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显著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血脂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脂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更好,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脑心通胶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阿托伐他汀片联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此为基础,加用脑心通胶囊,以6个月为1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以及其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血脂指标变化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安全可靠,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方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135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7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脑心通胶囊,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TC、TG、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NIHSS、IMT、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宋杰 《当代医学》2013,(23):146-146
目的研究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以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加上脑心通胶囊的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半年,对患者治疗后的TG、TC、LDL-C、以及IMT、斑块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半年治疗,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变化,两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显著降低,但是实验组的血脂水平降低程度与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IMT、斑块面积比治疗前比明显减少,实验组的减小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IMT、斑块面积减小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好,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情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德庆县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36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且临床资料完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36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仅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同时增加阿托伐他汀治疗。经过6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LDL-C及血糖等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斑块面积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斑块面积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可缩小患者斑块面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不仅可引起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还可以导致注意力及记忆力减退、空间认知及执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脑梗死复发率逐年增加,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康复期患者再次发生脑梗死是当前医务人员研究的热点。笔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脑梗死再发的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颜友春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16-1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为临床预防脑梗死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TC、TG、LDL-C、HDL-C、hs-CRP、IMT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观察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观察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脂指标、炎性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恢复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耀 《当代医学》2013,(25):145-146
目的分析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福州市第二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4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6个月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大小。结果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较服药前有所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缩小。但是治疗组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比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脂康颗粒对脑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脂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小于对照组,脑...  相似文献   

10.
曹瑞 《当代医学》2013,(20):146-14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氟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两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TC、TG、LDL-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C、TG、LDL-c、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疗效更佳,更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ADL评分.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29.3±1.40)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21.6±1.50)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C-L、H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氯吡格雷联用阿托伐他汀预防高危脑梗死患者,观察1年内脑梗死再发率。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疗100例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且ESRS(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3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氯吡格雷75mg+阿托伐他汀20mg,每天一次,对照组50例,单用氯吡格雷75mg每天一次,进行随访1年。对比两组脑梗死再发率及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脑梗死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用阿托伐他汀降低脑梗死复发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杏叶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服阿托伐他汀片,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银杏叶滴丸,疗程均为4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切全血浓度、低切全血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及银杏叶滴丸的降脂及降低血粘度效果优于单一使用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钙,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钙,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的血脂水平、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对患者进行0.5年随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进行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下降(P<0.05),对照组TC值、LDL-C值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IMT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ADL评分增加、NIHSS评分减低,但是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用阿托伐他汀钙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更有效地降脂、使IMT变薄、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溶栓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他汀治疗组,每组31例。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日20 mg,每日1次,口服),联合治疗组在他汀治疗组的基础上联合经颅超声溶栓治疗(每日2次,每次20 min,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颈动脉斑块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IMT、颈动脉斑块面积、NIHSS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治疗组较他汀治疗组更低[(2.81±0.27)mmol/L比(3.61±0.39)mmol/L、(1.35±0.21)mmol/L比(1.91±0.25)mmol/L、(0.61±0.09)mmol/L比(1.01±0.10)mmol/L、(1.0±0.3)mm比(1.3±0.5)mm、(16.1±6.3)mm~3比(23.7±6.5)mm~3、(7.6±1.7)分比(10.2±1.6)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DL-C水平以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较他汀治疗组Barthel指数更高[(78±6)分比(51±5)分](P<0.05)。结论经颅超声溶栓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其能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世军  李小鹰 《医学综述》2009,15(13):1972-1974
再灌注策略的应用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对于降低再发心肌梗死的病死率至关重要。目前抗凝治疗在再发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华法令-阿司匹林再梗死研究Ⅱ的解读以及对近年文献的回顾,认为对于有较高卒中和血栓事件危险的患者,口服抗凝药物与阿司匹林联用在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胡刚 《血栓与止血学》2012,18(6):262-263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对照组用阿司匹林及其他一般治疗。分别于治疗7 d、15 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肝功能、心肌酶谱,复查脑CT。结果治疗后7 d、15 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NIHSS评分及ADL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后1个月复查肝功能、心酶谱、脑CT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28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生化指标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功能指标每搏心输出量(SV)、中心静脉压(CVP)、左心射血分数(LVEF)水平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心功能指标SV、CVP、LVEF水平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CTn 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LDH、CTn T、TC、TG、LDL-C、hs-CRP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通过改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余尚贤 《河北医学》2011,(10):1350-135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2年至2006年4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46例,按照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二级预防措施进行二级预防后,统计患者的生存时间、再梗死率及心脏性死亡率,分析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结果:46名患者经二级预防治疗后,存活时间(截止本研究送稿时)为1-9年,再梗死发生率为6.52%,心脏性死亡率13.04%,采用急性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二级预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治疗,疗效确切,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严格执行该预防规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