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硬膜外阻滞无痛计划分娩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用于产科镇痛在国外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近年来,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在国内也有报道。为了减轻产妇分娩时产痛的折磨及因剧烈产痛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和宫缩产程的不正常进展,我院产科与麻醉科共同合作,将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并将无痛与计划分娩相结合,避免了以往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所致的第二产程延长及手术助产率的增加。现将有关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将52例单胎头位,足月,轻、中度妊高症初产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自愿接受硬膜外阻滞镇痛加计划分娩的产妇做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出98例未用硬膜外阻滞镇痛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镇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近1 a分娩镇痛资料完整病例(观察组)及未分娩镇痛资料完整病例(对照组)各200例,观察产程活跃期、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产程活跃期速度明显加快,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在减缓产痛同时,能加快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且对产后出血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程的影响,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和对照组(正常分娩)各5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总产程及第一产程时间,活跃期宫口扩张速率和胎头下降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部产程及每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快(均P<0.01),表明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同时能明显促进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镇痛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和对产程、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中期妊娠引产且自愿要求分娩镇痛84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未采取镇痛措施引产者8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持续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照组采用自然的传统分娩方式。对2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分娩疼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麻醉及镇痛效果。方法:对120例足月分娩要求镇痛的孕妇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并取未实施任何镇痛方法的普通孕妇为对照。结果: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效果满意,对产程无影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并不提高剖宫产率,而且副反应轻。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术适合分娩镇痛的需要,效果可靠,但必需严格控制麻醉平面及麻醉药物的时效量,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适时进行产科处理,从而降低器械分娩率。  相似文献   

6.
分娩镇痛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生活质量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国内 ,因恐惧剧烈分娩痛而放弃自然分娩、采用剖宫产的产妇 ,尤其是初产妇一直占据一定比例。因此 ,研究如何缓解产妇的分娩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分娩痛产生的机制、分娩镇痛的特点、常用局部分娩镇痛的方法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作一全面的综述。一、分娩疼痛产生的机制随着产程的不断进展 ,不同时期所涉及的解剖部位不同 ,因此 ,不同的产程阶段疼痛具有不同的特点 (表 1)。表 1 第一产程疼痛产生的机制及其部位产程产生部位和机制牵涉部位神经传导和定位第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时发热和产程相关关系的影响。方法提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的电子病历数据并开展观察性队列研究, 通过回归方程分析产程和产时发热之间的相关关系, 并比较硬膜外镇痛组与非硬膜外镇痛组之间相关系数的差异。结果在37 786例入组产妇中, 镇痛增加产时发热的风险(校正相对风险为3.37, P<0.05)。产时发热发生率与产程时长呈线性相关(镇痛组r=0.909, P<0.05;非镇痛组r=0.777, P<0.05)。镇痛组的回归线相关系数大于非镇痛组(P<0.05)。在发热产妇中, 硬膜外镇痛并未额外增加母婴不良事件的风险。结论经阴道分娩足月初产妇的产时发热发生率与产程的时长呈线性相关, 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可进一步促进产程相关产时发热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腔连续滴注止痛法用于分娩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腔连续滴注局麻药止痛法(简称连硬滴注镇痛法)始于四十年代后期,到七年代始趋普及。为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和可行的分娩镇痛方法,国外学者已作了许多研究。今就近几年来对连硬滴注镇痛法的研究进展综述于后。一、镇痛机理分娩第一产程的产痛主要来自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第二产程的产痛则来自阴道和会阴部膨胀牵拉。子宫体的感觉纤维来自T_(11-12),子宫颈、阴道及会阴部者来自S_(2-4)。子宫体的运动纤维来自T_(5-10),宫颈者来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近几年来分娩镇痛和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已受到产科医生的越来趣多的关注.