评价根管填充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缩短根管充填时间,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远期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氢氧化钙剂型用于根管封药消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选择176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CH组、CH 碘仿组、CH 地塞米松组、FC组),观察记录4组药物根管封药7d内的EIP发生率、疼痛程度和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组、CH 碘仿组、CH 地塞米松组在EIP发生率、疼痛程度和有效率方面皆优于F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H组、CH 碘仿组、CH 地塞米松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种不同剂型的氢氧化钙制剂用于根管消毒的效果近似,都优于FC,且封药后的舒适度较高,无细胞毒性及抗原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兵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6,28(5):399-400,408
目的 评估后牙根管预备两种手动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磨牙106例,随机分为步进法组和步退法组,用手动ISO不锈钢K型根管扩孔钻、锉预备根管,比较两组术后根管治疗期间疼痛(EIP)发生情况及根管充填效果.结果 步进法组和步退法组EIP的发生率分别为21.15%和42.5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充填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进法手动ISO不锈钢K型根管扩孔钻、锉预备根管的临床效果较步退法佳.  相似文献   

6.
周莹  李忠 《河北医学》2014,(8):1249-1252
目的:比较一次性根管及多次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比较二者术后72 h内和术后1周疼痛、术后6个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根管治疗术后72h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Ⅱ级和Ⅲ级疼痛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术后72 h内疼痛程度较多次根管治疗重,但是临床效果优于多次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疗后的术后反应及疗效进行对照观察和评估。方法 160例需做根管治疗的患者,两次法完成根管治疗,观察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1年后疗效。结果对于牙髓炎组,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于根尖周炎组,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P〈0.01);根管治疗后1年疗效,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低(P〈0.01)。结论对于根尖周炎,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疼痛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重。  相似文献   

8.
王红梅   《中国医学工程》2012,(2):97+99-97,99
目的观察糖尿病(diabetes)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疼痛情况及根管治疗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20例需做根管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同时选择120例非糖尿病患者,观察根管治疗术后2周及2年后疗效。结果根管治疗术后2周,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P〈0.01);根管治疗术后2年,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根尖周炎的糖尿病患者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降低咬合对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92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不采取降低咬合处理;观察组患者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进行降低咬合处理,使其患牙正中以及两侧的咬合部位均无咬合接触。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疼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第1、3、5、7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为52.17%,对照组为58.70%,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咬合可以减轻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程度,缓解病人痛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一次性和二次性根管治疗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IAE)的发生率及急性发作程度(FUI),评价应用塞来昔布的预防效果.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取在湖南旺旺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25例牙髓坏死并有根尖周X线透射阴影需行根管治疗的患牙,采用逐步后退法制备根管,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塞来昔布组113例,根管预备后口服塞来昔布,其中55例行一次性根管治疗,58例行二次性根管治疗;安慰剂组112例,根管预备后口服外形和颜色一致的安慰剂,一次性根管治疗和二次性根管治疗各56例.记录两组患者根管治疗后l周内出现的症状.结果 一次性根管治疗组EIAE的发生率及FUI均值均明显高于二次性根管治疗组(P<0.05).塞来昔布组EIAE的发生率及FUI值分别为5.31%、(2.58±0.64),明显低于安慰剂组的13.39%、(4.08±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对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的EIAE发生率及FUI值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根管制备后预防性服用塞来昔布可显著降低EIAE的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术前糖尿病对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8 - 2012 年1 061 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116) 和非糖尿病组(n=945),比较两组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ed function,DGF) 的情况以及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 结果 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DGF 发生率分别是21.6%、1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 ;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分别是(21.28±18.95) d 和(16.72±14.08)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 ;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DGF 失功比例分别是12%、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3)。 