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 ,男 ,56岁 ,因肛门周围肿物伴疼痛 6年加重 2个月入院。查体 :于截石位 5点 ,距肛门 3cm ,见有直径约 5cm的肿物 ,肛诊 :可触及一巨大肿物突入直肠内 ,充满骨盆 ,将直肠压至肿瘤的右前方 ,表面尚光滑 ,上界触及不到边缘 ,不活动 ,触痛。无手套血染。CT示 :直肠周围见有 1 8cm× 1 2cm× 9cm大小的软组织块影 ,边界尚清 ,内部有高低混杂密度 ,考虑为直肠软组织恶性肿瘤。手术取截石位 ,于肿物最突出部 ,以肛门为中心弧形切口 ,长约 6cm ,切开至肿瘤表面。切除部分肿瘤 ,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提示为直肠周围软组织恶性肿瘤。再从下腹部…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66岁。因发现大便带血3个月于2007年3月1日入院。否认家族肿瘤史。检查:直肠指诊(胸膝位)发现距肛门7cm处可触及菜花状肿物下缘.上缘未及.推之活动可,指套染血。肠镜检查示:距肛门7cm处可见直肠壁菜花样肿物,2.5cm×2.5cm。直肠黏膜活检提示:直肠腺癌并肠血吸虫病。拟行直肠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3.
病例资料患者,女,40岁,已婚育,因"间歇性便血5个月余"就诊。直肠指诊发现距肛缘5cm处直肠前壁有一约3cm×4cm大隆起型肿物,表面凹凸不平,质较硬,活动度小,占据肠腔1/2,其上方还可触及一约1cm×2cm大隆起型肿物,质软,活动度可,指套染血,色暗红。遂以"直肠肿瘤"收入院。  相似文献   

4.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误诊15例分析徐世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误诊情直肠后间隙脓肿的患者,肛周未触及痛性肿块,但里急况却偶有发生,我院1985年~1993年误诊15例,现就后重伴畏寒发热的症状明显,我们草率地排除了患者误诊情况分析如下。有肛...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10例,根据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类型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切开引流加挂线术与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治疗,其中单纯脓腔者分别为5例、5例、22例;多个脓腔者分别为3例、7例、50例,高位脓腔者分别为2例、4例和12例。结果术后各组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单纯切开引流组、切开引流加挂线组及一次性切开根治术组的肛门瘘管形成率在单个脓腔患者中分别为20.0%(1/5),20.0%(1/5)和4.5%(1/22);在多个脓腔患者中的66.7%(2/3),28.6%(2/7)和2.0%(1/50);在高位脓腔组为100.0%(2/2),0和8.3%(1/12)。以上肛门瘘管形成者均进行了二次瘘管切除手术。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本组110例均无脓肿复发。肛门功能评价:单个脓肿和多个脓腔分别有1例和6例患者出现肛门畸形,肛周有便污,有排便感不易控制的情况。高位脓腔出现上述情况4例,出现肛门失禁1例。结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在切开引流术后肛瘘发生率高,尤其是高位脓肿,为减少肛门瘘管的发生,寻找潜在的内口是关键,同时要根据不同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类型选择相应手术方式,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是可行的,可以减少二次手术的痛苦,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的结果。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感染蔓延播散的途径广泛 ,故要尽早诊断与治疗。不同于一般外科感染的处理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 ,需要术者应全面熟知肛门直肠的解剖 ,了解脓肿各种类型 ,并且能在术中正确查找及处理内口 ,实施有效恰当的手术方案。尽可能缩短病期以及最低限度的减少复发。我院肛肠科于 1 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收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2 0 0例 ,采用3种术式治疗 ,临床观察疗效较为满意。现作回顾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 0例 ,男女比…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性,5岁,因间断性便血1个月于2011年6月30日入院。入院查体:直肠指诊(胸膝位):距肛门4cm处直肠前壁可触及一肿物,大小3.0cm×2.9cm,广基底,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度较差。指套有血染。  相似文献   

