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宫颈分泌物及血清中IL-2、IL-6的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40例衣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试验组1)和15例非衣原体感染正常女性(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IL-2、IL-6的水平;同时采用放射性免疫法分别检测15例衣原体感染女性(试验组2)和15例非衣原体感染正常女性(对照组)的血清IL-2、IL-6的水平. 结果 40例衣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中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宫颈分泌物的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15例衣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和15例非衣原体感染的女性血清中IL-2、IL-6水平无明显差异(均P>0.05). 结论 生殖道局部细胞因子IL-2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IL-2、IL-6的血清学化验对了解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可能无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稽留流产与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及与血清TNF-α、IL-8的关系。方法①检测85例稽留流产患者和50例正常早孕妇女的宫颈管分泌物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②检测稽留流产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结果稽留流产患者UU阳性率58.82%(50/85),明显高于对照组38%(19/50),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CT感染率5.88%(5/85),高于对照组4%(2/50),无统计学差异(P 0.05);稽留流产病人UU感染组血清TNF-α、IL-8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可能是稽留流产的病因之一,解脲支原体感染后可能通过增加TNF-α、IL-8水平导致稽留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沙眼衣原体(CT)检查在早孕合并宫颈管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标记的免疫渗透层析法,选择在生殖道感染门诊中早孕合并宫颈管炎的患者进行CT的检测。结果在100例送检标本中检出年青未婚、多性伴、性活跃、有宫颈管炎表现的患者进行CT的检测。结论应重视人工流产手术前生殖道CT的检测,尤其应重视对年青未婚、多性伴、性活跃、有宫颈管炎表现的患者进行CT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陈珧  王安莉 《广西医学》2003,25(2):199-200
目的 :探索沙眼衣原体 (Chlam 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对输卵管阻塞的影响。方法 :对 5 0例 CT感染 (感染组 )及 5 3例非 CT感染 (对照组 )不孕患者进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CT感染不孕患者中 ,输卵管阻塞 19例 ,占 38% ;对照组输卵管阻塞 8例 ,占 15 % ,χ2 =6 .99,P <0 .0 1。结论 :CT的生殖道感染是造成输卵管阻塞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AsAb、EmAb对女性不孕症的机理。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层析法定性检测不孕症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LPS抗原;采用ELISA法检测女性不孕症血清AsAb、EmAb的含量。结果女性不孕症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不孕症患者血清AsAb、EmAb显著性增高于对照组。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致血清AsAb、EmAb升高,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参与女性不孕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沙眼衣原体感染致血清AsAb、EmAb升高在女性不孕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沙眼衣原体、AsAb、EmAb对女性不孕症的机理。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层析法定性检测不孕症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LPS抗原;采用ELISA法检测女性不孕症血清AsAb、EmAb的含量。结果 女性不孕症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不孕症患者血清AsAb、EmAb显著性增高于对照组。结论 沙眼衣原体感染致血清AsAb、EmAb升高,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参与女性不孕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早孕先兆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 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CT)、解脲支原体 (UU)感染与早孕先兆流产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PCR扩增技术对 12 6例早孕先兆流产病人 (观察组 )进行CT、UU的检测 ,并以 12 6例正常早孕妇女作为对照(对照组 )。③结果 观察组CT、UU以及CT、UU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18.2 5 %、2 5 .39%、9.5 2 % ;对照组分别为 3.97%、6 .35 %、1.5 9% ,两组CT、UU以及CT、UU混合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7.5 6~ 17.12 ,P <0 .0 1)。④结论 生殖道CT、UU感染可能是引起早孕先兆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衣原体、支原体生殖道感染者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生殖道感染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0例女性生殖道CT、UU感染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头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规范化健康教育组CT、UU生殖道感染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规范化健康教育,患者认识了CT和UU感染的危害性,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CT和UU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红霉素抑制小鼠阴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红霉素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影响。方法8~12周清洁级小鼠48只,随机分成抗生素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4只。沙眼衣原体阴道感染后,分别用红霉素及生理盐水干预,比较不同时间每组感染率和阳性感染鼠阴道排菌情况。结果沙眼衣原体动物感染模型制备成功;红霉素干预组第8天、第18天CT感染率分别为33.3%和4.2%而对照组为79.2%和75.0%,且阳性感染者中排菌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红霉素能明显降低阴道CT感染的发生率和降低衣原体的毒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衣原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不同因素干预,探讨并比较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红霉素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影响,探索新的抑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方法和思路.