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概述用于颅骨缺损修补的生物材料应用和研究进展。资料来源:检索PubMed 1990-02/2005-12关于生物材料应用于颅骨缺损的研究的文章。检索词为“biomaterials;repair ofskull defect”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利用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6-12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生物材料;颅骨缺损”,并查阅相关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颅骨缺损修补相关的材料学研究。②生物材料在颅骨缺损修补临床应用情况。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30篇文章,排除99篇重复性研究,纳入31篇与纳入标准最为贴近的文章。资料综合:传统的非降解生物假体仅可作为颅骨缺损的填充材料。随着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合成生物材料相继出现,但这些材料移植后无法被机体吸收,存在排异和炎性反应,难与宿主骨整合。目前国内使用的颅骨修补材料有机玻璃、硅橡胶、钛板、钛网及其他有机材料。这些材料分别存在着易老化、易破损、不易塑形或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其中钛网、钛板由于易导热、导电,造成患者术后在高温环境中有头部灼热感,而且钛网板价格昂贵。对硅橡胶材料来讲,虽然生物相容性较好,却存在强度偏低的问题。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整合能力、化学性质稳定、术后长期维持其形状、不易滑脱移位、可预知其长期生物学性质、易于塑形、轮廓化方便、价格便宜。结论:虽然有机玻璃、钛板和聚乙烯等仍然是目前临床上大量使用的颅骨修补材料,但由于其存在各自不可避免的缺点,新型的生物材料仍需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情况。方法对本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7例颅骨缺损患者,均用三维钛网进行了颅骨修补,术后常规预防感染、止血治疗,负压引流管根据引流情况于24~48h内拔除。结果 64例颅骨缺损头颅外观正常修复,7例出现皮瓣下积液,3例大骨瓣缺损外观塑形稍差。结论三维钛网硬度大,容易塑形,使用钛网行颅骨缺损手术,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只要修补时机选择适当,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的改善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4.
5.
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入院的29例颅骨缺损患者的颅部钛网修补手术,均采用覆盖法。对手术的三个时期进行探讨,即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术后愈合。结果手术后仅有2例(6.9%)手术部位有皮下积液,经治疗后患者愈后良好;其他27例(93.1%)均愈后良好。利用钛网修补术对颅骨缺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颅骨外形修复好、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颅骨缺损患者行钛网修补术,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头部备皮,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体位、引流管、营养、康复及并发症护理。结果:本组术前心理状态平静,积极配合治疗,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除1例发生皮下积液,行1次抽液外,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治愈出院。结论:对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患者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二维及三维钛网用于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因颅骨缺损行数字化钛网颅骨修补术患者91例临床资料。结果二维钛网组和三维钛网组患者手术时间基本相同(P〉0.05),但手术费用方面三维钛网组高于二维钛网组(P〈0.01)。数字化二维钛网硬度高,抗碰撞强,患者的满意度高,数字化三维钛网硬度较低,抗碰撞稍差,患者的满意度低于二维钛网组。结论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手术时间短,能完全恢复正常解剖,患者的满意度高,数字化二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优于数字化三维钛网。 相似文献
8.
几种颅骨修补材料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不同种类颅骨修补材料性能及临床应用效果不尽相同。金属材料最早被应用于颅骨修补,但后来发现大多数金属物质可被腐蚀、可导热;非金属骨替代物中有机玻璃曾经被普遍应用但生物相容性差皮下积液感染率高,现在已经很少应用:骨水泥组织相容性好但不易被吸收,只应用于部分颅骨的修补;医用硅胶价格便宜,疗效好,但局部感染、材料裸露,术后外观欠佳;经过对比发现钛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与颅骨结合,使其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研究,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随着生物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骨组织工程、软骨组织工程、角膜组织工程等研究的深入将会为颅骨修补材料的开拓提供更广阔的前景。本文通过对不同种类颅骨修补材料性能及临床应用的比较,寻找生物相容性良好,临床效果最佳的颅骨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9.