8.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细菌性因素及脓肿与肛瘘的关系广东高野大肠肛门病防治研究中心(广州510120)关瑞剑,袁汉雄,任东林肛管和直肠周围有丰富的蜂窝组织,容易感染,形成脓肿。为弄清这些脓肿的致病菌种类,了解脓肿与肛瘘的关系,我们对9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对8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一期根治术(治疗组,48例)和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术(对照组,32例),比较术后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愈合时间分别为28d和41d,肛瘘的发生率分别为2.08%和84.38%,1年复发率分别为4.17%和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疗效好,肛瘘的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病原菌及药敏史仁杰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病原菌及其药敏进行了研究,这对认识和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具有一定意义,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一、病原菌种类主要有需氧菌及厌氧菌两大类:(一)需氧菌肛周脓肿的需氧菌种类,各家...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5岁,自幼生活在北京,无疫区生活史.长期生食瓜果蔬菜.入院前数日直肠指诊发现"直肠肿物".腹部查体及肛门外观无异常,直肠指诊触及1个直径约1 cm质硬肿物,表面光滑,无触痛,固定于黏膜下,无出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4.10×109/L,嗜酸粒细胞百分比:1.5%,嗜酸粒细胞绝对值:0.06×109/L[正常范围:(0.05~0.5)×109/L],超敏感C反应蛋白:14.38 mg/L(正常范围:0~5mg/L).便常规无异常,潜血试验阴性.肠镜检查:直肠近齿状线黏膜皱襞隆起(图1).超声检查示:肿物位于固有肌层,低回声,回声均匀,黏膜层完整.取截石位,用三叶钳撑开肛门,见5点钟方向,齿状线近心端约0.5cm处直肠黏膜隆起,表面光滑,质硬,触之不出血,周围肠壁弹性好,黏膜无紊乱.于肿物周围切至肌层,将肿物及周围直肠组织切除,肿物大小约1.2 cm ×0.8 cm.病理报告:肠壁肌层肉芽组织及嗜酸细胞脓肿形成,中央可见穿凿样腔隙,小灶内可见虫卵样结构(图2).于北京市热带病研究所进行便检、镜检及碘染色镜检,可见阿米巴包囊,直径约6~8μm,考虑微小内蜒阿米巴.患者无腹痛、腹泻等症状,未予进一步治疗.3个月后复查肠镜,未见肿物,便检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我们自1994年始对169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采用中西医结合Ⅰ期根治性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9例,男132例,女37例。年龄16~68岁,平均36岁。病程3~18d,平均9d。脓肿部位:皮下脓肿38例,括约肌间脓肿98例,直肠粘膜下脓肿5例,直肠后间隙脓肿11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3例,铁蹄型脓肿4例。2 治疗方法21 手术治疗 患者侧卧位,在局麻或骶管麻醉下进行,待肛门松弛后,在肛周皮肤红肿触痛最明显或波动最显著处,与肛门呈放射状作一小切口,切口以容纳食指为宜,用手指探查脓腔,分离脓肿纤维隔,放出脓液减压后,用1探针经脓腔,胺G…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保存括约肌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西医结合保存括约肌的方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21例。并对患者术后的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肛管直肠内压、直肠感觉功能、肛门液体节制功能进行了检测。证明本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根治率高,较好地保护了肛门括约肌。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7~ 1999年对收治的 158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8例 ,男 113例 ,女 4 5例 ;年龄 16~ 58岁 ,平均年龄 32岁。脓肿部位 :肛周皮下脓肿 89例 ,坐骨直肠窝脓肿 2 7例 ,肛管后间隙脓肿 14例 ,直肠粘膜下脓肿 13例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8例 ,直肠后间隙脓肿 7例。2 治疗方法2 1 未成熟期 采用中医疗法 ,以清热凉血 ,解毒利湿为主 ,方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银花10g 蒲公英 15g 连翘 10g 紫地丁 10g 野菊花 15g 皂角刺 10g 川贝 10g 桔梗 10g 生地1…  相似文献   