方法:用经过筛查的8~12周清洁级小鼠72只,制成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模型,分别用EGF及红霉素干预,统计并比较不同时间每组小鼠阴道感染率及阳性感染者阴道排菌量情况.结果:由对照组第8 d CT阳性感染率为79.2%可知沙眼衣原体动物感染模型制作成功;在感染第8 d、第18 d EGF干预组感染率分别为45.8%、33.3%,红霉素干预组为33.3%、4.2%,与对照组的79.2%、7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阳性感染者中阴道脱落菌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EGF及抗生素通过不同的抗菌机制降低小鼠生殖道CT感染的发生率并能降低衣原体的毒力,从而为预防衣原体感染找到浇新的策略打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9?IL-21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急性发作期?41例缓解期哮喘患者及48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查?采用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从蛋白和基因转录水平测定血清中IL-4?IL-9?IL-21表达和单个核细胞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IL-4?IL-9?IL-21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上均显著高于缓解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缓解组血清IL-4?IL-9水平高于对照组 (P < 0.05),并且IL-4?IL-9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而血清IL-21以及mRNA水平在缓解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 哮喘患者血清IL-9 与IL-4 水平呈正相关(P < 0.05),IL-21 与IL-4,IL-9与IL-21间无明显相关性(P均> 0.05)?血清IL-4?IL-9水平均与患者FEV1%成负相关(P < 0.05),与总IgE水平呈正相关(P < 0.05)?而血清IL-21水平与FEV1%?血清总IgE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 > 0.05)?结论:Th2?Th9?cTfh细胞特征细胞因子IL-4?IL-9?IL-21均参与了哮喘发病,检测IL-4和IL-9水平可评估哮喘病情发展状态,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胡桂英  胡崇辉  傅理  徐军  陈元良  吴俊琪 《浙江医学》2011,33(11):1586-1588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药物术后自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息者血浆中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术后充分镇痛对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药物与镇痛方法不同,将120例行LC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组1)患者术后根据需要临时给予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镇痛。舒芬太尼组(组Ⅱ)患者术后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曲马多组(组Ⅲ)患者术后予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观察麻醉前30min、手术后即刻、术后24h和72h4个时点患者血浆中自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1L-10)水平,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各组患者术后2、24、48、72h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各时点组Ⅱ、组Ⅲ的VAS均显著低于组Ⅰ(均P〈0.05)。但组Ⅱ、组Ⅲ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毕即刻至术后72h血浆IL-2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组Ⅱ、组Ⅲ术后24h及72h的水平均高于组Ⅰ(均P〈0.05)。3组患者术毕即刻IL-6、IL-10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升高(均P〈0.01),并持续升高至术后24h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但术后72h各组IL-6、IL-10水平仍高于术前(均P〈0.05)。与组Ⅰ比较,组Ⅱ和组ⅢIL-6、IL-10水平增高的幅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模式较传统镇痛模式满意度好,且能更有效地减轻LC术后炎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血清白介素-17(IL-17)、IL-6和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VM(VM组)患儿及38例择期行疝气、包皮手术(对照组)患儿血清IL-17、IL-6和IL-8的含量。结果VM组治疗前血清IL-17、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VM组治疗4周后血清IL-17、IL-6和IL-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VM组血清IL-17水平与IL-6和IL-8水平均呈正相关(r=0.35、0.44,均P〈0.01)。结论前炎性因子IL-17及其诱导的炎性因子IL-6和IL-8可能在VM发病的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L-1Ra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IL-6、IL-10、IL-13、IL-1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10)、阿霉素肾病组(B组,n=10)、阿霉素肾病IL-1Ra治疗组(C组,n=10)、阿霉素肾病生理盐水治疗组(D组,n=10),2周后检测尿24hUP、血清IL-6、IL-10、IL-13、IL-1、Al、T—ch、BUN、Scr。结果:B、C、D组血清IL-6、IL-10、IL-13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IL-1Ra治疗后,24hUP、T—ch较B、D组及C组IL-1Ra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Al、IL-6、IL-10、IL-13水平均较B、D组及C组IL-1Ra治疗前增高(P〈0.05).IL-1血清水平较B组、D组、C组IL-1Ra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接近A组水平(P〉0.05)。结论:IL-1Ra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的同时能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6、IL-10、IL-13的血清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者IFN、IL-4、IL-12、以及IL-12P40细胞因子平衡与E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半定量PCR法和ELISA酶联免疫检测20例EM患者的血及腹腔中的IFN、IL-4、IL-12及IL-12P40细胞因子,并与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相比较,以观察上述指标在EM患者血及腹腔液中的变化。结果 1.EM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12浓度分别为(66.38±12.6)pg/ml和(77.76±14.6)pg/ml,显著低于无EM对照组(84.97±13.7)pg/ml和(106.92±10.7)pg/ml(P均<0.05)。2.EM患者血清中IL-12P40(35.64±10.6)pg/m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其腹腔液中含量为(79.76±12.