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和意义.方法 便利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SP-D水平,另选取62例疑诊肺部疾病但肺部检查并没有出现异常的患者作为对照A组以及62例肺炎患者作为对照B组,分别用同样方法进行BALF中的SP-D水平测定,然后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EV1/FVC,以及血清CRP的水平及与吸烟指数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SP-D水平比对照A组及对照B组明显偏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BALF中SP-D水平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呈现正相关性,相应指数分别为r=0.1911、0.7646.而与血清中的CRP水平以及吸烟指数呈现负相关性,相应指数为r=-0.9366;r=-0.798.对照A组以及对照B组SP-D水平与肺功能、血清中的CRP水平及吸烟指数均表现为负相关性,相应指数分别为r=-0.5837、-0.9388;r=-0.8903、-08388.结论 SP-D可能参与了COPD的炎症发病机制,可作为对COPD严重程度进行监测和评估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到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D)在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病(AECOPD)中的临床意义,分析SP-D与患者肺功能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稳定期和急性期患者各45例,同时选取45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研究对象SP-D、PCT和CRP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SP-D、PCT和CRP与肺功能以及SP-D与PCT和CRP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的SP-D、PCT、CR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AECOPD组患者高于稳定期COPD患者,稳定期COPD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指标存在显著差异,6分钟步行距离(6MWT)、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呼气中断流速(MMEF)和最高呼气流速(PEF)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稳定期COPD组和AECOPD(P<0.05);SP-D与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PCT水平和CRP水平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关系;SP-D水平与PCT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与CRP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AECOPD患者血清SP-D水平较高,且SP-D水平与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清PCT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稳定期COPD患者贫血的原因.方法 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60例,测定其Hb、C反应蛋白(CRP)、促红细胞生成索(EPO)、肺功能、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根据Hb浓度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两组CRP、EPO、肺功能损害程度、BMI的差异.结果 贫血组8例,非贫血组52例,贫血发生率为13.3%.贫血组CRP和EPO水平显著高于非贫血组[(20.469.43)ms/L比(13.75±2.14)mg/L,(28.7±5.2)U/L比(14.7±4.5)U/L,P均<0.05],肺功能和BMI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贫血组的EPO与CB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918,P<0.01),这种相关性在非贫血组中不存在(P0.2).结论 COPD患者发生贫血可能与慢性炎症及EPO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治COPD患者5O例,其中处于急性加重期者(AECOPD)31例(加重期组),稳定期19例(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23例,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中CRP的浓度,并对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均P<0 01),COPD稳定期组上指标均较对照组为高(P<0 O1),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患者血清CRP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RP可作为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指标;血清CRP可能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改变及SP-D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入选本院2013-11~2014-04收治的COPD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各50例,各组分为吸烟组及非吸烟组。记录各组患者入院时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肺功能及其他辅助检查资料,应用ELISA法测血清SP-D水平,观察各组患者经治疗进入稳定期后血清SP-D水平改变。选择50例同期在本院门诊就诊的性别、年龄与COPD及支气管哮喘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患者血清SP-D水平在疾病不同时期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急性发作期COPD、支气管哮喘、对照组相同亚组血清S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COPD和支气管哮喘相同亚组血清SP-D水平较急性发作期明显下降,但COPD组仍明显高于支气管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P-D水平在COPD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差异可能成为鉴别两种疾病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复合指数(DOSE指数)及COPD临床问卷(CCQ)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对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1例已确诊的稳定期的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记录其CCQ评分和DOSE指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 81例COPD稳定期患者CCQ总分、症状评分、功能评分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呈负相关(r=-0.33、P<0.01,r=-0.26、P<0.05,r=-0.35、P<0.01);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呈负相关(r=-0.30、P<0.05,r=-0.24、P<0.05,r=-0.29,P<0.01);与DOSE指数呈正相关(r=0.38、P<0.01,r=0.25、P<0.05,r=0.39、P<0.01).CCQ精神状态评分与肺功能及DOSE指数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DOSE指数与肺功能FEV1% pred、FEV1/FVC呈负相关(r=-0.53、P<0.01,r=-0.35、P<0.01).结论 CCQ问卷是一个评价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效而敏感的方法,与肺功能、DOSE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COPD患者病情自我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9例COPD急性加重期、26例COPD稳定期及19例健康人血清SP-D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SP-D水平可能的因素,探讨SP-D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患者(AECOPD)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与FEV1%预计值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20例、稳定期20例)、正常对照组的2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PCT、CRP水平,并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PCT、CRP与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结果 COPD急性加重患者PCT、CRP水平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稍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COPD急性加重患者PCT、CRP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583,P〈0.01和r=-0.318,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清PCT、CRP处于高水平,其变化与COPD患者病情分期关系密切,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及程度的判断指标,能反映COPD急性加重患者肺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变化,探讨其对于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35例COPD患者,检测急性发病时治疗前后血清CRP和SP-D的水平,并选取2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COPD的患者急性发病时血清CRP和SP-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和SP-D的水平均出现了下降。其中SP-D的水平变化要比同时期的CRP水平明显。