为了解产妇在选择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后,产前产后的心理状态,及产程的变化情况,我们对50位选择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进行精神指标评价的问卷调查和产程观察.并随机抽取同期非分娩镇痛产妇对照产程时间.目的是探讨分娩镇痛对孕妇心理状态和产程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程控间歇脉冲输注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模式下产妇发生爆发痛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行分娩镇痛的产妇215例,年龄20~45岁,孕期≥37周,单胎头位,ASA Ⅱ或Ⅲ级。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接入电子镇痛泵,参数设置: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μg/ml,负荷剂量15 ml,脉冲剂量10 ml/h,单次追加剂量8 ml,锁定时间30 min,极限量30 ml/h。当产妇出现爆发痛时给予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μg/ml共10 ml追加,根据产妇是否发生爆发痛分为两组:爆发痛组和无爆发痛组。记录产妇一般情况和分娩镇痛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爆发痛的相关因素。
结果 93例(43.2%)产妇发生爆发痛。与无爆发痛组比较,爆发痛组产间发热率明显升高、分娩镇痛满意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器械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硬膜外镇痛中断、镇痛15 min后NRS评分增加和第一产程时间延长是发生爆发痛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 镇痛15 min后NRS评分增加、硬膜外镇痛中断、第一产程时间延长是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发生爆发痛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哌替啶曲马多地西泮联合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哌替啶、曲马多、地西泮联合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对母婴的影响,将25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产科处理;观察组行常规产科处理,同时注射哌替啶、曲马多、地西泮.结果观察组产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总产程为(8.11±2.67)h,对照组为(8.92±3.10)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胎儿及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提示哌替啶、曲马多、地西泮联合用于分娩镇痛可减轻产痛、缩短产程,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娩镇痛汇编大力开展产科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娩镇痛作为产科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迅速地向前发展和普及.分娩镇痛,需兼顾母体和新生儿的安全.应用任何镇痛方法和镇痛药物时,不仅要考虑产妇在妊娠期的特殊病理生理变化和镇痛术对产妇的影响,还应了解药物通过胎盘的速度、剂量,镇痛后产程、产力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良好的分娩镇痛不仅应能有效控制分娩疼痛,还应有助于降低母体和围产期婴儿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对分娩镇痛的认同,在发达国家,分娩镇痛日益普及,据统计1999年美国分娩镇痛率高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的18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与同期180例未采用镇痛措施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镇痛的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剖宫产率下降,而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剖宫产率下降,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母儿合并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分娩的2,526例产妇,分为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组)1,006例和未施行分娩镇痛(对照组)1,520例,比较两组产妇在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母儿合并症方面的差异. 结果 (1)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联合麻醉组分别为(271±127)、(57±35)和 (8.9±6)min;对照组分别为(187±110)、(45±31)和(9.0±6)min.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联合麻醉组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第三产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娩方式比较:①剖宫产联合麻醉组为301例(29.92%),对照组为700例(4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产钳助产分别为157例(15.61%)及134例(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阴道顺产分别为548例(54.47%)及686例(45.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母儿合并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联合麻醉组分别为339例(33.70%)、10例(0.99%)及41例(4.08%);对照组分别为433例(28.49%)、19例(1.25%)及60例(3.95%);胎儿窘迫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产程中对产妇实施腰麻加硬膜外阻滞镇痛,可降低剖宫产率,但增加产钳助产率;分娩镇痛与活跃期阻滞、活跃期延长及第二产程延长有关,但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理想的分娩镇痛是最大限度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痛苦,同时不影响分娩结局.以往由于受分娩镇痛方法的限制,担心过早镇痛影响产程和分娩方式,通常在宫口开大到3 cm产程进入活跃期才开始施行镇痛.  相似文献   

16.