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40.54±10.0)pg/ml(P<0.05),并与EM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3.EM组IL-4/IFN-γ比值0.328显著高于对照组(0.07)。结论 EM患者体内IL-12含量降低,IL-12P40含量增高,这可能与EM的发生密切相关的NK细胞功能下降有关。EM患者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中IL-4细胞因子升高,在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网络中出现Th2细胞的偏移并占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4(IL-4)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治疗组,全部常规治疗,正常健康对照组32例,记录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数,采用ELISA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龈沟液(GCF)及血清中IL-6、IL-22及IL-4的含量,并讨论与临床指数的相关性。结果:IL-6、IL-22及IL-4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12周接近正常对照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IL-6、IL-22及IL-4含量与牙周探诊深度(PD)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线性显著相关(P均<0.05),与菌斑指数(PⅡ)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线性显著相关(P均>0.05);IL-6与IL-22、IL-4与IL-22分别比较,均有线性显著负相关(P均<0.05),IL-6与IL-4含量在治疗前、后比较有线性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IL在牙周炎的免疫保护或免疫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蒿琥酯对IgA肾病模型大鼠血清IL-2、IL-6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青篙琥酯对IgA肾病模型大鼠血清IL-2、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蒿琥酯小剂量组、青蒿琥酯大剂量组和科素亚组,其中10只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ELASIA法检测大鼠血清IL-2、IL-6含量。结果大鼠IgA肾病造模成功。青蒿琥酯可以明显抑制IgA肾病模型大鼠血清IL-2、IL-6含量。结论青蒿琥酯能够降低IgA肾病模型大鼠血清IL-2、IL-6含量,这可能是青蒿琥酯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IL-12、IL-4 和IL-13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分别检测60 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哮喘组)吸入丙酸倍氯米松2周前后血清中IL-12、IL-4 和IL-13水平,并与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患儿治疗前IL-12 值明显下降,IL- 4、IL-13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IL-12水平明显升高、IL-4和IL-13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吸入糖皮质激素能影响哮喘患儿血中IL-12、IL-4和IL-13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10、IL-1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5例子宫内膜癌、15例良性子宫疾病患者外周静脉血清中IL-10、IL-17的表达,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SABC)免疫组织化学 (IHC)染色法分别检测两组标本组织中IL-10、IL-17的表达,IPP 6.0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目的蛋白的积分光密度 (IOD)值,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IL-10水平及组织IL-10的IOD值均高于良性子宫疾病患者 (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及组织IL-17 IOD值与良性子宫疾病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IL-10水平在ⅠB~Ⅱ期、G2~G3级、有肌层浸润、有脉管癌栓者高于ⅠA期、G1级、无肌层浸润、无脉管癌栓者 (P<0.05),各组织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IL-17水平在ⅠB~Ⅱ期、有肌层浸润、有脉管癌栓者低于ⅠA期、无肌层浸润、无脉管癌栓者 (P<0.05),在细胞分级、组织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0的过表达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抑制IL-10的表达可能解除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IL-17的低表达参与子宫内膜癌的进展,促进IL-17的表达可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黏膜中的细胞因子IL 2、IL 4、IL 17和IL 10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UC患者36例,采用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估UC的炎症活动度。行结肠镜检查时对UC患者的病灶部位及病灶周围正常肠黏膜组织进行活检,以半定量PCR法检测肠黏膜组织中的细胞因子IL 2、IL 4、IL 17和IL 10的表达水平。从中选取10例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组织中上述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检测该10例UC患者外周血的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值。结果 IL 2在UC患者肠黏膜病灶部位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周围正常黏膜。在UC患者不同活动度组间,IL 2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但轻度组的IL 2mRNA表达水平高于中、重度组。IL 4在病灶部位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黏膜,其中重度UC患者中的IL 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UC患者。IL 17 在病灶部位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黏膜,其中重度UC患者中的IL 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UC患者。IL 10在病灶部位中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黏膜,但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轻度UC患者中的IL 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重度UC患者。UC患者肠黏膜中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ESR、CRP值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L 2、IL 4、IL 17及IL 10通过发挥不同的促炎或抑炎作用可能参与介导了UC发病,其mRNA表达水平与UC的炎症活动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IL 4、IL 17及IL 10的蛋白表达水平亦与UC的炎症活动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用来评估UC的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