15.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期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评估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2 6例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病例分成一期根治性切开术组 (PCID组 ) ,和单纯切开引流组 (TID组 ) ,观察一期根治性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2组病例术后感染控制情况 ,创面愈合时间 ,随访术后 2年内的脓肿复发情况和肛瘘发生情况。结果 :PCID组病例术后感染控制时间 (5± 3d)较 TID组病例 (7± 4 d)明显缩短 ,2者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2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PCID组病例术后脓肿复发需再次手术的病例为 2例 (发生率 3.13% ) ,TID组病例术后脓肿复发需再次手术的病例为 12例 (发生率 18.75 % ) ,2组病例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PCID组病例术后后遗肛瘘的病例为 2例(发生率 3.13% ) ,TID组病例术后后遗肛瘘的病例为 2 9例 (发生率 4 6 .77% ) ,2组病例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较单纯切开引流手术存在明显的优越性 ,能明显地缩短术后感染控制时间 ,降低术后脓肿的复发率和肛瘘的发生率 ,缩短了病程 ,降低了再次手术的机率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1 2月 ,我科收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63例 ,对大多数患者采用一期手术替代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 ,使患者伤口愈合后一般不形成肛瘘 ,治疗效果好 ,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 63例 ,男 5 5例 ,女 8例 ;年龄 1 4~ 70岁 ,平均 35 .7岁 ;其中肛周皮下脓肿 45例 ,占 71 % ,肛管坐骨窝脓肿 1 1例 ,占1 7% ,高位肌间脓肿 1例 ,占 2 % ,直肠黏膜下脓肿1例 ,占 2 % ,直肠骨盆窝脓肿 5例 ,占 8%。1 .2 手术方法 :本组均采用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肛周皮下脓肿 :在脓肿部位作放射状切口 ,放出…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9岁,因“排便时肛周疼痛7 d”就诊。直肠指诊:距肛缘约5 cm至肛缘直肠后壁可触及肿物,大小约4.5 cm×4.0 cm,触之较软,黏膜光滑,活动度尚可。腹部CT检查示:直肠下段肠壁不均匀增厚,最厚处约4.4 cm,增厚肠壁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相应节段肠腔变窄,与周围组织关系尚可(图1)。  相似文献   

18.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采用单纯切开排脓引流术治疗,常造成术后复发或肛瘘形成。近8年来,我们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各种类型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9岁,因"排便时肛周疼痛7 d"就诊。直肠指诊:距肛缘约5 cm至肛缘直肠后壁可触及肿物, 大小约4.5 cm×4.0 cm, 触之较软, 黏膜光滑, 活动度尚可。腹部CT检查示:直肠下段肠壁不均匀增厚, 最厚处约4.4 cm, 增厚肠壁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 相应节段肠腔变窄, 与周围组织关系尚可(图1)。肠镜检查见直肠距肛缘约5 cm至肛缘广基扁平隆起, 大小约5 cm×4 cm, 表面尚光滑, 黏膜未侵及。初步诊断:骶前囊肿。行经肛门骶前囊肿切除术, 于隆起处切开直肠全层直达骶前见囊性肿物, 沿肿物囊壁将肿物完整切除, 确定无残留后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直肠全层。病理检查示:(骶骨前肿物)符合尾肠囊肿, 囊壁内衬鳞状上皮及立方上皮, 局部伴慢性炎症, 可见泡沫细胞(图2)。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肛门坠胀伴大便变细1年,黏液血便2个月”入院.直肠指诊:距齿状线约4cm直肠前壁可触及一菜花样肿物,占据肠腔半周,不能推动,指套退出见血染.经肛门取肿物活检提示:直肠腺癌.经直肠超声检查提示:距齿状线4cm处直肠前壁探及一实质性肿物,最厚处约2.2cm,基底宽,边界清,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平,沿直肠壁绕行生长,约占肠腔周径1/2,未突破浆膜层.前列腺、双侧精囊未见侵犯表现.电子肠镜提示肿瘤近端肠管未见异常.盆腔MRI提示:肿瘤累及肠段长约4.5 cm,下缘距直肠肛提肌结合部1.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