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确定妇宁袋泡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出粉率为指标优选粉碎工艺,以总黄酮含量和出膏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其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并对其成型工艺进行研究。结果:其中益母草、紫草部分药材打粉,其余药材采用水提取工艺,最佳工艺为提取3次,第1次加水8倍水,第2、3次分别加水6倍水,每次提取40min。浓缩液的相对密度为1.09~1.11(60℃)的浸膏,并吸收到药材粗末中,经干燥,分装入滤袋中即得。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选择的制备工艺有效,可适应医疗机构制剂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四逆汤袋泡剂工艺进行考察,得出最佳工艺条件药材颗粒10~40目,烘烤温度100℃、15min,浸泡水量100ml、15min;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表明四逆汤改为袋泡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以挥发油含量和卫生学检查为指标,对川芎茶调袋泡剂的不同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将药材抢水洗净,再低温烘干的方法为最好  相似文献   

4.
安眠袋泡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龙  赵菊秋 《中成药》1996,18(2):1-2
对处方中吸汁药材的品种,比例,粒度作了选择,制备的半生药型袋泡剂由1份干膏和2.5份40~60目柴胡细粉组成。以水浸出物,正丁醇浸出物,药理指标对袋泡剂与汤剂作了比较,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5.
扶正固本袋泡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定扶正固本袋泡制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部分提取部分打粉工艺制备半生药型袋泡剂;以薄层扫描法测定君药黄芪所含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结论: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控,特别适合医院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对大黄颗粒烘烤温度和时间,粒度大小和加水量;浸泡时间和温度等因素与浸出率的关系进行优选,寻找制备大黄袋泡剂的最佳工艺及服用方法。结果表明:大黄颗粒粒度以20目、颗粒烘烤温度与时间为80℃,20min,大黄袋泡剂和大量150ml,浸泡水温90℃、浸泡时间10min,可获得最佳浸出率。  相似文献   

7.
杨进  李万里 《中草药》1996,27(A09):131-132
本品为玉竹、麦冬制成的中药袋泡剂,通过对甲亢型阴虚小鼠及二氧化硫引起的咳嗽小鼠的药效学实验研究,表明复方玉竹袋泡剂具滋阴补气、生津止咳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藿香正气袋泡剂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藿香正气水处方制备藿香正气袋泡剂。制备工艺中将苍术、陈皮等含较多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制成粗粉,厚朴采用有效成分双提取法,并将厚朴油与处方中的藿香油、紫苏叶油一起采用β-CD包结工艺进行包结,其余药材采用水提取,制成袋泡剂。实验结果表明:本工艺制成的袋泡剂能有效地保存药材中的按性成分,药物溶出快,且口感好,服用剂量小。稳定性实验证明:袋泡剂热稳定性良好,紫外及薄层层析证明:袋泡剂与藿香正气水所含成分  相似文献   

9.
10.
本实验对山明袋泡茶和汤剂的溶出成分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及水总咄物等。袋泡剂均高于汤剂。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溶出度和崩解度为评价指标,筛选胃康灵片处方和工艺,并对其进行稳定性考察,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片剂释放迅速而且完全,质量稳定,该工艺能够有效地解决胃康灵片的溶出度和崩解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肝泰康片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于加水量、煎煮时间和醇沉浓度3个因素,每因素选取3个水平探讨片剂质量指标的相互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新工艺比旧工艺简化了生产工序,减少了中药提取次数和煎煮时间,节约了大量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法优选四君子汤的水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正交试验,5个因素,2个水平,以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5个因素对四君子汤水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结论:用药材饮片,加水量10倍,浸泡30min,提取2次,2h/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参芪花粉制剂组方及对脾肺气虚症的运用探讨。通过阐述中医古籍对脾肺气虚症研究,中医药治疗脾肺气虚症的现代研究以及参芪花粉制剂所用药物的古今研究,从而阐明参芪花粉制剂组方的科学性,阐明参芪花粉制剂组方机理及对脾肺气虚症的治疗机理。从而为参芪花粉制剂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全球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与日俱增。该病多与代谢综合征伴发,与其各个组分合并存在,相互影响,已成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方式单一,疗效与毒副作用并存。祖国医学对此疾病以其独特的认知方式,初步探明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且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治疗高尿酸血症新药研发开辟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用药效指标筛选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  冯泳  张新凤  李江  邱德文 《中药材》2000,23(4):222-224
采用硫酸铜灌胃作呕吐动物模型,以呕吐潜伏期和呕吐次数为测评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提取工艺的选优,并在此基础上制备成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优选的提取工艺为A2B3C2,即药材粉碎成粗粉,第一次加9倍量水,煎煮45min,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30min,滤液浓缩成浸膏,按浸膏:糊精:蔗糖粉=1:3:0.5的比例制备成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使用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内服与外治。阿斯匹灵肠溶片、丹红注射液、伸筋洗剂沐足、辨证分型根据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补泻治疗选择方剂、针刺补/泻等方法。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实证组治愈9例,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93%。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2%。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速度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按虚实与人迎.寸口脉象分组汤剂.针灸一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父母代理咳嗽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PC-QoL)评价中药联合耳穴贴压对1~6岁慢性咳嗽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8月—2018年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6岁慢性咳嗽患儿226例,随机分为单纯中药组和中药+耳穴组,每组113例。单纯中药组给予小儿久咳方加减治疗2周,痰湿恋肺证(湿咳)加半夏3 g、陈皮3 g、胆南星3 g;风邪伤肺证(干咳)加僵蚕5 g、射干3 g、木蝴蝶1.5 g。中药+耳穴组中药治疗同单纯中药组,同时给予耳穴贴压2周(选择肺、气管、神门穴,湿咳加脾穴,干咳加肝穴,单侧贴压,每周换药1次,贴压对侧耳穴)。制定PC-QoL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测;采用PC-QoL问卷评价治疗前后患儿生活质量。结果PC-QoL问卷的各项评分Cranbach’sα均>0.8,KMO均>0.8,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不同病因患儿生理、心理、社会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抽动症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过敏性咳嗽、感染后咳嗽患儿生活质量依次递增。湿咳和干咳患儿生理、心理、社会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儿治疗后生理、心理、社会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中药+耳穴组生理、心理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单纯中药组(P均<0.05)。结论中药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可明显改善1~6岁慢性咳嗽患儿的生活质量,PC-QoL问卷可作为评价1~6岁慢性咳嗽患儿生活质量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