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为单纯全麻组,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变化及全麻药用量。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期各时段HR、MAP变化A组均较B组轻且平稳;两组病人血气分析PaO2、HCO3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但两组无明显差异;A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小于B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较单纯应用全身麻醉,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循环呼吸功能平稳,且便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
两种麻醉方法行妇科腔镜手术的临床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科腔镜手术时分别采用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情况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全麻组20例(A组)和全麻联合硬外组(B组),分别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T1)、气腹后15min(T2)、术毕苏醒后10min(T3)时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两组病人术中全麻药用量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A组病人术中全麻药用量明显多于B组,A组病人术毕苏醒时间较B组长,且苏醒程度较差,在麻醉及气腹后A组病人的血压和心率较麻醉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P<0.05或P<0.01),B组的血压、心率在气腹后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有利于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较单纯全麻更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100例(舒芬太尼组)和B组100例(芬太尼组)。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丙泊酚、维库溴铵以及舒芬太尼或芬太尼。观察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气管插管后5 min内及拔管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2组诱导后MAP和HR值均较诱导前下降(P<0.05)。气管插管5 min内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明显小于B组(P<0.05),A组的呼之睁眼和拔管时间小于B组(P<0.05),术后苏醒恢复状况也优于B组。结论使用舒芬太尼麻醉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恢复快,麻醉效果好、安全。  相似文献   

4.
陈明兵  张毅  金传刚  万里  廖明锋  谭娟 《骨科》2015,34(4):476-479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单次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OPCAB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 组,n=20)和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组(B组,n=20),记录两组患者在术中发生异常血流动力学的频数,以及心血管药物的使用量,并记录术中及术后镇痛舒芬太尼的用量及术后气管导管保留时间和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结果B组有2例因椎旁阻滞效果不符合要求未纳入之后研究;与A组比较,B组术中发生高血压的频数明显减少(P<0.05),而术中尼卡地平的使用量也随之减少(P<0.05),B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舒芬太尼的用量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5),术后气管导管保留时间及ICU停留时间也缩短(P<0.05)。结论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单次双侧椎旁阻滞用于OPCAB手术有利于维持术中循环稳定,减少麻醉镇痛药物用量,并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5.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乳腺癌病人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非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结果A组病人麻醉后MAP、HR相对平稳;B组病人麻醉后MAP下降(P<0.05)、HR减慢(P<0.05),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病人麻醉后呼吸抑制发生较重,SpO2在麻醉后、切皮时及切皮后10min均低于基础值。B组麻醉后亦有呼吸抑制,特别在切除腋窝淋巴结时由于静注氯胺酮而引起一过性SpO2下降。B组病人的术中知晓率及麻黄素和阿托品的应用率均高于A组(P<0.05或P<0.05)。结论非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具有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清醒快等优点,且避免了由气管插管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但术中要严密监测,注意呼吸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胸腔内手术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恒速输注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的可行性.方法:46例ASAⅠ-Ⅱ腔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n=20)及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翰注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n=20),观察术中MAP、FIR、苏醒及拔管情况.结果:B组血流动力学较稳定,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且无躁动.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适用于肺及食管手术,麻醉效果优,苏醒期质量优,术后恢复期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完善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的麻醉方式。方法30例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胆总管占位拟行胆总管探查术,随机分为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A组)和单纯全麻(B组)两组,每组15例,分别于术前、插管、切皮、拔管各时段观察两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围术期BP、P、EKG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相对而言A组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麻药用量小,清醒快,拔管早,术后躁动少。