结论 术前糖尿病不会增加急性肾小管坏死、药物肾毒性等DGF 病因的发生,不会提高移植肾失功的比例;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可以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病人校正钠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确诊为DKA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血清钠计算后的校正钠水平分为G1组(高钠组Na>150 mmol/L);G2组(正常血钠组Na 135~<150 mmol/L);G3组(轻度低钠组Na 125~<135 mmol/L);G4组(重度低钠组Na<125 mmol/L)。比较各组血浆渗透压、血糖、低血压克发生率、意识障碍发生率、动脉血pH以及HCO3-浓度。结果:在G2、G3及G4组中,随着校正钠水平逐渐降低,病人血浆渗透压逐渐下降、动脉血pH逐渐下降、HCO3-浓度下降,血糖逐渐升高(P<0.01),但低血压休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和G3组病人的血糖、动脉血pH及HCO3-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中有2例病人死亡,余各组病人均未出现死亡病例。随着治疗后校正钠水平下降,G1组病人血糖下降、血HCO3-浓度升高(P<0.01)。结论:校正钠可作为评估DKA病情的评估工具,尤其是在校正钠为高钠水平的病人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血清可溶性CD36(sCD36)在合并/不合并糖尿病的慢性肾脏病(CKD)各期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4~2015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住院并确诊为慢性肾脏病的患者161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慢性肾脏病合并糖尿病(DM+CKD)组;慢性肾脏病非糖尿病(non-DM CKD)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是否合并粥样硬化斑块;收集患者空腹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36水平,根据CKD分期,分析随着肾脏疾病的进展,血清sCD36的表达状况。收集临床指标,分析其与sCD36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61例患者,其中DM+CKD组87例(54%),non-DM CKD组74例(46%)。两组间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胱抑素C(Cys-C)、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白蛋白/肌酐、IMT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on-DM CKD组相比,DM+CKD组血清sCD36水平(U/L)较低(4.58±1.06 vs. 4.97±1.28,P<0.05),但进行CKD分期分层后,两组间血清sCD36差异不再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M+CKD组中,血清sCD36与肾功能指标BUN、sCr、Cys-C呈负相关(r=-0.355,-0.336,-0.323;P<0.01),与eGFR呈正相关(r=0.399;P<0.01),而与TG、Chol、LDL-C、IMT无相关性(P>0.05);在non-DM CKD组中,sCD36与TG、Chol、LDL-C呈正相关(r=0.251,0.298,0.292;P<0.05),与Cys-C呈负相关(r=-0.287;P<0.05),而与eGFR、BUN、sCr、IMT无相关性(P>0.05)。随着CKD的进展,血清sCD36水平逐渐下降(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CKD患者中,血清sCD36水平与肾功能指标和CKD分期相关,而与脂类代谢指标无关。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和冠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用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分析了419例伴有2型糖尿病(161例)和不伴有糖尿病(258例)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并将临床特点加以对照研究。结果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者空腹血糖和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之间血脂指标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差异。冠心病伴糖尿病组的心脏射血分数较非糖尿病组明显降低。冠心病伴糖尿病组Gensini积分、范围积分和冠脉积分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三支病变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单支病变多见。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后冠状动脉的病变复杂严重。而糖尿病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必须系统全面地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60岁)住院患者134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42例,未合并糖尿病92例,比较2组冠脉病变的特点及相关临床因素.结果:2组体质指数(BMI)、吸烟年限、高血压病史、血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及受累血管数及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合并糖尿病组病变数、末梢病变数较高(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有低密度脂蛋白、年龄和吸烟年限;冠脉病变数、末梢病变数与糖尿病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数多、末梢病变多.血脂代谢异常、吸烟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冠脉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L 35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70例T2DM患者,其中单纯T2DM 36例,T2DM合并CAS 34例,同时选择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P35 mRNA和EBI3 mRNA表达水平;通过液相芯片仪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 35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 1)浓度。体外建立高糖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型,设低糖处理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处理组(25 mmol/L葡萄糖)、甘露醇组(25 mmol/L甘露醇)、IL 35+高糖组(50 ng/mL IL 35+25 mmol/L葡萄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HUVECs凋亡率和VCAM 1阳性率。