1999年3月~2002年10月,我们对62例颅骨缺损患者行硅橡胶人工颅骨修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颅骨缺损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规手术,虽然手术本身并不复杂,但在手术时间、材料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争议,我院自2000~2006年间共施行30例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工骨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寻找理想的人工骨材料修复临床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骨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研究十分活跃的课题.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诱导性,能加速骨细胞的增殖,使成骨细胞转变为成熟的骨细胞.自固化磷酸钙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等生长因子,具有诱导成骨性能,可提高成骨能力,与骨髓复合移植适用于非负重或低负重区肿瘤性骨缺损的修复.颗粒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更能增强成骨细胞的功能和代谢活动,诱发新骨的形成,具有生物降解性能,无细胞毒性,植入体内无排斥反应,随着该材料的进一步降解,最终为自体骨组织所替代.另外还有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硫酸钙Osteo set颗粒骨移植替代品、锶羟基磷灰石骨水泥、纳米碳酸钙/聚左旋乳酸复合材料等.文章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上述人工骨材料的研究进行比较,为临床根据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情况,选择生物相容性良好、临床效果最佳的人工骨材料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颅骨修补材料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立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10):1939-1942
不同种类颅骨修补材料性能及临床应用效果不尽相同.有机玻璃曾经被普遍应用但生物相容性差皮下积液感染率高,现在已经很少应用;骨水泥组织相容性好但不易被吸收,只应用于部分颅骨的修补;医用硅胶涤纶丝网格便宜,疗效好,但局部感染、材料裸露,术后外观欠佳;作为高分子材料之一的钛和钛合金冈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理化特性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很多修补材料因自身的种种缺点已经被淘汰,颅骨修补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情况,文章通过对不同种类颅骨修补材料性能及临床应用的比较,寻找生物相容性良好,临床效果最佳的颅骨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3.
颅骨缺损修复材料的选择及其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修复颅骨缺损各种生物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寻找合理的颅骨替代物.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1999-01/2009-12有关生物材料应用于颅骨缺损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组织工程,颅骨缺损,生物材料".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24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传统的非降解生物假体仅可作为颅骨缺损的填充材料.随着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合成生物材料相继出现.目前国内使用的颅骨修补材料有有机玻璃、硅橡胶、钛网、高分子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分别存在着易老化、易破损、不易塑形或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其中以钛网、高分子复合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理化特性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利用自体细胞和支架完成颅骨缺损的修复是当前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结论:虽然钛网、高分子复合材料是目前临床上大量使用的颅骨修补材料,但由于其存在各自不可避免的缺点,颅骨缺损修复材料仍需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4.
国内自体颅骨瓣体外保存修复颅骨缺损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国内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的体外保存方法。
方法:主要选择近十余年来国内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文献,按贮存颅骨瓣所须温度条件、保存方法、优越性进行归纳及总结。
结果: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体外保存方法多样,组织相容性好,愈后满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结论:自体颅骨瓣体外保存简便、安全,可依据自身贮存设备条件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国内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的体外保存方法。方法:主要选择近十余年来国内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文献,按贮存颅骨瓣所须温度条件、保存方法、优越性进行归纳及总结。结果: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体外保存方法多样,组织相容性好,愈后满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结论:自体颅骨瓣体外保存简便、安全,可依据自身贮存设备条件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6.
皇甫尚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51)
背景:由于半月板属于人体软骨组织,其自行修复较难,对于多数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对其进行半月板缝合或切除很难起到修复的效果,组织工程学手段为其修复提供了可能与研究方向.目的:对半月板生理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进行阐述,探讨在对其治疗过程中组织工程学领域重点关注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i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1980/2010有关半月板生理结构、生物力学特征以及半月板损伤修复过程中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的文献.英文关键词为"the meniscus,damage,biological materials",中文关键词为"半月板,损伤,生物材料".排除重复及较陈旧的文献.结果与结论:共保留25篇文献进一步归纳分析.半月板损伤后自我修复较难,生物材料成为软骨组织修复的重要手段,种子细胞的培养与分离,理想支架材料的选择与研制成为制约半月板损伤修复的关键问题.细胞生长因子的调节作用为半月板种子细胞的繁殖与再生提供了更大保障,半月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与研制经历了由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研制的快速发展时期,复合材料可以弥补单一材料存在的诸多缺点和不足,为新型材料的研制开辟了新思路.细胞的培养与分离以及纳米等仿生材料新技术的运用,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17.
蒋彦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3):1065-1066
目的对大面积颅骨缺损进行早期修补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颅骨缺损修补早期手术与正常手术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手术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KPS差值明显大于正常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0,P=0.038)。结论早期用钛网修补大面积颅骨缺损较正常修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移植、人工替代物置换、骨延长等长骨节段性缺损修复方法虽已在临床上应用,但均有各自的局限性。目的:就目前骨缺损的治疗加以回顾总结,并对长骨大段性缺损的修复方式作展望性分析。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期刊数据库2000-01/2010-12有关长骨大段性缺损修复的文章。英文关键词为"bone defect,bone tissue engineering,artificial bone,bone transplantation,therapy",中文关键词为"骨缺损,骨组织工程,人工骨,骨移植,治疗"。排除标准陈旧性文章及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保留33篇文献进行文献证据提取。长骨节段性缺损的治疗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骨延长、人工骨替代移植等,以组织工程人工骨的研究、利用为热点和主要发展方向,但以基础性研究和动物实验为多,少见于临床应用。组织工程人工骨在应用于临床长骨缺损治疗之前,尚存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但仍为最有开发前景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