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组(A组,3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方林格液输注量,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用量、血管活性药物(麻黄碱)应用率、镇痛补救情况、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复方林格液输注量减少,麻黄碱应用率降低,右美托咪定用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疼痛VAS评分A组均低于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补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腰硬联合麻醉相比,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能满足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需要,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并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麻醉效果。方法:30例老年患者行LC,随机分成全麻组(A组,15例)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15例),分别记录患者入室后、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切皮、CO2气腹建立后及气管拔管后即刻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记录术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拔管后即刻、10min、20min、30min伤口疼痛程度。结果:(1)B组气管插管即刻、CO2气腹后及拔管后即刻的血流动力学较A组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苏醒期间患者发生烦躁反应A组(5例)远高于B组(2例),与A组比较,B组发生烦躁反应发生率较低(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拔管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LC实施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苏醒期疼痛,降低术后烦躁反应发生率,可改善老年患者LC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氯胺酮用于腹腔镜麻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腹腔镜手术用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同期40例腹腔镜手术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麻醉效果及呼吸循环系统的变化。结果:氯胺酮组术中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氯胺酮可弥补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不足,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全身麻醉对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患者180例,男68例,女112例,年龄18~7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电针组(A组)、非经非穴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麻醉诱导前,A组予双侧合谷、内关穴电针治疗30 min;B...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Narcotrend监测下3种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50例,60岁~92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维持麻醉深度Narcotrend指数(narcotrend index,NI)在D0]、B组(NI维持在D2)和C组(NI维持在E1).术中根据Narcotrend监测结果调整麻醉用药,使各组麻醉深度维持在预设定目标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药用量、麻醉复苏情况及副作用. 结果 A组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在气管插管后即刻、气腹后2 min、手术结束和拔管时明显增加(P<0.05),3组患者的MAP在麻醉诱导后和气腹前均比基础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C组患者MAP在麻醉诱导后和气腹前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为31.3%(15/48),明显高于B组的14.6%(7/48)和C组的l2.2%(6/49)(P<0.05);C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40.8%(20/49),明显高于A组的12.5%(6/48)和B组的18.8%(9/48) (P<0.01).C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A组和B组[分别为(1 136±378)、(1 217±366)、(1 637±423) mg](P<0.05),C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14.8±1.3)、(19.2±4.8) min]较A组[(7.2±1.4)、(10.0±3.3) min]和B组[(8.1±1.1)、(11.8±2.6) min]明显延长(P<0.01). 结论 老年肠癌患者术中麻醉深度维持在D2最为理想,该麻醉深度不增加麻醉用药和麻醉复苏时间,且更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中使用重比重罗哌卡因联合轻比重罗哌卡因的蛛网膜下腔麻醉与单一重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方法 选择142例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下拟行择期剖宫产术患者.根据标准纳入的患者(132例)按计算机编码被随机分配到单一重比重罗哌卡因组(A组)或重比重和轻比重罗哌卡因联合组(B组),每组66例.主要观察指标是低血压的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是感觉阻滞水平. 结果 两组均表现出相似的麻醉效果.A组低血压发生率比B组显著增高(74%比45%)(P<0.05),A组恶心发生率比B组显著增加(23%比8%)(P<0.05). 结论 重比重联合轻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相比单一的重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可提供相似的麻醉效果及更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氯胺酮静脉麻醉(KVA)和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KPVA)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心血管反应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妊娠40~60d,ASAⅠ级,拟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A组采用KVA,B组采用KPA。结果 A组病人麻醉后5min MAP增高11%~25%,心率增加12%~30%,15min后逐渐恢复。B组麻醉后MAP、HR平稳,无明显变化。B组与A组相比,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P<0.01),清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术后进食时间亦显著缩短(P<0.01)。结论 KPVA在人工流产术的应用中明显优于KVA,可起到互补增效作用,并显著减轻心血管的副作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测试连硬外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2 4例乳腺癌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B、C三组 ,三组人数均为 8例。A组运用胸 4~ 5棘突间隙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B组选用单纯胸 4~ 5棘突间隙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 ;C组选用循环密闭式静脉吸入气管插管。