结果: 与对照组\[9.37(3.72~14.55)ng/mL\]相比,单纯T2DM组\[5.01(2.37~9.87)ng/mL\]和T2DM合并CAS组\[3.92(2.15~6.36)ng/mL\]患者血清IL 35浓度明显降低,且T2DM合并CAS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687.4(664.2~832.6)\]相比,单纯T2DM组\[785.2(754.5~938.1)\]及T2DM合并CAS患者\[932.4(892.6~1 028.3)\]血清sVCAM 1浓度明显升高,且T2DM合并CAS患者sVCAM 1浓度升高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CAS组外周血PBMCs 中P35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体外培养HUVECs后,高糖组刺激24 h及48 h后HUVECs凋亡率比低糖组明显增加(P<0.05),IL 35+高糖组刺激48 h后HUVECs凋亡率比高糖组明显降低(P<0.05);高糖组刺激48 h后HUVECs VCAM 1阳性率比低糖组明显升高(P<0.05),IL 35+高糖组HUVECs VCAM 1阳性率比高糖组明显下降(P<0.05)。 结论: 体内外实验证实IL 35在高血糖相关的内皮细胞损伤中可能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糖尿病患者肾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8-2012年1 061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116)和非糖尿病组(n=945),分析比较在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术后感染、人/肾存活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AR发生率分别是20.6%和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术后感染率分别是23.3%和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术后1、2、3年人/肾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是42.2%和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普通患者,但并不影响术后人/肾存活率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糖尿病可能会降低肾移植术的安全性,但不影响肾移植术的疗效,糖尿病患者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肾移植术.  相似文献   

18.
张友琴  谷成晓  范洁 《海南医学》2016,(11):1789-1791
目的:探讨以电子计步器为基础的运动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运动血糖以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2015年在本院接受体检、疗养和治疗的8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糖尿病管理策略,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发电子计步器,经过2周的适应后,要求患者晚餐后进行3000~4000步/30~40 min的运动,运动频率每周不少于5 d。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中有3例患者未能完成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7例患者空腹血糖[(7.5±0.7) mmol/L vs (7.1±0.6) mmol/L)]、空腹C肽[(2.5±1.0) ng/mL vs (1.9±1.1) ng/mL]、空腹胰岛素[(13.3±2.2) mU/L vs (11.1±2.6) mU/L]、糖化血红蛋白[(7.5±0.7)%vs (7.0±0.8)%]、2 h血糖[(10.5±2.2) mmol/L vs (7.0±0.8) mmol/L ]及胰岛素抵抗指数[(3.9±2.6) vs (2.3±2.1)]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6±1.0) mmol/L,较对照组的(3.1±0.9) 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电子计步器的运动干预可以明显提高T2DM患者的运动主动性及依从性,且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糖脂代谢,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无糖尿病史的老年高血压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及其对心血管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119例无糖尿病史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1例无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的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吸烟史、体重指数(BMI)、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指标;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高血压病人群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和糖尿病(DM)组,比较3组的BMI、血糖、血脂、血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左室质量指数(LVMI )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①高血压组的吸烟史、BMI、IRI、ISI、糖负荷后2 h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糖负荷后2 h胰岛素(PIN)、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高于对照组(P<0.05);且IRI分别与BMI、SBP、DBP、TG、HDL存在相关关系;②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DM患病率为24.4%,IGR患病率为38.6%,总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63%.③IGR组、DM组的空腹血糖(FPG)、PPG、PIN、IRI、ISI、BMI、TG、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SBP分别与N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IGR组、DM组的斑块发生率和LVEF均高于NGT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糖耐量异常,有必要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OGTT,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合并感染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合并感染的T2DM患者,CSII组157例,MDI组150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两组血糖水平、血糖漂移幅度、血糖达标时间、单位体质量的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为(6.73±2.73)d,MDI组为(7.51±2.38)d(P<0.05);血糖稳定于靶目标值的比例CSII组比MDI高(P<0.05);且达标时胰岛素用量CSII组偏低(P<0.05);两组前5天的治疗比较,CSII组总体血糖水平低(P<0.05),单位体质量的胰岛素用量较少(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T2DM患者中用CSII治疗能在单位胰岛素用量较低的情况下,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CSII是糖尿病合并感染急性期的一种理想的胰岛素输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