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单用诺和龙(瑞格列奈)与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分为诺和龙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60例和单用二甲双胍组(对照组)60例,治疗3个月,评估疗效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2纽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比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但体重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餐后2h血糖(8.55±2.1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9.48±3.12)mmol/L(P〈0.05),但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二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安全性分析表明,患者对诺和龙有较好的耐受性,尤其是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诺和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T2DM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盐酸二甲双胍与盐酸吡格列酮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方法:将45例初始均以门冬胰岛素30特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5例)和吡格列酮组(20例),观察血糖得以控制同样理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情况下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结果:治疗6周后,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胰岛素降低幅度大于吡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二甲双胍组在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方面优于吡格列酮组,且经济又安全。  相似文献   

3.
【摘要】 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3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消渴健脾胶囊组(33例)和单纯甘精胰岛素组(30例)。单纯甘精胰岛素组每晚11点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消渴健脾胶囊组每日三餐时各口服消渴健脾胶囊4粒,每晚11点注射甘精胰岛素。两组治疗目标为空腹血糖〈7.0mmol/L和餐后2h血糖〈10.0mmol/L。结果治疗后两组果糖胺及空腹、餐后血糖均较前明显下降,甘精胰岛素联合消渴健脾胶囊组午餐、晚餐后2h血糖控制优于单纯甘精胰岛素组(P〈0.05)。其余血糖两组下降幅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中药消渴健脾胶囊比单纯甘精胰岛素可以较好地控制午餐、晚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门冬胰岛素30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门冬胰岛素30组)和对照组(预混人胰岛素30R组)各30例,进行为期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效降低血糖(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O.0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门冬胰岛素30降糖效果显著,并有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甘精胰岛素在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张晓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3924-3925,392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血糖控制差的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10例,年龄75~91岁,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乳酸、尿常规,作为对照组。停用对照组磺脲类及双胍类降糖药,改为甘精胰岛素治疗,对餐后2 h血糖控制不佳者,加用或保留阿卡波糖,作为治疗组。2组饮食、运动无变化,比较2组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为(13.20±7.59)mmol/L、餐后2 h血糖为(14.36±3.48)mmol/L;治疗组空腹血糖为(6.25±0.69)mmol/L(t=2.884,P=0.018)、餐后2 h血糖为(9.31±0.92)mmol/L(t=4.438,P=0.001),未见低血糖发生。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28.4444,P=0.0000)。结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以下简称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各25例,采用每日早晚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索30与人胰岛素30R,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比较8、12周后两组7个时点血糖、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血糖事件的差异。结果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治疗后血糖、HbAl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门冬胰岛素30组餐前、餐后2h血糖低于人胰岛素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人胰岛素30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2次/d注射门冬胰岛素30较人胰岛素30R对餐后2h血糖控制更有效,减少低血糖风险,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用餐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给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指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均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血糖症状总发生率为14%,明显高于实验组的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r1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初发2型DM患者随机分均为两组,治疗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O)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观察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F1PG、2hPG、HbAlc均降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剐为6.z5%、25.0%(P〈O.01)。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在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出80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应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对比两组的血糖水平等。结果: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与对照组的7.5%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提高降糖效果,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解降糖方配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的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清解降糖方配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中餐前血糖、晚餐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两组血糖值和Hb A1c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门冬胰岛素30治疗有效剂量较对照组节约19%(P0.01),治疗组出现1例低血糖反应,对照组出现6例低血糖反应,与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解降糖方配合门冬胰岛素30降低血糖作用明显,可减少门冬胰岛素30用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6,(7):874-875
目的:探讨渴乐宁辅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6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的同时,联合使用渴乐宁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19±1.17mmol/L、9.57±1.02mmol/L和6.29±0.4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治疗组患者发生1例恶心,1例腹泻,未发生头晕和低血糖反应,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渴乐宁辅助治疗口服降糖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农村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血脂及体质量的变化。方法33例农村初诊老年T2DM患者予以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TG、TC、HDL—C、LDL—C、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FBG、2hPG、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TG、TC、LDL—C明显下降(P均〈0.05),HDL—C、BMI及体质量变化不明显。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农村初诊老年T2DM患者血糖、HbAlC及血脂水平,体质量增加无显著变化,无夜间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早晚餐前应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门冬胰岛素30)治疗与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口服降糖药物(OADs)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前调整二甲双胍剂量至2 500 mg/d,以门冬胰岛素30 5~6 IU每日2次或甘精胰岛素10~12 IU睡前注射为起始剂量开始胰岛素治疗,根据测定的血糖数值来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血糖达标。结果门冬胰岛素30组的HbA1c水平较甘精胰岛素组低(P0.01)。门冬胰岛素30组轻度低血糖的发生较甘精胰岛素组多(P0.05)。结论每日2次门冬胰岛素30较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治疗能更有效达到HbA1 c目标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单纯降糖药联合强化治疗对患者血糖、HbAle、血脂等的影响。方法将50例空腹血糖(FBG)7.0~11.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24例)单纯胰岛素治疗,第2组(26例)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强化治疗3个月后行OGTY,测定FBG、2h血精(PBG)、HbAlc、血脂。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糖、血脂均明显改善;单纯胰岛素治疗组HbAlc降低更为显著.结论3个月后2组强化治疗方案均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单纯使用胰岛素治疗方案使糖代谢异常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使用剂量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使用剂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预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到2011年1月我院接受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有40人130次发生轻度低血糖事件,没有患者出现严重低血糖事件。结论:有效控制血糖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根本,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有助于血糖的全面达标,同时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疗效及对脂联素(APN)、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及SRY盒转录因子4(SOX4)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与对照组(门冬胰岛素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APN、FABP4、SOX4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早产、剖宫产、羊水异常、产后出血及产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异常、低血糖、新生儿黄疸、呼吸窘迫及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 PG)及HOMA–I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N高于对照组,FABP4及SOX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和分析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粉笔与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以及用药后病人的身体情况,从而探讨临床上应该如何应用。方法: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以及用餐后的2h—PPG、FPG、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从患者开始用药前到用药后,2h—PPG、FPG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或者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在临床上并无差异。但是配伍甘精胰岛素发生低血糖发生次数少,用量小,血糖达标稳定,效果作用性强,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单药及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2h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情况。结果:观察组FBG、2hPG、HbAlc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稳定,可降低胰岛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