结论 SP-D和CRP在体内升高可以提示机体的炎症状态,可以指导COPD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γ-干扰素(IFN-γ)与患者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80例,按用力肺活量(FVC)、1 s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的临床严重度分级标准分为I级、II级、III级及IV级组4组,同时选取25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与FEV1/FVC水平,并检测IFN-γ、MMP-9水平,分析IFN-γ、MMP-9与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OPD稳定期各组患者血清IFN-γ、MMP-9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随着肺功能的降低,患者血清中MMP-9、IFN-γ含量升高,MMP-9、IFN-γ含量呈正相关(r=0.868,P<0.05);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MMP-9与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负相关,(r=-0.849,P<0.05);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IFN-γ与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负相关,(r=-0.896,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MMP-9、IFN-γ可能参与了COPD慢性炎症反应引起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探讨SP-D与COP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注入内毒素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和COPD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大鼠肺、支气管的病理改变,定量检测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及平均肺泡数(MAN)以评估肺气肿程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SP-D含量。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SP-D含量变化。结果 COPD组大鼠肺、支气管的HE染色下病理变化符合COPD的典型病理改变。COPD组大鼠MLI较对照组明显增宽[(80±5)μm/个比(49±2)μm/个,P〈0.05],MAN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74±13)个/mm2比(406±12)个/mm2,P〈0.01);内毒素组MLI、MAN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内毒素组和COPD组大鼠血清SP-D含量分别为(42.14±2.52)ng/mL、(49.59±2.81)ng/mL和(53.21±4.17)ng/mL,肺组织SP-D含量分别为0.39±0.01、0.56±0.01和0.63±0.01。内毒素组及COPD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SP-D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COPD组又显著高于内毒素组(P〈0.05)。3组血清SP-D水平与肺组织中SP-D含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0.94和0.93,P〈0.01)。结论 COPD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SP-D含量明显升高,并且血清及肺组织中SP-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COPD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SP-D水平的研究为将SP-D作为COPD的生物标记物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冬令膏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凝血因子Ⅰ(FIB)、超敏C-反应蛋白(CRP)、趋化细胞因子-18(CCL-1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的影响,探讨冬令膏方治疗该病的可能有效机制。方法:76例COPD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舒利迭50μg/500μg 1吸,日2次,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 1吸,日1次,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冬令膏方,比较两组急性加重风险炎症指标FIB、CRP、CCL-18、SP-D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RP、FIB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CCL-18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P-D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冬令膏方治疗可能从改善SP-D的机制上减少其急性加重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断和治疗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03/2013-06月间来作者医院呼吸科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164例,通过检测稳定期(80例)与急性加重期(84例)患者的PCT以及CRP含量,评价两者对于COPD急性加重(acut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诊断意义,同时临床根据PCT与CRP水平进行指导治疗,评价两者在COPD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结果 AECOPD组的PCT、CRP表达水平与COPD组相比显著升高;治疗COPD后发现,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治疗组患者AECOPD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发生率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住院时间、抗菌治疗时间、二重感染率而言,指导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PCT、CRP能够作为早期诊断AECOPD的血清学指标,同时PCT、CRP检测用于指导COPD的临床治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二重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感染患者血清PCT及CR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7例,按照病情分为COPD缓解组(缓解组)以及COPD急性加重组(加重组),其中COPD急性加重组按照患者有无感染的情况再分为COPD急性加重并发感染(感染组)以及COPD急性加重未并发感染(无感染组),感染组再根据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分级.比较各分组以及分级之间的血清PCT以及CRP的水平以及变化.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PCT及CRP的水平均较COPD稳定期显著升高(P<0.05).COPD感染组的PCT及CRP水平较非感染组的PCT及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并发感染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在肺功能分级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中,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不同分级之间统计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感染患者的血清PCT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肺功能的恶化,血清PCT及CRP水平升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C反应蛋白、氧分压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0例AECOPD患者(实验组)分为肺动脉高压组(50例)和肺动脉压正常组(50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动脉血氧分压(PO2)水平,并与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肺动脉高压组与肺动脉压正常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0.44±14.35)mg/L、(12.29±4.63)mg/L VS(2.52±0.88)mg/L,均P〈0.05],且肺动脉高压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40.44±14.35)mg/L VS(12.29±4.63)mg/L,P〈0.05]。肺动脉高压组PO2水平显著低于肺动脉压正常组[(65.72±7.17)mmHg VS(82.6±6.08)mmHg,P〈0.05]。血清CRP水平与SPAP呈正相关(r=0.68,P〈0.05),PO2与SPAP呈负相关(r=-0.64,P〈0.05)。结论 COPD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增加与血清CRP水平增高及氧分压降低密切相关,系统性炎症和低氧可能在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水平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关系及St George's呼吸问卷(Georg...  相似文献   

17.
陆霓虹  杨蕤  杨继群 《海南医学》2012,23(20):104-105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浓度变化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CRP、CK-MB和LDH水平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RP、CK-MB和LDH水平.结果 急性期COPD患者血清CRP、CK-MB和LDH水平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PD急性期患者CRP与CK-MB、LDH之间及CK-MB与LDH之间呈正相关(P<0.05),COPD急性期患者PaO2与CRP、CK-MB、LDH之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CRP浓度高,机体存在血氧饱和度低、心肌功能异常及严重感染;联合检测CRP、CK-MB和LDH浓度可以为COPD的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提供相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浆中白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5例,健康对照者23例,分别测定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者血浆CRP、IL-17水平,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COPD组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IL-17、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COPD组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中IL-17与CRP呈正相关(r=0.402,P=0.001)。结论: IL-17、CRP二者均参与COPD的急性炎症过程;二者联合对判定COPD急性加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