低浓度罗比卡因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无痛分娩的日益广泛地开展 ,良好的镇痛效果和母婴的安全得到一致的认可 ,但对镇痛后可能发生的产程变化说法不一 ,不少产妇甚至医师也心存顾虑。为此我们对低浓度罗比卡因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产程与无镇痛分娩的产程进行对照分析研究 ,以了解其对产程的作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足月妊娠 ,单胎头位 ,ASAⅠ~Ⅱ级 ,估计能从阴道分娩、无椎管硬膜外阻滞麻醉禁忌、自愿提出无痛分娩的产妇 6 0例 ,将其分为A、B两组 ,每组 30例 ,A组未使用催产素 ;B组在产程中持续静滴 0 0 0 2~ 0 0 0 2 5U/min催产素 ,以人工方法促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全产程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全产程镇痛组(A组)、活跃期镇痛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A、B两组均采取硬-脊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硬膜外置管接电子镇痛泵镇痛,A组产妇进入产程时予镇痛至产后2h,B组产妇宫颈口开至≥3 cm时予镇痛至宫口开全.C组产妇不予任何镇痛措施.记录镇痛前及产程不同时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下肢运动阻滞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孕妇副作用、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采集产程开始、宫口开全及胎儿娩出时产妇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皮质醇(cortisol,COR)的浓度.结果 各组间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下肢运动阻滞情况、产后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S评分[第一产程潜伏期为(1.5±0.8)分,第一产程活跃期为(0.7±0.7)分,第二产程为(1.2±1.3)分,第三产程为(2.4±1.9)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A组产妇宫口开全是PRA为(3.5±1.9) μg/L,ALD为(239±74) μg/L,COR为(575±166) nmol/L,胎儿娩出时PRA为(3.5±1.5)μg/L,ALD为(200±68)μg/L,COR为(512±146) nmol/L,较B组、C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全产程硬-脊联合分娩镇痛能有效缓解产痛,减轻应激反应,对产程及分娩方式影响不大,是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产程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妇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90例ASA I级的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均分为全产程镇痛组(A组)、活跃期镇痛组(B组)和无镇痛对照组(C组)。A、B组均采取硬-脊联合麻醉镇痛,A组产妇进入产程时予镇痛至产后2h;B组产妇宫颈口开至≥3cm时予镇痛至宫口开全;C组产妇不予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产程不同时段VAS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孕妇不良反应和镇痛前、产后2和24h血清PRL浓度。结果三组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镇痛前、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三组产妇产后2、24h血清PRL浓度均明显高于分娩前(P0.01),产后2、24hA组产妇血清PRL浓度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全产程镇痛减轻了产妇痛苦,可促进PRL分泌,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9.
尽早实施分娩镇痛,最大程度地减轻产妇的痛苦,是麻醉工作者研究的方向.有人认为过早使用会导致产程延长,剖宫产率增高,缩宫素使用率增加等.本文对比观察了两种时机分娩镇痛方式,旨在探讨潜伏期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LiDCO-rapid监测仪管理子痫前期产妇的产程,比较分娩镇痛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母婴安全。方法选择2017年3—11月于本院分娩的初产、单胎子痫前期产妇64例,年龄22~35岁,体重55~85 kg,ASAⅡ或Ⅲ级。其中行分娩镇痛的32例产妇纳入分娩镇痛组(LA组),由于产科因素、麻醉禁忌或产妇拒绝椎管内麻醉而未实施分娩镇痛的32例产妇纳入对照组(C组)。LA组在出现子宫规律收缩后进行分娩镇痛,并且持续应用镇痛泵至第一产程结束。产程中应用常规监护仪和LiDCO-rapid监测,记录镇痛前(T_0)、镇痛后10 min(T_1)、30 min(T_2)、60 min(T_3)、宫口开全(T_4)时的MAP、心输出量(CO)及外周血管阻力(SVR);记录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记录缩宫素、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分娩方式、发生子痫和产后出血的情况;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和10 min Apgar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LA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延长(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T_1时MAP明显降低(P0.05);T_2—T_4时MAP、CO和SVR明显降低(P0.05);缩宫素使用率明显升高(P0.05);降压药物使用率和产钳助产率明显降低(P0.05)。LA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均无一例发生子痫及产后出血。结论分娩镇痛可有效改善子痫前期产妇产程中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阴道试产的危险性。LiDCO-rapid帮助产科医师和麻醉科医师了解产妇病理生理变化,并在分娩过程中及时调整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