结果 :A组病人整个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 ,肌肉松弛满意 ,手术顺利 ;B组病人术中清扫腋窝淋巴结期间牵拉疼痛不适感强烈 ,生命体征有较大波动 ;C组病人全麻诱导及术毕清醒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明显 ,生命体征波动剧烈。结论 :连硬外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具有术中镇痛充分、肌肉松弛理想、生命体征稳定等优点 ,是乳腺癌根治术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侧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全麻用药的影响。方法60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二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用0.5%的罗哌卡因每侧15ml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B组患者采用0.9%的生理盐水每侧15ml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20min后针刺法测定A、B组患者的颈丛阻滞平面,二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异氟烷全身麻醉,传统的临床征象(如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患者体动等)调节麻醉深度,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镇静深度,维持BIS于40~50之间。记录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全麻药异氟烷的用量和镇痛药芬太尼的用量。结果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全麻药异氟烷和芬太尼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颈丛神经阻滞并不能减少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全麻药异氟烷和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的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双上臂、面颊部、腰腹部吸脂整形手术的患者各2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每组30例。观察麻醉前(T_0)、麻醉后2 min(T_1)、注射肿胀液时(T_2)、手术开始20 min(T_3)及手术结束时(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SpO_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静脉麻醉镇痛与镇静效果,并观察术中呼吸抑制、肢体活动、喉痉挛、清醒时间、呛咳、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B组麻醉时MAP和HR下降较A组更显著(P0.05);SS组在麻醉维持期间MAP和HR较B组高(P0.05);T_1~T_3时间点,B组MAP和HR低于A组(P0.05);T_4时间点B组MAP和HR高于A组(P0.05);A组患者的清醒时间较B组长(P0.05);RR组呼吸抑制、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较A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配合局部肿胀麻醉在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痛时间长,术中呼吸抑制少,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合并肝肾综合征(HRS)病人行肝脏移植术中应用体外静脉静脉(V-V)转流与非转流以及连续输注多巴胺等处理对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探讨HRS病人肝移植术中的肾功能保护方法。方法 30例合并肝肾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A(n =15 )、B(n =15 ) 2组,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肝脏移植术。术中加强血流动力学、尿量、体温等监测,术中各时期及术后2 4h测定血浆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其中A组建立V-V转流,B组则不采用V-V转流。2组均通过适当的扩容和连续推注小剂量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并给予连续输注速尿(furosemide)和三甘氨酰基赖氨酸加压素(Terlipressin)等措施保护或改善肾功能。结果 A组术中血液动力学基本稳定。B组于无肝期HR明显加快,CVP、MPAP、PC WP有明显降低(P <0.0 5 ) ;新肝期期间,2组病人CVP、MPAP、PCWP水平均有明显的升高(P <0.0 5 ) ;手术平均时间、无肝期平均时间、多巴胺、速尿和Terlipressin平均用量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 0 5 )。A组病人Terlipressin平均用量6. 80±0 .95mg ,B组病人Terlipressin平均用量(6 75±1 0 5 )mg。A、B两组尿量、Bun、Cr水平在无肝期前的各时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 5 ) ,但随后各时期中,A组均优于B组(P <0 .0 5 )。结论 无肝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65岁以上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阻滞组(A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B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15 min(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及手术结束(T4)时的MAP和HR;记录术后4、8、12、24h的VAS评分,追加镇痛药的例数;记录麻醉相关并发症;于术后48 h行患者麻醉满意度评价. 结果 A组术后4、8、12 h VAS评分[2(1~2)、2(1~2)、1(0~1)]均低于同时点B组[3(2~3)、3(2~3)、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追加例数A组为0例,B组为20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体满意度(93%)明显高于B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且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术中镇静效果及对围术期遗忘的作用。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B、C三组(n=30),分别在麻醉平面完善后静脉注射芬太尼0.1μg/kg,并予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A组0.03mg/kg,B组0.06mg/kg,C组0.1mg/kg。观察用药前后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比较各组烦燥发生率、对术中不适的回忆及循环功能的改变。结果镇静深度:A组Ⅴ级2例,Ⅳ级28例;B组Ⅲ级29例,Ⅱ级1例;C组Ⅲ级4例,Ⅱ级26例。A、B、C三组发生烦燥者分别为1例、0和6例,B组显著少于C组(P<0.01),与A组无差异(P>0.05);对术中不适情况能回忆者:A组8例(26.7%),B组2例(6.7%),C组无不良回忆,B组显著低于A组(P<0.01),与C组无差异(P>0.05)。三组病人用药后心率无明显变化,MAP用药后3、5min均稍下降,但与用药前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PO2在用药后3、5min时,B组明显高于C组(P<0.01),但与A组无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效果良好,且有较好的遗忘作用,合适用量为0.06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